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634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 学变化的是( )A辣椒打成粉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甲烷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辣椒打成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甲烷燃烧

2、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紫菜蛋汤 B海水 C干冰 D新鲜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紫菜蛋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干冰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新鲜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

3、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3.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过滤C酒精灯的使用D液体的量取【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 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

4、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 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 2SO4+2NaOHNa2SO4+2H2O B2H 2O 2H2+O2C2CO+O 2 2CO2 DFe+CuSO 4FeSO4+Cu【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

5、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H 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2H 2O 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2CO+O 2 2CO2,该反应符合“ 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Fe+CuSO 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

6、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ACu+2HCl CuCl2+H2BNa 2CO3+CaCl2CaCO3+2NaClC2Fe 2O3+C 4Fe+3CO2DCO 2+Ca(OH) 2Ca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书

7、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考点】水的组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回答;B、根据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解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

8、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根据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变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氧分子,形成氢气和氧气故本选项解释正确;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变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氧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反应实质,涉及基础知识较多,培养应用知识能力7.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 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

9、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这里的“钙、铁、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 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补钙” 、“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 钙、铁、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下列对应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HNO 3氮元素显+4 价B烧

10、碱 NaOHC活性炭 吸附性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硝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 3=0,则 x=+5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

11、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常见物质的俗称、碳单质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

12、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据此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 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13、,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需要密封保存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盐酸、氯化钠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阴、阳离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

14、B、根据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解答】解:A、溶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是液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就是液体,而稀硫酸中的溶质硫酸是液体,故正确;B、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都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对溶解度很大的溶质来说,即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很大,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盐酸、氯化钠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阴、阳离子,

15、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组成、药品的保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溶液导电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B糖类、蛋白质、水、维生素、甲醛和硝酸铅,它们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C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D为了节省能源,冬天烤炭火时紧闭门窗【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

16、人类所需要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考虑;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的污染;D根据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来分析【解答】解:A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移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故正确;B人类所需要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 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错误;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的污染,故错误;D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缺少氧气,导致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造成煤气中毒,故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灭火的原理、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现有甲、乙、丙、丁甲种颗粒大小相同

17、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可推出甲的活泼性

18、大于乙,且都大于丙、丁;由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说明了丙的活泼性大于丁由此可得出甲、乙、丙、丁四种的金属的活泼性大小是:甲乙丙丁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在以下的叙述中,你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 3 既是盐又是复合肥B酸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 H+C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氧气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

19、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盐和复合肥的概念进行分析;B、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分析;C、根据石墨的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KNO 3 属于盐,其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说法正确;B、酸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 H+,说法正确;C、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导电性,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不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

20、活进行判断14.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能区分开来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B用洁净的铁丝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C用观察法辨认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D用盐酸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开放性简答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B、根 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进行解答;D、根据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分析【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它们,故错误;B、铁丝与稀硫酸

21、反应生成气体,而铁丝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以鉴别;C、氯酸钾固体为白色,高锰酸钾固体为紫黑色,利用观察法可以鉴别,故正确;D、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故可以鉴别;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鉴别物质时,要选对试剂,利用物质的特性进行分析15.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 2CO3、NaOH BH 2SO4、BaCl 2、 KNO3、NaOHCCuSO 4、Na 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 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

22、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Na 2CO3、NaOH 与在 HCl 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H 2SO4、BaCl 2 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CuSO 4、NaOH 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

23、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2、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6.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2H 2 两个氢分子 ; (2)3 个氢氧根离子 3OH ;(3)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CO 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x k b 1 . c o m【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

24、目【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H2 表示:两个氢分子;(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 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 ;(3)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 2;故答案为:(1)两个氢分子;(2)3OH ;(3)CO 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

25、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1)“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 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 碳、氢两种 元素;(3)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

26、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填空【解答】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答案为: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碳、氢两种;(3)在过滤时,如果直接向过滤器中倾倒液体,可能会导致液体溅出;如果烧杯口紧靠玻璃棒倾倒的话,液体就会顺着玻璃 棒而下,从而避 免上述后果,故玻璃棒在此起引流作用故答案

27、为:引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 2 ;(2)该元素的名称是 镁 ;(3)该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填“得到” 或“失去” )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根据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 X 的值;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定其得失电子的情况【解答】解:(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X=1

28、228=2;(2)由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是 12,属于镁元素;(3)由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答为:(1)2;(2)镁; (3)失去【点评】此题是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考查,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有 甲、丙 ;(2)在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甲乙丙 ;(3)a 点的含义是 t 2时甲、乙的溶 解度相等

29、【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2)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由图可知:在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甲乙丙;x k b1 . co m(3)a 点是 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二者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1)甲、丙;(2)甲乙丙;(3)t 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点评】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30、20.实验室有 A、B 两种溶液,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 A、B 两种溶液的 pH 大小关系是 A 小于 B(填“大于”或“小于”)要测定 A、B 溶液的酸碱度,其做法是 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 值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碱性溶液的 pH 大于 7,能使石蕊变蓝,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依据正确的测定溶液 pH 的方

31、法据此解答【解答】解: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呈酸性, pH 7;B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呈碱性,pH7,测定溶液 pH 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 pH 值;故填:小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 pH 值【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 pH 的关系以及指示剂的变色,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简答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21.请就如何防止你家的刀、锅、桶等钢铁制品生锈,提出你的建议【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

32、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显酸性的溶液、盐溶液能够促进金属生锈【解答】解:为了防止家里的刀、剪、桶等铁制品生锈,除了保持铁制品干燥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例如隔绝氧气可以防止铁生锈,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镀一层金属等方法可以使铁制品与氧气隔绝故答案为:涂油、保持干燥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钢铁锈蚀的条件和如何防护知识的认识22.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 ”爱护水资源应该从哪两方面采取措施?再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的【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大,

33、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但是,可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仅有 1%左右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防治水体污染【解答】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有生活用水要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故答案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点评】学生通过了解水污染的途径,可以更好的保护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此考点是中考的热点4、实验与探究题(共 14 分)23.实验室常用如图

34、的一些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 酒精灯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 O2 的化学方程式: 2KClO 3 2KCl+3O2 ;如用装置 B、C 制备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备 CO2 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收集装置是 D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 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来源:学,科,网【分析】(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原理以及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5、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仪器 a 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故答案为:2KClO 3 2KCl+3O2;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 A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 D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故填: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

36、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Ba(NO 3) 2、Na 2SO4、Na 2CO3、NaNO 3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如表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步骤 1 取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 2 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1)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样品中一定有 Ba(NO 3) 2、Na 2CO3,一定 Na2SO4,可能有 NaNO3 【考点】物

37、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推断题;开放性简答题【分析】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为了确定物质的组成,通过设计的实验步骤中不同的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 取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硫酸钡;根据“ 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则推测沉淀为碳酸钡,无硫酸钡,因此则推测样品中一定有 Ba(NO 3) 2、Na 2CO3,一定 Na2SO4,可能有 NaNO3【解答】解:根据“ 取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硫酸钡;根据

38、“ 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因此则推测沉淀为碳酸钡,无硫酸钡,因为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和二氧化碳,则推测样品中一定有Ba(NO 3) 2、Na 2CO3,一定 Na2SO4,可能有 NaNO3来源:Z#xx#k.Com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样品中一定有 Ba(NO 3) 2、Na 2CO3,一定 Na2SO4,可能有 NaNO3【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 的物质的推断,需要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综合性比较强,要好好把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5、计算题(共 5 分)可能

39、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Na-2325.某工厂化验室用稀硫酸处理造纸厂产生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称取废水样品 80g 倒入烧杯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 98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SO4+2NaOHNa2SO4+2H2O)xkb 1(1)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2)根据题意,由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解答】解:(1)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故填:40%;(2)10%的硫酸溶液 98g 中含溶质的质量为 98g10%=9.8g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 9.8g xx=8g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答: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化学方程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