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521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雅礼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雅礼 2019 届高三 11 月月考试卷( 三)历 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 、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A.门阀士族的衰落 B.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C.人地矛盾的缓解 D.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2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 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 “元年春,王正月。 ”“王”

2、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强调史书只能用编年的方式编写3 2017 年 11 月,甲骨文成功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A.“传说时代 ”没有可信历史 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4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

3、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 (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 “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6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统计,从 1895 年到 1898 年的 4 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

4、两以上的厂矿共 62 家,资本总额 12465 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 20 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 7 倍。这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主导并大力推动工业化 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7 1926 年,国民党通过议案,确定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纲之一是减少农民田租 2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公布了佃农保护法 ,规定田租不得超过收获量的 40。1930 年颁布了土地法 ,规定地租不得超过收获量的 375 。这说明当时的国民党A.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保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C.赢得了全国农民的支持 D.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8

5、下表是“一五”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比较( 以 1952 年为 100)据此可以推知A.农产品收购价高于工业品零售价B.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重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不均衡9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 “利” ;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 ;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 ,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A.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 B.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C.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D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10.1879 年 5 月,曾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

6、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 ”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 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 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11 20 世纪初,梁启超指出“今日之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嬗之时代也;今日之亚洲,则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嬗之时代也” , “欧洲之所以发达,世界之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冲激磅礴而成” 。这一观点主要A.反映了达尔文的社会进化的观点B.主张把民族主义作为自存自强的手段C.强调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性D指出西方民族国家崛起的历史必然性12 1929 年,国民政府第

7、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汪精卫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随即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口号有“打倒余汪提案就是打倒帝国主义” “提倡中国医药就是保全中国文化经济” 。这表明A.传统文化关乎民族生存发展 B.中医团体抗议国民政府专制C.民国中医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D保存中医强化传统经济结构13 1953 年至 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 “四马分肥” ,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 345,职工福利费占 15,企业公积金占 30,资本家红利占 205。这一措施表明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

8、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14据统计,1960 年中国 25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 90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 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 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C.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D.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5下表为 1943 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A.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D.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9、性加剧16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 取得所有权。 “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A.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 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 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17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于 1875 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 ”戴高乐对

10、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18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A.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19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六条规定:议会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 17 票;巴伐利亚

11、 6 票;萨克森 4 票;符腾堡 4 票;巴登 3 票、黑森 3 票;梅格棱堡许威林 2 票;布伦瑞克 2 票。这反映了德意志A.国家统一尚待时日 B.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C.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20圈地运动在 18 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而 1801 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见下表。这一情况说明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植业的全面衰退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21康德指出:“我听到从四面八方都发出这样的叫喊:不许争辩 !军

12、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 ”康德在此主张A.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将经验转化为知识C.对纯粹理性的批判 D对实践理性的批判22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A.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B.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C.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23 20 世 纪 60 年 代 , 法 国 总

13、统 戴 高 乐 主 张 , 在 苏 美 接 触 的 同 时 , 欧 洲 国 家 应 在 诸 如 经 济 、 文 化 、 技 术 等 方面 同 苏 联 相 互 交 流 和 接 触 , 这 样 可 把 “铁 幕 ”一 块 一 块 地 撕 碎 。 这 一 主 张A.体现了西欧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24 1973 年 3 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 1

14、982 年 4 月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得益于A.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B.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D.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25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 2300 万下降到了1500 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 26 题 20 分,27 题 18 分,28 题 12 分,共 50 分)26 (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 世纪二三十

15、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 “穷” “弱” “私” ,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1983 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

16、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 21 世纪,国家加大了对“ 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 年,中国农村结束了 2600 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 “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1)根 据 材 料 一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20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乡 村 建 设 运 动 的 背 景 和 特 点 。 (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17、识,分析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并说明取得成效的原因。(10 分)27 (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 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作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 年 3 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

18、学报 。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实验和科学创新。学会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 30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 1914 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太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 1918 年把社所

19、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作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技社团之一。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背景。(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8 分)28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罗辑严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