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6408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乐青市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A 班第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B. 铁锈和稀硫酸C. 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2.鉴别 NaCl 和 Na2SO4 二种无色溶液,可选用的最适宜的试剂是( ) A. AgNO3 溶液 B. BaCO3 C. BaCl2 溶液 D. 石蕊试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等碳化 B. 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C. 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置换出 H2SO4 中的氢气

2、D. 在皮肤上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布拭干4.下列图像是我市某校四位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时的特写,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测 NaOH 溶液的 pH C. 倾倒试剂 D. 稀释浓硫酸 5.下列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等工业 B. 熟石灰可用来降低土壤的碱性C. 石灰石可做建筑材料 D. 干冰可用做人工降雨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C.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

3、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7.现有由 FeO、Fe 2O3、Fe 3O4 组成的混合物,经测知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 2O3、Fe 3O4 的质量比不可能为( ) A. 9:20:3 B. 9:20:5 C. 40: 18:7 D. 27:60:8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H2、CO 、CH 4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 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 NaOH 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 13.2g。 A. 该气体一定含有

4、H2、CO 、CH 4 B. 该气体可能只含 H2 和 CH4C. 该气体可能只含 CO 和 CH4 D. 该气体可能只含 CH4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 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1/510.在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的溶液至过量,下列甲、乙组合中不能正确反映右图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m 1)与加入乙溶液的质量(m 2)的关系是( )选项 甲 乙A 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 HClB

5、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铜溶液 NaOHC 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镁溶液 Ba(OH)2D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H2SO4A. A B. B C. C D. D11.粗盐必须除去其中所含的 Ca2 、Mg 2 、SO 42 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饱和食盐水做电解工业的原料。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进行下列各操作:过滤;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B. 水银、干冰

6、、冰水混合物、纯盐酸C. 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D. 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1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4.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 )A. 若 D

7、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B. 若 D 为白色固体,则溶液 A 是 Na2CO3溶液C. 若 D 为白色固体,且溶液 C 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D. 若、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15.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16.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CaO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 B. Fe Fe2O3 Fe2(SO4)3 溶液C. Cu Cu(NO3)2 溶液 Cu(OH)2 D.

8、 C CO CO2 Na2CO3 溶液17.用 Zn、CuO、稀 H2SO4 为原料制取 Cu,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中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 A.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B.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C.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D. 以上说法都正确18.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 m 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 m 曲线 oac 和 obc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1:m 23:7 B. m1M 1m 2M 2C. 曲线 obc 表

9、示的是乙烧杯中M 与 m 的变化关系 D. 当甲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 m2 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A. Na2SO4、BaCl 2、KNO 3、NaCl B. Na2SO4、Na 2CO3、BaCl 2、HClC. NaOH、Na 2SO4、FeCl 3、BaCl 2 D. NaCl、AgNO 3、NaNO 3、HCl20.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Fe、FeO、CuO、C 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Fe;

10、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若步骤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 CuO;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和 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二.简答题2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醋酸溶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把浓硫酸滴在 pH 试纸上,pH 试纸的颜色最终变为_色。 22.a、b、c、d 是 118 号元素,a、b 元素的阳离子和 c、d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

11、d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这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_。 2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ACu2HClCuCl 2H 2 BZn 2HNO 3Zn(NO 3)2H 2C 2Fe3H 2SO4Fe 2(SO4)33H 2 DSO 22NaOHNa 2SO4H 2OECu2AgClCuCl 22Ag FCu(OH) 2Na 2CO3CuCO 32NaOHG2Fe 3CuCl 22FeCl 33Cu HBa(NO 3)2CuSO 4Cu(NO 3)2BaSO 4 24.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科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右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 m 克,分

12、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秒) 20 40 60 80 100 120 140甲金属 25 60 95 130 160 170 170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乙金属 30 75 120 150 150 150 150(1 )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_。 (2 )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科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3 )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 。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

13、量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25.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 SO4。为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甲、乙方案,并分别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方案甲:样品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方案乙:样品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_;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 HCl 的作用是_。 26.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称取 0.85 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 A 和 0.11 克沉淀 B;将滤液 A 等分成 2 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

14、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 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 D;将混合物 C、D 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 E和 1g 滤渣;向滤液 E 中滴加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 )则滤液 E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2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 。 27.下图是在关于“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阶段中,小科同学设计的证明 CO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1 )点燃酒精灯 A、B 的先后顺序为:_。 (2 )酒精灯 B 的作用为_ 。 (3 )小乐同学质疑:CO 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

15、 CO 通入 Fe2O3 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 C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小乐的设计有无必要,为什么?_。 28.某元素 R 的化合价无变价,已知其氧化物的式量为 m,其氯化物的式量为 n。则 R 的化合价为_。 三.探究题29.某同学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氧化铜、氧化铁等都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 气体为标准,相关记录见下表:实验序号 KClO3 质量 加入其它的物质 待测数据l 1.2 g 无其它物质2 1.2 g 加入少量的 CuO试回答下列问题: (1 )

16、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 )上述实验中的“ 待测数据”指_; (3 )为探究 CuO 在实验 2 中是否起催化作用,还需探究的内容是_,你将如何设计实验?_。 30.甲、乙同学一起做“ 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 4 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

17、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 4 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 0.04、 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 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 (1 )乙同学的猜想是_ 。 (2 )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 请简要说明:_。 31.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_?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

18、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_。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 32.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 SO2、CO、CO 2、H 2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

19、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ISO 2、CO 2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 3 难溶于水;IISO 2 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实验探究: (1 )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CO2 , 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 (2 )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写出 E 装置中试

20、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_。若观察到_(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 CO2。若观察到_的现象,证明原气体中有 H2 无 CO。 四.分析计算题33.某种天然碱样品的化学式可以用 xNaHCO3yNa2CO3zH2O 表示(式中 x、y、z 是最简整数比)。取 50 克某一浓度的盐酸与 3.32 克样品完全反应,能生成 1.32 克 CO2 气体。 (1 )若改用 1.66 克样品与 50 克这种盐酸反应,能产生_克 CO2。 (2 )另取 3.32 克样品在 300下加热至完全分解(已知 Na2CO3 在 300时不会分解),能产生 0.22 克CO2 和 0.45 克 H2O,

21、试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_。 (3 )写出这种天然碱与盐酸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 6.64 克天然碱样品与 50 克该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的 CO2 最多,求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友情提示:2NaHCO 3 CO2H 2ONa 2CO3 , NaHCO3HClNaClH 2OCO 2) 34.如图所示,在一定的 CO2 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 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 )曲线 B 所表示的是 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 ) a、 b 点表示_。 (3 )若要测量 c 点数据,需将该植物放置在_ 环境中。 (4

22、 )叶面积为 25cm2 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 Y 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mg 。 (5 )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_。 35.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 Na2CO3 溶液做“Na 2CO3CaCl 22NaClCaCO 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 氯化钙质量/g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碳酸钙的质量/g1 5.55 200 52 11.1 200 103 22.2 200 204 33.3 250 255 55.5 400 X(1 )哪几次实验中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_。 (2 )表中 X 的值是_。 (3 )试计算碳

23、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解答】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A 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溶解,溶液变黄,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

24、判断出反应发生,B 错误;C、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C 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沉淀、气泡,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D 正确。故答案为:D 2.【答案】C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钠、硫酸钠的性质的不同,分析所选试剂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出现的现象,利用所出现的不同现象将两种物质鉴别出来。【解答】A、硝酸银和氯化钠、硫酸钠都能产生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 错误;B、碳酸钡不溶于水,盐与盐发生复

25、分解反应时,两种盐都必须是可溶的,所以碳酸钡与氯化钠和硫酸钠都不能反应,无法鉴别,B 错误;C、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答案为:项正确;C正确;D、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能鉴别物质的酸碱性,由于 NaCl 和 Na2SO4 二种都成中性,石蕊试液滴入后都显紫色所以不能鉴别,D 错误;故答案为:C 3.【答案】A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解析】【分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成水脱出;(2 )根据酸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弄清楚是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溶液变色;(3)金属和酸反应,能置换出

26、酸中的氢,指的是氢元素,酸中不含氢气;(4)根据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正确处理方法来分析;【解答】A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等碳化,纸张、木材失去水分后炭化,说法正确,A 正确;B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酸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溶液变色,B 错误;C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置换出 H2SO4 中的氢气,置换出的是 H2SO4 中的氢元素,不是氢气,D 错误;D在皮肤上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布拭干,正确方法是: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D 错误。故答案为:A 4.【答案】D 【考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时滴管不能伸

27、入试管;(2 )根据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方法分析;(3 )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4 )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解答】A 、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要悬空滴加,故图示操作错误,A 错误;B、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的正确做法:撕一小段 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 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 pH 值,故图示操作错误, B 错误;C、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倾斜,为防止污染瓶塞要倒放,故图示操作错误,C 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图示操作正确,D 正确。故答案为:D 5.【答案】

28、B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在造纸的制浆的蒸煮工段需要氢氧化钠;(2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成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3)石灰石的硬度很大,地球储量多,是一种建筑材料;(4 )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凝结、凝固、凝华。【解答】A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等工业,在造纸的制浆的蒸煮工段需要氢氧化钠,叙述正确,A 错误;B熟石灰可用来降低土壤的碱性,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成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叙述错误,B 正确;C石灰石可做建筑材料,石灰石的硬度很大,地球储量多,是一种建筑材料,叙述正确,C 错误;D干冰可用做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凝结、凝固、凝

29、华,可用于人工降雨,叙述正确,D 错误。故答案为:B 6.【答案】B 【考点】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构成物质的微粒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会变,核外的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变化离子;(2)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在分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中子数不同;(4)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质子数一定相同,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解答】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

30、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 K+和 Ca2+ ,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但不是同种元素,故 A 错误;B、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在分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故 B 正确;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微粒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一定相同,故 C 错误;D、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则质子数一定相同,而电子数可以不同,如:H 和 H+ , 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 7.【答案】C 【考点】化学式,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

31、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可知,Fe 3O4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3)21:8,要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也为 21:8,则样品中可以含有任意量的 Fe3O4;关键是 FeO 和Fe2O3 中的元素的质量比要符合 21:8,而 FeO 和 Fe2O3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 21:8;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由化学式可知,Fe 3O4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3 )21:8,要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也为 21:8,则样品中含有任意量的 Fe3O4 都可以;而 FeO 和 F

32、e2O3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 21:8,即质量比为 72:160=9:20 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 21:8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在选项 ABD 中 FeO、Fe 2O3 的质量之比均为 9:20,所以符合题意,C 选项中 FeO、Fe 2O3 的质量之比为 20:9 所以这种组合是不可能的,C 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 8.【答案】D 【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浓硫酸吸收燃烧生成的水而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燃烧生成的

33、二氧化碳,浓硫酸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燃烧既生成了水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结合可燃物完全燃烧的规律,可判断混合气体中含 C、H 元素;而利用水、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确定混合气体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对于判断混合气体的组成有决定性作用【解答】解:由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 10.8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 10.8g 水,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且氢元素质量=10.8g 100%=1.2g;由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装置质量增加 13.2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 13.2g 二氧化碳,说明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且碳元素质量=13.2g 100%=3.6g;则混合气体中 C、H 元素质

34、量比=3.6g:1.2g=3 :1,而甲烷气体中 C、H 元素质量比=12:(14 )=3:1,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 CO 和 H2;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所以 ABC 选项错误, D 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解答】 9.【答案】D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粉的量必须是足量的;(2)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

35、3 )通过挤压气球可以使密闭装置内的气体流动,使氧气与铜粉充分接触;(4)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是 21%,近似 。【解答】解: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粉的量是足量的,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认识正确,A 错误;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认识正确,B 错误;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完,认识正确,C 错误;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 ,认识错误,D 正确。故答案为:D 10.【 答案】C 【考点】化合物

36、之间的相互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观察、分析图象:在开始加入乙溶液时并不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而在加入一定量后,才会出现沉淀或气体;待完全反应后,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不再随所加乙溶液质量而改变,据此对选项中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主要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 HCl,HCl 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气体,当氢氧化钠被消耗完。HCl 与碳酸钠反应开始产生 CO2 气体,符合图线的变化,A 错误;B、在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 NaOH,

37、NaOH 先与硝酸反应无沉淀生成,硝酸反应完后,NaOH与硫酸铜反应生成 Cu(OH)2 沉淀,符合图线的变化,B 错误;C、在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镁溶液中加入 Ba(OH) 2 , Ba(OH ) 2 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同时 Ba2+与硫酸镁中的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图线的变化,C 正确;D、在久置空气中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加入 H2SO4 后,H 2SO4 先与氧化铝反应无气体生成,当铝与 H2SO4 接触后开始有气体生成,与图线符合,D 错误。故答案为:C 11.【 答案】B 【考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离子或

38、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

39、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和,而顺序时,新引入的 Ba2+无法除去,所以错误,B 正确。故答案为:B 12.【 答案】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单质、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熟石灰属于化合物、胆矾属于化合物,A 错;B、水银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纯盐酸属于混合物,故 B 正确;C、苛性钠属于化合物、水

40、属于氧化物、双氧水属于氧化物、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故 C 错;D、臭氧属于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浓硫酸属于混合物、波尔多液属于混合物,故 D 错。故答案为:B 13.【 答案】C 【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活动性排在铜和银的前面,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亚铁,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说明剩余的固体中无铁【解答】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铁,铁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时,首先和硝酸银反应,所以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分析 AB 选项,发现 AB

41、 都错误;铁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时,都生成硝酸亚铁,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由于铁的量不固定,所以滤液中是否含硝酸银和硝酸铜不能确定,分析 CD 选项,发现 C 正确,D 错误。故答案为:C 14.【 答案】A 【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如果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则溶液 A 是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溶液A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则溶液 A 是碳酸钠溶液,根据选项中的假设可进行判断。【解答】A、若 D 为气体,则 D 是二氧化碳,是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加入的溶液甲是稀盐酸或稀硫酸,通过产生气体可以判断样品已变质,A 正确;B、若 D 为白色固体, D 可以是不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镁,也可以是不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钙或碳酸钡等,所以溶液 A 可以是含有 OH-也可以含有 CO32-或两者都有,B 错误;C、结合 B 分析可知,溶液 A 可以是含有 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