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60893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新高考九省卷)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材料一: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中华民族不是例外。他们所聚居的这片大地是一块从西向东倾侧的斜坡,高度逐级下降。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级梯阶,南北跨度又达三十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说明了中国这片大

2、陆应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即使以上的论断还不够有说服力,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

3、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明曙光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之间的三千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

4、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早年的史书中,把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

5、历史过程。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

6、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重要观点,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概括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重要观点,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7、。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学术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1988年正式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是费先生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作为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与起源、结构与层次、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进行了纲要性阐释,这些阐释对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何以凝聚为“一体”这两个命题提供了启示。(摘编自王延中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

8、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大地发现的石器及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能够支持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B. 河南龙山文化是族团间交流的结果,吸收了其他族团的优秀文化又保留了一定的个性。C. 考古发现,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印证了传说中的夏代历史。D. “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为认知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特点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为可能。B. 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相

9、似,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之间也出现过竞争和交融。C. 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D. 文化、经济、情感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各民族团结融合成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项是( )A.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但造型有所差异。B.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出土龙虎尊与湖南安化县出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近。C. 西藏拉萨市温江多吐蕃时期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琉璃砖等遗物带有明显的唐文化特征。

10、D. 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考古发现城内的佛寺和景教寺院南北并列,还有具有罗马风格的公共浴场。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大文化系统分处各地,有着土著的起源和自己的特色。B. 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C. 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开启了华夏文化。D. 各文化系统相互影响形成大的相互作用圈,逐渐走向一体。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但材料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新高考九省卷)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11、材料一:5800年前,文明曙光在中华大地出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今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形成都邑性遗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形成其他中心性遗址。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一些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朝建立后,经过约二百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在中原各地形成不少人口集中的聚邑。这些都邑和聚

12、邑,被称为“国”(國)。“國”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口”代表人、人群,下面的一横代表一片土地。由于这片土地是这群人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必须有人拿戈守卫。为了安全起见,周围还要建一圈墙外面的一个大“口”。何尊中那个“國”字的写法还没有外面这个大“口”。这样的国当时已有很多,所以有了“万国”的说法。“万”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形容词,万国形容国之多。相传大禹在涂山(一般认为在今,安徽蚌埠禹会区淮河东岸)大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到夏朝,尽管国的数量仍不可能达到万,但肯定比大禹时代有所增加。商朝的统治范围和影响所及比夏朝更大,国的数量应该更多。随着国家形态的形成和强化、以及行政中心功能的完善,

13、商王的驻地由不断迁移转变为长期稳定,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国。盘庚迁殷后的二百多年间,商朝的首都一直在殷今河南安阳殷都区。殷虽然也是“万国”之一,但其地位与重要性已远在其他国之上,因而被称为“中国”。“中”本来是商人制作的一面特殊的大旗的名称,用作召集部众。每次召集时,部众都会围绕聚集在这面大旗“中”的周围,时间久了,“中”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含义。中国,就是万国的中心、中央,万国中最重要的一个国,也就是何尊铭文中的“大邑商”。所以周武王在攻克商朝的首都“大邑商”后,可以向上天报告,“余其宅兹中国”。不言而喻,到了周朝,周朝的首都原来的宗周和新建的成周就是中国,其地位高于万国,也高于所有诸

14、侯国的都城。直到东周初,中国还是周天子所在的周朝首都的专名,诸侯国的都城只能称“都”。进入春秋时代,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强大的诸侯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相互争夺兼并,对因灾祸而亡的小国不再兴灭继绝,而是直接吞并。春秋时有名有氏的国还有一千多个,到了战国时已经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个附庸小国。周天子的实际地位已经降到了与附庸小国相当的程度,他的首都已不如七国中稍大一点的都城。七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比他拥有更大面积的土地、更强的实力。“中国”早已不是周天子的专属,诸侯国,特别是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统治的国当作中国。中国还被称为“赤县

15、神州”或“神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他的首都咸阳当然稳居中国的地位,而六国的首都和疆域都成了他的统治范围,各自的“中国”概念也得以延续,所以整个秦始皇的统治区都成了中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琅玡台刻石中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这一广阔的疆域都成了中国。(摘编自葛剑雄何以中国)材料二: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崛起了,可是,崛起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除了国力变强之外,也有外与内两方面的问题。从外部来说,当中国崛起,中国跟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国际秩序,就会发生一定冲突。蛋糕要重新分配吗?利益要重新调整吗?打个比方,好像一个很挤的车厢

16、,车厢上只能容五六个乘客。这五六个乘客都规规矩矩站着就算安了,可是,现在有一个乘客突然变得特别胖,胖了以后原来各自占有的空间会发生变化。这样会不会引起冲突?是接受大家各安其位的原有空间,还是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这就要对自我重新界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当国家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和族群差异,就越来越厉害。不平衡的情况下,内部认同也出现问题。为什么大家要认同这个国家,凭什么要认同,在什么共识上认同?如果大家看过亨廷顿的我们是谁就可以知道,“认同”问题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一个新的认同基础,变化了的国家很难建立稳定秩序。因此,这就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17、: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因此,学术界会来讨论这些问题,什么是“中国”?“中国”应该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何为中国”的重要原因。(摘编自葛兆光为什么中国人要讨论“何为中国”?)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中原地区持续崛起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B. 盘庚迁殷这一史实说明,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可能有过多次迁移变化。C. 战国时周天子的国都还不如“战国七雄”中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大。D. 当下我们讨论“何为中国”这个问题,其重要原

18、因在于中国的崛起。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前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早期国家,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文明阶段。B. 从夏朝到战国时代,国的数量总体呈递减趋势,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C.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都已将自己的都城或统治的国家视作中国。D. 国家发展导致出现诸多不平衡问题,没有内部认同,很难建立稳定秩序。3. 下列选项中,“中国”一词不具有国家层面意义的一项是( )A. 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史记天官书)B. 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史记齐太公世家)C.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梁惠王上)D. (齐宣王)谓时

19、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孟子公孙丑下)4.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对谭其骧西周时期全图(局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西周时期的“万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地带。B. 成周的都城洛和鲁国曲阜、晋国曲沃、楚国丹阳等处于同一地位。C. 宗周都城镐可以称为“中国”,而其他诸侯国的都城则不能D. 周成王营建的新都洛,更符合“余其宅兹中国”中“中国”的本意。5. 据考证,何尊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是目前最早的关于“中国”的表述,请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朝以前关于“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演变情况。(新高考九省卷)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20、材料一:居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于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来说,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君子品质的体现,是“仁”之展开与实践,是儒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种居处观由此成为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缩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居处本身并不会产生哲学意义,但君子与普通人看待居处的态度不同,这种居处就获得了儒家哲学意义。论语学而载:“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孔子看豙,“食无求饱”与“居无求安”是一种君子品质,居处不能追求安乐。论语述而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是孔子居处的一种方式,亦谓“闲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孔子

21、“燕居”时的一种气象,蕴含着“悠然自得”“气定神闲”的审美情趣。孔子的居处观,也存在一种儒家的审美向度。论语里仁记载:“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即依仁而居,申明儒家居处的道德向度,而“为美”则指向一种审美实践。后儒多以“善”改“美”,或以“善”释“美”,这一方面突出了“里仁为美”的道德向度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里仁为美”的审美向度。在孔子与孔门弟子的儒家视域中,居处不仅是日常生活所必需,而且是对“仁”的展示与践行,也是君子品质的修养路径,这种居处观对后世儒家影响深远。孟子在与弟子公孙丑的对话中,引用了论语中的“里仁为美”:“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夫仁,天之尊

22、爵也,人之安宅也。”在孟子看来,人们要依仁而居,“人之安宅”即人们生活于其中,须臾不可离的仁心。至汉儒时期,司马迁云:“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观士;子有处所,可谓贤人。”以居处为观察儒家士大夫志向之标识。包括汉儒刘向所载“孟母三迁”这种带有儒家色彩的典故,亦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孔子“里仁为美”的居处观,不仅是“仁”的展示与实践,也会相应产生一种审美感受与审美情趣。在此应该说明两点,其一,这种居处之“美”是“燕居”之美,是居处其中的君子气象之美,君子品质之美。其二,“里仁为美”不是指向一种审美的理论形态,而是一种审美现象与审美实践。也即是说,这种“里仁为美”的审美感受与审美情趣,是与孔子仁学融为一

23、体的,“里仁为美”之“美”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孔子仁学世界、君子人格之中,体现于“仁”的展示和实践过程之中。这种“里仁为美”的居处观,存在着道德与审美的双重向度,这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与价值观念塑造,同样也会产生道德与审美的双重作用。论语中孔子与孔门弟子创立的生活方式,虽然并未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这种生活方式贯彻了儒家的哲学信念,是一种儒家版的哲学生活方式。相比于道教的道士生活方式、佛教的僧尼生活方式,儒家生活方式具有现实的、人间的特点,因为儒家生活方式植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教育教化、身心性情之中。由此来看,孔子开创的“儒家”,不仅存在于历代儒家经典之中,而且存在于儒家

24、生活方式之中,这种生活方式既是儒家的思想创造活动,也是儒家思想观念的存续形态与展示方式,更能呈现出儒家哲学的生命活力。这是论语中包括居处观在内的,孔子与孔门弟子开创的儒家生活方式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绵延赓续、世代不绝的根源。(摘编自许春华“里仁为美”:孔子居处观的哲学意义)材料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即“泛爱众”。论语里仁曰:“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对于这段话,郑玄释曰:“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择不处仁,焉得知?”宋朱熹释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不管各家解

25、释如何,君子应该“择仁而处”的观点是得到普遍认可的。而如果将“择”的范围加以引申和扩大,那就不仅仅是“择居”需要“仁”了,“择邻”“择业”“择友”等涉及君子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择仁而处”。先秦诸子中,儒家是较为重视情感作用的一派,在孔子、孟子看来,仁源于人心,仁者之所以爱人,乃发端于自爱;因此情感是“仁”的重要因素。孔子所倡导的“择仁而处”中的“仁”不仅包含着以“爱人”之心观照世界,也蕴含着君子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和谐共存之意。如孔子对兴观群怨的论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所具有的社

26、会功能的高度概括。孔子这里提到的“可以群”并不是仅仅着眼于“群是人类的天命”这一自然属性,而是倡导以“诗”这个“由差别性通往一致性的桥梁”作为纽带,通过文学来帮助人们相互切磋砥砺,提高个人修养,是建立在“仁者爱人”基础上的“群”,这就要求人们在“群”的同时注意“择仁而处”,以仁德君子为邻,与良师益友为伴。仁义是君子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后人诵诗读书,正是要在“择仁而处”的基础上认真体会先贤所传经典之精神,在精神上与这些先贤君子“群”,使自身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摘编自董晨从“里仁为美”探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代儒学者在解释“里仁为

27、美”时,将“美”误解为“善”,这不同程度地遮蔽了其审美向度。B孔子的居处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孟子、汉儒乃至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深受其影响。C道教与佛教追求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而儒家的思想观念则深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现实性。D虽然邻玄与朱熹对“里仁为美”这段话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持有君子应该“择仁而处”的观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与孔子倡行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都体现了一种君子品质。B“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乡规民约的作用,塑良好乡风民风家风,这一倡导暗合了“里仁为美”的价值追求。C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君子居处观的言论

28、可见孔子有在广大民众中普及其仁学思想的愿望。D今天我们在诵读论语时,不应只关注其文句的字面含义,而应走进经典,在精神上与先贤共通共“群”。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儒家重视情感作用”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论仁,其仁之内涵的具体展开、仁和礼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以及“忠恕之道”的实际推行,无不彰显着深刻的情感张力。(陈徽)B在生活的种种差异背后,“诗”提供了情感的一致性。这里的情感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的情感,一种以孝亲为基础的仁的情感。(左克厚)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门教育,第一个是“兴于诗”,所兴的是人的情感,而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南怀瑾)D“里仁为美”的

29、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人生美学的特点,可以作为先秦儒家美学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来看待。(谭好哲)4下列选项对两则材料中关于“里仁为美”的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都重点阐发了儒家对仁学精神的追求。B两则材料都在对比中论述了“里仁为美”的内涵。C材料一在对孔子居处观的阐述中含有审美层面。D材料二对“择”的范围作了更为广泛的分析。5实验中学“书香社”的同学在温习初中课文陋室铭后,打算撰写一篇阅读札记来点评文中陋室主人的“德”与“行”所体现的君子之风。请你加入其中,立足两则材料中的儒家居处观,为札记拟写三条提纲。(6分)(新高考九省卷)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四阅读下面的

30、文字,完成15 题。有两大主要因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睡觉,什么时候想醒来。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 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会制造出“睡眠压力”。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你白天的清醒和专注程度,晚上感到疲倦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会睡得多好。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比如人类)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 24 小时作

31、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 40%。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 30%。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24 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你的视交叉上核通过一个叫作褪黑激素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给你的大脑和身体。褪黑激素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扩音器,向大脑和身体大声喊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天黑啦,天黑啦!”这时我们就收到了一份进入夜间的通知,也就是一个着手安排睡眠时间的生物

32、命令。但是褪黑激素对睡眠本身的形成几乎不产生影响。请把睡眠看作是奥运会上的100米赛跑。褪黑激素就是负责下令“选手们,各就各位”,然后打响发令枪开始比赛的计时员。当比赛(即睡眠)开始,计时员(褪黑激素)会控制比赛何时开始,但不会参与进去。你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是决定清醒和睡眠的两个因素之一,第二个因素是睡眠压力。此时此刻,一种叫作腺苷的化学物质正在你的大脑中逐渐积累。它会随着每一分钟的流逝而不断增加。你醒着的时间越久,腺苷就会积累得越多。大脑中腺苷增加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越来越渴望睡眠,这就是所谓的睡眠压力。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

33、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当腺苷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1216 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让你感觉更加警觉和清醒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眠信号:咖啡因。在大脑中,咖啡因与腺苷对抗,通过霸占腺苷的结合位点-受体,来发挥作用。一旦咖啡因与这些受体结合,它并不会像腺苷那样刺激受体来使你产生困意。相反,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用手指堵住耳朵来隔绝声音。通过胁迫和占据这些受体,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的困觉信号。结果是:尽管腺苷水平高到正常情况下足以让你入睡,咖啡因还是会诱使你感觉十

34、分清醒。如果你想通过喝咖啡在深夜保持清醒那么等到肝脏清除掉你体内所有的咖啡因之后,你就要准备好接受一个恼人的后果,即人们常说的“咖啡因崩溃”现象。就像一个玩具机器人的电量耗尽一样,你的精力水平会直线下降。你会觉得很难再去集中精力工作,并再一次陷入强烈的睡意中。暂时不考虑咖啡因,你也许会认为调节睡眠的两种主导力量-视交叉上核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会相互交流来将它们的影响联合起来。事实上,并不会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它们不会结合,不过,它们通常处于统一战线。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有趣的过程。图1从左到右囊括了 48 小时的时间-两个白天

35、和两个夜晚。图中的虚线是昼夜节律,称为过程 C。它就像正弦波一样,有规律、重复性地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一次上升和下降。从最左边起,昼夜节律开始在你醒来前几小时加强活动。它向大脑和身体中注入了一种警醒的能信号。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支由远及近的振奋人心的军乐队。信号起初很微弱,但随着时的推移一点一点在增强。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昼夜节律的激活信号会在午后达至顶峰。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控制睡眠的另一个因素:腺苷。腺苷会带来睡眠压力,也就是过程S。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你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就积累得越多,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睡眠欲望(压力)。到了上午中段至中午左右,你才醒了几个小时。因此,腺苷的浓度只

36、增加了一点点。此外,昼夜节律也处在强大的清醒度上升期。这种昼夜节律的强力激活效果和低水平腺苷的结合,会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上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反映出了你对睡眠的渴望。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你的睡眠欲望就越强烈。(摘编自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田盈春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大脑中央的视交叉上核发出信号制造的昼夜节律会规律性循环,进而影响到人体何时睡觉何时清醒。B.褪黑激素是人身体视交叉上核上的“信使”,可以向身体和大脑传递睡眠信号,但无法介人睡眠过程。C.睡眠压力来自腺苷,我们大多数人在清醒1216 个小时后体内会积累高浓度的腺苷,进而产生

37、倦意。D.咖啡因和腺苷的作用不同,咖啡因可以通过抢占受体阻止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困觉信号,使人保持清醒。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视交叉上核的 24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由此可以推测二者在影响睡眠状态时有可能不完全同步。B. 根据图示,大多数健康成年人的昼夜节律激活信号会在午后达到顶峰,因此午后比傍晚更适宜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C. 在肝脏清除掉所有咖啡因之后,人体会出现“咖啡因崩溃”现象,可知咖啡因摄入量的多少会影响我们对困觉信号的感知。D.图1从左到右的48小时内,实线和虚线会在早上7点实现交汇,因此一个正常成年人的最佳起床时间

38、应为7点。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35 岁以后,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量会明显下降,平均每 10年降低10%15%。B.为保证身体褪黑激素正常分泌,医生建议睡前半小时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C.生命时报近日发布公众科普文章褪黑素是怎么把你“哄”睡的?。D.长期服用褪黑激素可能会导致自身激素分泌量减少,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4.根据原文相关内容,对图1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据图可以描述 48小时内人体中昼夜节律和睡眠驱动的交互作用。B. 睡眠阶段,睡眠驱动渐弱,清醒驱动整体渐强,二者最终交汇。C.早上8点,人体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欲望较为强烈,精力充沛。D.该

39、图展现了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的变化过程,不反映睡眠质量情况。5、你也许曾经有过“开夜车”的经历在整晚不入睡的情况下,却仍能够在第二天表现出亢奋状态,图2展现了人体睡眠被剥夺时的波动情况,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图2解释这一现象(6分)(新高考九省卷)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材料一: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

40、,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比如我读葛兆

41、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复杂是什么

42、?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

43、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

44、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

45、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驰,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

46、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B. 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C. 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

47、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D. 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B. 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C. 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D. 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

48、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B. 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C. 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D.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4. 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B. 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C. 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各相当的矛盾冲突。D. 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