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60085 上传时间:2024-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2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2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2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环境适应生物D环境改变生物2庄稼地里的杂草与农作物,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3一块菜地里影响白菜生长的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湿度B光照C温度D瓢虫4女贞是一种常见植物,具有滞尘抗烟、吸收二氧化硫等功能,常作为城市行道树。这是利用了生物与环境的哪一种关系()A环境能影响生物B环境能

2、适应生物C生物要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5若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ABCD6广东用瓦筒(如下图)来种植韭黄,韭菜本是绿色的,但被瓦筒罩着的韭菜会形成黄色的韭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A温度B光C空气D瓦筒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茎和叶脉中的营养组织相互连通,有利于物质的运输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都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利于从环境中吸水C植物的茎尖有输导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茎的生长D蒲公英的果实有伞状的细毛,能随风飘扬,有利于种子的传播8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3、是()A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莲藕的茎和叶柄内有相通的气腔C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D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9对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A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B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因素CA和B的总和D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它蝗虫10某同学为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B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生活C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1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光照影响的是()A荔枝主要在南方种植,北方不宜种植

4、B瓦松在短暂的雨季完成整个生命历程C海边红树的地上根有发达的通气结构D船舱内的草芦幼苗向着窗户方向生长12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空气B水分C阳光D营养物质13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4稻田中杂草与水稻的关系属于()A种内互助B捕食C共生D竞争15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了核电站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受到核辐射的患者表现为疲劳、皮肤发红、溃疡、呕吐、腹泻等。这一实例

5、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A环境能适应生物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环境能影响生物16鸟足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选项组符合啄木鸟足的特点的是()ABCD17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空气C水D光照18“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中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空气、水分B温度、水分C土壤、阳光D空气、阳光19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A种内互助、寄生

6、B捕食、种内互助C捕食、共生D竞争、寄生20宋代诗人苏轼在诗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21生活在同一棵树上的蚂蚁会帮蚜虫驱赶天敌、照顾后代,当蚜虫受到蚂蚁触角的“按摩”后,能分泌含糖量高的“蜜露”供蚂蚁取食,请判断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共生D寄生22西西常发现下雨天的第二天足球场草地上有很多小土堆,调查发现是蚯蚓把下面的泥土翻出地面,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生物对环境的依赖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3“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对水稻高产

7、的理想追求。下列相关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C水稻吸收肥料生活需要营养D水稻开花结实对刺激作出反应24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C大树底下好乘凉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25宁陵酥梨皮薄肉嫩,味甜汁多,享誉中原。宁陵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适度,有发展酥梨的优越自然条件。这体现出()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影响环境26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找不到绿色植物,主要原因是()A海水压力太大B深海温度太低C200米以下深海处,无阳光D以上

8、都不是27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28北极熊和青蛙在冬天时要进行冬眠,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条件改善后,重新恢复活动。这体现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温度B光照C湿度D空气29小丽在小区的树林里观察到:三种不同的鸟类生活在同一种树上,但很少发现鸟类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鸟类()A各自占有的小生活环境不同B都吃同一种食物C体型和生活习性差别不大D在树上同一个位置筑巢30密西西比鳄是鳄目短吻鳄科短

9、吻鳄属的动物,它与原产自中国的扬子鳄有亲缘关系。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密西西比鳄孵化后的性别比例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低于26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雌雄比例是相等的B在2634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上升C温度高于34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D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4分)自古以来,莲因形态优美、寓意高洁,深受国人喜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莲藕的通气孔特别多,这些孔与挺出水面的叶彼此贯通,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体系,有利于莲在缺乏空气的淤泥中生长。这体现了生物

10、对环境的_。(2)通过名句“两般颜色一般香”“香远益清”的描述,可推测莲花的传粉需要_(填“昆虫”或“风”)作为媒介。32(10分)图是与小麦有关的生态因素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分为_因素和_因素(2)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任意写两个)(3)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任意写两个)(4)请分析其中杂草与小麦的关系是_关系。33(12分)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1995年、2001年两次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魏县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能够满足鸭梨的生长条件,特别适合发展鸭梨

11、等林果类种植业。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干可知,影响鸭梨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_(答出两点即可);(2)某种植园的科技人员如探究光照时间对鸭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_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选择180株鸭梨苗,将它们平均分戒A、B、C三组。A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700小时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200小时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700小时的朝南坡地。定时进行科学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鸭梨树开始结果。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表。组别总产量果实大小甜度分析A组84千克小不甜,酸味较重B组106千克大甜C组97千克

12、大甜,略带酸该科技人员探究过程中选择180株面不是3株鸭梨苗,目的是_。(3)由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鸭梨适宜种在_的环境中。(4)三组鸭梨的甜度不同,这体现了_(选填“生物影响环境”或“环境影响生物”。34(20-21七年级上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14分)“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_。(2)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_。(3)制定计划:将硬纸盒一分为二,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图_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

13、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_。实验时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为什么?_、_。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大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_。参考答案1A【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详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可以吸

14、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有利于捕食。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可见,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2C【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详解】A庄稼和杂草之间并不存在捕食关系,因为它们都是植物,不会互相捕食,A错误。B合作关系,是生物之间为了完成某一项活动,需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的关系,庄稼和杂草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它们不会互相帮助,B错误。C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阳光、空气、水分、一定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水分等。杂草直

15、接影响水稻的长势。杂草越多,水稻的长势就越弱;反之杂草越少,水稻的长势就越好。所以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C正确。D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庄稼和杂草之间没有寄生关系,因为它们都是独立生长的植物,D错误。故选C。3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光照”、“温度”、“水”,都不是生物,都属于影响白菜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不是生物因素

16、;“瓢虫”是生物,因此“瓢虫”是影响白菜生活的生物因素,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D【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既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女贞这种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体现的是生物能改变环境,能反映生物对环境

17、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D【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两组条件一样,无法对照,A错误。B有光、湿度两个变量,B错误。C有光、湿度两个变量,C错误。D“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两组都为湿土,一组有光,一组无光,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试验,D正确。故选D。6B【分析】叶绿素是高等植物和其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色素。没

18、有光,细胞就不能合成叶绿素。因此,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详解】韭黄是被瓦筒罩着生长的韭菜,其叶片呈现黄色而不是绿色。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有关。叶绿素是绿色植物叶片中的主要色素,它负责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形成和积累是一个光依赖的过程,也就是说,植物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合成叶绿素。在广东使用瓦筒种植韭黄的情境下,由于瓦筒的遮挡,被罩着的韭菜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光照。这导致了韭菜中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因此韭菜叶片不能变绿,而是呈现黄色,形成我们所说的韭黄,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D【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详解】A导管运输水和

19、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A错误。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都根系发达利于从环境中吸水,叶片肥厚,有利于保存水分,故B错误。C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植物的茎尖有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茎的生长,故C错误。D蒲公英的果实具有伞状的细毛,能像降落伞一样飘到各处,适于种子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8C【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

20、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详解】A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B藕的茎和叶柄内都有相通的气腔,可输送氧气,彼此相通形成了气体通道,适应水下缺少空气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C豆科植物根部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从而可以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C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皮下脂肪特别厚,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

21、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于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和田野中各种植物、蛇、蛙、其他蝗虫等生物因素都会影响它的生活。因此,影响蝗虫生活的生态因素是A和B的总和、加上田野里的其它蝗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B【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水。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详解】A根据如图实验

22、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变量,A错误。B实验装置可知,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度,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正确。C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具有偶然性,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随机挑选10个鼠妇,C错误。D为了避免偶然,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多做几次实验计算平均值,D错误。故选B。11D【分析】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都是非生物因素。【详解】A南北温差大,荔枝主要在南方种植,北方不宜种植,主要受温度影响,A不符

23、合题意。B瓦松在短暂的雨季完成整个生命历程是受水分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海边红树的地上根有发达的通气结构是受氧气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船舱内的草芦幼苗向窗户方向弯生长是向光性,受光照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12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只有当植物体内的水分充足时,植物体才会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详解】移栽植物时会损伤部分幼根和根毛,影响其吸水,这样使植物体内容易缺水、萎蔫,不易成活;移栽植物时要带一个土坨,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通过根的吸水

24、能力,提高成活率。因此移栽植物幼苗的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因为缺乏水分造成的,所以B正确。故选B。13A【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详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生物因素“草”和“豆苗”竞争阳光、水分等而呈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体现了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故A正确。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山底的花已

25、经谢了,而山顶山寺的花才竞相开放,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故B错误。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体现了非生物因素风和阳光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故C错误。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A。14D【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合作关系是同种生物群体之间彼此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

26、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详解】竞争关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稻田中杂草和水稻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它们属于竞争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D【分析】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也会适应和影响环境。【详解】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了核电站爆炸,

27、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受到核辐射的患者表现为疲劳、皮肤发红、溃疡、呕吐、腹泻等。这一实例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能影响生物,所以D正确。故选D。16B【分析】鸟类足的形态与它的生活环境和功能相适应。【详解】A此类鸟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A不符合题意。B啄木鸟的足具有适应树栖生活的特点,其足趾排列为两前两后(对趾型),这种结构有利于在树干上攀爬和稳定身体,B符合题意。C此类鸟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C不符合题意。D此类鸟足,三只朝前一只朝后,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适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行走,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8、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温度升高是夏季的主要特征。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的活动有显著影响。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等现象都与温度的升高密切相关。因此,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

29、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气温也逐渐温暖,适合种子的萌发。结合分析可知,“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水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B【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是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斗争、捕食等几种方式。【详解】蚜虫啃食蔬菜属于捕食行为,蔬菜被啃食后,会向周围同种蔬菜发出信号,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防止被大面积啃食,属于种内互助(合作)关系,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B【分析】环

30、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不能体现光、水、空气对鸭子的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C【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

31、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详解】A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通常表现为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但在这个问题中,蚂蚁并不以蚜虫为食,而是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所以它们之间不是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B两种或多种生物因争夺资源(如食物、空间、水分、阳光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但蚂蚁和蚜虫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资源争夺,所以它们之间不是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一旦分开都不能独立生活;在这个问题中,蚂蚁会帮蚜虫驱赶天敌、照顾后代,而蚜虫能分泌含糖量高的“蜜露”供蚂蚁取食;这种关系对蚂蚁和蚜虫双方都是有利的,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32、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共生关系,C符合题意。D一种生物(寄生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身上获取营养以维持生活,对寄主造成损害;但在这个问题中,蚂蚁并没有从蚜虫身上直接获取营养,而是通过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来获得能量,所以它们之间不是寄生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A【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详解】A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因此,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符合题意。B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

33、持一致,B不符合题意。CD生物依赖环境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3D【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水稻的茎中空,便于通气利于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与水稻水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可见,水稻的茎中空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因此,落叶能带走植物的部分废物。可见,

34、水稻季末落叶,体现了生物能够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C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水稻吸收肥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正确。D水稻开花结实,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不能体现对刺激作出反应,D错误。故选D。24C【分析】(1)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详解】A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而茎肥厚有贮存水的功能,是仙人掌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B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

35、北极狐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狐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属于保护色,B不符合题意。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可以不被敌害发现,属于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C【分析】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对生物产生影响。题干中强调宁陵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适度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对酥梨的生长产生影响。【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

36、了生存,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对环境产生适应性变化。而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宁陵的环境条件对酥梨的影响,并非酥梨对环境的适应,故A错误。B生物改变环境是指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和改变。但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酥梨对宁陵环境的改变,故B错误。C宁陵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适度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酥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影响了酥梨的生长发育,使其皮薄肉嫩,味甜汁多。所以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故C正确。D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题干中主要是环境对酥梨的影响,不是酥梨对环境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C。26C【分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

37、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详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几乎没有光,因此一般见不到绿色植物,只有一些硫化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7B【分析】诗句“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这句诗描述的是环境因素(苦寒和好雨)对竹子(生物)生长的影响。其中,“苦寒”作为不利的环境因素,抑制了竹子的生长,导致“千竿绿”受损;而“好雨”则作为

38、有利的环境因素,促进了竹笋的生长。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详解】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描述的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即生物活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而非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超出了珊瑚虫的生存范围,从而导致其死亡。这与诗句中“苦寒”对竹子生长的抑制作用相类似,都是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B符合题意。C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将叶片退化成刺状。这主要体现的是生物的适应性,而非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C不符合题意。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主要描述的是生物(野兔)过度繁殖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即生物数量过多导致环境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退化,D不符合

39、题意。故选B。28A【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北极熊和青蛙在冬天时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北极熊和青蛙在冬天时要进行冬眠,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条件改善后,重新恢复活动。这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A【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

40、,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详解】在生态学中,不同物种能够在同一环境中共存而不发生竞争,通常是因为它们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即各自的小生活环境不同。这样,它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源或在不同的时间活动,从而避免直接竞争。选项B、C和D都不能有效解释为什么这些鸟类之间没有竞争现象。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0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温度对爬行动物性别发育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表中数据分析方面来切入。【详解】A由题干图示可知:在低温下孵化出的鳄鱼大多为雌性,而不是雌雄比例相等,A错误。BCD由题干可知:在2634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

41、化的雄性比例上升,温度高于34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温度会影响密西西比鳄孵化性别比例,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BCD正确。故选A。31(1) 适应(2) 昆虫【分析】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

42、、蝇类等。【详解】(1)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可见,莲藕的通气孔特别多,这些孔与挺出水面的叶彼此贯通,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体系,有利于莲在缺乏空气的淤泥中生长,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2)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虫媒花花形大、花被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可见莲花属于虫媒花,故莲花的传粉需要昆虫作为媒介。32(1) 生物非生物(2)阳光、土壤、水、空气等(3)蚜虫、人、杂草

43、、田鼠(4)竞争【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3)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人、蚜虫、田鼠、杂草。(4)小麦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33(1)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2) 平均年日照时间对鸭梨生长有影响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平均年日照时间为1200

44、小时(4)环境影响生物【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且适宜。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详解】(1)根据题干中“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可知影响鸭梨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土壤、水分、光照和温度。(2)根据实验设计可知实

45、验的变量是平均年日照时间,科技人员如探究光照时间对鸭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平均年日照时间对鸭梨生长有影响的假设。实验对象过少容易存在偶然性,该科技人员探究过程中选择180株面不是3株鸭梨苗,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200小时的朝南坡地的B组,总产量最高、果实大、甜度高,可知鸭梨适宜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为1200小时的环境中。(4)由于光照时间的不同导致三组鸭梨甜度不同,所以填环境影响生物。34(1)土壤的湿度(2)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3)B(4) 平均数量一只鼠妇的行为可能具有偶然性(5)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且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分析】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详解】(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我们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生物 > 苏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