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9761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 化学研究什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沪教版2024新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分层练习1.2 化学研究什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玻璃破碎2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固体B密度为1.68g/cm3C熔点高于280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3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根据烧杯内壁有水以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两个现象,得出的实验结果是()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4下列不属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现象是()A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固体逐渐减少B试管口有水珠出现C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5物质的性

2、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B氮气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D活性炭作吸附剂6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A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B它们有不同的用途C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相同,但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判断下列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指出其中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1)烟花燃放(2)沥青凝固(3)炸药爆炸(4)海水晒盐(5)樟脑球变小(6)纸片燃烧(7)酒精挥发其中属于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你的判断依据是:_;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_。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

3、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火上浇油C立竿见影D杯弓蛇影2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其所用的矿石颜料有关。由此推断,所用矿石颜料的最大优点是()A制作简单B储量较少C易溶于水D性质稳定3“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

4、火焰微弱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ABCD4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发生反应,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5高铁列车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从而维持高速运行。石墨可用于制造受电弓滑板,这一应用与石墨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滑腻感B还原性C导电性D熔点高6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C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D

5、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下列叙述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_,属于用途的是_。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氧气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助燃;可以广泛用于冶炼金属、焊接、切割金属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潜水等;臭氧与氧气不同,一个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1吕氏春秋中有记载:“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说明古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合金知识。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够导电B具有金属光泽C有延展性D抗腐蚀性能好

6、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蜡燃烧充分,无石蜡蒸气B若导管太长,石蜡蒸气易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C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D实验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变成气态3下列关于葡萄糖、砂糖、面粉灼烧实验现象及获得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三者燃烧后均生成黑色物质B葡萄糖、砂糖均为先熔化,后燃烧C三者均含有碳元素,所以是同种物质D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4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

7、气含量的变化,形成如图三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发光、放热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下面是五位同学的读书笔记,请你用你所熟悉的日常事例否定他们的错误观点。同学笔记内容否定事例A有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气体放出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针对上述错

8、误,才华横溢的你最想给五位同学的建议为: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必须要看其变化中_。参考答案基础练1A【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A. 常温下为固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密度为1.68g/cm3,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熔点高于280,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能与钾等金属反应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

9、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A、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不是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蒸气,而不是蜡烛中含有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不是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D、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D【解析】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和二氧化碳,所以A、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10、,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故A正确;B、试管口有水珠出现,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故B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正确;D、有水、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故选:D。5B【解析】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因为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D、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因为活性炭具

11、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B。6C【解析】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一样,原子结构相同,不符合题意;B、性质决定用途,不符合题意;C、结构决定性质,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相同,但碳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因此二者的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7(2)(4)(5)(7)(1)(3)(6)化学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其中伴随的现象: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纸片燃烧会产生黑色固体。【分析】烟花燃放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沥青凝固是沥

12、青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炸药爆炸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过程中蒸发出水,属于物理变化;樟脑球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片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析】属于属于物理变化的有:(2)(4)(5)(7);属于化学变化的有:(1)(3)(6);判断依据是化学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纸片燃烧会产生黑色固体。提升练1B【解析】A、刻舟求剑描述的是一个人在船上掉了剑,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希望回到那个位置找回剑;这个情境主要描述的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

13、意;B、火上浇油描述了向燃烧的火中添加油,使火势更加旺盛;在这个过程中,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描述的是把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酒杯中看到弓的倒影误以为是蛇,从而产生了恐惧。这个情境主要是光的反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千里江山图能够流传千年色彩依旧艳丽、璀璨夺目,是因为所用矿石颜料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D。3C【解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

14、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石蜡熔化,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故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空间站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可能是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而不是空间站内没有空气,故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空间站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可能是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故正确;故选:C。4B【解析】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发生反应,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仓库要尽量密封,

15、保持低温,不能放在太阳下晒。故选:B。5B【解析】A、石墨具有滑腻感,因此用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能够减小与接触网的摩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还原性属于化学反应,高铁动车的高速运行是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该过程中不涉及还原反应,因此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与还原性无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受电弓滑板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输电,因此石墨制成的电受电弓滑板与石墨的导电性有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高铁动车的高速运行是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因此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应该具有耐高温、熔点高的性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

16、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说明有新物质碳生成,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变化时发光发热,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如电灯发热发光,故选项正确;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水是新物质,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7【解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硬度等,故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氧气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

17、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助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可以广泛用于冶炼金属、焊接、切割金属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广泛应用于高空作业、潜水等,属于用途,故填:。拓展练1D【解析】A、能够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具有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有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抗腐蚀性能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2C【解析】A、母火焰的外焰部分氧气充足,石蜡充分燃烧,无石蜡蒸气,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

18、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实验不成功,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氧气不足,石蜡燃烧不充分,存在石蜡蒸气,不是该处氧气充足,表述错误,符合题意;D、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故该现象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变成气态,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A、将葡萄糖、砂糖、面粉放在火焰上灼烧,最后都留下了黑色的残渣-炭,故A正确;B、葡萄糖、砂糖的着火点较高,很难燃烧,加热时熔化后才能燃烧,故B正确;C、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时,都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含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有碳元素,但不能说明三者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D、化学

19、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说明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C。4CD【解析】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故A正确;B、从曲线c可看出,氧气的浓度到达一定的值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了,说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故B正确;C、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随着蜡烛燃烧,氧气含量慢慢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慢慢增加,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b,故C错误;D、蜡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和一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则该方法不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错误。故选:CD。5电灯发光(合理即可)向水中加墨水,水变色(合理即可)扎破充满气体的气球,气球放气(合理即可)蒸发食盐水,有沉淀现象发生(合理即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解析】(1)A、有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等;B、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向水中加墨水,水变色等;C、有气体放出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扎破充满气体的气球,气球放气等;D、有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蒸发食盐水,有沉淀现象发生等;(2)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必须要看其变化中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沪教版(全国)(2024)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