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974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6课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6识别界限拒绝性骚扰教学目标1在“什么是性骚扰”的活动中,能够说出性骚扰的概念、形式和危害。2在“如何预防性骚扰”的活动中,能够识别界限,判断性骚扰行为,并知道预防性骚扰的方法,不做有意或无意的骚扰者。3在探究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等活动中,能够尊重他人感受,具有同理心,并能够掌握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自我保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理解预防和应对性骚扰的方法,掌握自我保护措施。教学难点识别界限,分清恰当和不当的身体接触,尊重他人感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

2、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一、导入活动教师组织: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5页“请你支招”中的事件,同时提出问题:这位男士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这位男士的行为属于性骚扰。导入活动:通过具体事件和简单的问题来导入,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并迅速引出本课主题。探究新知30分钟活动一:什么是性骚扰教师组织:请学生说出所了解的常见性骚扰的形式,可简要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白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教师组织:集体阅读教科书第4041页“性骚扰概念”“常见性骚扰形式”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前一问题中所列举的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3、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违背他人意愿”是构成性骚扰的核心要件,性骚扰是违法行为。活动二:如何预防性骚扰1提高警惕,减少风险。教师组织: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能和谐相处,但仍需要提高警惕,树立预防性骚扰的意识,学会积极应对。请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单活动二第1题,对4个观点的正误进行判断。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以上4种观点均是错误的。第一,骚扰者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悉的人,可能是不同年龄段的人,也可能是同性或异性。第二,被骚扰者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与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无关。第三,发生性骚扰的时间,可能是晚

4、上,也可能是白天。第四,发生性骚扰的地点,可能会在公共场所、学校(职业场所)或家庭,在不适合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发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既要提高警惕,也要避免恐慌。2识别界限,相互尊重。(1)识别界限,分清恰当与不当的身体接触。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2页“恰当的身体接触”“不当的身体接触”两部分内容,独立完成“探究思考”练习,随后各组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准备汇报交流。学生思考,并按要求完成练习,开展小组讨论和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汇总观点,组织学生间对话和探讨。教师小结:教师首先出示参考答案,再针对重点或难点问题加以说明。第1、2题为恰当的身体接触,第3、4、5题为

5、不当的身体接触。性骚扰的行为人主观上一般是故意的。如果在公共汽车、地铁等场所,由于紧急刹车、拥挤等原因在无意中接触他人身体甚至敏感部位,则不构成性骚扰。但第3题表述的行为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属于“不当的身体接触”。第4题“搬运体育器材时,不小心碰到了同学的隐私部位”,虽不属于性骚扰,但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触碰到他人的同学应该主动、及时和诚恳地表达歉意,同时也需注意自己言行,而被触碰到的同学也不必过于敏感。(2)尊重感受,文明交往。教师组织:安排各组围绕预设问题讨论事件1,并派代表交流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发表不同观点。事件1:课间,一位男生想向前座的女生借文具,他用拉弹女生内衣肩带的

6、方式打招呼。女生回过头并气愤地警告男生:“你要干什么!别乱动!”男生满脸通红地道歉预设问题:1该事件中女生有什么感受?该如何看待男生的行为?2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如何尊重感受、文明交往?请举例说明。学生在导学单上写下自己观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汇总凝练出本组观点,并选出代表准备分享。各组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该男生的行为属于“不当的身体接触”,让女生产生了被冒犯、不舒服的感受。该男生及时觉察自己行为不当,并主动道歉,值得肯定。中学生应注意人际边界,文明交往,尊重彼此身体和语言的界限,不做有意或无意的骚扰者。3规避风险,避免骚扰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3页“

7、规避风险,避免骚扰”的内容,独立思考还有哪些规避性骚扰风险的行为,并填写在导学单上,请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回答。学生在阅读、思考、填写导学单后回答问题。教师小结:指导学生从时间、场合、防范人群与自我约束等方面来思考,汇聚出更多规避性骚扰风险的行为。例如:网上交友需谨慎、避免晚上在人少路黑之处活动活动三:如何应对性骚扰和自我保护教师组织:说明此活动目的,需依据不同的情形,商讨出应对性骚扰的不同方法和自我保护措施。教师明确小组学习的步骤和要求:1各组从事件2、事件3、事件4、事件5中选择一个事件进行合作、探究学习;2学生独立思考,在导学单上写下观点;3组内交流,要求积极发言并认真听取同伴观点;4将

8、讨论结果写在海报纸上,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事件2:因父母在外打工,某同学住在亲戚家。亲戚多次抚摸该同学臀部,还威胁其不许声张。该同学虽然厌恶亲戚这种行为,但一直隐忍着。请你分析该同学可能有哪些错误想法?你认为该同学应有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事件3:某同学经常到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哥哥有时会靠得很近,还会用手摸该同学的脸颊和腰部,该同学觉得很不舒服。若该同学向你求助,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事件4:某人总是给我手机上发送黄色图片和视频,我警告他不要发,他还发。我该怎么办?事件5:某同学晚上经过偏僻的胡同时,迎面有个男人用污秽的语言骚扰她。该同学该怎么办?小组学习时,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

9、按要求完成小组学习和交流。小组汇报交流:依据各组分享的海报,围绕同一事件进行交流讨论,要求相同观点不要重复阐述。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适时提示、追问和澄清。教师小结:通过对4个事件的讨论分享,同学们学会了一些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错误观念要摒弃。常见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有:将遭遇性骚扰归因于自身,感觉难为情;或是在遇到性骚扰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要给父母找麻烦、说了父母和老师也不信等,因此没有主动寻求帮助。二是拒绝态度要坚决,要敢于直接、大声地说出“走开”“住手”等。三是机智周旋保安全,牢记生命至上的原则,“勇为”也需“智取”。四是受到骚扰主动求助,若受到骚

10、扰,要尽快向能帮助自己的成年人报告,寻求帮助。活动一:请学生列举出所了解的性骚扰形式,旨在激发学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构建出性骚扰的概念。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形成完整概念。活动二:1学生在判断观点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教师通过问答来加深学生的认识,通过小结逐步提升学生的预防意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2(1)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并完成“探究思考”练习,以达到对相关议题初步认知的目的。针对存在异议的题目进行讨论与交流,帮助学生识别恰当与不当身体接触的界限。(2)针对事件1进行讨论、分享与澄清,旨在帮助学生对本课难点“识别界限与尊重感受”有更深入的理解,形

11、成文明交往的认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助于汇集众智、相互启迪。3. “接龙”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它拓展了思考空间,与学生真实生活相关联,丰富了教学内容。活动三:本环节呈现了4个事件,旨在整合教科书中“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自我保护”与“提高保护能力,远离性骚扰”两部分内容,以便学生深入探讨应对性骚扰及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策略。学生可将小组讨论结果记录在海报纸上,并张贴在黑板上,以方便其他同学观看。总结提升3分钟一、总结提升与布置作业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生不仅应将本课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学会识别界限、尊重他人,还要外化于行,运用自我保护和寻求法律保护等方法,保障自身安全。课后

12、,请学生将今天所学知识向家人和朋友们进行宣传,帮助更多的人。二、布置作业教师组织:课后,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本课内容,完成未做的练习及课后自我评价表,巩固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提升:课内容丰富,课堂讨论可能较为活跃,故此环节未设定过多教学内容。教师可依据教学提示,灵活调整授课方案。教学评价2分钟一、评价内容1知识掌握:能说出常见性骚扰的四种形式;能明确指出构成性骚扰的核心要件是违背他人意愿,知晓性骚扰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2能力表现:能结合生活实际,辨别性骚扰;能同理被骚扰者的感受,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帮助;能明确表达对性骚扰的拒绝。3品格和行为表现:能识别人际界限,尊重他人感受,也能自律自重;能列举出预防和应对性骚扰的方法、自我保护措施。二、评价方式课中,学生通过导学单作答、教师讲授内容、师生研讨共识进行比对,实现学生自评;在学生相互补充观点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相互给予正向的积极评价和优化建议,实现学生互评;在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或代表小组分享后,教师也应及时给予正向的积极评价,实现即时评价。课后,学生复习教科书和完成未做的练习后,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课后自我评价表供教师选择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