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8969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24课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24课三顾茅庐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欲伸大义于天下。译文: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B挟天子以令诸侯。译文: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C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译文:可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D是殆天所以资将军。译文:这是懈怠的天拿来资助将军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B变得漂亮拮据的生活行为不正张开两脚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小明虽然活泼好动,但

2、是也热爱学习。解说:此复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B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C范进中举一文通过对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D历史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拜谒(y) 鄙贱(b) 半响(shng) 顿开茅塞(si)B吴会(hu) 存恤(x) 豫州(y) 箪食壶浆(dn)C愧赧(nn) 沃野(w) 傲慢(o) 如雷贯耳(gun)D纶巾(ln) 鹤氅(

3、chng) 侥幸(jio) 思贤如渴(xin)5从分句间语义关系看,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生不出,如苍生何!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ABCD6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B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C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悔。D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7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火烧新野B曹操火烧乌巢C关羽火烧赤壁D陆逊火烧连营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是殆天所

4、以资将军B南阳野人,疏懒性成C刘璋非立业之主D身未升腾思退步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母爱、童真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B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因为参加“中国右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C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D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嫌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10下列句子中

5、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启发)B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审问)C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D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富庶)11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与其对应最恰当的下联是(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1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BCD二、填空题1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_,作者_。该书是我国第一部_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_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_三国的兴衰过程。14文学常识填空。三顾茅庐选自_,作者_,名_,号_,_人,该小说以_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三、字词书写15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拜谒(_)纶巾(_)末胄(

7、_)愧赧(_)倾tu(_) 存x(_) 殆尽(_) 疏ln(_)b(_)贱 如雷gun(_)耳 顿开mo(_)塞四、综合性学习16学习了三顾茅庐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2)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千里_、华容道义释_、过五关_、水淹_、败走麦城。(3)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与其对应最恰当的下联是()A千古仰威

8、仪B功定属元勋C宁静而致远D一对足千秋五、名著阅读1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1孔明在西城正分兵运粮,听报司马懿大军来攻。这时,孔明手下只剩一些文官,他们听了探报,都惊慌起来。2众官纷纷议论。孔明沉思片刻后,微微笑道:“不必惊慌,我早埋伏下十万雄兵,在此等候司马懿3孔明传令各自隐蔽,又命大开四门,挑选几十个老兵扮成百姓,去城门口打扫街道,叮嘱道:“魏兵到来,不得慌张。”4孔明叫两个童儿,捧着古琴、香炉,跟他走上城楼。他端坐在城楼前面,焚起一炉好香,平心静气,弹起琴来。5魏军的前哨到了城下,见城门大开,只有百姓打扫街道,又望见孔明正在城上弹琴,又惊又疑,不知所措。6司马懿听了前哨的报告,半信

9、半疑。他传令大军就地休息,暂停前进,自己带随从前往西城。7司马懿飞马来到西城,远远望去,看不见一旗一帜,一兵一卒8孔明安坐城楼,慢条斯理地拨动琴弦。司马懿仔细听去,那琴声丝毫不乱9司马懿道:“孔明一生谨慎,城里定有伏兵,赶快撤退,免得中计。”遂火速退兵。(1)连环画中有一幅是通过司马懿的专注神情来表现诸葛亮的临危不乱,这幅画是第_幅。(2)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临危不乱,使用_的计谋吓退了司马懿,化险为夷。同样能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比如_(3)诸葛亮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看出,京剧舞台上的诸葛亮应当由生行中的_来扮演

10、。(链接材料)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生行是京剧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生行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老生多挂髯口(胡须),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形象。小生扮演青年男性,演唱时真假嗓音合用,表现青年人的活力和潇洒。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18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A B C(1)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三幅图的正确排序是:_。(2)读图,选出书中与图中关羽语言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图A中“丞相一定不忘前言”:_图C中“丞相待我的好处,我报答过了”:_图C中“以私废公”:_(备选事件)甲:华容道义释曹操乙

11、:斩颜良诛文丑丙:屯土山约三事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19孔明听童子报说刘皇叔立候多时,为什么不马上迎接,反而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才出迎?20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阅读理解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

12、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

13、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

14、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

15、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题目为编者所加)2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下划线词“韬晦之计”的含义。22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来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征?23第段开头交代“关、张不在”的目的是什么?24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有何反应?请分析刘备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1D【详解】D.“殆”,大概,

16、可能。正确的翻译是: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故选D。2B【详解】A“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搭配不当,将“事迹”改为“形象”;C当数词连用表示估计时,中间不用顿号,所以将“十一、二岁”中间的顿号删去;D“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活泼好动”和“热爱学习”不能构成转折关系;故选B。3B【详解】A.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句中形容鲁智深性情暴躁,使用正确;B.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句中数学题非常简单,用“茅塞顿开”不符合语境;C.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句中形容范进的邻人,使用正确;D.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

17、容人的名声很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4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塞”应读“s”;B项,“会”应读“kui”;D项,“纶”应读“gun”。5B【详解】B.为转折关系,为假设关系,为因果关系。故选B。6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C项“教悔”应为“教诲”。7C【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

18、C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改为:周瑜火烧赤壁。8C【详解】A.所以:古义,用来,表依据;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B.野人:古义,生活在乡间的人;今义,未开化的人,性情粗野的人;C.立业:古今义相同,建立事业;D.退步:古义,引退;今义,落后,退让;故选C。9A【详解】B应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赤壁之战无关;D凤雏是庞统,不是徐庶;故选A。10B【解析】【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B项“审”是“明白,知道”的意思。11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满足对联的基本条件是:应景、基本对仗、注意诵读时要上口(也就是平仄)。一般来说数字、动词、名词应尽

19、量在上下联中都能对上。题目中的上联“两表酬三顾”的形式为:数量词+动宾短语,据此可对出下联为“一对足千秋”。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补写对联。对联有以下几种要求: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12B【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总起,点出竹“入诗入画”;解释

20、提出的观点;竹子的特点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以郑板桥苏东坡为例;写人格。整个语段的顺序,是由竹的“入诗入画”写到人的品格。因此选B。13三国演义罗贯中章回东汉末年魏、蜀、吴【详解】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

21、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14三国演义罗贯中本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三国矛盾斗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以及名著知识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积累的关键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结合识记可知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据此即可完成填空。15ygunzhu

22、nn颓恤di懒鄙贯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对常见的字音、字形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尤其对教材中的重点字词要加强辨别识记。本题中应注意“gun”“ln”的拼读以及“颓”“鄙”“茅”的书写。四、综合性学习16(1)(示例)过五关斩六将六出祁山七擒盂获三英战吕布等(任选三个即可)(2)走单骑曹操斩六将七军(3)D【详解】(1)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写出书中的三个带有数字的故事情节即可。如:过五关斩六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关公土城约三事、三气周瑜等。(2)根据阅读积累,按空格所在处的文字提示,即可补充完整情节。关羽

23、千里走单骑:关羽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被曹操围困在了山上,关羽以一定的条件答应了投降曹操,并帮助曹操赢得了一场战役。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关羽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一人一骑,经过长途跋涉,成功的回到了刘备的身边。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水淹七军: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

24、。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俊髯想出了水淹七军的妙计谋,放水淹没了于禁七军以及庞德和曹仁。关羽乘坐战船生擒于禁、庞德二人,取得胜利,并且威震华夏!败走麦城:关羽在自高自大的情况下轻敌,结果最后败走麦城,并被斩杀。(3)本题考查对联的选择能力。解答此题一要与诸葛亮的经历相符,二要与上联的结构上同。“两表”为数量词;“酬”为动词;“三顾”暗示“三顾茅庐”的情节,“三顾”也是数量词。与之结构相同的只有D项。17(1)8(2)空城计(示例)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擒孟获)(3)老生【详解】(1)考查对画面的理解。根据题干要求“通过司马懿的专注神情”即可得出答案。第六幅为“半信半疑”,第7幅为司马

25、懿的动作,第9幅为司马懿的语言描写,只有第8福“司马懿仔细听去”画的是司马懿的专注神情。(2)考查对小说三国演义的理解。只要认真阅读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空城计:诸葛亮镇守西城,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马懿将率军攻西城的消息,城中无兵可迎敌,于是诸葛亮沉着镇定,设空城计,命人将城门打开,而自己在城楼上抚琴饮酒。司马懿等人见状,疑有埋伏,引兵而退;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大雾天利用曹操多疑的特点,引诱曹军放箭用草人作靶子得到了十万支箭;舌战群儒:诸葛亮凭借自己一身所学,加上超众的口才说动东吴连蜀抗曹;火烧博望坡:诸葛亮使夏侯敦轻敌深入,放火大烧博望坡,使曹军大败。(3)本题考查戏剧的常识。根据链接材料中对“老

26、生、小生、武生”描述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足智多谋,首先排除武生,其次排除小生。故是老生。18B、A、C 丙乙甲【详解】(1)由三幅图的画面内容及文字推知故事情节,根据情节的先后排列顺序。B图是桃园三结义:出现在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A图出现在第二十五回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围关羽,关云长土城约三事;C图出现在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故顺序是B、A、C。(2)图A中“前言”是:只投降汉室不投降曹操;照顾二位嫂嫂(刘备的妻子);只要知道刘备的下落,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答应了。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

27、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图C“以私废公”的情节出自“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埋伏在那里。曹操人闲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关羽念在过去曹操曾厚待自己的情分上,不顾立下的军令状,放过了他。“丞相待我的好处,我报答过了”指的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事。故是丙、乙、甲。19故意再次考验刘备,看刘备的耐心、诚心。20外貌描写。描绘出诸葛亮超凡脱俗、飘飘然如神仙般的气质,隐隐流露出其人清高自持的内心,暗合其名人高士的身份。【分析】19考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阅读文段,由“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

28、衣冠出迎。”再结合上文刘备两次拜访而不遇及其坚持第三次拜访的经过,可以看出诸葛亮不马上迎接,反而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才出迎,是故意而为,这体现了他的清高自持及对刘备求贤之心的考验;同时从诸葛亮的行为中也侧面表现了刘备的诚意及其求贤若渴的态度。20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阅读画线句子,由“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知,此句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暗示人物的性格与身份,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时代特征等。从画线句中“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知,诸葛亮的长相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有神仙的气质,同时也暗含了

29、其清高自持,不会轻易归于仕途的内心。21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22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其是否有野心对自己构成威胁。表现了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征。23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让读者不禁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不知是何居心。24刘备十分惊慌,手中的筷子不觉落于地下,但他随即假借畏雷来掩饰自己的失态。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文章语句中的词语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从而深入理

30、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通读全文,可以看出“韬晦之计”是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归纳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其形象特点;第三,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第四,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侧面交代或评价等分析。答题时,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分析。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

31、其是否有野心,结果被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表现了曹操的老奸巨猾。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情节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情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情节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在分析时,一定要看该情节在文中的具体位置,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理解其作用。通读全文可以看出第段开头交代“关、张不在”,令读者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定是居心不良,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答题时,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分析。根据第二段中的“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可知刘备的反应。他说是被雷声所吓,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是掩饰之言罢了。由此可见刘备反应速度,机智聪明。点睛: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