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2 珍惜师生情谊 教案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5.2 珍惜师生情谊1.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尊重师长;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
2、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师生交往的场景,分析老师扮演的角色,思考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与老师建立理想而美好的交往状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3.学情分析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因,学生一方面具有向师性,一方面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困境: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对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恋旧”情绪
3、,刚刚离开朝夕相伴的小学老师,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新老师,难免感到陌生,不敢与老师亲近;心智尚不成熟,不能理性对待老师的工作等。了解教师,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2)教学难点: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5.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感受师生交往的美好状态,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携手共进。(2)健全人格通过探究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主动关心老师、理
4、解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3)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6.设计意图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尊重自己的老师,并且信奉老师的教导,听众他的教诲;敬佩自己的老师,以老师为榜样,尊行他的做法。本节课选取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作为素材,通过分析师生交往中的美好场景,了解教师,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从而建立理想而美好的师生
5、关系。7.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播放视频第14年高考送考,自2011年开始,华坪女子高中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校长已连续14年负责送考工作。为了坚守“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驻深山执教二十余载,节衣缩食帮助学生,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高,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上千位贫困女孩子的命运。这节课我们就结合“燃灯校长”张桂梅老师,一起学习珍惜师生情谊。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讲授做了铺垫。(二)新课讲授1.议学情境:“她平时总是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珍惜眼前所有的东西,看到谁桌子上掉了饭都要批评几句。”“她就像家人一样”。“
6、我们都怕她,敬她,又爱她。”“怕主要是怕她失望,希望自己能达到她的要求。” “当年我们女高的学生基础也很差,但张老师 一直用无私的爱包容我们。”“是她,支撑我们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议一议:结合材料,张桂梅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你会如何形容张桂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教师总结: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情境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过渡语:知道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2.议学活动:张桂梅老师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但
7、她已经疾病缠身,患有20多种疾病。今年高考前,张桂梅还被查出患上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折磨,让本就疾痛缠身的她愈加痛苦。严重的神经痛,已经让张桂梅2次被救护车抬走,吓坏了全校师生,高三的学生们一度以为,今年张老师可能无法送考了。但为了那份承诺,她只是口服或涂抹一些药物,以此缓解疼痛,然后迅速返回学校,站好最后一班岗,陪着高考生奔赴考场。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张老师带病仍坚持送考?如果你是华坪女高的学生你会怎么做?学生:教师总结: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3.议学活动:出示图片议一议: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学
8、习状态怎么样?当老师看到她们的学习状态,会有何感受?你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时是怎么做的?学生:教师总结: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4.议学活动:起床、洗漱、唱歌、吃饭、午休、睡觉、晚安,一天中的七个重要时刻,张桂梅和那个她几乎不离手的小喇叭都陪伴着学生们。为此,学生们给她起了“张七喊”的外号;学生们对这个严厉的校长又爱又怕,成绩下降要被骂, 不注意听讲要被骂,打扫卫生不认真也要被骂,胆子小的学生几乎不敢抬头跟她对视,远远看见她心里就开始打鼓。张校长的严厉对女高学生的未
9、来意味着什么?学生:5.议学活动:放下喇叭的张老师就变成了温情的妈妈每年高考前,张桂梅都会亲自为学生们送上寄语,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的这一重要考验。连续14年,无论风雨无阻,她都会陪伴着学生们走向考场,用她的坚定和温暖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2024年高考第一天结束后,张桂梅校长和学校老师买了雪糕给华坪女高的考生们解暑。这根雪糕意味着什么?问题1:你受到过老师的表扬吗?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问题2:你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吗?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问题3:你怎么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呢?问题4:你认为“严师”还是“慈师”对我们的成长更有帮助?为什么?教师总结: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
10、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6.方法与技能: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真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
11、悄悄说、写个纸条等。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7.议学活动:学生眼中的“张妈妈”“我们都怕她、敬她、又爱她”周云丽说,不得不承认,华坪女高的学生都有点怕张桂梅。她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学生如果不好好学习,她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大骂。张桂梅像妈妈一样关心每一个学生,细致地照顾她们的生活。无论有课没课,老师全天都得在校,每天跟学生们一起。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休息;学生的作息严格控制在分秒,3分钟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问题1: 学生眼中的”张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问题2:你的老师是什么风格?学生:8.议学活动:老师模仿秀模仿我们班的某科老
12、师,用最能体现老师风格特点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请同学上台表演,大家一起猜是哪位老师。注意:不能说出该老师姓名和所教学科。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呢?你最喜欢何种风格的老师? 你不喜欢何种风格的老师? 不喜欢风格的老师你会抵触他,不听他的课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学生:教师总结: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情境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过渡语:掌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议学延伸: 成长路上,你是否
13、曾遇到过一位或几位好老师,用他或她的包容、信任、陪伴和鼓励,点亮了你的生命?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以便签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和谢意。设计意图:议学延伸环节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突破教学难点,核心素养培育水到渠成。8.板书设计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理想而美好的师生交往状态是什么9.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师生交往中的美好场景,了解教师,增强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学会尊重理解老师,真诚接受老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能够和老师们愉快相处,从而建立理想而美好的师生关系,度过难忘的校园生活。10.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讲述珍惜师生情谊。新时代的学生,更加渴望跟老师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经验,让他们不知道如何跟老师建立友好的关系。本节课出发点是希望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结合教材进行补充;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去理解老师,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只喜欢符合自己要求的老师,这样一来就无法完美展现教学效果。一方面我们教师要不断完善提升自己,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规律,能够更好的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关注学生,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与学生贴近并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最终达成共识,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成长。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