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676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学号:_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书幽芳亭记黄庭坚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

2、沃以汤茗则芳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反者耶!【注】幽芳亭:黄庭坚贬居戎州时自建小亭,名为“幽芳亭”。楚之逐臣:指屈原。(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兰之香盖一国(香:香味)B 来岁不改其性也(改:改变)C遁世无闷(闷:生气)D所以往而不返者耶(往:远离)(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莲之爱B生于深山薄丛之中尝射于家圃C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公亦以此自矜D乃尽知其族乃石性坚重(3)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兰蕙丛出

3、,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食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上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吃。坐:因为。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1处)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

4、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归田录)【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5、。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焊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然一声,四座俱寂。(选自虞初新志郭猫儿)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公亦以此自矜(2)但手熟尔(3)尔安敢轻吾射(4)正在纷纷争闻不已13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俄 闻 父 呼 其 子 曰 天将 明 可 以 宰 猪 矣14翻译句子。(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2)余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15简要说说陈尧咨和郭猫儿的性格特点,并谈谈对你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四、阅读下面文

6、言文,完成问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

7、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乙】朝士黄秉少居长安,游骊山,值道士理故宫石渠,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郑嵎津阳门诗云:“破簪碎细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緌。”非虚语也。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注释】黄秉:生平不详,熙宁中曾以驾部员外郎知沼州。功侔(mu)鬼神:制作功夫等同于鬼斧神工。民醇:民风淳朴。工作:手工制作。卤

8、拙:粗糙笨拙。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后世风俗虽侈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讫()值()故()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2)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两篇选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由锅耳至特里,路甚崎岖。是日,车在前,主人正襟危坐,仆夫扶辕缓行。行数十里,路始平,仆夫顾主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于是,仆夫升车而坐,主人凭轼而观。行数里,主人拥鼻微吟,仆夫执缓鼾睡。已而,左枯根,右巨石,车仄以翻,马卧且踢,主人猬缩于箱中,仆夫鹄立于辕外。众至,解

9、勒断鞅,出马于辕,乃出主人于箱。仆夫曰:“异哉,不覆于高冈而覆于平地也。”主人曰:“宜哉,高冈防其覆,是以免于覆;平地自以为必不覆,安得而不覆也!”谢子闻之曰:“善哉言乎,独车也乎哉!”(节选自谢济世梅庄杂著,有删改)【注】锅耳、特里:古代地名。辕:车前驾牲畜的直木。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鹄立:如鹄一样引颈而立。鹄,天鹅。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一项是( )A路甚崎岖 甚:非常B仆夫扶辕缓行 缓:慢,迟缓C仆夫顾主曰 顾:回头看D异哉 异:不同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车仄以翻,马卧且踢,主人猬缩于箱中。(2)谢子闻之曰:“善哉言乎,独车也乎哉!”18请用简洁语言概

10、括这则故事,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归田录)【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

11、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知:主持。旌德县:今在安徽省。唐打猎:

12、姓唐的猎户。哂(shn):微笑,讥笑。尾闾:尾巴根部。7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不计其数”,可推知“伤猎户数人”中“数”意义为“计数”“数量”。B查字典,“患”有“忧虑”“祸害”等义项,“不能除此患也”中“患”应选择“祸害”。C回顾课文“顾野有麦场”可以推知“老翁顾童子曰”中“顾”的意义为“回头看”。D“老翁手一短柄斧”中“手”的意思是“手持”,与“惟手熟尔”中“手”意义不同。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B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

13、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C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D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卖油翁从钱孔倒油入葫芦但钱并未沾湿,表现了他比陈尧咨的技艺高超。B【甲】文中卖油翁看见陈尧咨射箭时“睨之”,一幅见惯不惊的样子让陈尧咨很生气。C【乙】文中唐打猎待老虎跃过头顶时,用一短斧剖开虎肚令虎毙命显示他的才艺。D两文都表现了精湛的技艺是反复练习的结果,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成语“熟能生巧”。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

14、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妆,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神。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注】寝之丘:地名,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请寝之丘 请:(2)知不以利利矣 知: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13你从“孙叔敖之知”

15、的故事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9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 人问之 ()20翻译下面句子。(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2)取之信然21你读了本文有什么感受?22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

16、不可得而疏者耶?(乙)春兰出阳羡山,一名兴兰。土人丛移者久而芬茂,枝植者不再岁。盖气聚而根不伤,散而失其故,此易晓耳。南郭有傅家,兰藏可十许年,花叶竞爽。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云妙在若子若弃间。予用之辄败,知非九碗中人也。栽兰不成,书此一笑。【注释】味:香气。逼:迫近,接近。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兼彩:兼有各种颜色。阳羡山:山名。竞爽:媲美,争胜。若子:当作孩子一样照顾。九碗中人:指会种兰花的人。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故()(2)云()(3)予()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2)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17、11作者将兰说成“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意在揭示兰的什么品性?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黄善聪者,南京人。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父死,善聪习其业,变姓名曰张胜。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后偕返南京省其姊。姊初不之识,诘知其故,拒不纳。善聪以死自誓。后相持痛哭,立为改装。明日,英来,知为女,怏怏如失。【注

18、释】明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虑() (2)偕() (3)故()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2)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11文章中的韩贞女、黄善聪都是女扮男装,她们身上有哪些相同的可贵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A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B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花王之封,

19、允宜肇于此日。(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事物纪原: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的原始归属。武后:指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做过正统女皇帝的人。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它被贬到八千里以外的耻辱呢?这句是李渔自己领悟到牡丹品格高贵,不该受屈,堪当花王。“八千”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句,借指被降职流放到边远地区。允:确实,果真。肇:开始。9把文中A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10用“/”给文中画线的B句子断句。(断两处)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11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作者想借

20、牡丹表达怎样的见解?参考答案一、(1)C (2)B (3)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艾蒿没有什么两样。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C有误,句意为:避世而内心无忧。闷,烦恼,忧虑。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A代词,指兰花/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都是介词,在;C连词,来/动词,凭借;D连词,于是,就/动词,是;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平居,平时;殊。莳,栽种;是,这。【点睛】参考译文: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

21、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称之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艾蒿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自己长期在外做官,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

22、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枝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枝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兰花被世人认为是国香,当权者却说“芳兰当门,不得不除”,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吧!二、9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0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11北方

23、人不懂装懂,在酒席上闹出笑话的故事启示我们:人都有不知道的事物,我们不能不懂装懂,应该实事求是,虚心求教。【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此也”是一个判断句式,所以应该在“此”前面停顿。因此断句为: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非,不是;并,连;欲,想要;以,用来;者也,是一个判断句式。【11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却硬说自己知道菱角,结果闹

24、出了笑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道理: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意思对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三、12夸耀。同“耳”,罢了。怎么。停止。13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14(

25、他)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我)在扬州时,一位好友带着郭猫儿一起来到我的住所。15人物性格:陈尧咨虽技艺高超,但傲慢无礼,盛气凌人;郭猫儿技艺高超,为人谦虚。启示:要踏实学习,不骄傲不自满,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才会不断进步与成长。【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夸耀。(2)句意: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尔:同“耳”,罢了。(3)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安:怎么。(4)句意:

26、正纷纷扰扰的争辩不休时。已:停止。【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一会儿听父亲叫他的儿子说:“天快亮了,可以杀猪了。”故断为: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第一个“以”:把;覆:盖;徐:慢慢地;第二个“以”:用;杓:同“勺”;酌:舀取,这里指倒入;(2)余:我;挟:带着;同至:一起来到;寓:住所。【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人物

27、形象。根据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可知,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根据“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面对只是对自己射箭技艺微微点头的卖油翁很无礼,认为其不懂得射箭,表现了陈尧咨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的一面。乙文“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焊剥声,历历不爽也”等语句表现郭猫儿擅长口技,模仿的声音多且像;根据“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可知,等到晚上喝酒喝到尽兴,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助兴,可见其谦虚有礼。启发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为人要谦虚,不断学习

28、,提升自高的能力,不能骄傲自满。【点睛】【甲】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

29、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参考译文: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人,擅长口技表演。清康熙年间,我在扬州时,一位好友偕同郭猫儿一起来到我的住所。等到晚上喝酒喝到尽兴,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郭猫儿于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不放置灯烛,坐在屏后,主客安静下来听着。很长时间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一会儿听父亲叫他的儿子说:“天快亮了,可以杀猪了。”儿子起身到猪圈里喂猪。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他的父亲烧水、进炉、倒水声(此起彼落)。没多久,少年捆来一头猪,那猪被绑时的嘶叫声,儿子磨刀、杀猪声,猪被

30、杀、出血声,烫猪褪毛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没有一处不像的。最后,父亲对儿子说:“天已大亮,可以拿去卖了。”听到把肉放到桌案上的声音,接着又听到了卖猪肉时数钱的声音,有买猪头、猪内脏、猪肉的人。正纷纷扰扰的争辩不休时,突然“哗!”地一声,四周都安静下来。四、3后世风俗/虽侈 4完毕碰上、遇到所以5(1)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2)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6相同点:都表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达了对古民风淳朴和制作一丝不苟的赞扬之情,对后世风俗浮华奢侈和技术不精的感慨

31、。【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句意: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后世风俗”是说明内容,“虽侈”是其评价。据此划分为:后世风俗/虽侈。【4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2)句意为:恰好遇到一个道士在修治过去宫殿里的石渠。值:碰上、遇到

32、;(3)句意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大多不精致。故:所以。【5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旋,旋即;瞬息,很快。(2)句重点词语:至巧,非常精巧;民醇,民风淳朴;故,缘故;不苟,一丝不苟。【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甲文分别从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介绍了活字印刷。集中突出的就是“活”的特点,首先字是活的,如“每字为一印”;其次字印数目是活的,如“每一字皆有数印”“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33、。乙文凸显的是物品的“巧”,根据“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可知一个钗子可以变换好几种样式,所以特点是活动灵巧;根据“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可知小小的物件竟然雕刻了九条龙的图案,所以特点是雕刻精巧。相同点:甲文通过写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十分便捷,来突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当时这项技术远超世界各国。乙文通过写经过金陵时见到的古物在设计和用工上都一丝不苟,极为精巧,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超高技艺和工匠精神。不同点,结合乙文中“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

34、物多不精”可知,乙文还表达了对古民风淳朴和制作一丝不苟的赞扬之情,对后世风俗浮华奢侈和技术不精的感慨。【点睛】参考译文:【甲】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

35、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根本不会被弄脏。【乙】朝廷命官黄秉年轻

36、时居住在长安,有一次游骊山,恰好遇到一个道士在修治过去宫殿里的石渠,在石头下面发现枝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凤首的形状,都已残缺,然而制作的精巧,是后人不能制造的。我又曾路过金陵,见有人发掘六朝君主的陵墓,得到很多古物。我曾看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置转动机关,可以弯曲、伸直或使之变成圆形的,几乎看不出有缝,而为九条龙所环绕,制作功夫可比鬼斧神工。世人多称往古民风淳朴,手工制作大都粗糙笨拙,其实大不是这么一回事。古器物制造非常精巧,正由于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各种手工制作都一丝不苟。后世风俗虽浮华奢侈,在但工艺上的用力不及古人,所以造出来的器物大多不精致。五、16 D 17(1)车子倾斜翻倒,马

37、摔倒下去并且踢了起来,主人像刺猬一样蜷缩在车厢中(或:主人像猬一样蜷缩在车厢中)。(2)谢先生听说这件事情后说:“说得好啊!仅仅赶马车是这样吗?(或:不只是赶马车是这样啊!)”18主要讲主仆二人在崎岖路面小心翼翼驾车,所以安全无事;在平坦路段放松警惕,而后翻车的事。启示:做事要谨小慎微,切不可麻痹大意(或:做事要时刻保持谨慎,有要忧患意识,不要为暂时的安全放松警惕)。【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D句意:奇怪啊。异:奇怪;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

38、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仄:倾斜;翻:翻倒;卧:指摔倒下去;且:并且;猬缩:像猬一样蜷缩;(2)闻:听说;善哉言乎:说得好啊;独:只是、仅仅;车:指赶马车。【18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根据“由锅耳至特里,路甚崎岖。是日,车在前,主人正襟危坐,仆夫扶辕缓行。行数十里,路始平,仆夫顾主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宜哉,高冈防其覆,是以免于覆;平地自以为必不覆,安得而不覆也”可知,主仆二人在崎岖路面小心翼翼驾车,所以安全无事;在平坦路段放松警惕,而后翻车的事,进而引发议论,强调做事要时刻保持谨慎,有忧患意识,不能因表面安全就放松警惕。【点睛】参考译文:从锅耳到特里,道路非常崎岖不

39、平。这一天,车在前行,主人正襟危坐,车夫扶着车辕慢慢地走。走了数十里,道路变得平坦了,车夫回头对主人说:“下一段路不用牵着走了。”于是,仆夫坐在车上,主人扶着横木眺望。又走了几里,主人睡着了,车夫也拉着缰绳打起盹。不久,车子左边出现一棵枯树根,右边出现一块大石头,车子倾斜之后就翻了,马躺倒在地上,不停地踢腿,主人像刺猬一样蜷缩在车厢中,车夫伸长脖子站在车辕外。人们上前,解开笼头,弄断皮套,把马从车辕里拉出来,又把主人从车厢里扶出来。车夫说:“奇怪啊,高岗上没翻车,在平地上却翻车了。”主人说:“应该是这样,在高岗上小心谨慎,所以不会翻车;在平地上,以为不会翻车,难免会翻车!”谢先生听说这个事情后

40、说:“说得好啊!仅仅赶马车是这样吗?”六、7 A 8 C 9 A 10(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是很精湛吗?(2)小伙子模仿老虎发出呼啸声,果然老虎从林中出来,径直扑向老翁。【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伤猎户数人”句意:伤了几个猎人。数:几、几个;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意:老翁察觉到中涵不满意,单腿跪下说:“听说这只老虎离城还不到五里,我们先去捕杀老虎,回来再请我们吃饭不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与“半跪启曰”为承接关系,中间应断一处;“曰”后是说的内容,“曰”后断一处;“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独立完整表达句意;故断句为:老翁察中

41、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甲】文中并没有对两人的技艺高超做比较,而是通过卖油翁展现“钱孔沥油”的技艺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汝:你;知射:懂得射箭;吾射:我的射箭技艺;精:精湛。(2)作虎啸声:指模仿老虎发出呼啸声;果:果然;自:从;径搏:径直扑向。【点睛】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

42、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乙】同族哥哥中涵掌管旌德县县政的时候,县城附近发生虎害,伤了几个猎人,却无法捕杀(老虎)。当地有人请求中涵说:

43、“不请来徽州的姓唐的猎户,就无法铲除这个虎害。”中涵于是派了官吏带着财物前去邀请。使者回来报告,姓唐的猎户挑选了两个武艺精湛的人前来,将要到了。到了一看却是一个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还不时咯咯咳嗽,同来的一个少年,只有十六七岁罢了。中涵非常失望,姑且吩咐给他们准备饭食。老翁察觉到中涵不满意,单腿跪下说:“听说这只老虎离城还不到五里,我们先去捕杀老虎,回来再请我们吃饭不迟。”于是中涵命令差役带路前往。差役到了山谷入口,不敢向前走。老翁微笑着说:“有我在,你还害怕吗?”进入山谷将近一半的路途,老翁回头看着小伙子说:“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少年模仿老虎发出呼啸声,果然老虎从林中出来,劲

44、直扑向老翁。老翁拿着一把短柄斧子,长约八九寸、宽是长的一半,举起右臂,巍然站立。老虎扑到,老翁侧头避过老虎。老虎从老翁头顶跳过,已经流着血扑倒在地。看那老虎,从下巴到尾巴根部,都撞上斧头刃被割裂了。中涵于是赠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并送他们回去。老翁自己说,他练臂力十年,练眼力十年。用毛扫帚扫他的眼睛,眼珠不转动;他的胳膊让壮汉子当杠子攀,身体悬空吊着往下坠,胳膊一动不动。庄子上说:“技艺熟练能使技艺超群的人们佩服,能工巧匠也不敢在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七、11(1)请求 (2)知道、懂得1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13道理示例:做人不可贪

45、心,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拥有等。【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请寝之丘”的句意是: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请:请求。(2)“知不以利为利矣”的句意是: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知:知道、懂得。【1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以(把)、恶(厌恶)、此(这)、所以(的原因)、异(不同)”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13

4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作答。结合“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可概括出道理:做人不可贪心,才能行稳致远;做事要有远见,不可短视;要明白吃亏是福的道理等。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没有接受。假如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个名叫寝之丘的地方,这地方贫瘠,而且名声很难听。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信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用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推辞了,请求楚王把寝之丘封给自己,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世人所认为的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原因。八、19曾经;跑;只有;他20(1)看见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多把树枝都压弯了。(2)摘下树上的李子品尝,果然味道很苦。21人应该学会观察,勤于思考,作生活的有心人。22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等词语【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