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5952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江宁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抄写句子,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_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雪花的飘落,总有几分俏皮,也有几分xun no _,欢快而不失优雅,随意却有韵味,翩跹中还带着s tu_。一片片雪花din zhu_在树梢,灵巧而美丽,这是大自然kng ki _的馈赠。轻风拂来,雪花漫天飞舞,这一shn jin _,让人心潮png pi _。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山涧(jin)笨拙(zhu)投掷(zh)晶莹剔透(yng)B单薄(b)曝晒(p)衣襟(jn)威风凛凛(ln)C苞蕾(li)巍峨(wi)凝视(ln

2、g)别出心裁(ci)D呻吟(yn)瘦削(xu)苔藓(xin)聪明伶俐(ln)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现)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C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夹着)D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向来)5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亮相、行头、跑龙套、花架子、科班出身”都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这里的“跑龙套”表示“在戏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意思。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的“暖”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C“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

3、那么明朗。”句中加点的词突出了草原的可爱之处,使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淋漓。D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要多向行家请教,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虚心学习。6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这里的“五谷”指稻、麦、黍、菽、稷。B书法是我们的国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指的是唐朝的柳宗元。C金色的鱼钩题目拟得好,特别能吸引人。“金色的鱼钩”不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更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闪耀的思想光芒。D童年中的阿廖沙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及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等人影响下,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

4、气和信心。根据要求,完成相关练习。“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民主实验小学六(1)中队正在筹备一次“向美而行”艺术体验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公交出行一般来说,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越多,时间越长。7周日,班长晓枫和大家约好,上午9点到“艺术馆”公交站集合。他家住“怡园”站附近,请你根据站牌信息帮他选择最快捷的乘车方案。_A乘坐92路从“怡园”站上,到“艺术馆”站下。B乘坐65路从“怡园”站上,到“复兴路”站下,转乘78路到“艺术馆”下。C乘坐65路从“怡园”站上,到“天畅街”站下,转乘78路到“艺术馆”下。8在乘车途中,晓枫看到了许多路牌,哪一块路牌的地名拼音是错误的?_A

5、前进路(QIAN JIN LU)B天府街(TIANFU JIE)C顾榭(GUXIE)D浣家湖(HUANJIA HU)晓枫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古琴馆”,眼前出现了一面立体浮雕。9“古琴馆”里出现了一副对联:锺期久已没,世上无_。请根据文言文伯牙鼓琴,选择合适的答案。A妙音B乡音C琴音D知音10“古琴馆”里琴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你能想到哪些跟音乐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_、_。11晓枫发现“古琴馆”里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他号召同学们写一封倡议书。为了给更多人良好的审美体验,我们倡议:馆内浮雕的护理工序十分复杂,_。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安静的环境,_。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诗句传真情。“待到重阳

6、日,_。”写出了朋友间情谊的真挚深厚。“_,江清月近人。”此境此景,衬托了诗入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_,听取蛙声一片。”传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_,水村山郭酒旗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向往。(2)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贝多芬即兴弹奏月光曲时,皮鞋匠好像看到月亮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3)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写景时融入的情感。老舍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那样,到处_,_。”表达了对草原的

7、喜爱之情。盼中“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的描写衬托了我_的心情。青山不老(节选)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栉。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

8、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13第自然段中,“如臂如股”“劲挺”“顶住”等词语,既写出了老人种的树_,又写出了这些树_。14第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实际上包含着他_、_的精神。15根据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绿风荡漾”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被树木围绕,到

9、处充满着绿色与生机,因为有了太多的绿色,所以那风也就感觉是绿色的了。_(2)“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说明植树造林有可喜的经济价值,自然使人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_(3)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主要是想表达老人种下的这片青山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一层意思。16小琴读了青山不老,自然联想到鲁迅的名言,觉得这位普通老人就是其中一类人的代表。这句名言是_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10、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7请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设计一条植树造林的宣传标语。_会唱歌的火炉迟子建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

11、,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

12、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点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

13、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

14、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18联系上下文,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袅袅:_。司空见惯:_。19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冬天一到,火炉就被_了,它就像冬夜的_一样。“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这句中“姗姗来临”,让我感到_。(2)第自然段中,“跳跃”一词表达了作者此时_的心情。作者认为“那画面格外的美”的原因是_。21关于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A父亲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这表现了他生性乐观、风趣的特点。B父亲

15、扛粗的风倒木,细的让“我”和姐姐扛,这表现了他对“我们”的关爱。C父亲常常嗔怪“我”又懒又馋,这表现了他对“我”偷偷带土豆的不满。D父亲让“我”在少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22短文为什么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1)_(2)_23习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你一定有过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如在学校和同学合作参加比赛、做实验、排演课本剧和家人合作采茶叶、包饺子、打扫卫生在社区与人合作进行公益宣传、猜灯谜、参加文艺汇演请你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400字以上

16、,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详解】本题考查书写。学生要在保证书写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汉字间结构合理。要注意连贯书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书写时注意“国、粹、散、魅”的正确写法。2喧闹洒脱点缀慷慨瞬间澎湃【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喧”“洒”“缀”“慨”“瞬”容易写错,注意书写。3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A笨拙(zhu)zhu;C凝视(lng)nng;D聪明伶俐(ln)l

17、ng。故选B。4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能力。C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意为: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其中“掉”的意思是摇。故选C。5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理解及运用。A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结合语句可知“跑龙套”表示随从或兵卒的角色,做无关紧要的事。故选A。6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和课文理解。B“颜筋柳骨”之“柳”,指的是唐朝的柳公权。其书法刚劲有力,故称“柳骨”,故选B。7A 8A【解析】7本题考查实践作业。一般来说,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越多,时间

18、越长。所以选择直达的公交车节约时间。班长晓枫可以乘坐92路从“怡园”直接到到“艺术馆”,不要转乘。故选A。8本题考查拼音规则。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A有误。“前进”是专名,“路”是通名,要分开。改为:QIANJIN LU。故选A。9D10天籁之音余音绕梁【解析】9本题考查对对联。文言文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锺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锺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D最为合适。故选D。10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关于“音乐”

19、的成语: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高歌猛进、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11请讲究卫生请不要大声喧哗【详解】本题考查倡议书。结合所给语境,根据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结合“馆内浮雕的护理工序十分复杂”,抓住关键词“护理工序复杂”可知可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卫生,如:馆内浮雕的护理工序十分复杂,请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结合“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安静的环境”,抓住关键词“需要安静的环境”可以呼吁大家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吵闹,如: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安静的环境,请保持安静,不喧哗吵闹。12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稻花香里说丰年千里莺啼绿映红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霎时间洒遍了银光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柔美中国画

20、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急切【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课文默写和理解。(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杜牧江南春。意思时候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21、书写时注意“就、菊、旷、稻、莺”的正确书写。(2)书写时注意“巍、汤、流、霎、纱”的正确书写。(3)书写时注意“柔、翠、欲”的正确书写。盼中“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雨后街上美丽的景色,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外出的期盼的心情。13粗壮生命力强14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绿化家园无私奉献15 16D 17植树造林,造福后代【解析】13本题考查了字词理解。结合文段第自然段句子“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抓住关键词“如臂如股”“劲挺”“顶住”等词语,既写

22、出了老人种的树十分茁壮,又写出了这些树气势,生命力十分顽强。14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文意可知,“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结合文章内容,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绿风荡漾”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被树木围绕,到处充满着绿色与生机,因为有了太多的绿色,所以那风也就感觉是绿色的了。此项说法正确;(

23、2)结合文章第自然段句子“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结合文章第自然段句子“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只是说明了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什么都想到大家。可知此项说法错误;(3)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讲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此项说法错误。16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B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指世上本来没有路

24、,路是人走出来的;也比喻人生,人生本来是没有路的,要想有路,就要敢于探索,不怕艰难险阻。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中最宝贵的,只有民魂变得好起来了,整个中国人民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更好,只有人民好了,祖国才算全面的发展起来。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意思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这些有气节的民族英雄,才推动了社会不断巨变,向前发展。小琴读了青山不老自然联想到鲁迅的名言,觉得这位普通老人就是其中一类人

25、的代表。结合语境,这位普通老人就是埋头苦干的人的代表。故选D。17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条和植树造林有关的宣传标语,如: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18文中指雪花轻轻摆动文中指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已经见怪不怪了19写了作者童年时和父亲以及弟弟上山砍柴,听到火炉发出的“歌声”,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像火炉一样,懂得生活的乐趣!20点燃守护神春天到来的很晚激动一簇橘黄色的火焰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21C 22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说明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解析】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根据短文第自然段句子

26、“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可知雪花会轻轻地袅飘向山林河流,因此“袅袅”在文中指雪花轻轻摆动;根据短文第自然段句子“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可知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十分常见的,“司空见惯”在文中指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十分常见。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短文中第自然段句子“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文章第自然段句子“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

27、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可知,短文写了作者童年时和父亲以及弟弟上山砍柴,听到火炉发出的“歌声”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像火炉一样,懂得生活的乐趣。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根据短文中第自然段句子“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可知,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样。“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这句中“姗姗来临”,让我感到春天到来的很晚。(2)根据短文中第自然段句子“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可知,“跳跃”

28、一词表达了作者此时激动的心情。作者认为“那画面格外的美”的原因是一簇橘黄色的火焰让人感到特别温暖。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根据短文中第自然段句子“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可知,父亲没有表现出他对“我”偷偷带土豆的不满。此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2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根据短文中第自然段句子“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文章第自然

29、段句子“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可知,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作者从那段时光中懂得了很多,对那段时间的怀念之情。23示例:合作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如果要完成一件事,靠自己单枪匹马的力量去拼搏的话,即使他有三头六臂,成功的几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所以,要完成任何一件事,就要与别人团结合作。我也有和别人合作过的经历。

30、放暑假后的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个难逢的好天气。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寻思着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了!我灵机一动,卖报纸呗!既可以锻炼我的锻炼,又能赚到一些零花钱。好,说干就干!我从我的钱包里拿了一些零花钱,向家里人打听了进报的地点后,就准备出发。可我转念一想,不能自己一个人卖吧?又要拿报,又要收钱,肯定忙不过来。于是,我拿起了电话,向好朋友叶叶发出了邀请,叶叶满口答应了下来。我们约好在进报的地方见面。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进报地点时,正好8点,许多报贩早已等待着了。等到报纸一到,人们就立刻拥上去。我这个矮个头儿根本沾不上边。幸亏一位阿姨帮我们抢到了一些报纸,不然我们就无法实行计划了。抢到报纸

31、后,我们首先来到一个热闹的地方龙马大商城。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是个“下手”的好地方。我急忙上前拿着报纸,呆呆地站着,可没有一个人来理我们。对了,卖报纸就要吆喝嘛!可是谁来吆喝呢?这时,叶叶说:“你不是挺能说吗?平时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发起言来口若悬河;与人辩论起来妙语连珠。今天你就吆喝几句嘛!”是啊,不吆喝怎么能做成生意呢?我终于鼓足勇气,大声吆喝起来:“泸州晚报,事事知道!快来买泸州晚报啊!五毛钱一份儿!”在我的带动下,叶叶也跟着吆喝起来。不一会儿,有很多人都围过来,争着说:“我来两份儿!”“我来一份儿!”我们立刻分工:叶叶收钱,我拿报。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快到11点的时候

32、,我们的报纸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数了数赚来的钱,不但本钱还上了,还另赚了一些钱。这时,我们的心情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团结合作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有着格外重要的分量。我们在今天,更要有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它是对现代生活不断向上的需求。所以,团结合作是现代生活蒸蒸日上的主要调剂,绝对不能忽视!【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合作”为题写一篇习作。选择让你印象深刻、对你影响深远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开头:开篇引用名言,增强文学性。中间:选定了中心,便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一个故事,交代清楚故事的经过,突出自己为什么印象会这么深刻?做到详略得当。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期末试卷 > 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