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49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 北宋的题山水画诗,固然仍有不少是停留在单纯描述画面,赞扬画家画得逼真,然而融入个人情感的作品比例却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与唐代不同,在这类融入个人情感的诗歌中,卧游不再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只是一个途径,而归隐才是最终目的。在北宋涉及党争的诗人的题山水画诗中,提到归隐的诗歌约占30%,远远高于唐代。而谈到归隐的作者更是远多于唐,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晁补之、蔡襄、秦观等都有提及。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仅出现了李成、范宽这样杰出的山水

2、画家,而且诞生了郭熙林泉高致这样精到的山水画理论总结,而这一时期苏轼的画学理论更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在这种背景之下,山水画空前繁荣,山水不仅彻底摆脱了作为背景的尴尬局面,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且融入了文人的情思,更易与诗人契合。故失意的文人更容易在山水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处。然而林泉之思大量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北宋党争有关。政党之间的相互倾轧,使许多文人卷入了政治旋涡,宦海沉浮的沧桑使文人们大多疲惫不堪,故而转向对山水的倾诉,以求通过山水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这种情绪深深地反映到了题山水画诗中,成为观山水画所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感受。如晁补之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其二):人生何事踏尘埃,闲处胸襟足自开

3、。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晁补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亦被作为旧党卷入党争之中,这使其诗歌洋溢着浓厚的归隐情绪。这首诗否定了唐代以隐居为终南捷径的表达方式,而认同真正的归隐。在北宋党争之后,题山水画诗建立起一种归隐的情调。不仅单纯地描述画面,强调画中景致的逼真,而且融入了一种深沉的林泉之思。这种规范的建立,对北宋之后的题山水画诗书写更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归隐情绪成为题山水画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模式,如元末明初张以宁题山水图:山水坐来见,翛然无俗氛。碧岩虚夜月,江树静秋云。鸟影似犹见,猿声疑或闻。自怜归未许,遥忆武夷君。虽然自知不得归,却仍钦慕悠然无俗的山水。翻阅北宋以后的题山水画

4、诗,常能见到这类蕴含归心的抒情方式,北宋因党争而推进形成的林泉之思,成为后代题山水画诗重要的抒情模式。(摘编自李旭婷北宋党争对题画诗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北宋后期翰林图画院设立了“画学”,要求考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诗文为缘,培养了许多优秀画家。他们的画作题材注重山水,故而山水画逐步占据正统。此时于山水画上题咏诗作,便成了一种风尚,而且在题诗之时也可表现自己的文采和艺术观点。元祐年间,以苏轼为首的一大批文人,组织酬唱题诗,产生了大量的山水题画、咏画之作。宋代文人与画家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往来,便于诗作和画作所表达的思想融合统一。苏轼作为文人,思想理论比较开阔,他积极倡导文人画,与许多画家有往来

5、。苏轼自己也擅长画文人画,精通画理,苏画现存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多种,他能完整地体悟画作的精髓,所题之诗更具风韵。苏轼经常与宋代著名的画师文同交往,他接受了文同的画竹需要“胸有成竹”的理论,文同每次作完画都要等着苏轼来题赞,所以有“文画苏题”一说。苏轼与文同的交往,有利于苏轼体悟山水画所表达的状态,题山水画诗中所表达的气韵更加准确。并且苏轼在书法上造诣深厚,他的题诗,使绘画与诗歌结合得更加完整。“文画苏题”这一现象,表明苏轼在创作题山水画诗领域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宋代诗人与画家在求画和求诗的相互吸引下,山水题画诗的繁荣发展。苏轼的诗画理论首先出现在王维吴道子画中,“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

6、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轼认为吴道子和王维的画作都很绝妙,但更赞赏王维之画意味深长,有所寄托。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他反对诗画片面追求形似,主张言画贵神,言诗贵韵。苏轼擅长以哲理立意,反映了大部分宋代诗人主张义理的态度。但是苏轼也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为典型的一个论断,它打破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壁垒,强调一种意境的契合。其次,苏轼在诗画理论上讲求“随物赋形”,在文说中提出:“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7、,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在这里强调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应该按照事物本身来描绘刻画事物的形象。再有,崇尚理趣在苏轼的题山水画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苏轼题山水画诗反映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充满了理趣,借“画”说“理”的同时,注重审美趣味的艺术阐释。如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利用“暖”和“知”二字点活了整个画作,用触觉补充绘画的视觉感受,将物象融汇于心,准确表达物象之外的含义,赋予画作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满哲理趣味的同时使画面充满活力。(摘编自毛娜苏轼山水题画诗研究)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8、一项是(3分)A. 北宋时期郭熙山水画理论总结林泉高致及苏轼山水画理论共同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B. 北宋许多文人在经过政党倾轧和宦海沉浮之后,转向了对山水的倾诉,产生了归隐情绪。C. 北宋山水画占据正统地位之后,许多山水画家善于在作画时表现自己的文采和艺术观点。D. 苏轼在王维吴道子画中批评吴道子画作只重视画工技艺高超精妙,缺少深长的意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北宋题山水画诗的表现方式有单纯描述画面和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两种。B. 北宋题山水画诗融入了个人情感的作品中所表达的归隐情绪与唐代不同。C. 宋代文人与画家经常交流往来,这有利于诗作和画作所表达的思想统一,

9、“文画苏题”现象就是其中的代表。D. 苏轼的“随物赋形”论强调按照事物本身来描绘刻画事物的形象,与唐代题山水画诗描述画面形象异曲同工。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崇尚理趣在苏轼的题山水画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观点的一项是(3分)A.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B. 缥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迩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苏轼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其一)C.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D.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舟中贾客莫漫狂

10、,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题山水画诗”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 王维山中一诗写道:“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请结合材料二中苏轼的诗画理论,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

11、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

12、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的。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他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

13、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

14、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扑哧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

15、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

16、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 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有删改)【注】龙泉镇:是以

17、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一颗印: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的行文节奏缓急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瓦猫“开光”则稍显紧凑,表现出了作品丰富的意蕴。B.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了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C. 小说开头描写翠湖边的梨花,接着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使小说具有诗化美。

18、D. 小说语言轻灵有张力,富于生命力,叙事温润平和又舒畅自然,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追求。7. 关于文中对“瓦猫”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宁怀远将瓦猫错看成古书里的镇宅虎,侧面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B. 文中对端公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给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C. 文中对瓦猫开光的描写,既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又寄予了美好期盼。D. 作者讲述瓦猫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风俗,意在揭示西南地区人们的迷信和无知。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评价葛亮小说时说:“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没有泯灭。中华传统文

19、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部分。(6分)9.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文本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20、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

21、,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文本二 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而所上奏疏,明白

22、洞达,切中事机,尤足觇其经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韵语见长,而所作诗篇,类多风格道上,兴象深远,转出一时文士之右,亦足见其才之无施不可矣。(节选自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于忠肃集提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B.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C.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D.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御史,中国古代执掌监察的官员。明设左、右

23、都御史作为都察院长官。B. 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C. 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D. 东宫,太子居处,文中借指太子;在汉代也以太后所居东宫借指太后。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乐安时,于谦奉命数说朱高煦的罪行,朱高煦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B. 于谦因王振误会,被人弹劾,下狱三个月;后获释,贬官为大理寺少卿。C. 正统十四年,也先见中原无隙可乘而想求和,于谦劝说皇帝接回太上皇。D. 后人评价于谦的奏疏可见治国谋略,其诗歌大多遒劲,胜过一般的文士。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24、汉语。(8分)(1)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4分)(2)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4分)14. 于谦石灰吟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结合传记材料,概括哪些事件可以体现他在诗中所言的志向。(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即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是诗人少年时读书学剑之地。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5、)A. 首联从远近、动静等不同角度描写了匡山晓峰环簇,藤蔓摇曳,清幽秀丽的景致。B. 颔联描写诗人熟悉的山村,家犬伴随,村人晚归,充满了浓郁而平静的生活气息。C. 前三联借景抒情,突出了匡山的“清境”,末联直接表达诗人“书剑许明时”之情。D. 整首诗既清新质朴、优美自然,又瑰丽浪漫、大气磅礴,与蜀道难风格类似。16. 此诗写于李白离乡去蜀之际,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有评论者说:“此诗透露出诗人隐逸与人世的矛盾。”请据此分析此诗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的登高中“ , ”两句,从时空角度写出了自己离家之远和客

26、居之久,深沉地表达了暮年的漂泊之苦。(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借“ , ”两句,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3)“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近几年,不少影视剧重视对传统文化价值内容的挖掘,例如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京剧文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宋叉手礼梦华录 。作为一部以宋代市民生活为背景展开创作的剧作,梦华录中对于宋代盛行的饮茶、斗茶都作了细致的还原。剧

27、中,赵盼凡以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秀出一手宋朝流行的茶百戏,引来众人围观。茶百戏始于唐朝,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墨客的推崇,茶百戏被做到了极致。导演杨阳介绍,在筹备剧集期间,曾邀请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为全剧组讲解茶道。剧中借赵盼儿之手展示中国传统非遗“茶百戏”的韵味,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工序, ,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仿佛置身其中。不仅如此,梦华录在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剧集以清新自然的艺术手法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别样宋朝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不是烟雨江南就是繁华东京,都氛围感十足。梦华录中赵盼儿在江南所经营的茶坊临

28、水而建,周围杨柳成排,茶坊中二三客人喝茶聊天,远处碧波荡漾,在 的画面中描绘了富有烟火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为了更好地打造江南的风景,主创们走遍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嘉兴、南浔、拈花湾、西塘、同里古镇等地考察和采风,剧集开播后观众瞬间被烟雨水乡的美景迷倒。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3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一顿饱餐之后,大脑会不同程度地犯困

29、。这一众所周知的生活体验, ?一个常见的解释是:人吃完饭后,肠胃功能活动显著加强,血流量随之增加;相应的,大脑中的血流量开始减少,继而供氧量下降,所以会产生困倦的感觉。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甚至有研究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 ,反而还会增加。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餐后犯困呢?餐后犯困和促食欲素的水平有关系。促食欲素也叫下丘脑泌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进食能够引起身体血糖的升高,进而抑制促食欲素的分泌。而促食欲素含量降低就会导致人体困倦,让人缺少“精气神”。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 。一般认为,胰岛素对睡眠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影响血糖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饭

30、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上升,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还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使人体中的色氨酸含量增多,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大脑产生睡意。21. 词语的意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肩负着时代重任。 B. 踏上新征程,跑出加速度。C. 打卡井冈山,重走红色路。 D. 移除绊脚石,奔向新时代。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2年11月2

31、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出征太空。其中,“邓清明”这个名字令无数网友由衷赞叹。为了飞天这一刻,经过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56岁的邓清明终圆飞天梦想。在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邓清明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是唯一一位没有飞上太空,又仍在现役的我国首批航天员。24年来,他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4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一次次重新出发,为祖国永远时刻准备着。正是无数个邓清明,用自己的心血铺就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飞天之路。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32、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百校调研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 B【解析】A. 从材料一第二段“诞生了郭熙林泉高致这样精到的山水画理论总结,而这一时期苏轼的画学理论更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可以看出,这里是“苏轼的画学理论”;C. 材料二首段“此时于山水画上题咏诗作,便成了一种风尚,而且在题诗之时也可表现自己的文采和艺术观点”说的是“题山水画诗者”;D. 材料二第三段中苏轼只是认为吴道子和王维的画作都很绝妙,更赞赏王维之画意味深长,有所寄托。并未涉及批评。2. D【解析】由材料一首段和材料二第三段可知,苏轼的“随物赋形”论强调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按照事物本身来描绘刻画事物的形象,与唐代题山水画诗

33、单纯描述画面形象有质的区别。3. C【解析】A. 苏轼不同意杜甫的书论,书法体格或雄伟、或劲峭、或挺拔、或凝重、或圆润,各有千秋。书法要发展就应允许不同流派、各种风格相互并存、相互促进以共同发展;B. 对当时画坛中片面盛行的水墨山水一体提出质疑,认为青绿山水也应得到同步的发展和进步;C. 苏轼与王定国、王晋卿均是被贬谪之人,所以写道“三人俱是识山人”;苏轼通过画卷上的江南之春,调侃了自己与王定国、王晋卿贬谪的经历。苏轼用轻松的语言题诗,使山水画充满哲理趣味;D. 苏轼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在诗中转“孤”为“姑”,转“澎浪”为“彭郎”,把小孤山和澎浪矶比喻成一对美好的夫妻。这种横生的妙趣,是诗人对

34、生活的体察、人生的理解与眼前客观物象偶合的结果。4. 题山水画诗是以山水画为写作对象(1分),以单纯描述画面和融入个人情感为表现形式(1分),以表达诗人艺术观点、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1分)的一类诗歌(1分)。5.“诗中有画”:苏轼称赞王维把诗歌和绘画有机结合,并善于将画境融入到诗境之中。“蓝溪”“白石”“红叶”“空翠”和谐而错落地展现在“天寒”的“山路”中,俨然一幅清秀幽雅的秋山溪石图,色彩明丽,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2分)“随物赋形”:苏轼在这里强调应该按照事物本身来描绘刻画事物的形象。如首句写冬寒时的山溪就抓住了其主要特征: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

35、2分)6. B【解析】“轻松愉快”错。闻一多先生来租房时,荣昌德老汉说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7. D【解析】“意在揭示西南地区人们的迷信和无知”错误。作者的用意在于展现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8. 古道热肠,至真至纯。荣老爹陪同闻一多去找房子,屋主不在乎租金多少,将自己新建的房子租给闻一多,荣瑞红送饵块等,这些行善举、做善事的行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互助友善。谨行勤奋,躬身革命。闻一多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装修房子,展现了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为追求真理不畏艰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的力量。敬畏传统,传承传统。瓦猫“开光”过程的庄严肃穆

36、,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闻一多和龙泉镇人对“礼”的敬畏与坚守。邻里相亲,守望相助。从文末闻太太和冯太太煮饺子时聊天的内容,可以看出她们相互关心,相互牵挂。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守望相助的情怀。(6分,任答3点)9. 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等人物,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2分)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37、(2分)10. A11. C【解析】用来记录日序的单位有六十个。12. C【解析】C. 原文“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顾理当速奉迎耳”,根据后文推知,是“景泰元年”八月,离太上皇(英宗)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说明也先求和、接回太上皇(英宗)是“正统十四年秋”战争之后一年的事情;B.“王振误会”是指“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导致“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D.“后人”是指编写四库全书的人。13. (1)(于谦)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4分)(2)于谦身处艰难的时局,因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不及顾念家事,他的计策使国家安定,他的

38、忠义节烈本来就已经彪炳史册。(4分)14. 于谦一身正气,列数朱高煦的罪状,言辞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1分)于谦爱国卫国,厉斥主张南迁的徐珵,力主保卫国都。(1分)于谦清正廉洁,被抄家时,家无余钱。(1分)【参考译文】文本一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跟随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辞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皇帝十分高兴。(于谦)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于谦)越级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39、。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情况,了解所应当创建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疏言明其事。起初,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于谦进入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案件交给法司,(于谦)被判处死罪,被关在监狱里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误,(于谦)得到释放,贬官为大理寺少卿。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举入侵,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征讨。等到皇帝陷落在土木堡,京城大为震惊。郕王(朱祁钰)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

40、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就去了,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这年(景泰元年)八月,离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请求让太上皇回去。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太上皇,皇帝(明景帝朱祁钰)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他,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终于迎接太上皇返回,这都是于谦的功劳。于谦自己奉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皇帝很了解

41、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没有不听从的。对于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于谦)内心很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徐珵因为建议南迁,被于谦斥责。从此改名为有贞,曾切齿痛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太上皇再次登上皇位,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都御史萧惟祯判决案件,(于谦被)判处死刑。丙戌年改元天顺,丁亥年于谦被害。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固,打开一看,是皇帝赐给他的蟒衣、剑器。文本二于谦身处艰难的时局,因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不及顾念

42、家事,他的计策使国家安定,他的忠义节烈本来就已经彪炳史册。而他所上陈的奏疏,明白通透,切中要害,尤其能看出他治国的谋略。至于他平日写文章不凭借押韵的语言见长,而他所写的诗歌,大多风格遒劲,意境深远,反而胜于一般的文士,(由此)也足以见出他的才华用在任何地方都很得当。15. D【解析】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飘逸豪放;而蜀道难风格为夸张大胆,想象神奇,语言奔放,感情浓烈。16. 隐逸:首联描写了匡山雄奇、秀丽、清幽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在离乡之际对家乡的依恋与深情。颔联和颈联描写了平静安详、适于隐居的村野生活,携犬野游,带樵归晚,倚树看云,临池洗钵,可见诗人思想中的隐逸情结。(2分)入世:尾联抒发了

43、诗人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而决心离开家乡,希望将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政治清明的时代,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豪迈情怀。(2分)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与自然的热爱与留恋,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负。(2分)17.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或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或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或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18. 也不例外(1分)面面俱到(1分)诗情画意(1分)19. 不仅如此,梦华录在

44、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剧集以清新自然的艺术手法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力图为观众展现别样宋朝之美,无论是烟雨江南还是繁华东京,都氛围感十足。(原文有两处语病:“别样宋朝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中途易辙;关联词搭配有误,“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4分)20.“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是说,水已烧开,鼎内水开之声(本体)如骤雨齐来、松涛狂吼(喻体);用开水在碗中冲茶(本体),顿时蒸腾如云般的雾气(喻体),茶叶(本体)如花(喻体)在碗中徘徊、飘荡。事虽平易,写来却形神俱备,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足见诗人构思之巧、运笔之妙。(4分)21. B【解析】“精气神”原是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元精、元气、元神。此处指精神力气,为引申义。A.“主阵地”原本是战术用语,表示作战时主要占据的地方,此处用于修饰“育人”任务,故为比喻义;B.“新征程”原指自然意义上的征途,此处引申为发展的步伐与任务,故为引申义;C. 此处的“井冈山”就是指江西省西南部的革命圣地,故为基本义;D.“绊脚石”本指路面上碍脚的石头,此处用以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故为比喻义。22. 究竟是怎样引起的(2分)不仅没减少(2分)胰岛素和犯困也密切相关(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