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5883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出塞”情境构成全诗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艺术空间开掘功能。“征蓬出汉塞”出句不凡,汉塞作为典故既隐喻现实中的军事堡垒,更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确证符号,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跨过这道屏障,中原士子们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复杂的。本初的心灵的宁静和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两种相反相成的心理交互作用。一种是“胡天”所带来

2、的新奇感、自由感和欣喜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另一种是进入陌生异域所带来的孤独感和焦灼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生存和活动空间的超越。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基于此,功业意识构成了历代文人生命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开始,随着汉大帝国的日趋强盛,建功异域就成为许多人释放生命

3、激情、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意识。后汉书班超传就展现了班超的这一抱负,他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如果将班超传与史记陈涉世家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班超和陈涉作为英雄人物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甘沉沦于庸众的强烈进取心。但不同于陈涉的是,班超有一个明晰的努力方向,那就是“立功异域,以取封侯”。颇为有趣的是,暮年的班超却表现出强烈的返乡意愿,后汉书班超传言“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向皇帝上疏恳求回归故里,“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陈说自己生命之脆弱和返回中原心理之迫切。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如

4、曹植白马篇对游侠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这一点,游侠“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在异族入侵时,他挺身而出,“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由此可见,效命边疆建功立业的意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从历史文化和政治伦理角度来说,塞上意象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蕴是对爱国精神的礼赞和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边塞的文化地理学意义表征着中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大族群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对于这一争夺,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文学表现,其主体是农耕族群的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必然从肯

5、定和颂扬角度来反映农耕族群这一群体在斗争中的行动,因为这反映了其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就是塞上意象爱国精神审美意蕴的基源。 (摘编自陈鹏程、王腾可塞上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市美蕴涵)材料二:唐人心目中的西北历史文化的意象可作如下概括:陇上大漠,寒苦风急;负戈外成,杀气雄边;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塞客衣单,孀闺泪尽。试想这样的寒苦之地如何能成为文化交流的通道?但边塞诗意象中的唐代西北边塞的确如此。原因何在?诗词意象的形成,是由诗人们所处环境的可意象性决定的。所谓可意象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中所蕴含的,对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边塞诗的意象及其分野呢?首先,西北地区所处的

6、边塞地缘政治决定了其文化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崛起于西北的各个游牧民族要向文明挺进、问鼎中原,无不以河陇地区为跳板,从而使其成为民族迁徙融合的舞台,并成为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战争夺的桥头堡。有唐一代,就分别与突厥、吐蕃等先后发生战争。这样的社会人文条件,对其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诗人们的意象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其次,西北干旱荒漠地区与中原内地自然景观的反差对边塞寒苦意象的强化。应当说,黄土高原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并不十分强烈,但蒙古高原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带与内地则有很大的差别。这巨大的落差不仅强烈地冲击着诗人们的视觉,也给诗人们的身心留下了不可治愈

7、的创伤。在战争环境下,诗人们对此环境更有难以自遣的不适与恐怖。其三,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所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其过程与顾颉刚先生所提出的上古史层累地造成说有相同之处。如长城的“白骨”意象,陇头的“愁绝”意象,无不如此。另一方面文学创作所采用的夸张手法本身就有着对环境优劣对比的强化功能,更何况还不能完全排除那些以边塞戎马之旅为终南捷径的士人们的别有用心。其四,“他者”在区域文化塑造中的过客行为,对边塞诗意象的强化。从唐代诗人占籍的考证来看,真正文化底色形成期生活于此的边塞诗人为数非常有限,绝大多数都是以过客的心态踏上边塞土地的。与当地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相比,

8、诗人们对异乡土地的那份挑剔异常强烈。边塞诗的意象分野正是上述诸要素空间耦合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摘编自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原士子对“汉塞”的体验是复杂的,出塞时,既有塞外的新奇感、自由感、欣喜感,又有异域的孤独感、焦灼感。B.班超和陈涉都有强烈的功业意识,不甘平庸,但班超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有自己仰慕的先贤。C.河陇地区是不同时期民族迁徒融合的舞台,也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战争夺的桥头堡,这一现实在诗人们的意象里有所反映。D.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强烈地冲击着诗人们的视觉,战争更给他们留下了

9、不适与恐怖等身心创伤。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超暮年表现出强烈的返乡意愿,展现出成就功业和久滞不归的矛盾,表明其生命激情消退和爱国意识衰竭。 B.曹植白马篇塑造了挺身而出、效命边疆的游侠形象,其扬名异域意识是中国古典诗歌此类主题的首创。C.边塞诗的主体是农耕族群的知识分子,从其整体利益出发,必然在艺术作品中肯定和颂扬农耕群体的斗争行动。D.士人们别有用心,用夸张手法对西北边塞环境的苦寒作了强化和渲染,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3.下列对诗歌意象的解说,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子论述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审美意境上,盛唐钟声往往与长空朗月碧水

10、苍山同在,而与晚唐钟声相伴的常常是夕阳黄昏落叶秋风“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B.雨巷让人联想到古诗词里表达爱恋与相思的传统意象细雨,如“丁香空结雨中愁”“无边丝雨细如愁”,哀婉的“细雨”飘进了现代诗歌。C.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妙处在于“黄叶一雨一秋一灯”意象的组合,虽然白居易也有“树一秋一人”的情境,但缺少“灯光一黄叶”的对比效果。D.刘长卿爱用孤舟、孤帆、孤棹等意象来反映人生孤独的生命体验,如“同做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比陆上的别离诗更具光彩与魁力。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塞上意象的审美蕴涵。(4分) 5.徐悲鸿有一名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其中“江

11、南”与“塞上”构成南北文学差异的标志性表征符号。假如你对“江南”这一空间意象进行探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研究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寻找乌布隆马良二舅被有些人视为玉石专家,至少在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是这样。这些人当中有的投身玉石生意,期望像二舅那样依仗花花绿绿的石头发家,还有人陷入对坚硬自然物的狂热中无法自拔。其实二舅在学历和智力上都不算出众,这个穿粗布唐装,习惯留寸头的小老头儿,只有初中学历。二舅令人佩服的地方,他不像个商人,而是一名玉石爱好者,不仅会向顾客介绍品质与做工,还能准确说出多种岩石的形成年代,甚至矿物组成。乌布隆玉石店

12、的灵魂,全部集中在一块乌黑色、半张课桌大小的石碑上,它是二舅生命中的幸运石。二舅说,他是在给人垒猪图时发现这块石碑的,翻遍所有石头,也没发现另一半。我仔细数过,石碑上能辨别出的字三十九个,残缺的字二十六个,没人知道石碑上到底说了什么,比如它的第一行“三年甲子酉君子勋绩”,最完整的在最后一行,“竖石讫成表言乌布隆如律斗出”。二舅抱着石碑询遍文物局文化馆,也没人看出究竟,一名老书法家对他说,是一块铭碑,属于隶书,乌布隆像是个名字,有边疆少数民族风格。 我刚上初中那年,文化部门举办临帖展,二舅送上临写的那三十九个字,落款处注明“起壮临乌布隆帖”。作品没有获奖,只在体育馆角落里与其他一百多幅作品一道悬

13、挂了七天七夜。展览结束,二舅领回作品和入展证书,临帖临得更加勤快,父亲经常让我给二舅送去旧报纸,二舅桌上逐渐多了些研究突厥、党项历史的书,偶尔还会问我,成吉思汗东征,掳掠回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从沙俄回来的除了土尔扈特,还有没有其他部族。我对超出历史书的部分毫不知晓,不清楚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搬运工从哪里来的精力,白天干活儿,晚上研究历史和书法。有一回,二舅说:“你相信心灵感应吗?”我不置可否地看着他,见我没有回应,他接着说:“上周一,中午,光线正好,所有玻璃窗上面都有阳光,我正要回家,经过石碑,就这么扭头看了一眼,你猜怎么着,就产生了心灵感应,心跳加速,手捂上去,能感觉到心脏在挠手心,我有点儿

14、晕。我看了看石碑,上面闪着光,一点连着一点,现在想起来,真有种站在酒店大堂水晶灯下往上看的感觉。等我擦完汗,那些亮点就连成了片,闪得我发晕。我索性把石碑运回家,放在书桌上,摸上去,那感觉,耳朵里塞满了敲击石碑的声音,叮叮当当的,就像它听过的声音都传递给了我一样。我挺后悔的,那天中午要不是她们赵总赵总的叫我,或许当时我能听到更多,说不定,嗯我就能得到乌布隆的信息了。”二舅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听完他的故事,我似乎也有了那么一点儿心灵感应,倏地一下明白二舅要去做什么。“你是要去找乌布隆?”我说。二舅看了一眼手机,说:“没错。”二舅听了那位老书法家的话后,认定乌布隆就是个部落名,至于部落的石碑为何会出

15、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猪圈旁边,二舅进行了很多猜想,比如乌布隆被其他部族追杀,残余流落到此,留下这个石碑。再比如,某个朝代,某位君主征伐边地,灭掉乌布隆,将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回中原每到一个地方搬货运货,二舅会见缝插针地用眼睛踅摸着周围有没有黑色石头或是石碑。在发现石碑的村子中,村民们都认识他,因为二舅将村里寻了一遍又一遍,熟悉这里裸露的每一块石头。他还把石碑照片寄给各大文物研究所,并附上一封诚恳求知的信,一段时间以后再打电话询问。种种努力下,二舅让乌布隆谜团更加诱人,在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孪生名词。城里找不到乌布隆,二舅便开始想办法走出去,有一段时间,大概两个星期,也许是十天

16、,我给二舅送报纸都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从哪儿拉来的活儿,还要跟车往外跑。我发现二舅写字桌对面墙上挂着的那幅拓本也被摘走了,猜想二舅随身带着,方便路上练字。二舅把自己视为乌布隆的发现者,弄清楚乌布隆的基因组成是他的使命,像每一块石头身上的天然纹理那样理所当然。我能想象得到,二舅晚上独自面对石碑,把手放在黑黢黢的石碑表面时,他有多渴望再一次经历心灵感应,倾听石碑的诉说。为了寻找乌布隆,二舅去过很多地方。如果不是二舅妈催促,二舅在外漂泊的时间会更长二舅和他那辆皮卡车不时出现在朋友圈中,他真的在向西,再向南行进,他在最干旱的沙地上吃到了血红色的西瓜,多次与密林中沧桑斑驳的古塔合照,还在神秘的悬棺下仰望

17、。这一次,皮卡车载着二舅一路北上,车辙沿着黄色大地往前,车身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不停地抱怨着难堪的路面。透过后视镜,车身后面飞扬起的尘土,如一群挥之不去的蝗虫,又像舞者挥起的黄色缎带,一股硝烟味道透过车窗缝隙传遍全车。偶尔从车旁缓慢移动而过的圆形高山,一眼望不到顶。等到天亮,二舅才发现那些圆形高山是一座座酣睡着的活火山。 有了灯光,路变得明朗起来,二舅的心情得以放松,背部倚靠在座椅上,甚至想停下车,在路边支起椅子喝上一杯。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被更加遥远的东西吸引在头顶上方,他看见一条星河,无论人类怎样发挥才智,都无法用灯光复制的星河,哪怕把无数顶王冠上的玉石摘下来,都别想做到。二舅踩下刹车

18、,顾不得熄火,来到后座,将石碑翻转过来,发现石面上的亮点比以前更加清晰。二舅妈说,二舅的电话是凌晨一点把她吵醒的。二舅语气热烈,像是在战场播报战况:“我们都没错,乌布隆在北边,也在南边,东边西边都有,但它不在我们周围,在上边,它就是星空。”(本文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石收集者甚多,然而有些动机不纯,并不具备专业素养,二舅的生意成功得益于他出众的知识储备和修养。B.文中说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孪生名词”,说明他们不太理解二舅的狂热行为,隐含着嘲讽和讥笑。C.文中对“心灵感应”的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展现了二舅对石碑研究的独特认识,体现他追寻真

19、相的强烈欲望。D.二舅从玉石店抽身,踏上“寻找乌布隆”的旅程,并在旅程中发现奇特的景观,获得了一次心灵升华的机会。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还是别的什么,“乌布隆”都具有某种神奇的召唤力,对读者来说,阅读成了一个解谜过程,充满趣味和期待。B.作为叙事人的“我”,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我”是观察者和见证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C.文中“难堪的路面”段的环境描写,用了比喻手法,既表明旅途的艰难,又和下文发现星河的欢愉形成鲜明的反差。D.文章结尾进行了浪漫主义式的收束,星星和石头的重叠,使得小说在整体风格上多了一层理

20、想主义的色彩。8.“乌布隆”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层面的意蕴。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就本文要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做鉴赏发言,甲组发言的关键词是“未知生命星空”,乙组发言的关键词是“现实魔幻”。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拟写出你的发言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材料一: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

21、匿下邳。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后十年,(良)数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

22、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材料二: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

23、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节选自苏轼留侯论,有删改)注不死于盗贼:不会死在和贼的拼搏上。伊尹、太公:伊尹辅佐汤建立商朝。吕尚(即太公望)是周武王的开国大臣。10.材料二画波浪

24、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以为子房A才有余B而C忧其度D量E之不足F故深折其G少年刚锐之气H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省”意思是不领悟、不明白;“挟持”解释为秉持、操持、具有,“所挟持者甚大”指心中的抱负远大。B.“目”,意思是注视,与“范增数目项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中的“目”“下”在词类用法上相同。 C.“鸡鸣”指早上1点到3点,与“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鸡鸣”词意相同,文中的“平明”也指不同的时辰。D.“匹夫”多指有勇无谋

25、的人或平民,文中多处提到“匹夫”,要么指出张良的平民子弟身份,要么批评其行事鲁莽。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秦灭韩后,张良雇佣大力士,在秦始皇出游的途中击杀秦始皇,失败后变更姓名,逃亡下邳。秦始皇因此次刺杀大怒,在全国抓捕刺客。B.张良对老父的态度不断变化,从因老父的无礼想殴打他,到因老父年老又强自忍耐,再到“大惊”“大怪”,形象地展现了张良对老父认识的改变。C.苏轼认为世人把老父看作鬼怪一类是不正确的,老父有可能是当时隐居的君子,故意做出奇特的行为,来磨炼张良的耐性,其用意不在授兵法。D.苏轼指出古代的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处,具有面对突发事件从容不惊、无故受辱

26、也不生气的品质,认为伊尹、太公、荆轲、聂政便是此类豪杰之士。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故倨傲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4分)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4分) 14.苏轼在材料二中针对材料一的不同事例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议论。请仿照下面的例子,概括事例与议论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使用原文。(3分)例:材料一张良感叹与刘邦关系融洽材料二张良的忍耐性格对刘邦有影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516题。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

27、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忆余杭长忆孤山潘阆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注菡萏:荷花。韶光:美好的时光。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泛指边塞。彻:把所有曲子吹过一遍。潘阆(?1009)宋初著名文人。曾居住杭州。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词“销”“残”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B.李词中“倚栏杆”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同时与词中的“吹彻”相呼应。C.潘词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构成一幅由

28、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了环境的清静、幽美。D.两首词中的荷花意象处于不同季节,各具特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6.两首词都出现了“梦”字,分析两首词中“梦”所蕴含的不同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29、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我们的传统文化枝枝璀璨,近年来汉服、簪花等小众非遗文化屡屡“破圈”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人们穿戴它们走在街上很是养眼,也让城市有了古今交相辉映的“穿越感”。很多城市地铁、景区欢迎人们穿着汉服,有些地铁甚至可以免费搭乘,这说明 A往往会在社会中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间。城市对传统服饰的包容,实际上也给外来者一种观感这个城市是不是能包容多元价值观的,进而是不是能包容个性服饰审美的主流的也好,小众的也罢,无论是有益的、优秀的文化,都应该被接纳进大众文化体系内,而地铁、景区等公共场所,正是

30、展现纷繁多彩的大众文化的区域,而前提是不扰乱公共秩序,这个标准需要管理部门来驾驭。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支持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应该多一些这样的实际举措,_ B _,可以是头上簪的一圈花环,可以是身上穿的新中式服饰,也可以是围炉煮的一壶茶总而言之是要变得“具体可感”,人们才会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文化自信。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A B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

31、字,完成2022题。英国当代诗人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调和与统一。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 )和( )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我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才能含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才

32、能做到孟郊所谓的“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春草萌芽;有蔷薇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丁;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节选自余光中猛虎和蔷薇,有删改)20.请结合文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不得使用原文。(2分) 。2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4分) 22.文中画线的语句能否修改成“

33、其一如苍鹰、飞瀑、怒马,其一如夜莺、静池、驯羊”?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正如寻找乌布隆一文的二舅一样,我们在生命中也会遇到未知,无论生命怎么发展,但最终的结局我们是无法预料的。我们的生活可能交织着无数的艰辛和劫难,也可能融汇着无数的欢乐和幸福,然而却毫无例外地都潜伏着、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数。但正是有了这些未知数,我们才能不停地渴望和不断地追求,去渴望最完美的生活形式,去追求最圆满的生命结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34、800字。参考答案 1.D(原文“但蒙古高原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带与内地则有很大的差别”,“这巨大的落差”不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2.C(A.“爱国意识衰竭”文中并无此意。B.并非首创,白马篇是“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的一个佐证而已。D.原文“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所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非夸张手法等因素。)3.B(B.说明意象的传承性。A.侧重意象的内涵变化。C.谈论意象组合的特殊效果。D.突出诗人意象使用的习惯。)4.中原士子们丰厚的生命体验的符号化;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爱国精神的礼赞;对和平生活的维

35、护与捍卫。(1点1分,第三点与第四点合在一起亦正确,4分)5.从以杏花、春雨为代表的江南意象入手,探讨其表现形式和情感蕴含。围绕生命价值和社会伦理等角度探究江南意象的审美意蕴。剖析长期远离政治文明中心的江南,其社会人文条件对江南意象生成的影响。比较江南和塞上、中原等不同自然景观,揭示江南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说明文人对江南意象的想象、强化。(言之成理,写出3点即可,每点2分,6分)6.B(并无嘲讽和讥笑,“赵起壮和乌布隆”是“孪生名词”强调二舅的入迷和投入。)7.B(“我”没有“深化小说的主题”的作用,也没有“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8.“乌布隆”是二舅玉石店的名称,也是二舅的幸运石。对“乌

36、布隆”的痴迷包含着二舅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历史的追溯。寻找“乌布隆”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答出给2分,答出给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9.甲组答案示例:未知: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对使命的执着和热情,让生活多一种可能,让生命多一份精彩。生命:二舅的生命因寻找的艰难过程,而获得了人生的巨大幸福感、满足感。星空:诗意的星光,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慰藉,造化的神奇瑰丽(包括乌布隆)成为超越世俗生活的重要寄托。(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给分。)乙组答案示例:现实:作品中的现实来自真实的生活,如二舅的店铺、日常生活细节,周围人的评价,“我”的看法,营造了一种真实具体的

37、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魔幻:文中“乌布隆”石碑的出现及残缺特点,“心灵感应”的描述段落,文末的“星空”情节等都具有似真似幻的特点,给文章一种神秘魔幻的效果。现实是魔幻的渊薮,魔幻是现实的变形,在现实中创造魔幻,在魔幻中寻找现实。二舅在平淡的现实中去寻找一种诗意的存在,以一种执着的态度探寻“乌布隆”的真相,直抵世相人心。(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给分。)10. B/F/H11.D(从材料一、二皆可推出,张良不是平民百姓子弟身份,是韩国贵公子。)12.D(“荆轲、聂政便是此类豪杰之士”,表述错误,原文无此意。)13.(1)所以(因此)老人态度傲慢无礼从而深深地羞辱(挫折)他,他如果能忍

38、受得住,这样之后(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评分点:“折”一羞辱(使受挫);“其”一连词,如果;“然后”一这样之后;每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2)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处于一般人之下(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评分点:“报人”一向人报仇;“下”一处(低)于之下;“是匹夫之刚也”一判断句式;每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14.(1)张良是韩国贵公子张良人生价值大,不能死于盗贼手上(不能无所谓地死去)(2)张良雇大力士刺杀秦始皇不能忍耐,是匹夫之勇(3)老人圯桥故意羞辱张良一让张良意识到忍小忿才能成就大事(4)老人奇特的言行举止一秦朝的隐世君子(1点1分,

39、3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学生表述只要有对应即可)15.D(“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述错误,应该都是情景交融的手法。)16.(1)从李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闺怨,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梦中到边塞去看望征战的丈夫(或者梦中出现往昔生活中与丈夫相会相聚)的场景(2分),表达抒情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1分)(2)从潘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对杭州孤山的回忆,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对孤山景色以及杭州生活经历的回忆等(2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昔日杭州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当下生活的厌倦之情。(1分)(侧重从梦的内容来分析梦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分析2分,情感1分。言之有理即可)17.(1)覆压三百余里

40、隔离天日(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3)示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三句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A:公共场所提倡传统文化B:让传统文化进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共4分。)19.语序不当,应为“是不是能包容个性服饰审美的,进而是不是能包容多元价值观的”。关联词使用不当,“无论”改成“只要”。搭配不当,“驾驭”改成“制定”“把握”。20.雄伟(阳刚)秀美(婉约)(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处指人性猛虎的一面,处指人性蔷薇的一

41、面。一词1分,2分)21.示例: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云破月来花弄影”所谓“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和“别有幽愁暗恨生”等(句子仿写需要引用古诗文名句,同时能表达“猛虎”与“蔷薇”特点。不能表达内涵的引用不给分,引用有错别字的扣1分。引用合理皆可给分。4分)22.不能。(1)原文层次是分号与逗号,其停顿时间较长,有强调作用,引起读者关注,修改之后无此效果。(2分)(2)原文的句式是两组短句,句式整齐,在音节上一气呵成,具有节奏感。修改之后无此效果。(2分)(3)原文“如”多次出现在修辞上属于反复,构成排比,具有文采。修改之后无此效果。(2分)(1点2分,2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2、给分。)23.【审题立意】材料揭示我们的生命中充满未知数,正是这些未知数给我们的生命众多意义:期待、追求、渴望、美好、不懈对于未知,我们要坦然面对,积极拥抱,迎接未知就是迎接无限美好的生命。【参考立意】开启未知旅程,遇见更好自己未知使生命更精彩乾坤未定,你我皆无限未知,所以砥砺前行探未知前途,搏更美明天探索未知,领悟人生未知的前方,未来的芬芳徜徉未知之海,寻觅人生意义因为未知,所以奋斗【评分细则】1.基本要求文体明确,注重“联想和思考”,注重考生对“未知”的感悟和思考。偏题、离题作文敢于给低分,优秀作文要敢于给高分甚至满分;建议基准分43分。2.评分标准一类文(55-60)内容:符合题意、中心

43、突出、内容充实、思考辩证、感情真挚。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二类文(50-54)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较充实、思考辩证、感情真挚。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清楚。三类文(44-49)内容: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单薄、有一定辩证性思考、感情基本真实。表达: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畅、字迹基本清楚。四类文(39-43)内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辩证性思考较少、感情虚假:表达: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五类文(38)3.其他项评定(1)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2)残篇评定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只写一两句话的,给2分,不评0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