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 看拼音,写词语。 gun gi _ ch hun _ bin zi _ f chn _ o m _ 2. 哪一个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避B. 壁C. 臂D. 僻3. 哪一个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张冠李戴B. 衣冠楚楚C. 冠冕堂皇D. 世界冠军4. 皛(xio)这个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哪一种?()A. 天气晴朗B. 皎洁明亮C. 长相俊美D. 皮肤白皙5.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的“堙”意思是什么?()A. 填塞B. 淹没C. 投放D. 安置6. 下列词语组合中,意思相似的是哪一组?()A.
2、 捅娄子挑大梁 B. 走后门开绿灯 C. 占上风碰钉子D. 出风头泼冷水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是哪一句?()A. 我们的意思是去爬山,那你的意思呢?B. 许多昆虫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也不可惜,而蟋蟀的住宅可是下了功夫的。C. 满池的荷花姿态各异,瞧!那一株傲然挺立,显得格外有姿态。D. 今年雨水充沛,滋润着青青的草原,牧民们的生活过得真滋润啊。8. 与成语“提心吊胆”的意思不同的是哪个词?()A. 胆战心惊B. 明目张胆C. 心惊肉跳D. 坐立不安9. 小明在运动会的赛跑中没获得名次,但他的写作能力很强,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劝慰她?()A. 尺有所短,寸有所短。B. 机不可失,
3、时不再来。C.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10. 按原句补写古诗文。_ _,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王翰凉州词)嫦娥应悔偷灵药, 。(李商隐嫦娥)11. 有大智慧的人常把生活哲理写进诗里、融进俗语里。尚书中“好问则裕,_。”和雪梅中“ ,雪却输梅一段香。”说的都是谦虚与气量之理;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则强调全方位看问题之理。12. 朋友惜别是不舍的,留恋的,道一句珍重,已是各自天涯。能表达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有:“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人凝望江河湖海,赋予了水以不同的情感和不朽的灵魂。这类与水有关的诗句有: 。13. 阅
4、读小古文,完成小题。 虫虫,动物之小者也,种类甚多。或高飞空际,或跂1(q)行地上,间有游泳于水中者,其生殖最易。性畏寒,冬日霜雪降,虫多死。有不死者,深伏土中,不饮不食,名曰蛰(zh)。及春暖,蛰者复出,死虫之遗卵,亦先后孵化。 蚕吐丝,蜂酿蜜,此虫之宜饲育者也。书生蠹2(d),木生蛀,螟(mng)、蝗能害稼,蚊、蝇、蚤(zo)、虱(sh)能害人,此虫之宜杀除者也。 【注释】1跂:指虫子爬行。2蠹:一种虫。 (1) 文中捉到的“宜杀除者”不包括哪种虫? _ A.数 B.蜂 C.蚤 D.螟(2) “或高飞空际,或跂行地上”的“或”意思是什么? _ A.或者 B.有的 C.要么 D.某些(3)
5、试着推测本文中多次提到的“者”,具体指代什么? _ A.指代人 B.指代事 C.指代虫 D.以上都有(4) 被寒冬冻死的虫子,它的遗卵在春暖时节会怎样? _ A.冻死 B.杀除 C.蛰伏 D.孵化(5) 与“游泳于水中”构句方式不一致的是哪一句? _ A.女娃游于东海 B.群儿戏于庭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以堙于东海(6) 对短文的理解,以下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是哪一句? _ A.虫本领强大,飞天遁地游水无所不能。 B.虫生命力顽强,深埋土中也不会死 C.根据虫与人类的关系,可分为宜饲育者和宜杀除者。 D.虫“性畏寒”,冬天是捕杀虫最好的时机。(7) 短文主要运用了下面哪种方法来介绍虫子? _
6、A.打比方来说明; B.分类别进行说明; C.列举具体数字说明; D.以上都有(8) 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及春暖,蛰者复出,死虫之遗卵,亦先后孵化。”这一句的意思。 14. 阅读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对比阅读【文段一】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
7、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蟋蟀的住宅节选)【文段二】蟋蟀俗名“蛐蛐”。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者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昆虫节选)(1) 从文段一第自然段中可知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蟋蟀巢穴的特点?(多项选择) _ A.选址 B.样子 C.
8、环境 D.工具(2) 蟋蟀绝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什么? _ A.那丛草不好吃。 B.那丛草可以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D.以上都不是。(3) 根据内容描述选出正确的蟋蟀住宅图。 _ (4)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 A.首尾呼应 B.概括全文 C.承上启下 D.吸引读者(5) 下面对蟋蟀的住宅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_ A.它的住宅小而精巧。 B.它的住宅不容易被发现。 C.它的住宅外部十分平坦。 D.它的住宅内部简朴、清洁、湿润。(6) 哪个不是蟋蟀的外形特点? _ A.体型扁 B.头部圆 C.触角短 D.呈线状(7) 以下哪一个句子所描写的特点在【文段二】中也有介绍? _
9、 A.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B.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D.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8) 请你根据【文段一】与【文段二】的内容,为蟋蟀制作一张昆虫名片。(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各写三个) 昆虫名称:蟋蟀别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15.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西游记里的生物高科技01克隆出来的对手六耳猕猴变出的孙悟空,不光外表完全一致,竟然连孙悟空多姿多彩的前半生经历都了如指掌,这就奇了一般来说,假冒者毕竟是假冒者,总有破绽,但在请求多路神仙辨别时,悟空拿出一条条昔日证据,六耳
10、都能应对自如。而且,他怎么可能对孙悟空如此了解呢?即使是涉及不可为外人道的隐私,他也会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深入思考,我得出一个答案:如来佛祖那帮人,早就看孙悟空太狂妄,觉得很不顺眼,所以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他”专门来 ( ) 的! 02基因转变术 西游记里面的神仙妖精大多都会“变”。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八戒有三十六变,沙僧有一十八 变。这种“变”术,就是基因转变技术。孙悟空可以随时变成铁扇公主,变成牛魔王,变成高翠兰,变成瞌睡虫。并且他的操作方式超级简单,要么“摇身一变”,要么抹一下脸,根本不需要借助高精尖仪器。不光神仙会“基因转变术”,妖精大多也会。那白骨精不光能变成一家
11、三口,还能把蛤蟆变成馒头,这还涉及到不同物种的基因呢。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 03瞬移技术我们都知道,孙悟空跑得非常快,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现在,高铁已经快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才四百多公里每小时;飞机也不过是800-1288千米每小时,他孙悟空的速度比火箭升空还快,所以这本领不简单!可这技术是跟菩提祖师学的。这证明了菩提祖师极有可能来自外太空一个科技水平发达的星球。可能他在翻跟头时一不小心翻到了地球,看这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挺好玩,就留下来办了个“科学实验培训班”,招收了孙悟空这么一个徒弟作他的接班人。 (1) 语段01中提到的“不顺眼”的意思是什么? _ A.不好看 B.眼睛不舒
12、服 C.心中不满 D.嫉妒(2) 根据语段01的叙述,对“克隆”最恰当的解释是哪一项? _ A.复制 B.模仿 C.繁殖 D.遗传(3) 根据上下文,推测语段01 中如来佛祖克隆假悟空的目的,选填在文中括号里。 A.取真悟空的性命 B.磨磨他的锐气 C.找个强者揍他一顿 D.以上都有可能(4) 根据语段02的描述,西游记中掌握“基因转变术”的人物,最不可能的是谁? _ A.猪八戒 B.沙和尚 C.白龙马 D.唐三藏(5) 文中没有详细描写过以下哪一项科学技术? _ A.使用高精尖仪器 B.克隆 C.基因转变 D.瞬移(6) 对“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_ A.
13、吴承恩实际上是一名优秀的古代科学家,西游记描述是真实发生的; B.用现代技术的角度看西游记里的神奇法力,都是优秀科技成果的神奇集合; C.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让我们也过上西游记里神奇而魔幻的生活。 D.以上全部选项。(7) 以下哪一类期刊最有可能转载这篇文章? _ A.生活百科 B.儿童文学 C.我们爱科学 D.人与自然(8) 想象一下:你最想拥有哪一项技术,理由是什么? _ _ 1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逛”博物馆的需求,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云”展览,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参观了展馆。 线上展览资源包:北京市:中国
14、国家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故宫博物馆“紫禁城里过大年”展黑龙江省: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展浙江省:良渚博物馆“良渚文明”展;南湖革命纪念馆网上展馆江苏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山东省: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展广东省: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网上展馆甘肃省: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展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馆“ _ ”展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网上展馆【材料二】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备受瞩目,在各平台引发霸屏之势。自今年3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
15、目后,四川广汉三星堆连开6个祭祀坑“盲盒”,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发掘直播,见证三星堆文物出土过程。深圳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文物出土过程。在观看完直播后,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蜀国文化的魅力及其神秘。金面具残片、金箔、眼部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文物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如图所示) 【材料三】 “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文物纪录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方位的科技加持,助推片子大获成功,让网友直呼“充电5分钟,穿越数千年”。(1) 北京市线上展览资源包没有哪个博物馆? _ A
16、.中国国家博物馆 B.抗日战争纪念馆 C.首都博物馆 D.故宫博物院(2) 想了解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可以浏览哪几个省市的博物馆线上展览? _ A.北京、黑龙江、江苏 B.北京、四川、江苏 C.北京、山东、江苏 D.北京、甘肃、江苏(3) 想了解莫高窟,应当去哪个博物馆? _ A.良渚博物院 B.孔子博物馆 C.三星堆博物馆 D.敦煌研究院(4) 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_ A.紫禁城一般指北京故宫 B.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C.南湖革命纪念馆在江苏省 D.孔子的故乡在山东省(5) 下列哪个文物不属于三星堆文物? _ A.青铜神树 B.马踏飞燕 C.金面具残片 D.青铜面具(6)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用
17、于形容三星堆的? _ A.震惊中外 B.备受瞩目 C.历史悠久 D.天籁之声(7) 结合【材料二】,为【材料一】的四川省“云”展览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_ A.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B.远古四川史前时代的四川 C.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 D.探寻古蜀文明揭开沉睡千年的神秘面纱(8) 如果国宝会说话邀请你为三星堆出土文物写一句文案,请选择某一件文物并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 17. 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向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推介一本好书,给他写一封信。要求如下:收信人设定为低年级男生“阿明”。该同学阅读经验较少,阅读兴趣不大。推介信的作者,一律
18、署名“高年级的大朋友”。结合书籍内容和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说清推介理由。写推介信的目的是让阿明产生阅读愿望。给推介信加个题目,注意书信的格式。答案和解析1.【答案】灌溉,撤换,辫子,发颤,奥秘【解析】“gungi”应为“灌溉”。 “chhun”应为“撤换”。 “binzi”应为“辫子”。 “fchn”应为“发颤”。 “om”应为“奥秘”。 故答案为: 灌溉撤换辫子发颤奥秘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2.【答案】D【
19、解析】“避”“壁”“臂”都读作“b”。“僻”读作“p”。 故选:D。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3.【答案】D【解析】冠:读gun时,指帽子。读gun时,指冠军。“冠”在“张冠李戴、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中都读“gun”,在“世界冠军”中读“gun”。 故选:D。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
20、,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4.【答案】B【解析】“皛”字为白字部,由三个白组成,这个字的意思最有可能皎洁明亮。 故选:B。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和造字方法。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会意字分为异体会意字和同体会意字。异体会意字是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同体会意字是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5.【答案】A【解析】出自古文精卫填海。“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是:常常含着西山上的木头、石头,
21、用来填在东海之中。“堙”是填塞的意思。 故选:A。考查了字词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词句大意,再根据词句意思理解做题。词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也可联系词句整体进行分析解释。6.【答案】B【解析】A.不相近。捅娄子:引起纠纷;惹祸。挑大梁: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B.相近。走后门:比喻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而是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开绿灯: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比喻允许或不禁止。 C.不相近。占上风: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碰钉子: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D.不相近。出风头: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
22、行。泼冷水:比喻用言语或行动打击别人的热情。 故选:B。考查了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7.【答案】D【解析】A.相同。 B.相同。 C.相同。 D.不同。第一个“滋润”的意思是使水分多;使不干燥。第二个“滋润”的意思是舒适。 故选:D。考查了多义
23、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8.【答案】B【解析】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近义词是:胆战心惊、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故选:B。考查了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
24、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9.【答案】A【解析】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不能放过。 B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 结合语境应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 故选:A。本题考查了劝告慰勉。完成本题要注息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劝告慰勉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10.【答案】生当作人杰,古来征战几人回,碧海青天夜夜心【解析】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自王翰的凉州词。 出自李商隐的嫦娥。 故答案为: 生当作人杰; 古来征战几人回; 碧海青天夜夜心。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
26、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1.【答案】自用则小,梅须逊雪三分白,远近高低各不同【解析】“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依次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故答案为: 自用则小梅须逊雪三分白远近高低各不同考查了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12.【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27、送我情【解析】分别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赠汪伦。 故答案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3.【答案】【小题1】B【小题2】B【小题3】C【小题4】D【小题5】D【小题6】C【小题7】B【小题8】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冬天潜伏起来的虫子就会再次爬出来,死掉的虫子留下来的卵,也会先后孵化。【解析】(1)考查
28、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古文第二段可知,文中捉到的“宜杀除者”不包括蜂。故选B。 (2)考查了字词解释。“或高飞空际,或跂行地上”的意思是:有的虫子在空中飞,有的虫子在地上爬。“或”是有的的意思。故选B。 (3)考查了字词解释。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本文中多次提到的“者”都是指的虫子。故选C。 (4)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古文“死虫之遗卵,亦先后孵化”可知,被寒冬冻死的虫子,它的遗卵在春暖时节会孵化。故选D。 (5)考查了句式特点。 A.“女娃游于东海”是一个倒装句。 B.“群儿戏于庭”是一个倒装句。 C.“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一个倒装句。 D.“以堙于东海”是一个省略句。 故选:D。 (6
29、)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是:古文根据虫与人类的关系,可分为宜饲育者和宜杀除者。故选C。 (7)考查了说明方法。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短文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故选B。 (8)考查了句子翻译。“及春暖,蛰者复出,死虫之遗卵,亦先后孵化”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冬天潜伏起来的虫子就会再次爬出来,死掉的虫子留下来的卵,也会先后孵化。 故答案为: (1)B; (2)B; (3)C; (4)D; (5)D; (6)C; (7)B; (8)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冬天潜伏起来的虫子就会再次爬出来,死掉的虫子留下来的卵,也会先后孵化。本题考查了文言
30、文。做文言文后的习题应该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语文高年级对文言文的考查频率较高,不管做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题型,都需要读者先了解古文的意思,再理解古文的情感,最后根据古文意思和情感做题。14.【答案】【小题1】ABC【小题2】C【小题3】C【小题4】B【小题5】D【小题6】C【小题7】C【小题8】蛐蛐,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体色呈褐色或者黑色,深浅不一,喜欢清洁、干燥、向阳的地方;很爱卫生;住在洞穴中;喜爱唱歌【解析】(1)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句子“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
31、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蟹写到了蟋蟀住宅的选址、样子、环境。故选AB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可得出答案。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可知,蟋蟀的巢穴应是向阳的,排除B项。由句子“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可知,C项符合
32、文意。故选C。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在文末,起总结全文的作用。故选B。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D项说法错误。故选D。 (6)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由句子“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可知,C项说法错误。故选C。 (7)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都是写的蟋蟀唱歌。故选C。 (8)本题考查日常积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由生活常识可知,蟋蟀的别名有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
33、、孙旺、土蜇等,写出一种即可。蟋蟀的外形特点由句子“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者黑色,深浅不一”可得出答案。生活习性由句子“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1)ABC; (2)C; (3)C; (4)B; (5)D; (6)C; (7)C; (8)蛐蛐 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体色呈褐色或者黑色,深浅不一 喜欢清洁、干燥、向阳的地方;很爱卫生;住在洞穴中;喜爱唱歌。本阅读由两
34、个文段组成。文段一节选自课文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的巢穴的特点;文段二节选自昆虫,主要写了蟋蟀的外形特点。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15.【答案】【小题1】磨磨他的锐气【小题2】C【小题3】A【小题4】D【小题5】A【小题6】B【小题7】C【小题8】我最想拥有瞬移技术,因为这样就不用开车和做飞机,既环保,又快速,还能节约经济成本。【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语境理解词
35、语。不顺眼:看着不舒服。文中指如来佛祖那帮人不喜欢孙悟空狂妄,对孙悟空心有不满。故选C。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文中指复制。故选A。 (3)本题考查内容衔接与理解。根据“如来佛祖那帮人,早就看孙悟空太狂妄,觉得很不顺眼”可知,所以他们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他”专门来磨磨孙悟空的锐气。故选B。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信息提取。根据语段02的描述,西游记中掌握“基因转变术”的人物有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故
36、选D。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内容概括大意。01介绍了克隆这项技术;02介绍了基因转变术;03介绍了瞬移技术。而使用高精尖仪器文中没有详细介绍。故选A。 (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阅读“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意思是用现代技术的角度看西游记里的神奇法力,都是优秀科技成果的神奇集合。故选B。 (7)本题考查内容归类。本文介绍的都是生物高科技,因此,我们爱科学最有可能转载这篇文章。故选C。 (8)本题考查开放探究与语言表述能力。发挥想象,表达合情合理。示例:我最想拥有瞬移技术,因为这样就不用开车和做飞机,既环保,又快速,还能节约经济成本。 故答案为: (1)C; (2)A;
37、 (3)B; (4)D; (5)A; (6)B; (7)C; (8)我最想拥有瞬移技术,因为这样就不用开车和做飞机,既环保,又快速,还能节约经济成本。本篇说明文介绍了西游记里的生物高科技,分别是克隆、基因转变术、瞬移技术,让人们对神魔小说中出现的现象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对生物高科技有了更充分的认知,感受到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的题目,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题目。16.【答案】【小题1】揭开沉睡千年的神秘面纱【小题2】C【小题3】A【小题4】D【小题5】C【小题6
38、】B【小题7】D【小题8】D【解析】(1)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认真观察材料一表格可知,北京市线上展览资源包没有首都博物馆。 (2)考查了内定理解与概括。认真观察材料一表格,从“北京市: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江苏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黑龙江省: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展”可知,想了解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可以浏览北京、黑龙江、江苏的博物馆线上展览。 (3)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认真阅读材料一表格,从“甘肃省: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展”可知,想了解莫高窟,应当去敦煌研究院。 (4)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认真阅读材料一表
39、格,从“浙江省:良渚博物馆良渚文明展;南湖革命纪念馆网上展馆”可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浙江省。 (5)考查了内容理解。认真阅读材料二,从“金面具残片、金箔、眼部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文物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中可知,马踏飞燕不属于三星堆文物。 (6)考查了内容理解。认真阅读材料二,结合词语的意思可知,“天籁之声”不是用于形容三星堆的。 (7)考查了内容理解。认真阅读材料二可知,主要介绍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结合“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适合四川省“云”展览主题的是“探寻古蜀文明揭开沉睡千年的神秘面纱”。 (8)考查了开放探究。作答此题时,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结合三星堆出土
40、的文物特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介绍。 故答案为: (1)C。 (2)A。 (3)D。 (4)C。 (5)B。 (6)D。 (7)D。 (8)我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青铜面具,我不但造型精美,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欢迎大家前来参观。本题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本形式丰富,选择多样,多涉及社会热点话题,实用性和理论性强,重点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内容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筛选、整合、运用信息,特别关注标题、中心句、文本的结构等。17.【答案】范文: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阿明: 你好!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
41、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我觉得青铜葵花这部儿童小说,真是一本好书,你虽然比我低一个年级,但是相信也适合你,这个今天我就把它推荐给你。 本书是作家曹文轩在2005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这个小说主要讲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男孩在5岁那年由于一场高烧成了哑巴。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便常常在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苦难几乎是永恒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
42、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小说的青铜一家在此经历了蝗灾后家里最后一粒米也吃光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哭丧着脸喊:“我饿。”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广阔的田野里找到能吃的东西,他们把家收拾得比原来还干净。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与我们年龄相仿,可他们却勇敢地面对那么多的苦难,读来确实能荡涤我们的心灵。 这本书里有许多好词佳句值得积累。特别在描写葵花的爸爸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从水中挣扎了出来,他看到了岸。他多么想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女儿,然而,岸上却只有那棵老榆树。”当我读到这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青铜葵花这本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说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