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25403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训练六(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题组一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A.B.C.D.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含义却截然不同。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当然是傲气的极致表现,但如果没有实力做内在支

2、撑,便不免透着一种浅薄,一丝内荏。“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言直接透过人的表相,深入骨髓。人因为有骨架,才能直立不倒;因为有傲骨,才能在精神上昂首挺胸,才能有不弯的脊梁。用现在的话说,这是性格里一种土豪式的张扬。而傲骨是不露声色、虚怀若谷的内敛,是有志向、有自信、有定力的品质,是力量和尊严的内蕴。A.B.C.D.3.原创新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有人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年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诵诗读书以修身养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陈寅恪先生就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

3、此实吾之大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古代读书,还重朗读。古代读书,更重学养。A. B.C. D. 4.原创新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参与到国际合作的应急救灾工作中。这一功能意味着卫星可以向拥有此项授权服务的接收机发送专属信息,可以及时与地面互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卫星实现天地双向通信。短报文系统,是北斗的一个独门绝活。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都不存在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双向通信,只是单向接收。此外,部分北斗卫星还携带了国际卫星辅助搜索和应急救援计划的有效载荷。 A. B.C. D. 5.原创新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

4、的一项是(3分)()盲文的点距、方距、点高有严格标准,依据食指最佳触摸点设计。熟练的摸读者当然是可以整体识别不同点位的,摸读速度可与普通阅读速度相当。其最小的、可独立运用的单位是“方”,每方有三行两列六个固定点位。盲文是靠触觉感知的文字。就像我们读汉字不会拆开笔画一样。盲人用两手的食指配合摸读。A.B.C.D.6.原创新题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一般来说,孩子获得某种特长除了与先天因素有关外,即因为内心喜欢,从而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内驱力,促使自己主动去做某事。但任何兴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培养兴趣和培养“伪特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培养兴趣是尽可能

5、多地向孩子展示一门学问的神奇之处,如果这些神奇之处与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充分的共振反应,兴趣培养的过程就算完成了,剩下的事就交给孩子自己吧!,这种方式的重点不是展示学问的魅力,而是上来就强调一种目的性,为孩子达成某个大目标做好一系列“分解动作”。这种状态下,人是目标的奴隶,很难被唤起主动探求的欲望,更何谈兴趣。题组二1.2021唐山玉田县模拟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更要立志报效祖国。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

6、域做到“独善其身”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2.原创新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经冬的薄冰早已融化,春水入手微凉,和薄冰一起化开的是山阴处的残雪。雪化了,山却依旧现出冬日苍茫的模样,没有风的时候,水面不动声色如明镜。某一日清晨,走在路上,淡淡的暖暖的气流拂过眉梢脸颊,突然觉出春天的气象。岸边水浅处,野草参差不齐地立着,刚苏醒一般,偶尔一阵风吹过,才愣愣地摆摆身子。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楼的倒影、人的倒影、天空的倒影埋藏其中。A.B.C.D.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史记记载,刘邦和项羽“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鸿沟”一词最

7、早见于史记。它北接黄河,南接淮河,将当时的中原大地分为两半,两边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领地。现在,历史上的鸿沟早已不在,而这个词已经被赋予“不可跨越的阻碍”的意思而流传开来。鸿沟是战国时期挖掘的一条运河,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当时,由于楚汉两国对峙,作为边界的鸿沟异常紧张,没有人敢轻易越过边境,就出现了“鸿沟不可逾越”的说法。A.B.C.D.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然而,科学家们经过取样分析,发现这种冰主要是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可燃的甲烷)组成的。冰能燃烧?真是不可思议!科学家们预测,如果能将地球上所有冰矿都开采出来,世界能源危机也许就不复存在了。当温度很低时,它的外

8、观跟普通冰一样;但当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时,内部的甲烷气体便会大量释出,所以遇火即燃。可燃冰是一种环保新能源,能像煤块一样直接燃烧。有道是水火不相容,水乃灭火之物,更何况冰。A.B.C.D.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况且一部小说中,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的眼前。A

9、.B.C.D.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这是因为从结构学、空气动力学考虑,弹道导弹选择圆形截面最适合。?第一,可以使导弹弹体各个方向受到的空气动力相同。第二,保证导弹内部空间最大。第三,密封性良好,能够避免风、沙、雨、雪、雾等对内部的侵蚀。第四,圆形截面在结构上能尽量减少空气动力矩对整体飞行效能的影响。第五,保证导弹质量分布均匀。7.原创新题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对溺水者的救治分多种情况。如果溺水者神志清醒,不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尽量擦干其身上的水,同时为其保暖,等待救护车

10、到达。,但仍有呼吸和脉搏,则应先清理其口鼻异物,使其气道开放;然后使其呈侧卧位,并密切观察其状况,直到救护车到达。如果发现溺水者没有自主有效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具体来说,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异物,开放气道,给予25次人工呼吸;再按照302的比例,即每做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持续抢救,直到救护车到来。中考语文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题组一(答案)1.(3分)D【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句提出论点“每临大事有静气”,应为首句。句和句紧承句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获得“静心功夫”。根据句中的“还”可知,句在前,句在后。句总结上文,论述涵养几分静气的内涵。据此

11、可知,正确的顺序为。答案选D。2.(3分)A【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第句提出论点,应为首句;第句紧承第句引出对“傲气”与“傲骨”的解释;第句是对“傲气”的具体论述;第句是对“傲骨”的具体论述。综上所述,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选A。3.(3分)B【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该语段是按照“重记诵”“还重朗读”“更重学养”的顺序进行论述的,句论述“重记诵”,句论述“还重朗读”,句论述“更重学养”。由此可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选B。4.(3分)A【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第句提出说明对象,应为首句;由第句中的“简而言之”可知,该句紧

12、承第句介绍“短报文系统”;第句中的“这一功能”指的是“天地双向通信”,因此,第句紧承第句对“天地双向通信”进行具体介绍;第句承接第句,就“天地双向通信”这一功能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比较;第句紧承上文介绍部分北斗卫星的其他功能。综上所述,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选A。5.(3分)C【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第句提出说明对象“盲文”,应为首句;第句介绍盲文的特点,第句介绍盲人如何摸读盲文。综上所述,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选C。6.(4分)还跟个人兴趣有关而培养“伪特长”的方式则恰好相反(每空2分。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即可)题组二1.(2分)2.(3分)B【解题思路

13、】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通读供排句可知,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第句“春天的气象”点明描写对象,应为首句,据此可排除A、C项。第句中的“雪化了,山却依旧”承接第句中的“山阴处的残雪”,第句中的“倒影”承接第句中的“水面不动声色如明镜”,故正确顺序应为,据此可排除D项。答案选B。 3.(3分)C【解题思路】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语段主要介绍了“鸿沟”一词及其含义的演变。句提出“鸿沟”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引出说明对象,应为首句。句紧承句介绍史记中对“鸿沟”的记载。紧接着句介绍“鸿沟”的本义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句紧承句说明“鸿沟”因其特殊时期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出现“鸿沟不可逾越”的说法。句则紧承句中的说

14、法,介绍了“鸿沟”现在的意思。据此可知,正确的顺序为,答案选C。4.(3分)B【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句提出说明对象,应为首句;句中的“冰能燃烧?”紧承句中的“能像煤块一样直接燃烧”;句紧承句说明“不可思议”的原因;句解释说明“可燃冰能燃烧”的科学依据;句补充介绍科学家们对可燃冰价值的预测。由此可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选B。5.(3分)A【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论题是如何读小说。由此可知,句应为首句;句紧承句论述读小说时须学习它的文字;句紧承句论述应怎么学习它的文字;句表明读小说的其他益处,应在句之后;句进行总结。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答案选A。6.(4分)为什么弹道导弹的截面基本上都是圆的将其设计成圆形截面有哪些好处(每空2分。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即可)7.(4分)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空2分。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