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小说特征,探究小说意蕴 考点知识 学案【考点1 小说中常见的“文本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注重直观、现实、实际、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想象、夸张、理想、未来。(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和“虚构”“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
2、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合理安排“历史”和“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4)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5)传奇即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小说可以通过强烈的反差,详写其行为(叙述过程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6)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现象挖掘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以小见大,强调琐碎与深刻的鲜明对比,一般要充分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思考。(
3、7)突出群体、淡化个体塑造群像,渲染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氛围,这种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考点2 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都要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有整体的把握。小说写作的社会意图弘扬某种精神,针砭某种时弊等。要对作者及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注意看注释),重在对作品的影响加以分析。小说写作的设计意图结构艺术,情节(细节)设计,标题拟定,等等。重在对文章的线索、结构、艺术手法及创作效果进行探究。【考点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中考要求学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据此,学生要在“感悟和体验文本”的基础上,立足自我,独立发表看法。多
4、元性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这类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发散性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固定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开放性由于中考的分流性特点,试题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必须首先是哈姆莱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考点4 探究的切入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小说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
5、究,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细节)描写、环境氛围、语言表达、主题情感、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进行。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载体。进行探究时,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挖掘。情节(细节)描写透过小说的情节(细节),探究某种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人生态度等。环境氛围透过小说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语言表达透过小说中人物语言或画龙点睛性的议论抒情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主题情感把握文本的主题,探
6、究题目所涉及的民族感情、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时代背景探究小说的时代意义考法技巧突破【考法1:分析小说文本特征】分析小说文本特征是一种常见的中考题型,体现了命题的整体性、综合性,甚至有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凸显了文学鉴赏专业化的趋势。要应对这种题型,既要在实战中摸索答题规律,又要积累并迁移文体知识,特别要重视对教材文体知识的学习和转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1)探究小说文本特征的答题思路读懂“陌生”情境理解情境内涵类试题的题干中,会给出具体的“陌生”的情境,但这些情境大都能从字面上理解其内涵,难度不大。明确命题指向(2)鉴赏小说文本基本特征“四注意”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
7、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鉴赏点,不可遗漏,也不可强加。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注意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分析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要从文本下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注意从内容和语言角度分析对小说文本特征的分析除了要注重表达技巧外,还应考虑小说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特定小说在内容的叙述和语言的表达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其文本特征必须抓住这些独特之处进行分析
8、。【考法2:主题意蕴类探究】这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其内容多是小说的主题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可以要求直接探究主题,还可以要求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一、准确把握主题意蕴类探究题的意图判断题目限制题干中的限制性条件;文本中的限制性内容;社会道德标准和公众常理认识的限制性要求。判明文本限制理解性探究: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是不可否定的,因此,回答问题时只能遵从文本,适当引申和拓展;选择性探究: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可以探讨,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判明答案来源答案只能就原文去理解,甚至完全符合作者(作品)的认识;答案可延伸到
9、文章以外,甚至只要求“言之有理即可”。二、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探究(1)文本层面从形象看主题。主题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的,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命运经历、不同性格侧面、性格变化原因、性格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典型意义,是探究的具体抓手。从情节看主题。小说写人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从环境看主题。不管环境描写的直
10、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场景,但同时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从语言看主题。小说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作者本身对此人物形象的观点态度,由此可分析出作品的主旨。从标题看主题。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2)文外层面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究小说的环境观;从人与历史的角度探究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从人与人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人生启示;从人与时代的角度探究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考法3:人物形象类探究
11、】(1)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着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寻找作者的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含着作品的主题。辨析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2)把握不同类型人物探究题的关键点探
12、究目标和方向的不同决定了答题的关键点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探究目标与方向解答题目的关键点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以从描写谁的篇幅多、谁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谁在情节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正面描写的是谁(或谁衬托谁,谁与谁形成对比)等角度去判定。对某一人物是该批评还是该赞颂可以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反应、人物的结局等角度去分析。小说中某个人物是否多余可以从此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此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此人物对主题的丰富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某一人物有不同认识可以从人物的不同表现、对人物品行的辩证认识(肯定其合理的一面,否定其不合理的一面)等角度进行分析。【考法4:艺术特色类探究】这类探
13、究涉及了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作品风格等,难度比较大,但题干往往只要求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来探究,因而降低了难度。(1)理解艺术特色类探究题的内涵艺术特色类探究题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对于这类题,要以“鉴赏表达技巧”题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结构、手法、环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等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或深或广的探究,探究时应把“特色”与“效果”紧密联系起来。(2)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探究角度表达效果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
14、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联系小说三要素分析效果。修辞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结合小说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其艺术效果。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
15、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考法5:标题类探究】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常见的探究题有三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1)标题作用探究题的思考角度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情节角度:设置悬念;作为线索,贯串始终;推动(暗示)情节发展;衔接照应。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自身的表达特点角度:运用双关
16、、比喻、象征等手法。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标题意蕴探究题的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进行挖掘。【考法6:结尾类探究】一、小说结尾的类型及其效果(1)以故事情节自然收结。(2)以景作结。暗示情节发展或故事的结局;升华或深化小说的主题、情感;烘托人物形象;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3)以人物心理描写或行为神态描写作结。表现人物复
17、杂的内心世界或矛盾的心理;展示人物性格,烘托或丰富人物形象;含蓄地表达主题;引发读者思考。二、特殊提问方式结尾的探究如:“此结尾能否去掉?”“这样安排小说的结尾,合不合理?”思考方向如下:这样的结尾,是否是情节的必要组成部分,能否推动情节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准确地表现主题、升华主题;是否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命运;是否有助于情感的表达。【考法7:探究题的答题方式】探究题往往要求学生的思考有广度、有深度,由此形成了探究题的两种类型,即“多点”探究(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和“深点”探究(往深处思考)。两种题型的答案组织方式是不同的。(1)“多点”探究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组织答案:各角度、
18、层面间不能交叉;角度不要太大或太小;每个“点”(角度、层面)都由“依据(对文本的分析)+结论”(或“结论+依据”)组成。其组织形式为:要点一:结论+依据。要点二:结论+依据。要点三:结论+依据。举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麦子红柯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
19、,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
20、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大,比麦粒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
21、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注】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
22、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
23、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
24、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一个顶三个。“你说我一个顶三个。”“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
25、来啦。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我们是簸箕命。”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有删改)【注】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答: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象征这对守护边疆的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解析】麦子既是文章的标题,也是贯串全文的重要物象,它的作用可从结构、人物形象、主题的塑造等方面分析。在结构上,麦子是
26、串联全文的主线:先写老婆婆走进麦田,抚摸麦子,赞叹麦子的长势,然后回顾老头在边疆之地开荒种麦子、娶媳妇的往事,最后写他们种麦子是在种太阳,麦子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写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写麦子旺盛的生命力,写老婆婆对麦子的喜爱,都是为了衬托人,象征这对守护边疆的夫妇顽强的生命力。在小说主题表达上,小说赞颂了这对夫妇扎根边疆、守护边疆、开荒产粮的奉献精神,而种好麦子,获得丰收,是这种奉献精神的充分体现。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
27、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
28、,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
29、,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
30、低。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姑娘走出去了。“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
31、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是啊。”他们喝干了剩酒。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也
32、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陈良廷译,有删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答: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客栈的逗留,这
33、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题目中提及的“冰山”理论有大概了解,“冰山”理论主要是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由尼克和乔治在越野滑雪过程中的行为和对话、客栈休息时的对话构成,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这篇小说没有提供任何故事背景,通过小说中这些已有的情节安排,读者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比如乔治的上学情况,为什么再
34、也没有滑雪机会等。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小说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举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逛和军校泔河村的敦厚妈一辈子逛过的最大地方是观音镇。翻过泔河,上一道坡,走两顿饭的工夫,就是观音镇了。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虽然这些吃喝她都没享受过,可逛一逛也够敦厚妈幸福几天呢。敦厚六岁,敦厚妈摔跛了腿。从此,敦厚妈再也没有逛过观音镇。有一回敦厚妈走娘家,正好有一辆大卡车来娘家拉西瓜,那车真大,拉的西瓜真多,跑得真快,敦厚妈惊骇得不得了,一跛一跛地跟出去半里地看稀罕。回到村里,敦厚妈就一遍一遍地给人讲那汽车,听的人听着听着都笑了。敦厚妈守寡早,就守
35、了敦厚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把敦厚看得比埋在屋角的钱罐罐还紧。所以,当敦厚想当兵的时候,敦厚妈死活不依。村支书张大昌对敦厚妈说:“你还能把他守一辈子?叫娃去当兵吧。”敦厚舅舅也支持,敦厚妈的心动了,说:“那就叫娃试试。”敦厚一试,真就“试”上了,崭新的军装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妈把前襟哭湿一大片,说:“这可咋弄呢,娃从小都没出过门,衣裳破了谁给他补,饥一顿饱一顿的,谁记挂他呀”敦厚还是走了,眼圈红红的,和同村孙四海、孙长明一起去当兵了。敦厚当兵的第三个年头回来了,和村里的小秋结了婚。小秋是个俊人儿,少话,识理,没过门就三天两头来帮敦厚妈做家务,妈长妈短地叫。没几天,敦厚回部队去了。敦厚妈就和小秋相
36、依着过日月,不争不吵,像母女。泔河村的人都说“敦厚妈真是有福气呢”。又过了两年,敦厚寄回来一封信,说他入了党,转成了志愿兵,要去一个油田当石油工人。泔河村的人都替敦厚高兴。敦厚是个孝顺儿子,他到油田当了石油工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所有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敦厚的话变得多了,当着全村人的面,讲他的油田,讲他的油田有多大,讲他的油田有多好,讲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临走,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又叮咛媳妇小秋好好地侍候妈。就在这一年的年根,敦厚匆匆地回来了,又匆匆地走了,走时带着小秋。偌大的一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下敦厚妈一个人了,她
37、常常盼敦厚盼到天明,只要碰到村里的人,敦厚妈就一直说她的儿子敦厚。有一回,孙四海他妈说:“你敦厚咋不带你进他的油田上去逛一逛啊?”因为孙四海刚带他妈逛了咸阳。每逢这时,敦厚妈就替她的儿子说话:“敦厚也是叫我去的,我想咱一个农村妇女,腿又不好,话也不会说,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说了,敦厚又要忙公家的事,咱去了给娃惹麻烦呢。”村里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不再说这类话。敦厚妈回到家里就犯嘀咕了,敦厚可从没说过接她去美丽的油田逛一逛这话!再说了,她也真想去敦厚的油田上逛一逛了。所以,当敦厚再次回来的时候,敦厚妈就有心问一问敦厚了:“敦厚,油田上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敦厚说:“好,娃能骗你吗?几十万人的大油田,顶
38、咱几千个泔河村,高楼房,宽马路,人山人海。”敦厚妈说:“妈这腿不争气,要不,妈也想到你的油田上逛一逛呢。”敦厚的口吻就变了,躲开妈的目光,含糊着说:“其实也没啥好逛的。”这一天,敦厚的舅也来了,他也给敦厚说:“你和小秋一走,你妈一个人在家里孤呢,你把你妈接到油田上逛一逛。”敦厚还是说:“其实也没啥逛的。”此后,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孙长明他妈也附和着说:“不是咋的,往后少跟这人打交道。”村里人都这么说,次数多了,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
39、场合去的也少了。敦厚妈的身子一日不济一日,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支书张大昌做了主张,一封电报把敦厚从油田上招了回来。敦厚夜夜陪着妈,给妈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一个媳妇的孝道。敦厚把妈驮到县医院查病,医生冷着脸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了,急着要去油田。在村口,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的去路。张大昌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你要有良心。”敦厚说:“叔,我知道。等翻过年,我就给我妈看病,就是走到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那泪就“叭叭叭”地砸下来。张大昌说:“你妈是没几天的人了,你现在就把她接走。”敦厚说:“叔,我有难处。”张
40、大昌沉了脸,说:“敦厚,你要是今日不带你妈走,从今往后,你就别再叫我叔,泔河村就没你活人的地方了。”敦厚咬咬牙,走了。敦厚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敦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给妈熬药,门外来了一辆小车,下来几个人,说是接小秋和敦厚妈,还有村支书张大昌。一见面,小秋就抱住张大昌,哇的一声哭了。一行三人来到油田,来到了敦厚所住的单站上。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小秋的感觉是准确的,敦厚死了。有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
41、:“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还有支书张大昌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这几年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采油厂的领导说,这口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敦厚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小秋抱着妈哭得死去活来,她断断续续地说:“他一直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最后,在如何处理敦厚遗体的问题上,支书张大昌和油田上的领导发生了分歧,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
42、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所以我们想把敦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双方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就在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有删改)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答:舍小爱,取大爱。这样可以更好实现他忠心为国的心愿。舍私利,取大义。这样可以感召更多的人为国家作奉献。【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这一情节出现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小说的结尾一
43、般有揭示主题、升华主旨的作用。敦厚妈和小秋的做法,无疑让敦厚的死更震撼人心。一方面,敦厚为了这口油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将敦厚葬在这里,更凸显了敦厚的品格,可以更好地实现他忠心为国的心愿,舍小爱,取大爱;另一方面,将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更像竖起一座丰碑,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舍私利,取大义。题型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夺枪张一弓在一九三八年那个遥远的夏季,齐楚之所以能够进入我这个四岁幼童的记忆,仅仅因为他手中“噼里啪啦”地摇着一把破芭蕉扇。堂舅告诉我,在他摇着芭蕉扇的时候,他和大舅已经盯住了国民党一个排的溃兵,准确地说,是盯住了溃兵的四十多条“捷克式”步
44、枪,再加上两挺特别诱人的重机枪。这群溃兵从徐州战场上惶惶地爬过来,到了杞地就把一个村庄里的祠堂当成了老巢,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土匪头子大老李给这群溃兵的麻排长捎话,让他把溃兵拉过去,许给他一个副司令。麻排长正跟大老李讨价还价,眼看就要随大老李落草了。晚上,齐楚与我大舅相对而坐,芭蕉扇“噼啪”作响。我三姥爷来了,问他:“小殿章,你的扇子扇得急,你是有事瞒着我了!”齐楚说:“我和诚弟盯上了一群溃兵的武器。”大舅说:“愁的是没有那么大的荷叶,包不了那么大的粽子!”三姥爷坐下来,说:“我这里有荷叶,先礼而后兵嘛!”次日下午,大舅和齐楚陪着麻排长和一个排的士兵来到了客房院。士兵们用枪托赶来了一头一蹿一
45、跳的黄牛,枪刺上挂着鸡,山羊一声不吭地被拴在那棵拴过骆驼的牲口槽上。大舅脸色阴沉,齐楚却呼扇着芭蕉扇,向麻排长赔着笑脸。三姥爷在这时走进了我的记忆。但我想不起三姥爷身上有高等法政学堂留下的任何痕迹,只记得他长得像杞地农民一样敦实健壮,有一张棱角分明的四方脸庞,两鬓霜雪而红光满面,只是他那双圆环眼里的内容与农民不同,有黑沉沉的智慧,也有闪亮的锋芒。我望见他走出客厅,向满院子士兵打着招呼。周奶就连忙把我抱走了。周奶的老伴儿当年在客房院当差的老人告诉我,三姥爷迎上前说:“辛苦了,麻排长!”士兵们哄然大笑,说:“我们排长脸皮麻姓氏不麻,他姓孙,是孙排长。”孙排长骂骂咧咧地说:“这里的野百姓耍贫嘴,张口
46、闭口叫我麻排长,把我的军威也给叫跑了!”三姥爷说:“对不起,误会了,请孙排长原谅!听说孙排长要带着弟兄们参加游击队,留在杞地抗日,这是杞地的幸事!请贵部在这里安营扎寨,我为弟兄们接风洗尘。”麻排长说:“那好,弟兄们的给养就全靠你老庄主了!”三姥爷说:“一言为定,只要你们留下来抗日,给养我包了。”那一天,三姥爷陪了三杯酒,说:“你们年轻人吃着喝着说着热闹着,我老了,不胜酒力,就不坐在这里碍事了。”齐楚忙着给孙排长斟酒夹菜,三姥爷丢下一个眼色出了客厅。院子里也摆了几桌酒席,士兵们把枪支架在树下,等不及当差的倒酒,已经在自斟自酌、猜拳行令了。客房窗口里,三姥爷始终用悲悯的目光望着窗外的士兵,自言自语
47、:“不要流血啊!”堂舅从屋后通向花园的暗道里匆匆走来,说:“爹,大老李回话说三老师给我打招呼是看得起我,麻排长那四十多条枪我就让给游击队了,算我大老李也爱国一回。”三姥爷感叹说:“这个土匪也懂得民族大义!”堂舅说:“他还说,他不敢忘了,他小时候吃过三老师的“舍饭”。三姥爷说:“算我没糟蹋粮食!”堂舅盯着客厅说:“爹,动手吧!”三姥爷又叹了一口气,说:“叫他们再说会儿话,不能不教而诛。”天色渐暗,士兵们都已喝得嘴歪眼斜,却还在划拳行令。堂舅又从屋后的暗道里走过来,说:“爹,上菜的伙计捎话,谈崩了!”三姥爷掀开竹帘,站在廊檐下拍了三下巴掌。墙头、屋脊上、客房窗口里,呼啦一下露出了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士兵们浑然不觉,只是醉眼惺忪地看着三姥爷。三姥爷大声问:“弟兄们吃好喝足了吗?”孙排长从窗口里探出脑袋说:“庄主,你是撵我们走哇?”三姥爷说:“孙排长,你不要走了,大老李托我捎话,他不来跟你接头了。你们只有参加游击队”三姥爷话没落地,孙排长就倏地拔出手枪,“啪”的一声枪响,三姥爷纹丝未动,孙排长却一头栽倒在窗台上。“真格的!”杞地农民说,“三老师伸手接住一颗热乎乎的子弹,吹了口气,叫它在手掌上翻了个跟头,那子弹就日地飞回去,麻排长胸脯上就噗地冒出一朵血红的大花。三老师是天上星宿下凡,玉皇大帝时刻保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