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393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精讲+精练+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知识点讲练考09古诗词考查理解一、 古诗知识点汇总示儿知识点示儿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主题: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注解示儿:给儿子看。元:同“原”,本来。但:只是。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乃翁:你们的父亲。鉴 赏: 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悲哀凄凉的心境。 诗人以

2、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嘱咐儿孙不要忘记把喜讯告诉自己。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题临安邸知识点题临安邸 【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主题:题临安邸描写了诗人对苟且偏安、一味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们的讽刺和愤慨,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注解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邸:旅店。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直:简直。汴州:北宋都城汴粱,即今河南开封鉴 赏: 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山河如此美好。但这样美好的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的这一质问,表现了

3、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日揭露“游人”不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己亥杂诗知识点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主题: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注解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鉴 赏: 前两

4、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看法。“风雷”比喻社会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緌(ru):蝉的触须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凭借、依靠的意思。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注释】今宵:今天晚上。碧霄:青天、天空。牵牛:牛郎。渡河桥:牛郎织女渡过天河,踏上鹊桥。尽:完。几万条”的“几万”是虚指,比喻多。二、 习题演练阅读古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5、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_。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元的意思是_。“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是_。3补充最后一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_。4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A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B“九州”的意思是九个州。C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昂之情。D己亥杂诗、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阅读古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规范书写前两行诗句。6“元”字在诗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为首的B同“原”,本来C主要:根本D构成一个整体的7对诗的理解,下列

6、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乃”字在古诗或文言文中可作人称代词,在这里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你们的”。B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是“但是遗憾和悲愤的是没有看到九州相同。”C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8根据这首诗的题目,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_诗歌阅读。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9请你简要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大概意思。_10请结合全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阅读古诗。己亥()杂诗九州生气sh()风雷,万马齐喑究可i()。我劝天公重抖擞()

7、,不拘一格降人材。1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12按顺序在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写上拼音。13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B“生气”的意思是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C前两句用了“风雷”“万马齐喑”这两个夸张修辞,写出了作者期盼打破笼罩九州沉闷、令人窒息的现状实况。D示儿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诗人_的爱国之情。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5解释下列词语。生气:_恃:_1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意

8、思:_17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18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现状的无限悲哀。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D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阅读古诗,按要求做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9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唐朝诗人_。20这首诗写的季

9、节是_,诗中作者见到了_,听到了_。21诗中点明作者远离家乡的一个字是_;诗中直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一个字是_。这两个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阅读古诗,完成习题。示儿A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2先将A、B处的古诗句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A_ B_意思:_23示儿的作者是_代_。我从题目了解到的信息是_。24解释下列字词。九州:_ 但悲:_ 王师:_ 乃翁:_25下列诗句与“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主题相近的是()A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B西湖歌舞几时休C我劝天公重抖擞26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诗人的遗愿是_(用原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文言

10、文阅读舟中读元九诗【唐】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注释】 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已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则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27诗的前三句分别写了灯前读诗、_、_三个场景。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全诗最后一句中的“风”“浪”既指江上的大风大浪,又指险恶的社会现实。 ( )(2)这首诗整体的感情基调是凄苦的。( )29这首绝句,字面上是“读君诗”,主题则应是“忆斯人”,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阅读百花园。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11、告乃翁。30诗中的“乃翁”指_。31诗中的“王师”指哪个朝廷的军队?()A北宋B南宋C元朝32本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恨是“_”,诗人的遗愿是“_”,诗人的遗嘱是“_”。(用诗中语句回答)33结合诗人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说说本诗中的“万事空”指的是什么。_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5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6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37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

12、项是()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古诗赏析。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写作背景: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13、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爽凉,此时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38解释词语。游子:_归:_39联系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说说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_古诗词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40把古诗补充完整41读着最后两句,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释义)古诗阅读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42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43从前两句的“_ ”“_”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时间是夜晚。44“卧看牵牛织女星”让我们想到了_的故事。45从这首诗中,我们体

14、会到的情感是()A热闹B悠闲C孤寂D烦恼阅读理解。古诗三首(节选)示儿题临安邸(d sh)宋陆游 宋林升死去元知万事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王师北定中原日, 暖风熏(xn xn)得游人醉,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bin pin)州。46用“”画去诗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47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l)元:_(2)邸:_(3)休:_48解释下面诗句的意思。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49结合资料,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资料一:作者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战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

15、(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加入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因为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在陆游85岁时,当他听闻朝廷北伐彻底失败的消息后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公元1210年除夕,陆游病逝,临终前留下了示儿这首绝笔诗。资料二: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后来又俘虏了北宋的两个皇帝,占领了中原地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皇帝的儿子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北宋灭亡之后,南宋皇帝宋高宗消极抗金,天天寻欢作乐,过着苟且偷安的生活,都城临安呈现出了虚假繁荣。(1)结合“资料一”,

16、陆游重病的原因是_,临终前他悲的是_。(2)结合“资料二”,诗中“游人”是指_。这个称呼非常贴切,因为_。(3)示儿表达了陆游_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表达了林升_的情感。50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l)示儿中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却以朴素平淡的语调说出,自然真诚。( )(2)题临安邸中“暖风”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皇帝对百姓的关爱。( )(3)示儿和题临安邸涉及的年代相近,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内阅读。示 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1本文的作

17、者是宋朝的_,体裁是_。5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但( )定( )5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临终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B诗人把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朝廷军队。C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后两句写对儿子的临终嘱托。54诗人对他儿子的临终嘱托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55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恃( zhsh )喑( ynn )哀( ishui )降( xing jing )56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生气:_恃:_喑:_

18、57找出诗中的两个成语。_58诗中的()表达了诗人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村晚 宋雷震_,_。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唐袁枚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59把村晚中的诗句补充完整。60村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图。上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来描绘。请你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6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

19、童真童趣。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参考答案:1 宋 陆游2 通“原”,本来。 祖国的统一3家祭无忘告乃翁4B【解析】1本题考查作品作家的掌握。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内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本题考查对字、句的理解。结合“死去元

20、知万事空”的诗意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元:通“原”,本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可知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是祖国的统一。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默写。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选项,示儿:写给儿子们看。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说法正确。B选项,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说法错误。C选项,“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

21、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说法正确。D选项,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实际上都是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能够国家有工作的人才能够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说法正确。【点睛】参考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

22、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6B7B8这是一首写给儿子的诗。【解析】5本题考查书写。诗句中“九州”中“州”注意没有“氵”这个偏旁,“悲”笔画数比较多,上下结构。6本题考查古诗中字词的理解。第一句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元”是本来的意思。选项A、C、D错误。7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选项B错误,第二行诗句意思是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其中“同”是统一的意思。8本题考查对题目意思的理解。示儿中“示”的意思是告诉、交代、教导。 示儿:交代儿子们、告诉儿子们。这是一首写给儿子的诗。9中国朝气蓬勃的局

23、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人们不敢发表意见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解析】9本题考查古诗词翻译。翻译古诗词时要从整体进行分析再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注意古今异义词的翻译,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九州:中国的代称;生气:有活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结合关键字词的意思,可翻译前两句古诗为: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人们不敢发表意见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10本题考查古诗评价鉴赏的能力。要求学生整体了解古诗大意,能够根据

24、古诗词内容来分析诗人的理想和情感。分析古诗词的主旨有以下几种方法:1.看标题;2.找诗眼或关键词句;3.看作者,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结合古诗内容进行分析;4.体会诗歌意象。这首古诗大意为: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人们不敢发表意见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由此可知,诗歌前两句写了旧社会的封锁下人们默不作声的局面,后两句表达诗人的理想,希望人才涌现,社会变革。结合这首古诗的后两句内容,围绕“人才涌现、社会变革”来作答即可。11 清 龚自珍12hi恃哀su13C14呼唤社会变革,重用人才【解析】11本题考查课内古诗的文学常

25、识。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自叙诗,本题古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12本题考查字音和古诗的背诵。要求学生能背诵并默写古诗,掌握重点字的读音。“亥”读作“hi”;“擞”读作“su”。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3本题考查古诗的内容理解。根据题目可知,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风霜”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尖锐猛烈的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再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

26、,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前两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C选项“两个夸张修辞”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14本题考查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热烈的希望:期待着更多优秀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给社会带来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气氛,抒发了诗人呼唤社会变革,重用人才的爱国之情。15 活力,生命力。诗中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16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17B18D【解析】1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九州生气恃风雷”意

27、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生气”在这里指的是生气勃勃的局面。“恃”在这里的意思是依靠。16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喑:沉默,不说话。“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17本题考查诗歌节奏的划分。“九州生气恃风雷”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结合诗句的意思可知,诗歌节奏为四一二。故应划分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故选B。18本题考查诗歌中心思想,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已亥

28、杂诗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结合诗歌内容可知,选D。19 枫桥夜泊 张继20 秋季 月落、霜满天、霜满天、渔火 乌啼、钟声21 外 愁 忧国思乡【解析】19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鉴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

29、人张继的作品。20考查了文学常识及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积累及诗句理解,从“江枫渔火对愁眠。”可知,这是写秋季的。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知,诗人从所见、所听、所感三个方面写,看到“月落”“霜满天”“霜满天”“渔火”,听到“乌啼”“钟声”,感到“愁眠”。21本题主要考查对主旨的理解。从“姑苏城外寒山寺”意思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可知,“外”点明作者远离家乡。从“江枫渔火对愁眠。”可知,诗中点明作者远离家乡的一个字是。诗中直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一个字是“愁”,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

30、作,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的情感。22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23 宋 陆游 这是写给他儿子们的24 中国 只是感到悲伤 大宋军队 你们的父亲25B26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希望看到祖国统一【分析】2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示儿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前两句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2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

31、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题目“示儿”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陆游写给他儿子们的诗。24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字词含义的理解。示儿整首诗的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但悲:只是悲伤。但:只是。悲:悲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2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诗句意思的理解和掌握。“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只是悲伤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表达的是诗人的无奈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和它意思相近的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32、”,其意思是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当时国家面临危亡之际,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渴望国家统一强盛的爱国情怀。A 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上片多用典故,对霸权主义者的反华行径予以嘲讽、揭露和鞭撘,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下片则“高吟肺腑走风雷”,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风格雄浑壮伟。上下片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毛泽东(近代)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

33、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B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题临安邸林升(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34、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6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

35、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

36、目的心情。“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

37、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27 灯残诗尽 灭灯暗坐28 29对友人关切、思念【分析】27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把君诗卷灯前读”意思是拿着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尽灯残天未明”意思是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眼痛灭灯犹暗坐”意思是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这首绝句,四句中前三句用“灯”字。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

38、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场景。这样写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28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本题叙述正确。诗的最后一句“逆风吹浪打船声”意思是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风”“浪”既指江上的大风大浪,又指险恶的社会现实。这句诗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

39、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2)本题叙述正确。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已经渲染得十分浓烈了,对读者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到“眼痛灭灯犹暗坐”,压力简直大到了超过人所能忍受的程度。突然又传来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29本题考查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

40、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已经读了大半夜了,天也快要亮了,诗人还要“暗坐”,不肯就寝。读者自然而然要想到:由于想念微之,更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因而,满腔汹涌澎湃的感情,使得他无法安枕。此刻,他兀坐在一个小船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诗人创造一种黑暗中凄清的环境,表达了对同遭贬谪的挚友深切的怀念之情。30陆游31B32 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33指诗人报国壮志未酬,仍心存遗恨。34至死不忘收复中原,完成祖国统一的情怀。【分析】3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3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古诗译文,可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32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