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3744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整理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绷(bng)着脸崎岖(q q)擎(qng)着排山倒(do)海直奔(bn)豫皖(wn)苏围歼(jin)战千钧(jn)一发山坳(o)蜷(qun)缩干涸(h)璀璨(cu cn)逶(wi)迤暴露(l)日寇(ku)晋察(ch)冀磅(png)礴抡(ln)起悬(xun)崖沸(fi)腾山涧(jin)雹(bo)子屹(y)立黑魆(x)魆灯盏(zhn)旗帜(zh)诞(dn)生电钮(ni)瞻(zhn)仰隆(lng)重嗓(sng)子围歼(jin)烟卷(jun)双膝(x)漆(q)黑憧(chng)憬二、易写错的字七律 逶迤 磅礴 云崖 铁索 岷山 日寇 晋察冀

2、 抡起悬崖 沸腾 屹立 灯盏 汇集 爆发 旗帜 坦克 隆重抡:右部是“仑”,不是“仓”。隆:右部中间的短横不要丢掉。崖:“厓”宽大,“圭”由两个“土”组成,竖笔上下不连通。律:注意右部不要多写或少写横。索:下面是“糸”,不要写成“系”。寇:“元”包住的小部件,上面的横左边不出头。贯:上面的部件,里面是一竖。三、一字组多词。崖(y):山崖 悬崖 渡(d):渡江 渡船索(su):绳索 搜索 寇(ku):草寇 敌寇冀(j):希冀 冀求 副(f):副本 副作用榴(li):石榴 手榴弹 弹(dn):子弹 炮弹抡(ln):抡起 抡拳 贯(gun):贯穿 全神贯注棋(q):象棋 下棋 悬(xun):悬崖 悬

3、念沸(fi):沸腾 沸点 涧(jin):高山深涧 涧水雹(bo):冰雹 雹子 屹(y):屹立 屹然不动栏(ln):栏杆 石栏 屈(q):屈服 卑躬屈膝盏(zhn):一盏 灯盏 悦(yu):赏心悦目 愉悦汇(hu):汇报 汇款 爆(bo):爆发 爆炸宣(xun):宣布 宣传 帜(zh):旗帜 独树一帜阅(yu):阅读 阅览 制(zh):制定 制服坦(tn):坦克 坦白 距(j):距离 差距隆(lng):隆重 克隆 射(sh):射击 反射四、多音字。绷bng (绷带)bng (绷亮)bng (绷脸) 磅png (磅礴)bng(英镑) 率shui(率领)l(效率)钻zun (钻石)zun(钻研) 隆

4、lng (隆重)lng (轰隆) 划hu(划船) hu(计划)难nn(困难)nn(灾难) 更gng(更夫) gng(更好) 调dio(语调) tio(调整)几j(几只)j(几乎) 着zhu (沉着) zho(着数)zho(着急) zhe(看着)五、同音字。y崖(山崖)d渡(渡河)gun贯(一贯)涯(无涯)度(度过)惯(习惯)ln栏(栏杆)j距(距离)bo爆(爆发)拦(拦住)拒(拒绝)暴(暴雨)六、形近字崖(山崖) 渡(渡河) 寇(日寇) 冀(希冀) 沸(沸腾)涯(天涯) 度(态度) 冠(冠军) 翼(羽翼) 佛(仿佛)副(副职) 榴(石榴) 棋(棋子) 屹(屹立) 悦(喜说)幅(条幅) 溜(溜走

5、) 欺(欺骗) 汽(汽车) 说(说话)涧(山涧) 雹(冰雹) 栏(栏杆) 爆(爆炸) 泽(思泽)间(中间) 雾(大雾) 拦(阻拦) 曝(曝光) 择(选择)盏(一盏) 宣(宣布) 帜(旗帜) 坦(平坦) 距(距离)栈(客栈) 宜(适宜) 织(编织) 照(胆量) 拒(拒绝)七、重点词语1.必须掌握的词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山涧 次序 检阅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汇集 预定 高潮爆发 豪迈 不屈 政府 外宾 就位 宣告 距离雄伟 肃静 语调 完毕 制服 坦克 一致 手榴弹2.四字词语叽里呱啦 毕毕剥剥3.成语万水千山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坚强不屈

6、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昂首挺胸 迎风招展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自言自语五颜六色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 纹丝不动八、近义词逶迤蜿蜒 磅礴雄伟 进犯侵犯 英勇勇敢掩护保护 屹立矗立 汇集汇合 雄伟宏伟欢跃欢腾 挺立耸立 飘拂飘动 挥手招手发觉发现 蔓延延伸 茂密茂盛 猛烈强烈潜伏埋伏 隐蔽隐藏 震天动地惊天动地纹丝不动岿然不动九、反义词逶迤笔直 坚持放弃 沉着惊慌 崎岖平坦挺立弯曲 汇集分散 庄严轻浮 肃静喧哗完毕开始 陆续中断 微弱强烈 暴露隐蔽潜伏暴露 隐蔽显露 容易困难 发觉忽略璀璨黯淡 蔓延萎缩 勇猛胆怯 纹丝不动闻风而动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十、词语积累

7、。1.填人合适的动词(擎)红旗 (汇集)队伍 (拖住)敌人 (抡)一圈 (坠落)山涧 (拧开)盖子 (举起)石头 (瞻仰)国旗 (奔)会场 (舞)火把 (响起)掌声 (划)火柴 (钻出)地堡 (失去)联系 (消灭)敌人 (寻找)突破口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崎岖)的山路 (坚强不屈)的声音 (庄严)的宣告 (排山倒海)的掌声 (雄伟)的声音 (强有力)的语调(微弱)的亮光 (破旧)的书 (激烈)的战斗 (璀璨)的华灯(2)(狠狠)地打 (深情)地说 (横七竖八)地躺着 (胜利)地完成(斩钉截铁)地说 (紧紧)地握着 (不断)地挥手 (静静)地照耀(聚精会神)地读书 (默默)地沉思3.特殊词语

8、(1)ABB式:乱蓬蓬 黑魆魆(2)含近义词的词语:排山倒海 粉身碎骨类似的词语:冷嘲热讽 左顾右盼 良师益友 道听途说(3)含反义词的词语:夜以继日 惊天动地 七上八下 翻来覆去(4)含数字的词语:五颜六色 万水千山类似的词语:一穷二白 四面八方 横七竖八 千丝万缕(5)含有夸张成分的词语:排山倒海 类似的词语:寸步难行 天衣无缝(6)描写认真的词语:聚精会神 类似的词语: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7)描写精神品质的成语:坚强不屈 壮烈豪迈 类似的词语: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正直无私 表里如一 正大光明 刚正不阿 铁面无私(8)描写场面的词语:排山倒海 人声鼎沸类似的词语:锣鼓喧天 人山人海 火树银

9、花 熙熙攘攘 蔚为壮观 车水马龙 万人空巷4.动词:扔手榴弹 举起一块大石头 跳下深谷 擎着红旗 提着红灯 升国旗 舞着火把5.量词一(个)缺口 一(阵)叫声 一(颗)手榴弹 一(声)巨响 一(幅)插图一(根)旗杆 一(声)炮响 一(盏)电灯 一(片)沙柳林6.成语积累排山倒海 千钧一发 震天动地 居高临下 四面八方五颜六色 迎风招展 昂首挺胸 气壮山河 自言自语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纹丝不动万水千山 斩钉截铁7.成语接龙万水千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理良心心口如一一气呵成成千上万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貌双全全心全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吃一惊8

10、.成语拓展含有数字的成语:万水千山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平八稳形容精神集中的成语: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天地”式成语:惊天动地 震天动地 呼天抢地 欢天喜地 冰天雪地 顶天立地以“五”字开头表示颜色繁多的成语: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山海”式成语:排山倒海 移山倒海 移山填海 堆山塞海 拔山超海 挟山超海形容万分危急或十分危险的成语:千钧一发 十万火急 间不容发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十一、句子积累。1.关联词(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2)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

11、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3)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2.比喻句(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2)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4)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3.夸张句(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2)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4.对偶句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5.反复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

12、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反复描写,突出了人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6.精彩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对天安门广场夜晚环境的描写,说明现在的人们过着光明、温暖的生活,表现了和平、安宁的气氛。7.含义深刻的语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红流”代指游行队伍,表现了游行队伍声势之浩大,场面之壮观。“光明充满了北京城”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十二、课文回顾。5.七律长征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

13、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6.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人陆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7.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主席的领袖风采。8.灯光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现实,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紧凑。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

14、回忆,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执着的革命理想。9.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十三、读一读,背一背。1.背诵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背诵默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三国曹植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十四、单元复习要点1.理解并背诵七律长征。2.理解狼牙山五壮士中点面结合的写法。3.关注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体会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的好处。4.了解灯光倒叙的特点。5.理解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句子。6.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活动。十五、“1+X”阅读推荐篇目:王愿坚七根火柴推荐理由:这篇文章描述了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位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歌颂

16、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英勇顽强、无私忘我、忠于党和革命的崇高精神。阅读方法:我们可将这篇文章与课文灯光进行对比阅读。先对比两篇文章的题目,思考这样命题的妙处;再对比阅读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区分它们的异同;最后思考阅读红色题材的文章时,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从中得到些什么样的收获。十六、素养与能力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是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这首诗歌。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

17、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方法。开国大典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重点是朗读课文,理清课文中描述的典礼的几个环节,感受典礼场面的宏大和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激动、自豪,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及人民对领袖的爱戴。自读自悟,领悟思想感情,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灯光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重点是体会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抓住“多好啊”和“灯光”这两个关键词深入分析,体会郝副营长的奉献精神。我的战友邱少云抓住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以及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纹

18、丝不动和“我”看着战友被烈火焚烧时的痛苦心理进行描写,突出了邱少云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课文知识梳理 第5课:七律长征1.课题解读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偶。长征:从1930年到1933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在毛泽东同志指挥下,四渡赤水

19、,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2.课文重点理解(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

20、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理解: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磅礴:气势盛大。这险峻的山,在红军看来,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和脚下滚过的小泥丸。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1、。理解: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这两句诗写出了长征途中的两次重大战役: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理解:更使红军欣喜的是,踏上了白雪千里的岷山。三军过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这

22、是长征的最后阶段,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态,预示了长征的胜利。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3.主题概括。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学有所得一首短短的七律诗,浓缩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难与悲壮,让我们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

23、要用长征精神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攀登人生的顶峰。5.结构导图6.问题探究。(1)这首诗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的?点面结合写场面先总写,后分写本诗前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这是面的总叙。后面六句从“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过雪山”等具体事例,讲述了红军长征遇到的重重困难和红军战士毫无畏惧的英雄本色。全诗先总写,后分写,点面结合,对仗工整,气势磅礴。(2)为什么说暖、寒?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

24、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3)朗读诗歌,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诗歌先概括写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态度,再具体写远征难的情景,选取了翻越五岭和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及翻越岷山的画面,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体现红军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纵观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显示出诗人的豪迈之气。7.课后拓展(1)写作背景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

25、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毛泽东主席在回首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不禁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2)毛泽东描写长征的诗。忆秦娥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理解: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

26、,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沉郁低回。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整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3)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

27、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4)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

28、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5)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

29、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绕圈子,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

30、兵力。1935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走得无影无踪地,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6)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一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二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一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

31、,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顺场一带大渡河宽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在红军到达之前,川军第五旅第七团1个营抢占了这一地区,正在构筑工事,凭险防守。情况对红军十分不利。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向领导领导交代任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

32、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八名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1.课题解读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部,北临易

33、水,山峰挺拔,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五壮士: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他们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战的赞歌。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2.课文重点理解(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34、,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理解:本段写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画浪纹线的句子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再分别写每位战士的表现:班长马宝玉冷静沉着;葛振林对敌人充满仇恨;宋学义拼尽全力;胡德林和胡福才打起仗来全神贯注。(2)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

35、绝壁。理解:走第一条路可以很快与连队会合,但是会暴露连队转移的方向;走第二条路可以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但代价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写了两种选择的不同后果,更突出了下文五位战士的选择悲壮感人。(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理解:这两句话是对战士马宝玉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

36、4)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理解:“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纵身跳下”“昂首挺胸”“相继”是对狼牙山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5)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理解: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6)

3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理解:“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3.主题概括。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4.学有所得为了国家和人民,五位壮士舍身赴死,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心系祖国,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努力。5.结构导图6.问题

38、探究(1)第2自然段和第39自然段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它们有什么不同?第2自然段对五壮士逐个进行了描写,是罗列多个点;而第39自然段对马宝玉的描写更具体,是一点一面的描写。(2)课文在叙述时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因此称他们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吸引到棋盘陀上,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3)阅读第69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含义的。“这声音”指的是五位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

39、:“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口号声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这种恨与爱,是五位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段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4)结合第6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怎样塑造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的。先描摹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群像图“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之后通过对班长马宝玉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重点表现了他勇于牺牲的精神,这属于对个体形象的刻画;最后,“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

40、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又一次对战士们作了群像的描摹。像这样有点有面的描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7.课后拓展(1)作者介绍沈重(19151986),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

41、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写了一系列战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作品生动地描写了狼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为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2)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

42、谦立春日感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葛振林和宋学义获救1941年秋,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余药夫,正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宣传如何搞好秋收秋种。9月24日的夜里,一同开会的同志没有分散,和衣而睡,到了次日拂晨时分,日寇三千五百多人已把狼牙山周围所有沟口围得水泄不通。在轰轰的枪炮声中,同志们决定往棋盘坨顶峰转移。到了山腰石门时,敌军越逼越近,几

43、十位同志受到机枪大炮疯狂封锁,渐渐分散撤离。硝烟弥漫中,余药夫只身隐蔽到了山背面的崖缝之中。9月25日,负责掩护狼牙山地区群众和大部队转移的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与敌周旋一天,逐渐把敌人引到一个名叫牛角壶的陡峭山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子弹打光了,粮食也吃完了,日军冲上来要抓活的。誓死不当俘虏!五壮士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纷纷跳下山崖。葛振林跳下山崖后,身子不断地挨着树。一种求生的本能使他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去抓树枝,手被划伤多处之后,他终于被并排的几棵小树挡住。敌人胡乱地向崖下放枪,子弹呼呼地从葛振林头上飞过。敌人走后,已跌成脑震荡的葛振林与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先后往

44、主力部队撤退的棋盘坨大庙方向爬。天黑了,渐渐有了朦胧的月色,此刻两人早已用尽了几乎最后的一丝力气,而大庙仍然遥不可及。正像后来葛老对笔者反复回忆的:“狼牙山,野狼多,山中呆一夜,不昏死,也会被狼吃掉。”饿了一天的余药夫在这时也开始攀崖而上,在一个叫双鞍岭的地方遇到了行动十分困难的两位壮士。余得知他们是八路军,在毫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当即冒着坡陡路滑可能摔入深谷的危险为他们探路。探一段,就回头来扶葛振林前进一段,再探一段再扶一段。深夜的山风略有凉意,可余药夫的衣服却被汗水湿透了。终于到达大庙,余药夫连忙让两位壮士躺下休息,自己却不顾疲乏,主动到庙外放了一整夜的哨。余药夫的援助使两位劫后余生的壮士终于转危为安。第二天,余药夫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此后,这位没留名字的搭救者就一直成为葛壮士刻骨铭心的回忆。两位壮士也一直令余药夫深深崇仰着,但他却把自己搭救英雄的义举埋在心底,从不张扬。第7课:开国大典1.课题解读“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典礼。“开国大典”即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2.课文重点解读(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理解: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广场上的人们比作海洋,形象地写出了参加典礼的人之多,场面之壮观;把“红旗翻动”比作“海上的波浪”,生动地写出了广场上红旗招展的热烈气氛。短短的一句话,连用两个比喻,加上“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