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3290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淮安位处苏北平原,东近大海,西接皖北,北通齐鲁,南望吴越,自古以来一直是物华天宝之地、钟灵毓秀之区。境内河湖水系密布,古淮河与大运河在此交汇,历代均视为扼守南北要冲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亦为漕运枢纽、治水中心。汉代以降,淮安地区人文荟萃,名士豪杰辈出,在军事、政治、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不愧人杰地灵之誉。凡此种种,赋予淮安以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淮安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是今天淮安人引为自豪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完

2、全有资格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淮安历史文化学(简称“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淮安地方文献研究。历代与淮安有关的文献资料数量极多,包括史书、方志、诗文、笔记、碑刻、档案、舆图等等。这些文献是我们今天研究淮学的主要基础,相关史料的搜集、校勘和考证工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相关文献总量很大,卷帙浩繁,除了已经出版的重要典籍之外,今后还可在一些较冷僻的史料以及海外资料、图画和旧照片的搜集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充实地方文献的宝库。二是淮安地区历史与漕运、水利、军事、经济、盐务等专门史研究。古代淮安名称多变,辖境范围时常调整,历史沿革复杂,有很多内容需要仔细探究。更重要的是,淮安

3、长期承担漕运中心、治水中心、军事重镇、盐务管理中心等职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漕运、水利等专门史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对象。淮安历史研究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尤其值得关注,就是与淮安有关的历史名人研究。淮安地区盛产名人,代有英贤,如汉代的韩信、枚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陈琳、步骘、鲍照,唐代的赵嘏,宋代的梁红玉,明代的吴承恩、沈坤,清代的阎若璩、吴鞠通、边寿民、关天培、刘鹗,近代的周恩来、周信芳、罗振玉、郎静山、周作民,其中包含军事家、政治家、学者、作家、诗人、画家、京剧表演艺术家等不同类型,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多的影响,足以令其他地区艳羡惊叹。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之

4、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曾经在淮安地区做官、寓居,如宋代的米芾、元末的施耐庵,同样也与淮安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些名人是淮安的骄傲,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景仰。三是淮安地区古代城市、建筑、园林及文物保护研究。淮安古城建城的时间超过1600年,历代修建的衙署、宅第、寺观、园林、会馆、桥闸、陵寝等建筑物也尚有一些遗物、遗址留存,例如漕运总督署遗址、淮安府署、文通塔、镇淮楼、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清江文庙、涟水月塔以及若干寺观祠庙、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和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物质遗产,其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对于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四是淮安地区文

5、学、书画、戏曲、烹饪、宗教及民俗艺术研究。淮安是文艺昌盛之乡,先辈在诗词、小说等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枚乘、枚皋父子的汉赋,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文章,唐代诗人赵嘏的诗,明代大文豪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清代女作家邱心如的弹词笔生花,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诗文作品传世,仅府志、县志中艺文志所载就已经非常可观。此外,淮安在书画方面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名家名作不断涌现;戏曲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准,京剧与淮剧、淮海戏等地方戏种都曾经鼎盛一时。淮安又是淮扬菜的诞生地,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烹饪水平出神入化;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有较大的特色。以上内容大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上淮学四

6、大分支领域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叉,互为倚助,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往往还有赖于不同学科的融合互补。淮安历史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水文化”,又处于南北分界线上,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包容性。未来淮学研究应该放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宏观视野与微观探究并重,既充分认识淮安文化的独特性,又能与徽州、扬州以及运河沿岸其他地区展开比较研究,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具体学术研究的开展可采用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主导与民间学术团体自发组织相结合形式。研究者的范围不限于本地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应该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建立国际性的淮学研究会,定期出版学术刊物,举办国际研讨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专

7、家和学者参与其中,通过政府、学界和民间共同努力,积极倡导、宣传,扩大淮学的影响,做到“立足于淮,辐射全球”。淮学不是故纸堆中的旧学问,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新学科。从大处说,通过对淮安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推陈出新,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的文化精神;从小处说,对于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节选自贾珺应许世上有“淮学”,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淮安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淮安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B.淮安历史名人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影响广泛,他们是淮安的骄傲,其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景仰,是开

8、展淮学研究的宝贵财富。C.淮安地区的衙署、文学、书画、戏曲、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D.淮学是现实意义很强的新学科,它对延续城市文脉,提升淮安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推动文化产业意义重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淮安地方文献资料数量很多,它是研究淮学的主要基础,需要做好相关史料的搜集、校勘和考证工作。B.淮安的古代建筑和园林,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物质遗产。C.淮学四大分支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倚助,只有依赖不同学科的融学互补,才能取得淮学突破性的成果。D.淮安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

9、包容性,且与大运河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属于典型的“水文化”。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不能作为“淮学”论据的一项是(3分)A.明朝胡丹凤刻印图书漂母祠志,采辑古今有关漂母的事迹诗文,共计七卷,包含纪实、艺文、古迹等。B.淮安楚州出土的东魏石刻铭文造像碑,碑文共七行153字,内容为祈求国祚无穷、三宝永隆、家口平安。C.淮安市区的清晏园,拥有“江淮第一园”美称,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府署园林。D.淮安地区的文学、书画、戏曲、烹饪、宗教等引起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等人的热切关注4.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5.某校开展“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李然同学所在组确定以“弘扬

10、西游文化,唱响西游品牌”为研究主题。请结合本文所述,概括助力研究开展的策略。(6分)(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吊挂及其它 孙犁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吊挂每逢新年,从初一到十五,大街之上,悬吊挂。 吊挂是一种连环画。每幅一尺多宽,二尺多长,下面作牙旗状。每四幅一组,串以长绳,横挂于街。每隔十几步,再挂一组。一条街上,共有十几组。 吊挂的画法,是用白布涂一层粉,再用色彩绘制人物山水车马等等。故事多取材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五代残唐或杨家将。其画法与庙宇中的壁画相似,形式与年画中的连环画一样。在我的记忆中,新年时,吊挂只是一种装饰,站立在下面的观赏

11、者不多。因为妇女儿童,看不懂这些故事,而大人长者,已经看了很多年,都已经看厌了。吊挂经过多年风雪吹打,颜色已经剥蚀,过了春节,就又由管事人收起来,放到家庙里去了。吊挂与灯笼并称。年节时街上也挂出不少有绘画的纸灯笼,供人欣赏。杂货铺掌柜叫变吉的,每年在门前挂一个走马灯,小孩们聚下围观。 锣鼓村里人,从地亩摊派,置买了一套锣鼓铙钹,平日也放在家庙里,春节才取出来,放在十字大街动用。每天晚上吃过饭,乡亲们集在街头,各执一器,敲打一通。说是娱乐,也是联络感情。 其鼓甚大,有架。鼓手执大棒二,或击其中心,或敲其边缘,缓急轻重,以成节奏。每村总有几个出名的鼓手。遇有求雨或出村赛会,鼓载于车,鼓手立于旁,鼓

12、棒飞舞,有各种花点,是最动人的。 小戏小康之家,遇有丧事,则请小戏一台,也有亲友送的。所谓小戏,就是街上摆一张方桌,四条板凳,有八个吹鼓手,坐在那里吹唱。并不化装,一人可演几个角色,并且手中不离乐器。桌上放着酒菜,边演边吃喝。有人来吊孝,则停戏奏哀乐。男女围观,灵前有戚戚之容,戏前有欢乐之意。中国的风俗,最通人情,达世故,有辩证法。富人家办丧事,则有老道念经。念经是其次,主要是吹奏音乐。这些道士,并不都是职业性质,很多是临时装扮成的,是农民中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所奏为细乐,笙管云锣,笛子唢呐都有。最热闹的场面,是跑五方。道士们排成长队,吹奏乐器,绕过或跳过很多板凳,成为一种集体舞蹈。出殡时,他们

13、在灵前吹奏着,走不远农民们就放一条板凳,并设茶水,拦路请他们演奏一番,以致灵车不能前进,延误埋葬。经管事人多方劝说,才得作罢。在农村,一家遇丧事,众人得欢心,总是因为平日文化娱乐太贫乏的缘故。 大戏农村唱大戏,多为谢雨。农民务实,连得几场透雨,丰收有望,才定期演戏,时间多在秋前秋后。 我的村庄小,记忆中,只唱过一次大戏,虽然只唱了一次,却是高价请来的有名的戏班,得到远近称赞。并一直传说:我们村不唱是不唱,一唱就惊人。事前,先由头面人物去“写戏”,就是订合同。列时搭好照棚戏台,连夜派车去“接戏”。我们村庄小,没有大牲口(骡马),去的都是牛车,使演员们大为惊异,说这种车坐着稳当,好睡觉。 唱戏一般

14、是三天三夜。天气正炎热,戏台下万头攒动,尘土飞扬,挤进去就是一身透汗。而有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此时刻,好表现一下力气,去“扒台板”看戏。所谓扒台板,就是把小褂一脱,缠在腰里,从台下侧身而入,硬拱进去。然后扒住台板,用背往后一靠。身后万人,为之披靡,一片人浪,向后拥去。戏台照棚,为之动摇。管台人员只好大声喊叫,要求他稳定下来。他却得意洋洋,旁若无人地看起戏来。出来时,还是从台下钻出,并夸口说,他看见坤角的小脚了。在农村,看戏扒台板,出殡扛棺材头,都是小伙子们表现力气的好机会。 唱大戏是村中的大典,家家要招待亲朋,也是孩子们最欢乐的节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个歌语,名叫“四大高兴”。其词曰:新年

15、到,搭戏台,先生(学校老师)走,媳妇来。反之,为“四大不高兴”。其词为:新年过,戏台拆,媳妇走,先生来。 可见,在农村,唱大戏和过新年,是同样受到重视的。 拉洋片劳动、休息、娱乐,构成了生活的整体。人总是要求有点娱乐的。 我幼年的时候,每逢庙会,喜欢看拉洋片。艺人支架起一个用蓝布围绕的镜箱,留几个眼孔,放一条板凳,招揽观众。他自己站在高凳上,手打锣鼓,口唱影片的内容情节,给观众助兴。同时上下拉动着影片。 也就是五六张画片,都是彩画,无非是一些戏曲故事,有一张惊险一些,例如人头落地之类。最后一张是带点儿“彩”的,我记得题门叫“大闹瓜园”。 每逢演到这一张的时候,艺人总是眉飞色舞,唱词也特别朦胧神

16、秘。到了热闹中间,他喊一声:“上眼!”然后在上面狠狠盖上一块木板,影箱内顿时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下来一一收钱、并做鬼脸对我们说: “怎么样小兄弟,真看吧?” 这种玩意,是中国固有,可能在北宋时就有了。 以后,有了新的洋片。这已经不是拉,而是推。影架有一面影壁墙那么大,有两个艺人,各站一头,一个人把一张张的照片推过去,那一个人接住,放在下一格里推回。镜眼增多了,可容十个观众。 他们也唱,但没有锣鼓。照片的内容,都是现实的,例如天津卫的时装美人,杭州的风景等等。 可惜我没有坐下来看过,只看见过展露的部分。 后来我在北平,还在天桥拉洋片的摊前停留,差一点叫小偷把钱包掏去。 (节选自孙犁乡里旧闻

17、,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里逢丧事请小戏,谢雨则唱大戏,在作者看来大戏小戏受欢迎的原因是平时文化娱乐太贫乏。B乡村春节时期有悬吊挂的风俗,文章对吊挂的画法、内容、形式、受众均做了解说,使得吊挂舞动如在眼前。C灵前悲伤,戏前欢乐。这与陶渊明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人们对生死的通透。D唱大戏时,看戏扒台板是小伙子们表现力气的好机会,这种行为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别无二致。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句话统摄全篇,是文眼,表现了作者的故土之思。 B“硬拱”“扒住”“往后一

18、靠”,一连串的动词再现了扒台板的小伙子体格好力气大,富有画面感。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口吻,讲述过程中回忆和现实相交织,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D文章描写过去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和风俗,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境遇,具有现实主义风格。8.请简要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9.俗话说“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这句话用于孙犁晚年所作的乡里旧闻最是恰当。请分析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夫有非常之时势,然后有非常之英雄;有非常之英雄,然后建非常之功业。人有非常之功业,而名以立;国有非常之功业,而

19、邦以兴。是故时势也、英雄也、功业也,立名之基础,兴邦之利器也。然而立名事末,兴邦事伟。既有非常之时势,要必有非常之功业建之于国以固邦本始克成非常之英雄耳。且夫天下承平,四海晏乐,非非常之时势也。家国铜驼之感,宗庙有禾黍之悲,大厦将倾,扶危有待众木。国运既替,光复必俟后人。是诚所谓非常之时势矣!间尝读史,至晋刘琨“或多难以固邦国”一语,不禁深致服膺。知有非常之时势,适足以兴固邦本,挽已坠之家国也。当夫西汉末造,中原纷扰,新莽窃篡,光武以一余裔,卒致中兴之志。战国之际,越并于吴,为人奴隶,供人驱使,勾践以亡国之君,乃达报吴之念。斯二君者,处国破家亡、宗庙丘墟之际,乃能转危为安,重整山河,何哉?盖子

20、舆氏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患既开,外侮斯乘。当是时也,忧时之君,爱国之士,目击受他人之凭陵践踏已甚,乃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一旦羽毛丰满,登高而呼,久困之民必揭竿而随,不达再兴之域、邦固之境,未之有也。故俾斯麦乃能挽已颓之大厦,不十年乃复兴;加里波第乃能拯久替之国运,使数千年之古国复立于今之新世界中。由是以观古今东西,处非常之时势者,均可以成非常之功业。多难兴邦,刘子诚不我诬也。然返察吾国,自海禁大开,强邻逼处。鸦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战,法人欺我;布楚之约,俄人噬我;马关之议,日人凌我;及乎庚子,诸国协力以谋我。事急矣!时逼矣!非常之势,多难之秋,至斯亦云极矣!呜呼!莽莽神州,已倒之狂

21、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不然多难既不足以固邦国,时势亦不足以造英雄。兴汉心无,报吴志没。加里波第不作,俾斯麦之已亡。衰草斜阳,行将会铜驼于荆棘;中原故趾,当必见披发于伊川。则刘子所谓或字之义者,殆在是欤?悲夫! (节选自周恩来或多难以固邦国论,有删改)注 刘琨:爱国志士。少年时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俾斯麦:德国统一过程中的功臣,被称为“铁血宰相”。加里波第:意大利国家独立和统一运动的杰出领袖。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周朝大夫辛有到伊川(今河南,伊河所经之地)境,见有人披发在野外祭祀,他哀仪礼已亡,叹中原之地风俗已堕落为蛮夷之举。时间不长

22、,外族入侵伊川。后因用为咏国难将至之典。此篇作于1916年,周恩来面对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发表看法,时年18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要必有非常之功业A建之B于国C以固D邦本E始克F成G非常之英雄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铜驼,铜铸的骆驼。汉朝曾铸有铜驼二只,夹路相对,文中表示国家强盛。B.禾黍,庄稼。一般指宫室成了农田,长满禾黍,文中借以感慨故国破败。C.中兴,国家由衰落而重新兴盛。文天祥曾言“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D.请缨,自请出征杀敌。源见“终军请缨”,谓自

23、告奋勇除灭边患。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一个人只有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功业,才能确立功名;国家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才能得以兴盛。B.晋朝刘琨提出了“或多难以固邦国”的观点,对此作者深以为然,表示高度的赞同和发自肺腑的钦佩。C.为证实“或多难以固邦国”,作者涉古及今,旁征博引,通过光武中兴和勾践灭吴等例子加以论证。D.作者用“弱冠请缨”“闻鸡起舞”两个典故勉励国人振奋精神,在此基础上强调“多难”并不能“固邦国”。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多难兴邦,刘子诚不我诬也。(4分)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分)(琵琶行(并序)

24、14.当年周恩来的老师在该手稿页旁批“笔势伟”,请概括本文“笔势伟”在何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注】鸣髇(xio):一种响箭。匈奴太子冒顿以此引领部下齐射其父,弑父夺位。借指金主完颜亮狂妄南侵,结果被击溃,自身被部下杀死。拓跋焘南侵也是同样下场。季子:战国纵横家

25、苏秦,字季子。穿着黑貂裘衣成功游说诸侯合纵御秦。南山虎:汉将李广免职闲居南山,误把石头当作老虎而射杀,箭入石头。富民侯:汉武帝晚年封号丞相,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落日塞尘起”渲染出敌寇来势汹汹的紧张氛围,“列舰耸层楼”表现宋军军容雄壮,战舰高大。B“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两句,词人以季子自比,突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锐进之气。C.“今老矣,搔白首”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均抒发了词人时不我待、老大无成的感慨。D.词尾劝告友人莫效李广那样射虎习武,不如做个苟安于世的富民侯,酸楚愤

26、激,耐人寻味。16.词的下片意蕴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9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用来表达由深思引发激昂慷慨心绪的一句是 。(2)短歌行中写有劳贤士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的一句是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航海的人谈及仙山难以找寻的两句 , 。(4)琵琶行中表示听了琵琶女演奏后,一股愁绪悄然滋生的一句是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酒水祭洒江上明月的一句是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出征失败后狼狈逃难的一句是 。(7)古人常借“鸟”意象以抒发情感,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一句,辛弃疾菩萨

27、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一句。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 )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 ),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 ),“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

28、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 )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 ,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就成了“消耗战”。读书并不在多,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18.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29、分)A皓首穷年 口诵心惟 一目十行 无足轻重B皓首穷经 含英咀华 过目万卷 举足轻重C皓首穷经 含英咀华 一目十行 举足轻重D皓首穷年 口诵心惟 过目万卷 无足轻重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题。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

30、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20.下列与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子。(铁凝哦,香雪)B他高兴地回答:他曾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C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能御风而行。而这御风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沐沂工匠精神应成青年气质)D所谓“调查纲目”,要有大纲,还要有细目,如“商业”是大纲,“布匹”是细目

31、,布匹下再分“洋布”“土布”“绸缎”各项细目。(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21题。安慰顾城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纯净明亮的小诗。它揭示了物资匮乏、生活苦难时期人们所应坚持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真谛。B诗歌从妈妈的角度叙述其为做果酱发愁的这件事。开头一二句写景,描写了一个月光朦胧宁静祥和的夜晚。C诗歌中“野葡萄”“小月亮”“果酱”是艰难岁月的某种隐喻,它们是对尘世生活的一种美化和净化处理。D“一枚

32、甜甜的红太阳”,从形状、味道和色彩写出了一个全新的太阳意象,预示着新的生活、新的梦想的开始。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芣苢这首诗,用“采”“掇”“袺”描写了劳动的繁复;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深入稻田,数十年如一日;种子达人钟扬从2001年以来,每年都要去西藏高原采集种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少到多,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反复劳动。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2023.11.08

33、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衙署”,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欠妥,原文表述是“大多属于”)2. (3分)A(B项“(很高的)经济价值”欠妥,原文表述为“这些建筑和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都”表述亦欠妥。C项“只有才”,逻辑关系表述错误。D项没有因果关系)3. (3分)D(毕飞宇关注淮学,不属于淮学范畴)4. (4分)首先阐述淮学的学科基础(条件),其次指出淮学的研究范围,接着指出淮学的研究策略,最后揭示淮学的研究意义。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5. (6分)一是加强西游文

34、化的地方文献、历史名人、建筑园林、文学书画等研究,并推进融合互补。二是认识到淮安西游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和其他地区的西游文化开展比较研究,扬长避短,兼收并蓄。三是成立由政府、文化部门主导与民间学术团体自发组织相结合的西游记学术研究会,加强学术研究,扩大西游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加大对西游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使之成为淮安城市宣传招牌。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6.(3分)D(“这种行为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别无二致”错,鲁迅的“看客”意在批判国民的劣根性)7.(3分)C(“讲述过程中回忆和现实相交织”错)8.(6分)采用

35、白描手法,描写故乡春节时鼓手击鼓的场景,表现故乡人民节日的情趣。从多感官角度描写,视听结合,绘声绘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鼓手敲鼓的动人景象。语言古朴典雅,句式整齐,多用文言词语,简洁凝练,富有张力。(每点2分,“动作描写”给1分)9.(6分) 对故乡深情的追忆和眷念。作者在缅怀童年经历和乡风民俗中寄寓着浓浓的乡愁。对农民生存境遇的理解和悲悯。对穷苦贫乏的农民娱乐,作者不以伦理道德视之,而以平和温情待之,品赏咀嚼,予以尊重。对农民新生活的期盼和追求。作者以古朴、细腻之笔表现了农民淡然超脱、快乐热闹背后的痛苦与悲凉,蕴含着此情。对已逝去的美好的淡淡忧伤。文末,作者将过去与当下娱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进行

36、了对比,隐喻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选自乡里旧闻,孙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A C E(要必有非常之功业,建之于国,以固邦本,始克成非常之英雄耳)11.(3分)A(“铜驼”在文中表示国家衰败)12.(3分)D(“在此基础上”有误。周恩来意思是国人如果不能发愤图强,那么多难就不会兴邦)13.(8分)(1)(4分)多灾多难能够使国家变得强盛,刘先生确实没有欺骗我啊。(“兴”,使兴盛;“子”,尊称对方;“诚”,确实,的确;“不我诬”,宾语前置。每点1分)(

37、2)(4分)我被贬到地方任职已两年,(一直)宁静安适,(突然)被这个人的话触动,这天晚上才感觉有被贬谪的意味(或译“才有被贬谪的感觉”)。(“出官”,京官贬黜到地方任职;恬然,宁静安适,不在意的样子;“自安”,自己感到安适;“迁谪”,降职流放。每句1分)14.(3分)文气豪放情感激越多用警语善于用典多用感叹句、反问句多用整句(排比句、骈偶句),对仗工整。运用顶针修辞。(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附【参考译文】 有那不同寻常的时势,然后才会出现不同寻常的英雄;有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就会建立不同寻常的功勋事业。人有了不同寻常的功勋事业,名声就可以树立了;国家有了不同寻常的功勋事业,国家就可以兴盛了

38、。因此时势、英雄、功勋事业,是树立名声的基础,是使国家兴盛的锋利武器。然而树立个人名声事小,使国家兴盛事大。既然有不同寻常的时势,总归有不同寻常的功勋事业,把它用在建设国家上,来巩固国家的根本,才能够成就不同寻常的英雄。况且天下太平,四海安乐,不是不同寻常的时势。家国有沦落破败之感,社稷有故国亡失的悲伤,大厦将要倾倒,扶助倾侧尚待众多栋梁。国运已经衰废,恢复原有的事业必定等待后来人。这就是所说的不同寻常的时势。我曾经读史书,读到西晋刘琨的“或多难以固邦国”一句,不禁由衷信服并牢记于心。知道只有不同寻常的时势,才足以兴盛巩固国家的根本,挽救已陷凋零的家国。当那西汉末年,中原纷乱,王莽窃取篡夺皇权

39、(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光武帝凭借汉室余裔(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的身份,最终实现了“光武中兴”的志向。战国之时,越国被吴国吞并,越国人做人家的奴隶,供人家驱使差遣,勾践作为亡国之君,最终实现灭吴的念想。这两个人,处在国破家亡、宗庙社稷成为废墟的时候,竟然能够转危为安,重整山河,为什么呢?孟子有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内的祸害忧患已经出现,国外的侵凌就趁机而来。在这个时候,忧念时事的君王和爱国的仁人志士,感受到别人太多的欺侮践踏,于是就会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一旦力量积蓄充足,登高一呼,长久困顿的百姓必然揭竿相随,这样还不能达到国家再度兴盛、稳固的境地,是从没有过的事

40、情。所以俾斯麦竟能够挽救已经倾颓的大厦,不到十年就实现了国家复兴;加里波第却能拯救长久衰废的国运,使几千年的古国又屹立在当今这个新世界中。由此来看古往今来、东方西方,处在不同寻常时势下的国家,都可以成就不同寻常的功勋事业。多难兴邦,刘琨的确没有欺骗我们呀。 然而反观我国,强大的邻国步步进逼:鸦片战争,英国人侵略我们;越南战争,法国人欺侮我们;尼布楚条约,俄国人吞噬我们;马关条约,日本人欺凌我们;到了庚子年,各国合力谋杀我们。事势紧急呀!时间紧迫呀!不同寻常的时势,多灾多难的时刻,到此也已经达于极点!莽莽神州,已经泛滥的狂涛亟待挽回;茫茫华夏,真正的中流砥柱是谁?青年人应像终军自请从军报国,应像

41、祖逖闻鸡起舞,及时奋发向上,我非常希望国人不要辜负了这个历史责任。不然多灾多难既不足以使国家稳固,时势也不足以造就英雄。兴复汉室的心愿没有了,灭吴的志向也荡然无存。加里波第没有了,俾斯麦也已经亡故。衰草斜阳下,将会看到铜驼湮没在荆棘之中了;中原旧地,当会见到沦为异族之手。那么刘琨所言和警醒我们的,大概就是这样吧?悲哀啊!(选自周恩来南开中学论说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 天津南开中学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C(“廉颇”一句,重在抒发闲置不被重用的愤激。)16.(6分)壮志难酬的愤懑年华易逝的嗟叹对官宦生涯的厌倦隐居的无奈对时政的不满

42、。(1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附【助读鉴赏】注释:杨济翁是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族弟,时正飘泊扬州。1178年,辛弃疾经过扬州,与这两位友人,在船上聚会。想起了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南侵,被十万宋军击溃,自身被部下杀死。拓跋焘也是同样下场,南侵被打得风愁雨惨,返回后被手下杀死。应和友人水调歌头词云“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而作此首词。组练:组甲练袍,指军队。投鞭飞渡:前秦苻坚南侵东晋,狂称投鞭能截断江流,后败被部下所杀。橘千头: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呼千头橘为奴,临死前交给儿子维持生计。此处指隐居。翻译:(忆当年)落日雄浑,边境上战争的烟尘涌起,秋高气爽,金兵大举进犯我领地。看

43、我雄壮的十万大军奋勇迎敌,江面上排列的战舰如耸立的高楼。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想当年冒顿谋杀生父,响箭上染满血迹,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部下手里。年轻时我正像苏秦一样年少气锐,跨着战马身披黑貂裘为国奔走效力。 如今我事业未成,人已老朽,搔着白发又经过这扬州旧地。我已经厌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上隐居,种橘千株来游憩。你们二位都是东南一带的名流,胸藏万卷诗书前程无比。让我尝试着为你们出谋划策:不要学李广在南山闲居射虎,只去追求太平富贵才最为相宜。赏析:杨济翁水调歌头叹英雄失路,不胜悲怆。原词为: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

44、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辛弃疾和其韵,酬以反语作结。乍读令人诧异,继而会意在心,乃倍觉味长。上片“追昔”。起句“落日”两句,即给金人发动的掠夺性战争,罩上凄凉色调。完颜亮以六十万之众,欲“投鞭飞渡”,过江一举灭宋,宋高宗赵构惊惶失措,打算“放散百官”,逃命海上。宰相虞允文等甘冒矢石,拚死抵抗,终使金人兵溃而退。“谁道”二字,一声断喝中,饱含着对于金兵的蔑视和对己方的信心。“血污”“风雨”两句,写敌人败退身亡之状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用典如此精当,可谓出神入化。“汉家”

45、这两句以威武雄壮的声势,深情讴歌抗金将士的凛然正气和斗争精神,揭示金人所以溃败的主要原因。“季子”两句,则是作者的自我画像,气势非凡,英姿飒爽。当时辛弃疾年22岁,在山东与耿京高举义旗,戮力抗金,正是对这一壮举的深情回顾。词由远而近,由他人而自己,逶迤写来,为下片述情创造契机。下片“抚今”。“今老矣”三句,骤然跌入低沉。自“隆兴和议”以来,投降派相继得势,辛弃疾空有抗金之志,而终不能如愿,请缨无门,虚度年华。朝廷上下苟且偷安,失望之余,一腔激愤无以排遣,而对二位“东南名胜”说出这样的反话来,李广力能弯弓射虎,与胡人大小七十余战,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终不得封侯;你们还是去追逐时尚,偃武修文,谋

46、求“富民侯”吧! 这样的反话较之直出,感情尤为炽烈。行文腾挪,用意含蓄,个中酸楚愤激,耐人寻味,愤语、反语的运用,也有强化感情色彩的作用。(选自稼轩词百首译析,刘扬忠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7.(9分)1句1分。(1)怅寥廓 (2)越陌度阡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一尊还酹江月 (6)赢得仓皇北顾 (7)羁鸟恋旧林,山深闻鹧鸪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8.(3分)D(皓首穷年:强调长时间锲而不舍地追求;皓首穷经: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口诵心惟:口中朗诵,心里思考。含英咀华:欣赏、体味或

47、领会诗文的精华。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过目万卷 :形容看书很多。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举足轻重:形容身份或地位特殊,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19.(6分)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做学问如作战 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每点2分) (选自朱光潜谈读书,朱光潜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20.(3分)D(划线句为比喻。A拟人 夸张。B“像”表比较。C夸张。D比喻)(选自废名作品精选,沙铁华月华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21.(3分)B(“妈妈角度”错,应该是孩子角度)四、写作(60分)作文评分细则 2023.11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芣苢这首诗,用“采”“掇”“袺”描写了劳动的繁复;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深入稻田,数十年如一日;种子达人钟扬从2001年以来,每年都要去西藏高原采集种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少到多,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反复劳动。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