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
2、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 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
3、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与以个人好恶维持的所谓的“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
4、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秩序的社会,假如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 字包含着多种意义,概括说来,体现于行为活动或仪容态度的多称为“礼仪”,体现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条文的多称为“礼制”,体现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的多称为“礼义”。所以中国古代的“礼”就常被区分为行为之礼、制度之礼和观念之礼三个方面。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
5、行为规范。”在这里,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约束人们信念的是“礼”,指导人们行动的是“传统”。于是,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乡土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以认可和执行,乡土社会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证。费孝通强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之所以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也尽在对于其形而上意义的肯定之中,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力量是“礼”,“礼”在自古以来便是为了维持秩序的观念分散在宗教、
6、道德和法律中,集中体现在政治中,如果没有了维持秩序这个重要的目标,“礼”的众多观念和学说也不会得以发展。而在维持秩序这个特定的条件之下,“礼”也充分发挥了其希望被赋予的作用,从最初的具体的祭祀活动,逐渐拥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礼”内化于人心而维持“无法”的社会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独”便是内化的文化对于人的约束的典型例子。礼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 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也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现代人的行动,费孝通所讲的礼治社会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7、(摘编自卜玥、何健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孝通认为礼与法的区别在于维持规范时所依靠的力量,法需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则需要依靠传统来维持。B.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C. 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虽然“无法”,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D. “传统” 指导人们的行动,“礼” 约束人们的信念,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上社会行为规范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乡土社会而言,社
8、会经验积累形成了传统,生活中的问题就能从传统得到保障的办法,乡民不必知之,只要照办。B. 乡土社会的人们容易形成固定概念,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形成了普通所谓的“仪式”,也就是礼。C. 在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中,礼的范围是广泛的,它既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也包括礼仪制度和礼义廉耻的观念。D. 无论是法律,还是“礼”,其目的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只不过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3.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下列不属于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的一项是( )A. 礼是一种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传统。B. 礼是教化而成月主动遵守的日常习惯。C. 礼是用来约束人
9、际关系的行为规范。D. 礼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仪式化。4. 请依据材料概述“礼治”和“法治”的区别。(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红棉袄孙犁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暗了。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
10、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我说:“是。”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
11、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
12、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的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一定是打摆子!”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
13、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 ”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
14、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有删改)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中头发梳得“平”写出姑娘的干净利落
15、,和人说话时眼睛“盯”住人,表明姑娘善于观察,聪慧机警。B. 想到要接待陌生人时表现出踌躇以及提出治疗打摆子的迷信方法,这些情节使姑娘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C. 从人物的身份角度考虑,本文中的“姑娘”比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更能体现出军民鱼水情的主旨。D. 百合花中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棉被的悲剧结局比红棉袄的结局更耐人寻味,更有感染力。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中对风的描写,既渲染充满寒意的氛围,也推动两人需要落脚休息和顾林打摆子需要保暖等情节的发展。B.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渲染手法,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绘得生动传
16、神。C. 本文中的物象“红棉袄”具有象征意味,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表达对前方战士的有力支持。D. 文中姑娘并无名字,可见作者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以小见大表现冀中女性的群体形象。7. 红棉袄 中的“我”,并非故事的主人公,但在小说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8. 红棉袄 和百合花存在很多相似点,请结合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 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17、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 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 寡人闻命矣。”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
18、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节选自晏子春秋)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
19、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B.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C.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D.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被狐白之裘” 的“被”,意思是穿,与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相同。B. “今君不知也” 的“知”,意思是智慧,与劝学中“则知明
20、而行无过矣”的“知”相同。C. 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恭敬之意;在书信中用作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D. 桓公即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任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制度,齐国遂逐渐强盛。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景公不知民生疾苦,晏子就列举古代贤君的做法来规劝齐景公,使景公顿悟,进而下令抚恤生民。B. 齐景公很喜欢捕鸟,大臣烛邹因为对鸟管理不善导致鸟飞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便下令要杀了他。C. 齐景公派使臣到晏子家,晏子把食物分给使臣吃,结果两人都没吃饱,景公得知后认为晏子家很贫穷。D. 齐景公想用管仲受封的例子来说服晏子接受赏赐,晏子
21、却认为管仲受封是愚人的做法,不能够仿效。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2)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13. 晏子是如何让景公打消了杀烛邹的念头的?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掌刑狱。淳熙六年至七年( 11791180),辛弃疾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写下了这首词。14. 下列对这首词的
22、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头两句,通过昏暗浮动的景象,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B. 上阕第四句写词人遇见老友,引起自己的思乡之情,气氛愈加沉闷。C. 下阕承“潇湘逢故人”一句,作者见到友人,倾诉衷肠,回首往事。D. 最后两句词人蘸着血和泪,表现出自己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15. 辛词善用典,下阕中使用的“羽扇纶巾”典故,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请简要分析辛词与苏词使用“羽扇纶巾”各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16.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中“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23、(2)在劝学中,“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3)师说中,韩愈认为对学习句读很努力,对于道理却很漠然,这种做法本末倒置,他对这种人的看法是“_,_。”(4)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憨厚痴情的有情人形象。(5)“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文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_,_”。(四)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17.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列缺霹雳 虽有槁暴B. 君子生非异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须臾成
24、五采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寄蜉蝣于天地18. 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望美人兮天一方B.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至于泰安D. 老大嫁作商人妇 旌旗蔽空1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虎鼓瑟兮鸾回车 则耻师焉 商人重利轻别离 孔子师郯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吾从而师之訇然中开A /B. /C. /D. /20.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青,取之
25、于蓝,而青于蓝C. 渺渺兮予怀D.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的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广受好评,观众交口称赞,很是喜爱。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武夷山、九寨沟和黄龙三处世界遗产,都以绝美的自然景观而_。令人向往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层林尽染的九寨沟景观,_的黄龙钙华池,宛若人间仙境,游者走在其间,_。武夷山九曲溪上的竹排,划过了历史的长河;苏州园林的曲水修廊,阅尽了人间的沧桑;鼓浪屿上的琴声,飘散在夏日的海风中这些都是文明的传承、活
26、态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_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闻名于世 绚丽多彩 怡然自得 生生不息B. 立身扬名 浓墨重彩 怡然自得 生生不息C. 立身扬名 绚丽多彩 悠然自得 历久弥新D. 闻名于世 浓墨重彩 悠然自得 历久弥新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B. 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
27、传承的主题,展览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C. 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D. 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23.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四、写作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单靠报纸或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
28、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黑塞阅读:目的和前提材料二:“快餐式阅读”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兴起,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不少青少年为了追求“悦读”而弃华章名著于不顾,只选择那些图文并茂,亦或只有单纯图片、视频的电子读物。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
29、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 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
30、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
31、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与以个人好恶维持的所谓的“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秩序的社会,假如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
32、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 字包含着多种意义,概括说来,体现于行为活动或仪容态度的多称为“礼仪”,体现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条文的多称为“礼制”,体现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的多称为“礼义”。所以中国古代的“礼”就常被区分为行为之礼、制度之礼和观念之礼三个方面。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这里,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33、。约束人们信念的是“礼”,指导人们行动的是“传统”。于是,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乡土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以认可和执行,乡土社会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证。费孝通强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之所以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也尽在对于其形而上意义的肯定之中,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力量是“礼”,“礼”在自古以来便是为了维持秩序的观念分散在宗教、道德和法律中,集中体现在政治中,如果没有了维持秩序这个重要的目标,“礼”的众多观念和学说也不会得以发展。而在维持秩序这个特定的条件之
34、下,“礼”也充分发挥了其希望被赋予的作用,从最初的具体的祭祀活动,逐渐拥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礼”内化于人心而维持“无法”的社会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独”便是内化的文化对于人的约束的典型例子。礼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 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也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现代人的行动,费孝通所讲的礼治社会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摘编自卜玥、何健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费孝通认为礼与法的区别
35、在于维持规范时所依靠的力量,法需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则需要依靠传统来维持。B.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C. 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虽然“无法”,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D. “传统” 指导人们的行动,“礼” 约束人们的信念,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上社会行为规范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乡土社会而言,社会经验积累形成了传统,生活中的问题就能从传统得到保障的办法,乡民不必知之,只要照办。B. 乡土社会的人们容易形成固定概念,对于规定的
36、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形成了普通所谓的“仪式”,也就是礼。C. 在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中,礼的范围是广泛的,它既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也包括礼仪制度和礼义廉耻的观念。D. 无论是法律,还是“礼”,其目的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只不过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3.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下列不属于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的一项是( )A. 礼是一种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传统。B. 礼是教化而成月主动遵守的日常习惯。C. 礼是用来约束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D. 礼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仪式化。4. 请依据材料概述“礼治”和“法治”的区别。【答案】1. A 2. D 3.
37、 D 4. 礼治是靠传统来规范的,而法治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礼治是人们接受教化后主动遵循的,而法治是人们受法律条文的约束而被动遵循的。礼治适用于传统的乡土社会,而法治适用于变迁很快的社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错,材料一第三段“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所以“失德”更多的是受社会舆论谴责。C.“作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
38、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可知,是“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的看法”。D.“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土社会行为规范”错,材料二第三段“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所以是礼和传统的关系共同形成这两方面,而不是指它们分别代表这两方面。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推论不成立,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等可做出判断。故选D。【3题详解】
3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 原文材料一第三段“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则有甚于道德”可知,费孝通认为“礼”与“道德”不同。“礼是道德的仪式化”不符合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礼治”和“法治”的区别:材料一第一段“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材料一第四段“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材料一第五段“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
40、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据此看出,礼治是靠传统来规范的,而法治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材料一第一段“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材料一第二段“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材料一第三段“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据此看出,礼治是人们接受教化后主动遵循的,而法治是人们受法律条文的约束而被动遵循的。材料一第五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
41、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据此看出,礼治适用于传统的乡土社会,而法治适用于变迁很快的社会。(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红棉袄孙犁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暗了
42、。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我说:“是。”她把我让到她家里,
43、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
44、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的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一定是打摆子!”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
45、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 ”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
46、不好?”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有删改)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中头发梳得“平”写出姑娘的干净利落,和人说话时眼睛“盯”住人,表明姑娘善于观察,聪慧机警。B. 想到要接待陌生人时表现出踌躇以及提出治疗打摆子的迷信方法,这些情节使姑娘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