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31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

2、”“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是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

3、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反复提及的心愿,其中潜藏的,是对“文”能够承载作者情

4、志、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普遍情感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

5、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取。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对不会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

6、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材料二: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

7、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于东西方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述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诸己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

8、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摘编自徐放鸣、徐熙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B. 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查范围。C. 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D.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以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9、是()A.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B. 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C. “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D.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A. 汉书中记载,诗赋“可以观风俗,知薄厚”,由此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当时的民风与政治状

10、况。B. 文心雕龙中“为情而造文”“为文而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故乡的烟火冯积岐我两年没有回故乡岐山了,有发小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只能搪塞:远,不方便。

11、其实,坐车才两个多小时,况且,有高速公路,有高铁。地理上的距离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可以用遥远来形容,心的距离是无法计算、难以形容的。坦诚地说,我和故乡心远了。我必须承认,我习惯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嚣,不习惯故乡的恬静和安闲;我习惯了城市的雾霾和暧昧,不习惯故乡的清爽和纯粹;我习惯了城市的忙乱和繁复,不习惯故乡的从容和简单。城市生活的习惯,一刀一刀地削砍着我对故乡积累的情感。人的习惯太可怕了。就像波浪冲刷堤岸,一天天,一年年,连石头也会被咬碎的,何况人?暮春初夏时节,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岐山县陵头村。陵头这个村名,曾经给我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也给我们村老实纯朴的农民们带来了虚空的自傲和毫无实际意义的荣

12、耀。只有埋葬皇族的地方叫陵,而平民百姓的埋葬地即使是一块宝地,也只能叫坟墓。我们村的人,住在什么人的陵头上?答案是,我们村就在西周皇族的陵地附近。由此,我们村里的人断定,陵头村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感受到的是当下,我呼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让故乡的气息充盈我的血脉。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是由气息、色彩和声音构成的,即使挂在墙上的一根鞭子、立在院子里的一把镢头上,也洇漫着故乡特有的气息,这种气息,难以命名,却十分饱满,它是故乡的内涵。小麦正在扬花,油菜结了荚。放眼望去,田野上浓郁的绿色,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得天空是绿的,空气也是澄明的绿。庄稼、青草、树木默默地

13、伫立,故乡是一片静态。这个时候的故乡,只能聆听,只有听懂故乡,才能把心和故乡接通。行走在故乡的田间土路上,双脚被路两边的青草淹没了,咬住了。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渴望,挥动镰刀,割它几捆子,背回家。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一把青草也很难在路边寻觅到,青草还没长到一拃高,就被人割走了。现在,任凭青草疯长,不要说没有人割它,村里人恐怕想也不会想到,它可以喂猪喂牛;不要说家家户户不养猪不养牛,村里人恐怕连割青草的镰刀、捆青草的绳子也没有了;不要说没有收留镰刀和绳子,连常用的铁锨、镢头、锄头、木叉、簸箕、竹筛子等农具也看不到了。他们有的是电视、电脑、电冰箱和空调。我能掂量到,故乡变轻了,变简单了,变现代了。在我

14、的记忆里,故乡的傍晚是一幅神秘而慵懒的图画,画卷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庄稼人把犁杖从潮湿的泥土地中拔出来,吆着牛,走上了回村子的土路;站在村街上的婶婶们,呼儿唤女的声音,和牛的叫声相呼应。随之,街道上便有了柴草燃烧的清香味儿,放下农具的女人们开始做晚饭,一缕一缕的白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伸上去,又弯下来,飘出村庄,和田野上的氤氲之气相融合,在麦田上空舒缓地游走,给傍晚的气息中增添了朦胧,增添了神秘故乡似乎平添了几分难以解读的美好。现在,我行走在故乡的傍晚,村街上的沉寂和城市里华灯初上的热闹形成强有力的反差。街道上空无一人,坚硬的水泥街道,显得空旷而沉闷。故乡仿佛商场里的橱窗中的模特儿身上的时

15、装,看起来也美,但却不在活物身上,但这也是我的故乡。当我丢掉历史的参照之后,我会习惯改变了面貌的故乡的,既然,我能习惯童年少年时的故乡,将来肯定也能习惯如今的故乡。(选自文化艺术报,有删改)文本二:在作家们的笔下,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愫往往通过具体的情感载体得以表现。于是,故乡情结被物态化了,在散文中便成为一幅幅气韵生动、赏心悦目的图画,其色彩听凭作家们的情绪点染,或舒卷飘逸,或凝重沉郁,或清新爽目,或幽隐朦胧。作家周同宾当学生时常嫌家乡人憨地薄,而当他从城市中返回故乡时,却深深陶醉于故乡的幽静美好之中,作家在一种“微醺”的情绪中展开了对故乡的描绘。对故乡沦肌浃髓的感受与深情必然产生浓郁的诗意,而

16、诗意的流淌又必然借助高度情化的物象,诗情画意的境界由此而形成,这便是故乡情结在审美意义上的简单逻辑。故乡散文在取材上或讲述既往岁月,或描述童年生活的乐趣,或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先天就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黄河浪在故乡的榕树中写道:“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这棵“驼背”榕树给作家的印象最为深刻,儿时的游乐便由此而展开。作家对这棵榕树的分外有感情的回忆,难道不正是对故乡的苦苦追念吗?在故乡散文中,作家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亲切回顾,自然会撩拨我们的童心,让我们以此为参照去重温那彩虹般的岁月,并由此获得情感的释放和

17、精神慰藉。(选自王开志泛论中国现当代散文中的故乡情结,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借口“远,不方便”而难得回故乡,真正的原因是“我”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从而消解了那份积累起来的故乡情感。B. 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现在的故乡比作“商场里的橱窗中的模特儿身上的时装”,是为了突出故乡的美好。C. “我”回到故乡,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但故乡一片沉寂,需要用心去聆听,只有听懂故乡,才能把心和故乡接通。D. 以前,故乡路边青草难觅,现在青草疯长,农家连铁锨、锄头等农具都看不到了,表现出当下故乡生活巨大变化。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18、是()A. 文本一中说故乡的地名曾给“我”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但又说“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这句话意在突出“我”并不像村里人那样以故乡为傲。B. “我”始终在历史的参照之中感受着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由热爱、自豪到忽视、疏远再到习惯的过程。C. 周同宾在学生时代嫌家乡人憨地薄,从城市返回故乡时却深深陶醉于故乡的幽静美好之中,表现了他对乡村的喜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D. 故乡题材的散文蕴含着对故乡独特的审美情趣,黄河浪散文中对“驼背”榕树的描绘,就体现了对故乡追念的审美情感。8. 文本一中叙写故乡过往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文本二中说“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愫往往通过具体

19、的情感载体得以表现”。请结合文本一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辛未,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20、”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九年,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头,宫殿设钟虡。乙未,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

21、持典刑。”于是置理曹掾属。(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B. 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C. 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D. 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讳,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

22、讳,以表示尊敬。B. 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原是察举制的科目,明清时也用作对举人的雅称。C.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古代官职变动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三种,文中的“迁”即升级。D. 乙未,干支组合之一,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为纪年。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操与众不同。他年少之时机智敏锐,能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颙等认为他非同常人。B. 曹操重视人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执政者应该去寻访贤才,唯才是举。C. 曹操关爱士兵。他下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无基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战死士兵的家庭,不得停

23、止供应食粮。D. 曹操重视军法。他认为把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不通晓法律的人是可怕的,因此设置理曹掾属之职。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二十,举孝廉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14. 对于“有行”和“进取”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用现代汉语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发庾岭汤显祖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岭色随行掉,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注】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书抨击朝政,被贬为徐闻县典史,此诗写于

24、赴任途中。霏微:迷蒙。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中“枫叶”“凉蝉”紧扣题目中的“秋”字,也暗合诗人当时的心境。B. 颔联写两岸景色,远近结合,景物色彩相对柔和,略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C. 颈联中的“随”字,将两岸的山色随船行而不断变换色彩的情状写得生动形象。D. 江面上的波光洒满前来送别的客人衣服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16. 诗歌尾联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鹊”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都出现,其比喻义和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

25、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2)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两句,也流露出消极的情绪。(3)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 “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

26、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润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的鼾声【丙】南国

27、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18. 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D. 【丁】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B. 我对涉及山水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C. 我对涉及山

28、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D. 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20.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A.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B.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这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虽然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1) 。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29、就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尽管药食同源,但药与食终有别。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2)_ ,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3) ;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而有些药是不具有食用性的。只有明确了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能安全地发挥食物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效,否则会适得其反。21. 文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 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萧伯纳说:一个理

30、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

31、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是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

32、,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

33、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反复提及的心愿,其中潜藏的,是对“文”能够承载作者情志、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

34、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普遍情感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

35、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取。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对不会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材料二: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

36、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于东西方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

37、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述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诸己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摘编自徐放鸣、徐熙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B. 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

38、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查范围。C. 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D.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以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B. 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C. “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

39、的支撑。D.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A. 汉书中记载,诗赋“可以观风俗,知薄厚”,由此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当时的民风与政治状况。B. 文心雕龙中“为情而造文”“为文而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

40、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 B 2. D 3. C 4. 首先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起源于先秦;然后谈论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最后通过比较,指出这两个命题相近而非相同。 5. (1)“诗言志”的观点是中国儒家经典的共识,即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作者的情趣志向,这是其固有的功能。“文”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

41、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诗言志”让异代之间的传承有了依循。(2)“情欲信”与“文如其人”的风格论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理念是“贵真”。“真”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而“情欲信”强调作品中的情感必须真实可信,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通观材料“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作者对此是肯定的。C.“先秦时期的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42、错,原文的表述是“这一命题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D.“比以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错,原文的表述是“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以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由此可知,应是这两个命题的差异为其互识和互补提供了可能。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

43、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的例子不能支持“文如其人”的观点,因为该选项谈论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另外,建安诗人是一个文学流派,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文人。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可知:首段提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这一核心命题,并阐明其起源、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根据第二段“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

44、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概括可知:文章接着从西方诗学提倡“风格即人”的角度来讲,指出其提出时间晚于我国,其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根据第三段中“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于东西方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述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分析概括:将中西方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指出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一点被著名学者钱锺书敏锐地发现过。最后采用“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论证

45、,最后”的形式回答即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炼信息和提出自己个性见解的能力。(1)“诗言志”的字面意思就是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从材料一的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观点看,说明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尚书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是诗文作品的固有功能。(2)材料一提到,“文”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可见“诗言志”让异代之间的传承有了依循。(3)礼记表记中“情欲信”的观点是对“文如其人”观点的认同。材料一中说“文如其人表达的是一种贵真的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

46、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简言之,“情欲信”强调要在作品中抒发真情、真意,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故乡的烟火冯积岐我两年没有回故乡岐山了,有发小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只能搪塞:远,不方便。其实,坐车才两个多小时,况且,有高速公路,有高铁。地理上的距离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可以用遥远来形容,心的距离是无法计算、难以形容的。坦诚地说,我和故乡心远了。我必须承认,我习惯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嚣,不习惯故乡的恬静和安闲;我习惯了城市的雾霾和暧昧,不习惯故乡的清爽和纯粹;我习惯了城市的忙乱和繁复,不习惯故乡的从容和简单。城市生活的习惯

47、,一刀一刀地削砍着我对故乡积累的情感。人的习惯太可怕了。就像波浪冲刷堤岸,一天天,一年年,连石头也会被咬碎的,何况人?暮春初夏时节,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岐山县陵头村。陵头这个村名,曾经给我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也给我们村老实纯朴的农民们带来了虚空的自傲和毫无实际意义的荣耀。只有埋葬皇族的地方叫陵,而平民百姓的埋葬地即使是一块宝地,也只能叫坟墓。我们村的人,住在什么人的陵头上?答案是,我们村就在西周皇族的陵地附近。由此,我们村里的人断定,陵头村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不过是一种叙述而已。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感受到的是当下,我呼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让故乡的气息充盈我的血脉。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是由气息、色彩和声音构成的,即使挂在墙上的一根鞭子、立在院子里的一把镢头上,也洇漫着故乡特有的气息,这种气息,难以命名,却十分饱满,它是故乡的内涵。小麦正在扬花,油菜结了荚。放眼望去,田野上浓郁的绿色,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得天空是绿的,空气也是澄明的绿。庄稼、青草、树木默默地伫立,故乡是一片静态。这个时候的故乡,只能聆听,只有听懂故乡,才能把心和故乡接通。行走在故乡的田间土路上,双脚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