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30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籍充满智慧,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值得深入挖掘、认真汲取。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按大类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体现了古人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考和哲学思想。经部中,现存传世古籍以儒家经典六经影响最大。从哲学思想角度看,“书以道事”,蕴含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易以道阴阳”,蕴含丰富的宇宙哲学思想。子部中,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庄子以“相对”主义、“无为而无不为”为运动方式,共同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

2、,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史部地理类山海经等书,也为我们保存了“德义仁礼信”的宇宙观和价值观。集部汇集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古圣先贤重视系统性地总结自身或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比如,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构想,孟子中“四端”“五行”及“尽心知性”“知性知天”的阐述,西汉王褒、严君平、扬雄“道德仁义礼”的体系构建,都为我们研究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见,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进程中,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丰富系统的哲学思想。但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一些中外学者习惯于运用西方哲学史范式来书写“中国哲学史”,大量关于中国哲学史

3、的著作成为西方哲学框架下的中国哲学史叙述。当前,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要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的意识。这既是我们书写中国本位“中国哲学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可以利用典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展示中国古圣先贤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的心路历程、思想火花和哲学思维。一是积极利用古圣先贤创造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再思考。比如,中国古代以道德经庄子抽象的“道”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人本”“民本”和“性本”哲学等等。二是针对中国哲学史书写存在的西化问题,有的放矢地构建起中国本位的反映古圣先贤揭

4、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运行模式和守中原理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可以利用孔子等倡导的“中庸”理论,儒家经典确立的“尊师重教”“学以致道”“教学为先”“格物致知”等认知途径。三是对于道德哲学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儒、道、墨等诸子思想资料,构建“仁义礼乐”为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的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梳理归纳“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实践伦理。今天我们沉潜丰富古籍、立足百家学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进而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沉潜丰富古籍、立足百家学术,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材料二:我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

5、浩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在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重要方面。新时代,我们要善于从古籍入手,做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本义是指对人进行礼乐教化。西周时期,对他人的教化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孔子称赞周王朝“郁郁乎文哉”,指的就是文明教化成果斐然。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左传中记载了子产拒绝用珍贵玉器来祭祀的故事,因为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怎么能用“天道”来影响和决定“人道”呢?人的主体性,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随之越来越丰

6、富。在个人对自身方面,人文精神强调修身。我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作为教化的起点,包含着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人格和尊严首先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思想。同时,人文精神还要求在修身时把天性和修养结合在一起,只有把天性和修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君子,才是真正的修身。修身要求个人高度自律、践行诺言。论语中说子路“无宿诺”,意思是子路践行诺言毫不迟疑,答应的事情就会立刻去办。在个人对他人方面,人文精神要求包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于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论语记载,孔子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冷言冷语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农是“隐者”。人文精神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

7、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个人对人类方面,人文精神提倡大爱。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天下之人。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礼记提到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天下为公”。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在发展、安全、气候等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大事上,国与国之间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冯胜君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做好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8、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蕴含了古圣先贤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研读这些典籍,有助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B. 人文精神在强调修身时,不仅要求承认和尊重人格和尊严,还要求有机结合天性和修养,这样才称得上是君子,才是真正的修身。C. 中国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古圣先贤深邃的思想,而人文精神是中国丰富而悠久的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方面。D. 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天下为公”的前提,它体现了人文精神提倡大爱的内涵。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的一项是( )A. 在新时代,我们只要

9、从古籍入手,传承和弘扬好人文精神,做好归纳总结和提炼升华,就能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B.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在西周时期,对他人的教化和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了强化。C. 孟子中“四端”“五行”等阐述,西汉王褒等人“道德仁义礼”的体系构建等哲学思想,都为我们研究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D. 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列举了经、史、子、集四大类中国古籍的代表作

10、品和思想,论证了古人在不同领域都有学术思考和哲学思想,中国古籍充满了智慧。B. 材料一作者依次从构建中国本位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再思考古圣先贤古籍、利用古籍构建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三方面论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C. 材料二从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人类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人文精神强调修身、要求包容和提倡大爱,条理清晰。D. 材料一、二均以大量的事实为论据,用先贤的众多实践和理论成果,论证了古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 论语中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你阐释这两句话的含义,并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句话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什么内涵。(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1、,完成下面小题。暮 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

12、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要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的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13、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年

14、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她看见儿子拿着胡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

15、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胡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胡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

16、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女性,“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哈伦裤出行”,这表明“她”虽已到暮年

17、,但对自己依旧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B. 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C. 文章中描写“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表达出城市的“她”对农民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羡慕。D. 会所里的暮鼓有点喑哑和憋闷,但依然是生命的勇敢呐喊,六十岁的“她”迎着鼓声回家,此刻,生命的积极鼓点在她心中敲响了。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全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从“她”的角度观察那一对在城市务工的母子日常生活,引发感悟,体悟人生。B. 小说人物描写逼真传神,如儿子急切地反复呼喊

18、“快点儿!菜汤都凉了!”,使得一个态度粗鲁、性格急躁的形象跃然纸上。C. 小说以“暮鼓”为题,具有象征意义,寓指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虽然艰辛劳作却坚韧顽强的品格。D. “她”开始认为那个人是“老头”,后来发现居然“是个老太太,是妈”,这种安排形成了反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7. 铁凝在散文我的小传里说:“我企盼在各种各样的不容易之中给读者以希望,这希望也可以在表现失望中获得。”结合文中人物形象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孙君小传清秦湘业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

19、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

20、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

21、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B.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C.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D.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季,本文中指排行第三。古人常以排行作为称谓,一般称长子为伯,次子为仲,幼子为季,其余的皆称叔。例如:孔子名丘,字仲尼。B

22、. 秋闱,指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又称秋试。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中的称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殿试。C. 脩脯,脩,同“修”,修长。脯,干肉。旧时一般指送给老师的礼物或者酬金,本文中就是此意。D. 齿,本文中指年龄,年岁。与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中的“齿”意思相同。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君幼时聪慧过人,记忆力强。学术研究颇有成就。诗词方面的成就在当时与赵艮甫几乎媲美。B. 孙君心高气傲,率性而为。对应制诗不以为然;尤其厌恶嫌弃科举应试之业,入学较晚,对参加科举考试不放在心上。C. 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带

23、着妻子从海上回归故乡无锡。由于战乱破坏,房屋没了,亲戚朋友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D. 作者对孙君的才情特别推崇,但认为孙君早年的诗作不如中年之作精致。令人惋惜的是,他的中年诗作全被焚为灰烬。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

24、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注】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时间,描写了在春天农夫们的生活场景:在田农耕者稀少。B. “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的和煦温暖以及勃勃生机。C. “田家”二句,采用设问的手法,“知者谁”和“吾独知之”自问自答。D. 结尾两句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官场、种田垂钓的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13. 有人评价“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

25、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将学与思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中“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并引起后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3)师说中强调教师职能的两句是“_,_”。(4)古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感情名句,劝学中则用“风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这两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 ,这

26、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风貌。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贾宝玉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 地生活,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而王熙凤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她不负众望, ,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例如林黛玉给人的印象仿佛总是忧郁哀婉,有时又过于尖刻犀利。其实她也有开朗宽厚

27、、柔顺诚恳的一面。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用脂评的话说,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不仅思想深邃、艺术精妙的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可以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5.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6.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

28、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B.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C.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D.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并写出修改过程。(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

29、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18.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接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B. 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C. 我的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D. 鲁迅的作品集很多: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30、,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四、课内知识考查(本题共2小题,6分)20. 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无贵无贱 无:没有 曲罢悯然 悯然:同情的样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就 其皆出于此乎 其:他B. 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栽,种植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确实,实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的 六艺经传 传:解释经书的著作C.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一下子 故不积跬步 跬:古代称指跨

31、出一脚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为所苦 这次第 次第:次序D. 而闻者彰 彰:清楚 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五、整本书阅读考查(3分)22. 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六、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姚雪垠说:“耐得住寂寞的人,能够勤学苦练,从而做出成绩来;相反,耐不住寂寞的人,心浮气躁,热衷于赶时髦、出风头,很难取得大的成绩。”法国作家大仲马说:“寂寞对年轻人而言是一剂良药,它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高尚,还使年轻人保持青春的色泽。”作为青年学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

32、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籍充满智慧,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值得深入挖掘、认真汲取。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按大类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体现了古人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考和哲学思想。经部中,现存传世古籍以儒家经典六经影响最大。从哲学思想角度看,“书以道事”,蕴含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易以道阴阳”,蕴含丰富的宇宙哲学思想。子部中,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

33、”为万物生成模式,庄子以“相对”主义、“无为而无不为”为运动方式,共同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史部地理类山海经等书,也为我们保存了“德义仁礼信”的宇宙观和价值观。集部汇集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古圣先贤重视系统性地总结自身或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比如,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构想,孟子中“四端”“五行”及“尽心知性”“知性知天”的阐述,西汉王褒、严君平、扬雄“道德仁义礼”的体系构建,都为我们研究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见,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进程中,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丰富系统的哲学思想

34、。但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一些中外学者习惯于运用西方哲学史范式来书写“中国哲学史”,大量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成为西方哲学框架下的中国哲学史叙述。当前,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要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的意识。这既是我们书写中国本位“中国哲学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可以利用典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展示中国古圣先贤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的心路历程、思想火花和哲学思维。一是积极利用古圣先贤创造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再思考。比如,中国古代以道德经庄子抽象的“道”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代表的“

35、人本”“民本”和“性本”哲学等等。二是针对中国哲学史书写存在的西化问题,有的放矢地构建起中国本位的反映古圣先贤揭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运行模式和守中原理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可以利用孔子等倡导的“中庸”理论,儒家经典确立的“尊师重教”“学以致道”“教学为先”“格物致知”等认知途径。三是对于道德哲学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儒、道、墨等诸子思想资料,构建“仁义礼乐”为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的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梳理归纳“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实践伦理。今天我们沉潜丰富古籍、立足百家学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进而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摘

36、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沉潜丰富古籍、立足百家学术,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材料二:我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在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重要方面。新时代,我们要善于从古籍入手,做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本义是指对人进行礼乐教化。西周时期,对他人的教化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孔子称赞周王朝“郁郁乎文哉”,指的就是文明教化成果斐然。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左传中记载了子产拒绝用珍贵玉器来祭祀的故事,因为子产认为:“天道远

37、,人道迩。”怎么能用“天道”来影响和决定“人道”呢?人的主体性,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人文精神的内涵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在个人对自身方面,人文精神强调修身。我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作为教化的起点,包含着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人格和尊严首先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思想。同时,人文精神还要求在修身时把天性和修养结合在一起,只有把天性和修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君子,才是真正的修身。修身要求个人高度自律、践行诺言。论语中说子路“无宿诺”,意思是子路践行诺言毫不迟疑,答应的事情就会立刻去办。在个人对他人方面,人文精神要求包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于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论语记载

38、,孔子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冷言冷语不以为忤,反而称赞老农是“隐者”。人文精神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个人对人类方面,人文精神提倡大爱。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行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爱天下之人。这种对于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礼记提到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天下为公”。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在发展、安全、气候等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大事上,国与国之间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

39、济。(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冯胜君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做好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蕴含了古圣先贤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研读这些典籍,有助于我们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B. 人文精神在强调修身时,不仅要求承认和尊重人格和尊严,还要求有机结合天性和修养,这样才称得上是君子,才是真正的修身。C. 中国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古圣先贤深邃的思想,而人文精神是中国丰富而悠久的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方面。D. 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天下为公”的

40、前提,它体现了人文精神提倡大爱的内涵。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的一项是( )A. 在新时代,我们只要从古籍入手,传承和弘扬好人文精神,做好归纳总结和提炼升华,就能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B.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在西周时期,对他人的教化和人自身的修养开始受到重视,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了强化。C. 孟子中“四端”“五行”等阐述,西汉王褒等人“道德仁义礼”的体系构建等哲学思想,都为我们研究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D. 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

41、平。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列举了经、史、子、集四大类中国古籍的代表作品和思想,论证了古人在不同领域都有学术思考和哲学思想,中国古籍充满了智慧。B. 材料一作者依次从构建中国本位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再思考古圣先贤古籍、利用古籍构建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三方面论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C. 材料二从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人类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人文精神强调修身、要求包容和提倡大爱,条理清晰。D. 材料一、二均以大量的事实为论据,用先贤的众多实践和理论成果,论证了古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 论语中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你阐释这两句话

42、的含义,并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句话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什么内涵。【答案】1. D 2. C 3. B 4. 含义:君子追求与人和谐,但不追求完全相同、不盲目附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追求与人完全相同,却不讲究和谐、协调。这两句话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他人要包容”的内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天下大同是天下为公的前提”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礼记提到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天下为公”可知,原文是“天下为公”是前提。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要就”错误,过于绝对。由原文“新时代,我们要善于从

43、古籍入手,做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知,原文说的是“要为”。B.“在西周时期”错误。由原文“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可知,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强化是在春秋时期,而不是“在西周时期”。D.“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错误。由原文“子部中,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庄子以相对主义、无为而无不为为运动方式,共同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可知,原文是“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44、方法的能力。B.“材料一作者依次从构建中国本位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再思考古圣先贤古籍、利用古籍构建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三方面”错误,应该是“依次从再思考古圣先贤古籍、构建中国本位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利用古籍构建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三方面”。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内涵的能力。含义:“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

45、“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结合材料“在个人对他人方面,人文精神要求包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于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人文精神要求彼此尊重个性差异,互相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可知,这两句话体现了人文精神“对他人要包容”的内涵。(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暮 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

46、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要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的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