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肥沃的滋生土壤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
2、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了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殷周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其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
3、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促使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由这种氏族血缘宗法制所决定,社会自然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套思想观念在礼记里被归纳为“五止十义”,“五止”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五止十义”以君臣、父子的
4、关系为主干,以臣、子的责任或义务为重点,敬是忠,也是孝的表现形式,忠是敬的重要内涵,也是孝的具体形态。就此而言,朝廷的为臣之道与家庭的为子之道,分为异途,实为一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观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
5、国的治理几乎看作同一回事。左传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先秦思想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
6、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换言之,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的实践途径。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修
7、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周时期,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主要是通过家族关系的远近来决定财产、土地的继承与分配。B. 殷周至春秋,“由家而国”的社会进程和历史
8、事实,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C. 在等级分封、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是互相重合、融为一体的。D.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既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丰功伟业的动力。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氏族血缘宗法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也决定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B. 按照家国同构的观念,以事亲之孝移之于君,就可以成为国君所需要的臣子,以理家经验治国,就可以治理好国家。C.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下,对“孝”的提倡一方面有利于
9、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统治。D. 家国情怀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在逐渐形成稳固氏族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国同构”观念的一项是( )A. 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B. 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C.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D.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4. 文章首段提出“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渊源”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第2至10段的论证思路。5.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
10、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聂赫留朵夫在监狱的门廊里已等了好久。他来到监狱,在大门口打了打铃,然后把检察官的许可证交给值班的看守。带玛丝洛娃来的看守在离桌子稍远的窗台上坐下。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在心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玛丝洛娃坐在桌子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她对面。屋子里光线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看清她的脸:眼睛边上已有鱼尾纹,嘴唇周
11、围也有皱纹,眼皮浮肿。他见了越发怜悯她了。“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自己的心事,却又被她抢过话头。“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他们就坐了牢。”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着,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
12、?”他说。“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愣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在上帝面前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让人不明白。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
13、有再说下去。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您安静点儿。”他说。“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不明白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我知道,我知道,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
14、了。”聂赫留朵夫说。“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看守走到他们跟前。“你闹什么!怎么可以这样”玛丝洛娃垂下眼睛,将她那双小手的手指紧紧地交叉在一起,又坐下了。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您今天有点
15、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她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还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这倒是真的。”道口工用唱歌一般好听的声音说。“穷人成亲夜晚也短,有钱人想什么有什么,要怎么办就准能办到。”“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她的内心展开了痛苦的活动。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因
16、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直至大醉。(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一部第48章,草婴翻译,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两次提到聂赫留朵夫觉得玛丝洛娃奇怪,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玛丝洛娃与过去的她给他的印象完全不同。B. 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醉酒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她无所顾忌地发泄情感创设条件。C. 小说通过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此次会面,突显了两人之间完全迥异的
17、生活环境和无法逾越的地位鸿沟。D. 玛丝洛娃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少女时代的她曾爱过聂赫留朵夫,但对方的冷酷使她把这份爱深藏在心底,而节选部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将这份情感激发了出来。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虚实结合,通过聂、玛二人的对话,读者可以想象当初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感情的玩弄和欺骗以及玛丝洛娃被抛弃后生活的凄惨。B. “求婚”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线索,聂赫留朵夫求婚与玛丝洛娃拒绝求婚之间的矛盾只是表象,深层矛盾是上流社会与底层劳动人民的矛盾。C. 小说运用大量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玛丝洛娃形象,使其显得生动逼真,更从侧面揭示了玛丝洛娃的不
18、幸遭际。D. 作者在描写人物、讲述故事的同时,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语言辛辣,给人如芒在背之感。8. 面对聂赫留朵夫求婚,玛丝洛娃表现出了极大的怨愤情绪,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其原因。9. 节选小说人物除了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之外,还有柯拉勃列娃、道口工、老婆子等其他人物。请分析这些人物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选自论语宪问)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19、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选自礼记大学)材料三: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
20、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下)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B.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C.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D.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指家族,与墨子兼爱上中“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21、”一句中的“家”意思不同。B. “庶”的本义为“众多”,“庶人”与“庶民”意思相同,都是指平民百姓。C. “舅”是对异姓大夫的称呼,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D. “小子”是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文中“小子”是老师孔子对学生子路的称呼,并无轻视、蔑视之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孔子谈的是君子要注重修身的道理。从自己做起,自己心诚,对人尊敬,这是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根本。B. 材料二中,作者运用了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提出“八条目”,首先以学习对象为主语,把“八条目”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
22、C. 材料三中,妇人宁死于虎口也不愿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D. 材料三中,根据孔子对子路说的最后一句话可见,孔子希望子路能够记住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这件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修身”与“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
23、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5.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对愁态只是轻描淡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名时间。B. “胭脂”两句,以哀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C. “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D.
24、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意思,暗含词人的田园之思。16. 杨炎正是杨万里的族弟,也是辛派重要词人。杨炎正素日与辛弃疾交往甚密,其词作在词风语言、主旨立意、创作手法上也明显受到辛弃疾的影响,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17.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2)老子不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先用“合抱之木”来阐述,接着又以“_,_”来形象说理,最后指出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道理。(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
25、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 ,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情像一条坚韧而( )的丝线,我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一同前行。山和水剪不断也隔不断。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吧那湿漉漉、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木,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给每一根小草啊,也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钉子大小的乡村。而今,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
26、即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天边微微( )着这城市。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 )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水,飞进故乡那( )的月色里月夜瓜棚,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结伴儿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一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绵长 看 虚无缥缈 如诗如画B. 绵延 看 虚无缥缈 诗情画意C. 绵延 睨 缥缥缈缈 诗情画意D. 绵长 睨 缥缥缈缈 如诗如画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无论走到哪里,都
27、有它相伴着一同前行,山和水剪不断也隔不断。B. 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水,剪不断。C. 我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和我相伴一同前行。山,剪不断;水,隔不断。D. 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和我相伴,山和水隔不断也剪不断我们一同前行。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睡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简单,只需躺在床上放松神经和肌肉就可以了,但是对于飘浮于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_。首先,光是人体生物钟最核心的控制因素,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为90分钟,这意味着,24小时中航天员共经历了
28、16个白天及夜晚。_,不符合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造成了宇航员生理系统的紊乱。另外,因工作需要,飞船和空间站从不关灯。因而,为更好地休息,宇航员需科学地调节睡眠时间,睡时需戴黑眼罩,以避免舱内过于频繁的亮暗变化;飞船内也需在休息区降低光照强度,以营造夜间环境。其次,飞船内的失重状态,会使宇航员产生类似地球上倒立时的不适感,身体也会在空中随意飘浮。为给宇航员营造地面睡觉的感觉,空间站上设置了专门的卧室。床铺垂直安放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床上有固定在睡眠区里的可以帮助航天员保持卧姿睡眠的睡袋。当然,_,也可以用带子把自己捆在舱壁上睡觉。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29、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两个较短的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二人都强调后天习染和外在环境对人的作用。孔子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则注重先天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以上材料
30、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肥沃的滋生土壤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
31、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了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殷周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
32、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其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促使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由这种氏族血缘宗法制所决定,社会自然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套思想观念在礼记里被归纳为“五止十义”,“五止”即为人君,止于仁;
33、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五止十义”以君臣、父子的关系为主干,以臣、子的责任或义务为重点,敬是忠,也是孝的表现形式,忠是敬的重要内涵,也是孝的具体形态。就此而言,朝廷的为臣之道与家庭的为子之道,分为异途,实为一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
34、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观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同一回事。左传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
35、“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先秦思想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响国运;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换言之,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
36、基本模式,也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的实践途径。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37、项是( )A. 商周时期,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主要是通过家族关系的远近来决定财产、土地的继承与分配。B. 殷周至春秋,“由家而国”的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C. 在等级分封、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亲亲”与“尊尊”很大程度上是互相重合、融为一体的。D.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既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丰功伟业的动力。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氏族血缘宗法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也决定了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B. 按照家
38、国同构的观念,以事亲之孝移之于君,就可以成为国君所需要的臣子,以理家经验治国,就可以治理好国家。C.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下,对“孝”的提倡一方面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统治。D. 家国情怀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在逐渐形成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家国同构”观念的一项是( )A. 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B. 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C.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D.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4. 文章首段提出“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
39、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渊源”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第2至10段的论证思路。5.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答案】1. A 2. B 3. B 4. 第2至7段指出,商周时期氏族血缘宗法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家国同构”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第8至10段指出,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家国情怀自然产生,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
40、民族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5. 习近平期望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是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家国情怀根植于“家国同构”这种中华民族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也根植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的实践途径,也是激励青年为国、为家拼搏奋斗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通过家族关系的远近来决定”错误,原文第2段说的是“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以
41、理家经验治国,就可以治理好国家”说法绝对,原文第5段中说的是“这种家国同构的观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同一回事”,只是强调了古人认为治家与治国是同一回事,但并未说只要能治好家,就能治好国。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家国同构”观念一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是相同的,即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治家与治国是一回事;二是指家与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B.语出慎子内篇:“拥立国君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并不是建立国家来为国君一个人服务”说明国君的设置是基于治理国家的需要,并不是为了他们个人
42、。这是先秦法家的“家国异构”国家理论,主张明家国之分、国法之公,君主不能依赖血缘亲情和伦理道德治理国家。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1段是第一部分,提出观点: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渊源。第2至7段为第二部分:第2、3段指出商周时期氏族血缘宗法制度形成,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这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第4至7段指出“家国同构”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第8至10段为第三部分:“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
43、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指出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家国情怀自然产生,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要分析题干,题目要求“结合本文内容”谈认识,那么回答时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文中的内容相关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
44、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体现了家国情怀。然后要结合文本,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对青年说。结合“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可知,家国情怀根植于“家国同构”这种中华民族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也根植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的实践途径”“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知,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
45、生理想的实践途径,也是激励青年为国、为家拼搏奋斗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力量。(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聂赫留朵夫在监狱的门廊里已等了好久。他来到监狱,在大门口打了打铃,然后把检察官的许可证交给值班的看守。带玛丝洛娃来的看守在离桌子稍远的窗台上坐下。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在心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玛丝洛娃坐在桌子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她对面。屋子里光线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看清她的脸:眼睛边上已有鱼尾纹,嘴唇周围也有皱纹,眼皮浮肿。他见了越发怜悯她了。“我那个辩护人
46、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自己的心事,却又被她抢过话头。“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他们就坐了牢。”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着,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
47、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愣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在上帝面前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让人不明白。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您安静点儿。”他说。“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