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279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第I卷(每小题2分,共24分)一、(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_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有时候,当我孤独地坐着等待生命大门关闭时,一种_的感觉就会像冷雾一样笼罩着我。远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地挡住了大门。我真想_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但是正和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一样,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然后,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因而

2、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多姿多彩 与世隔绝 义正词严B. 五颜六色 与世隔绝 慷慨激昂C 多姿多彩 阴阳两隔 义正词严D. 五颜六色 阴阳两隔 慷慨激昂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生命中有很多缺陷B.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C. 由于生命中有很多缺陷D. 也许生命中有很多缺陷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是正如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一样,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

3、魂。B. 但是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C. 但是那些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犹如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D. 但是那些酸楚泪水往肚里流,犹如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英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冰山”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是“冰山”的八分之七。B.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唯一可以和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自传”性质小说。C. 先秦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

4、语平实质朴,是语录体代表。孟子文笔雄健,认为民心向背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D. 老子,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理虽玄远,文实多姿。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20年11月2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在核电站建设进程中是一个重大节点。“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制,将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最大的特征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能动安全系统,必须依靠电力来实现和保障安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不

5、依赖电源,而是利用重力、温差、密度差这样的自然驱动力来实现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等功能的设施。为此“华龙一号”在最主要的三道安全屏障上,都设置了包括从内到外核燃料芯决的金属包壳、一回路承压边界和反应堆厂房的安全壳“能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必须发展核电产业。我国已向世界作出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的庄严承诺。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主力能源,在治理雾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核电产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华龙一号”包含6万多台设备,涉及设备供应商5300多家,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目前,中

6、核集团已出口3台“华龙一号”。据测算,每出口1台核电机组,全寿命周期价值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摘编自郑蔚邢继:建造安全标准最高的核电站)材料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给公众带来了持久且严重的心理影响。核污水泄漏持续恶化,核事故产生的污染清理工作仍在继续,核能是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能源的结论正面临严峻挑战,涉核项目“污名化”以及“邻避”问题突出。“污名化”是风险放大后的社会效应。涉核项目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专业性,且民众往往并不充分知晓实际情况,在传播过程中,更易被贴上“有害”的标签,从而产生“污名化”现象。在核能问题上,民众对涉核项目的安全风险表现出天然的抵抗。如果官方仅仅通过对话机械地

7、强调“绝对安全”,出于本能和基于对涉核项目的误解和恐慌,致使项目最终无法开展。“邻避现象”指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建设有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公共或工业设施时,受到当地居民的集体反对与抵制。“邻避设施”(垃圾场、变电所、机场、核能工程等)中核能工程是一种具有特殊性风险的邻避设施,邻避设施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不均衡的“风险利益”空间分配,即利益由社会共享,而风险和损失却由附近居民承担。居住在核项目附近的居民既渴望发展清洁的核能,但又不愿承担风险,就可能产生所谓的“邻避现象”。核电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尤为突出的两点是:公众对涉核项目不了解,又存在恐惧心理,就容易对核电产生误解,也容易信谣、传谣;企业是

8、直接利益相关方,公众对企业主导的核科普和公众沟通存在较大不信任。近几年来,国家将发展核电作为能源供给侧改革、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积极推进,而涉核项目“污名化”以及“邻避”问题成为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政府、核行业、学术界、媒体等应给于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必要的科学措施。(摘编自张振华等涉核项目的“污名化”现象及对策研究)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主三代核电项目“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制,是我国核电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对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意义重大。B.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非化石能源占比很低,由此产生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核能,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9、C. “华龙一号”的出口,响应了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D. 日本福岛核事故严重污染了环境,强化了民众对核能的负面心理,随之产生了涉核项目“污名化”及“邻避”问题。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极大提高了“华龙一号”的安全性,这是该项目能够成功走出国门的关键因素。B. 为发展核能,调整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我国制定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目标。C.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恰当运用各种便捷的传播手段,能促进民众对涉核项目的了解,涉核项目的神秘性也会逐渐降低。D. 在取得公众

10、基本信任的前提下,企业若能给涉核项目附近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将有利于解决“邻避”问题。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属于“华龙一号”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机制的一项是( )A. 一旦事故发生,换热器内的水受热膨胀,水蒸气将沿上升管道排出,达到散热目的。B. 遭遇外部强力撞击时,双层安全壳的外层抵御冲撞,内层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C. 如果发生事故,柴油机将驱动水泵,把水打入到反应堆内进行冷却,带走堆芯余热。D. 核反应堆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实现能量转换。三、(10分)阅读下面文言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

11、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母羊)之装,韦(熟牛皮)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

12、之也。”是故,子墨子言曰:“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

13、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8.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B. 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C.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D.

14、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颜渊曰:请问其目B.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C.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敏于事而慎于言D.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 给文(一)中最末段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B.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C. 今

15、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D.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11.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

16、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一)开篇,墨子先说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围绕什么是“害”,什么是“利”进行了明确的阐述。B. 文(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 文(二)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D. 文(一)“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楚灵王好士细要”的故事,就是“天下士君子”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处,分辨不清事情得失的最有力的例证。13. 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1)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4. 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但又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作简要分析。第II卷(共96分)四、(24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苏 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苏轼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18、是写实。B. “无处话凄凉”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也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凄凉在内。C.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D. 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16. 词人为什么在“自难忘”前加上了“不思量”三字?矛盾吗?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见贤思齐焉,_”(里仁)(2)曾子曰:“_,任重而道远。”(泰伯)(3)老子(第

19、64章)中,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并运用三个排比句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请写出其中的两个句子来。_,_。_,_。五、(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瓦尔施那夫斯奇遇记【法】莫泊桑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

20、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

21、,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

22、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

23、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18.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B. 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婪狡诈、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C. 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D. 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

24、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E. 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19. 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20. 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1. 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六、(8分)22. 梳理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相关语句,完成关于“运动后科学饮水”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运动后如何科学饮水?了解误区后需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

25、太冰,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二是运动前1小时可补充不超过500ml的水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过程中可每15分钟补充150m1左右的水,运动结束后再适度补充500m1左右的水。23.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七、(50分)。2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某甲已年过古稀,无所事事,却嗜好赌博。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父亲有这嗜好,但又不便严加

26、干涉。次子不务正业,也偷偷地赌博,还时常怂恿老父亲赌博。有一次,长子实在看不过去了,就骂了弟弟,这弟弟却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村里来评理。如果你就是村长,你会怎样来评理呢?请写一篇文章,陈述你的评判和理由,不少于800字。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第I卷(每小题2分,共24分)一、(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_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有时候,当我孤独地坐着等待生命大门关闭时,一种_的感觉就会像冷雾一样笼罩着我。远

27、处有光明、音乐和友谊,但我进不去,命运之神无情地挡住了大门。我真想_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但是正和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一样,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然后,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多姿多彩 与世隔绝 义正词严B. 五颜六色 与世隔绝 慷慨激昂C. 多姿多彩 阴阳两隔 义正词严D. 五颜六色 阴阳两隔 慷慨激昂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8、( )A. 即使生命中有很多缺陷B.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C. 由于生命中有很多缺陷D. 也许生命中有很多缺陷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是正如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一样,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B. 但是那些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犹如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C. 但是那些泪水往肚里流,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犹如酸楚而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D. 但是那些酸楚泪水往肚里流,犹如无益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沉默浸透了我的灵魂。【答案】1. A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29、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此处修饰“世界”,形容世界丰富多彩,应选用“多姿多彩”。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阴阳相隔:指人死以后被分开。语境有“远处有”,指和社会隔得远,没有“人死以后被分开”的语境,应选用“与世隔绝”。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此处修饰“抗议”,表示理由充分,道理正确,应选用“义正词严”。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此处和后文为转折关系,“生命中有很多缺陷”是客观事实,故关

30、联词语“虽然”和“但是”搭配最恰当。“由于”“也许”不表示转折。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的语病:滥用介词短语“正和一样”,使句子确少主语,应删掉“正和一样”。A项缺少主语。CD叙述主体不是语言,和前面话题不一致。故选B。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英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冰山”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是“冰山”的八分之七。B.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唯一可以和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自传”性质小说。C. 先秦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语平实质朴,是语

31、录体代表。孟子文笔雄健,认为民心向背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D. 老子,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理虽玄远,文实多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英国”错,应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故选A。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20年11月2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在核电站建设进程中是一个重大节点。“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制,将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

32、最大的特征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能动安全系统,必须依靠电力来实现和保障安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不依赖电源,而是利用重力、温差、密度差这样的自然驱动力来实现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等功能的设施。为此“华龙一号”在最主要的三道安全屏障上,都设置了包括从内到外核燃料芯决的金属包壳、一回路承压边界和反应堆厂房的安全壳“能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必须发展核电产业。我国已向世界作出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的庄严承诺。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主力能源,在治理雾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核电产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

33、力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华龙一号”包含6万多台设备,涉及设备供应商5300多家,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目前,中核集团已出口3台“华龙一号”。据测算,每出口1台核电机组,全寿命周期价值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摘编自郑蔚邢继:建造安全标准最高的核电站)材料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给公众带来了持久且严重的心理影响。核污水泄漏持续恶化,核事故产生的污染清理工作仍在继续,核能是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能源的结论正面临严峻挑战,涉核项目“污名化”以及“邻避”问题突出。“污名化”是风险放大后的社会效应。涉核项目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专业性,且民众往往并不充分知晓实际情况,在传播过程中,更易被贴上“有害”的

34、标签,从而产生“污名化”现象。在核能问题上,民众对涉核项目的安全风险表现出天然的抵抗。如果官方仅仅通过对话机械地强调“绝对安全”,出于本能和基于对涉核项目的误解和恐慌,致使项目最终无法开展。“邻避现象”指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建设有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公共或工业设施时,受到当地居民的集体反对与抵制。“邻避设施”(垃圾场、变电所、机场、核能工程等)中核能工程是一种具有特殊性风险的邻避设施,邻避设施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不均衡的“风险利益”空间分配,即利益由社会共享,而风险和损失却由附近居民承担。居住在核项目附近的居民既渴望发展清洁的核能,但又不愿承担风险,就可能产生所谓的“邻避现象”。核电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

35、错综复杂。尤为突出的两点是:公众对涉核项目不了解,又存在恐惧心理,就容易对核电产生误解,也容易信谣、传谣;企业是直接利益相关方,公众对企业主导的核科普和公众沟通存在较大不信任。近几年来,国家将发展核电作为能源供给侧改革、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积极推进,而涉核项目“污名化”以及“邻避”问题成为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政府、核行业、学术界、媒体等应给于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必要的科学措施。(摘编自张振华等涉核项目的“污名化”现象及对策研究)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主三代核电项目“华龙一号”成功研制,是我国核电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对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意义重

36、大。B.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非化石能源占比很低,由此产生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核能,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C. “华龙一号”的出口,响应了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D. 日本福岛核事故严重污染了环境,强化了民众对核能的负面心理,随之产生了涉核项目“污名化”及“邻避”问题。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极大提高了“华龙一号”的安全性,这是该项目能够成功走出国门的关键因素。B. 为发展核能,调整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我国制定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目标。C. 在移动互

37、联网时代,恰当运用各种便捷的传播手段,能促进民众对涉核项目的了解,涉核项目的神秘性也会逐渐降低。D. 在取得公众基本信任的前提下,企业若能给涉核项目附近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将有利于解决“邻避”问题。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属于“华龙一号”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机制的一项是( )A. 一旦事故发生,换热器内的水受热膨胀,水蒸气将沿上升管道排出,达到散热目的。B. 遭遇外部强力撞击时,双层安全壳的外层抵御冲撞,内层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C. 如果发生事故,柴油机将驱动水泵,把水打入到反应堆内进行冷却,带走堆芯余热。D. 核反应堆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实现能量转换。【

38、答案】5. D 6. B 7. A【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随之产生了涉核项目污名化及邻避问题”错,根据材料二“涉核项目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专业性,而民众往往并不充分知晓实际情况,在传播过程中,更易被贴上有害的标签,从而产生污名化现象”“居住在核项目附近的居民既渴望发展清洁的核能,但又不愿承担风险,就可能产生所谓的邻避现象”可知,涉核项目“污名化”以及“邻避”问题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就存在。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为发展核能,调整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我国制定了”逻辑关系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我国已向

39、世界作出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的庄严承诺。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主力能源,在治理雾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知,发展核能是手段,而非目的。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一原文为“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不依赖电源,而是利用重力、温差、密度差这样的自然驱动力来实现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等功能的设施”。A.利用密度差来实现传热功能;B.属于“安全屏障”而非“安全系统”;C.柴油机为水泵供电,属于能动安全系统;D.描述了核电站的发电原理,与安全系统无关。故选A。三、(10分)阅读下面文言字,完成

40、下面小题。(一)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母羊)之装,韦(熟牛皮)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

41、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是故,子墨子言曰:“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

42、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8.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之与家之

43、相篡 篡:劫夺B. 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C.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颜渊曰:请问其目B.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C.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敏于事而慎于言D. 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 给文(一)中最末段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B.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

44、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C.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D.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11. 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

45、,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一)开篇,墨子先说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围绕什么是“害”,什么是“利”进行了明确的阐述。B. 文(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 文(二)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D. 文(一)“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楚灵王好士细要”的故事,就是“天下士君子”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

46、处,分辨不清事情得失的最有力的例证。13. 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4. 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但又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8. B 9. D 10. A 11. C 12. D 13. (1)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2)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父母也不能侍奉了。 14. 儒家的仁爱是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强调爱无差别等级;儒家的“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而墨家的“爱”是以“利”为核心的。【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贼:伤害、残害。句意: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代词,自己;代词,指“仁”。句意:看待别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