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46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山东省大联考高二10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

2、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

3、或陷于市朝,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

4、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

5、茕茕孑立。但经过了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达到了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

6、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殷周之际,中华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人道主义思潮从而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构建“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秉持“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

7、人生。儒、道两家在“人本”的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也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以后,儒、道吸收法、阴阳、名三家的基本思想,不再成为独立学派。B儒、道两家的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C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清净自守、超然自得属于道家气象。D儒、道两家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的主张是不同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B儒家

8、、道家和佛教经过不断的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C儒道能够形成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所以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才具有博大的包容性。D“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因此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一家之言是有重大偏颇的。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道家”思想的一项是(3分)()A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请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4分)5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呈现百家争鸣之象,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只有儒家和道家不断发扬光大。请结合材料,阐述其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误会柳青那是落雪季节。我在一次考察旅行中,到了一个乡镇,是在后方,当我在八路军兵站医院和那里的政治委员谈毕话,已是黄昏。天气很冷,我想吃一点东西,就跑到一家小饭铺里。在那里,我和他初次相遇。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但嘴巴长,而且似乎很多嘴,能同各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一身灰布棉军衣整齐的样子,我想他可能是兵站医院的休养员。坐在饭铺小炕凳时,我咒骂这令人生厌的雪天。山头上、街道上、院子里到处是白茫茫的。“好同志,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那个长嘴巴漠然地说着。他开始问我“贵姓”和“哪一部分”一类的见面话。我看他的样子,并不懂我说

10、的“部分”。因为在这个偌大的战争中,“部分”实在多极了。不过,他好像由我出身的地方判断,我并非什么坏蛋,因此,他很高兴和我谈。“很辛苦吧,嘿嘿”当他知道我长足旅行时,他不甚健康的脸和善地笑着。开始筹饭时,我递给他一支烟,他谦逊地接受了。吸着烟,我们渐渐谈得很亲热,仿佛老友相遇。“你哪部分的,同志?”我问。“一一五师!”他说。“一一五师哪部分?”我接着问。“听说现在归陈支队了。”他看我的脸,吸了两口烟。“那么,”我说,“你是挂了彩在这里休养的。”“对!”他点头说,“快好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一切都表现得很直率,我想:假若问他是怎样挂彩的,也许可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他等待的两碗水饺,这时

11、端来了。他扔掉烟头子,就将一碗摆到我这边来,示意我吃。我坚持不扰他。他也就安然地吃起来。他身体很虚弱,吃着吃着就满头汗珠。他用手揩一揩额头,擦一擦眼窝,向我解释着:他开刀才十多天。大腿上子弹是取出去了,可身体还没复原。他想多吃点好东西,早点好了就回部队去。吃过饭,他就比山说水地回答我怎样挂彩的问题。那是一九三八年九月十四日。他们一营人在薛公岭截击日本汽车。薛公岭是座乱石山,汽车路一转一弯、一上一下地盘着这座山。这一回,日本汽车要从东边到西边去。“这儿,你看!”他用食指在桌上画着,“这边一道沟,这边又一道沟,汽车路就在这中间通过。我们占领了这两道沟旁边的这个山头,这个山头日本汽车过来了,这边沟里

12、就打;往这边冲,这边也打;往山头上冲,山头也打。这样,他们就上了我们的摆布”他停了,缓了一口气说,“这回搞到的东西可多啦,枪呀,炮呀,白米呀”“那么,你是怎么挂的彩呢?”我问,忍不住笑。“你不要忙啊!”他改变了坐姿说,“战斗快解决时,我听见渠里有人呻吟,原来是一个同志挂了彩,我就背他往上走。猛然觉得大腿上一痛,血就淌出来了”“血就淌出来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我几乎把他的话都在脑子里转了一遍。我竭力想了解他。“你参加八路军几年了?”“四年了。”他说。“四年了!你是不是”我考虑着词句问,“你是一个党员,是不是?”看他的眼色,他见怪我了。“不是”他迟疑了一下回答。我觉

13、得空气很不自然,想找别的话头来改换一下。“陈支队里有多少人呢?”我问。“咱也不晓得。咱下火线多时了。”他简单地说了这一句,看了看我的脸。这样,空气依然是不愉快的。我自认我的态度是无邪的,一个想写点文章的人要求知道得更多更清楚的态度,而他却好像有了什么心事。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他竟开始说起反话来,说着一些同起初显然矛盾的话。“八路军太苦,真不想干了”说话完全没有讲他挂彩时的庄重。一会儿,我要的面条也端来了。他看了看天色说:“天黑了。你吃饭,我要回去了。院部还要查房哩。”他付过饺子钱就走了。当我正要起身回住室时,一道电光直向饭铺的门,接着进来一群人。我看他们一共五个人:一个

14、拿电筒的,好像是头目;两个背步枪的,还有两个徒手,其中一个就是长嘴巴。他这时做出凶狠的样子,长嘴巴更长了。拿电筒的将电光在屋里兜了一圈,问长嘴巴;“在哪里?在这里?”“就这个!”他两只眼睛死盯着我回答。我是有根有底的哪里来哪里去,办什么事,带护照可没办法,那个长嘴巴又多嘴起来了,好像我们结了冤仇一样。“带护照不干正经事的可多啦!”他那长嘴巴很快地煽动着。拿电筒的很稳健,用半命令式的口气说:“既然你讲认识我们的政治委员,就麻烦你踏踏雪,跟我们去院部一趟吧!”我们披着雪花,踏进院部门槛时,那天同我谈了一下午的政治委员就从桌前站起来,惊奇地叫着:“啊捉了这样一个汉奸!”“哈哈”他和我的笑声重叠着。政

15、治委员向我解释误会,说有个休养员报告街上有个人,可能是汉奸。他表示他恨极了,说非把他抓住不可。“没关系。”我一直微笑着,感到这误会很使我愉快。不久,我要辞别了。当我转到门口大院子时,后边雪上有些微小动静,转头一看,那个长嘴巴不声不响地赶上来了。我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声的抱歉音调,他说完,还继续跟我一齐走着,暗中找寻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在那落雪的夜间,我只感到他的手才是温暖的不,是我的心感到他的心是温暖的!一九三八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交代“我”去饭铺之前,“和那里的政治委员谈毕话”,为下文解除误会做了铺垫。B面对“我”提出的是不是党

16、员的问题,长嘴巴迟疑了一下回答“不是”,此处的省略号表明他在撒谎。C长嘴巴在对“我”的身份起疑心之后,故意说起反话来,这表明他虽然直率,但也有机智的一面。D长嘴巴讲述在薛公岭战斗中缴获的物资时,接连使用语气词“呀”来表明自己的兴奋心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场景主要集中在“饭铺”,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使小说叙述更加集中紧凑。B长嘴巴对“我”的情感变化是小说的暗线,经历了从漠然到亲近再到怀疑、仇视,最后解除误会握手言欢的变化。C小说运用借喻手法,以“长嘴巴”来称呼休养员,既强化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使他的告发行为合情合理。D小说以“误会”为题,既起到

17、了结构全文的作用,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柳青作为当代著名小说家,遣词造句精当又富有新意,请从文中选择两处进行说明。(4分)9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灵魂,请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本文的创作艺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进谏曰:“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约也,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伏然,服士以伺吾间。今王非越是图,而齐、鲁以为忧。

18、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今王罢民于姑苏,天夺吾食,都鄙荐饥。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王弗听。十二年,遂伐齐。齐人与战于艾陵,齐师败绩,吴人有功。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寔式灵之。敢告于大夫。”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

19、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今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于江。(节选自国语卷十九)【注】申胥:伍子胥,春秋吴国大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昔吾先王明A圣达于上帝B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C四方之蓬蒿D以立名E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F今大夫老而又不

20、自安G恬逸出H则罪吾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鄙”有“边邑”的意思,文中“都鄙荐饥”中的“鄙”即为此义。B“钟鼓”可以指权贵人家的音乐,文中的“先王之钟鼓”中的“钟鼓”并非此义。C“大夫”在古代指官名,有时也作爵位名,文中“大夫”即指古代的一个官职。D“黎老”指黎民百姓,文中的“今王播弃黎老”中的“黎老”即为此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坚决反对吴王夫差进攻齐国的计划,但吴王夫差不仅没有听从他的劝谏,而且在战胜齐国回来后向伍子胥炫耀。B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改变了原来的谋略,具体措施有轻徭薄赋、亲自倡行节俭

21、等,这使百姓富裕,军队的人数有所增加。C伍子胥将吴王夫差与先王进行对比,他认为先王任用贤能,所以能够履险如夷,最终成功,而吴王夫差疏离贤人,与儿童谋划国家大事,结果必将失败。D伍子胥因为预感吴国将要灭亡,不忍心亲眼看到吴王被生擒,于是自杀,但这并没有唤醒昏庸的夫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4分)(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4分)14面对吴王夫差的责问,伍子胥是怎样阐述齐国、鲁国与越国对于吴国的不同危害的?请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

22、诗,完成第1516题。武昌送唐善继之长沙卫经历王佐君家柏府旧鹓班,莲幕官卑且自宽。贞观传来犹有笏,西都相望好弹冠。白蘋洲畔休移棹,黄鹤楼中尽合欢。若问长沙风景色,江城吹角水漫漫。【注】唐善继:琼山人,诗人的朋友,监察御史唐颐庵的后代。柏府:御史署的别称。鹓班:朝班。莲幕:幕府。唐文宗问魏謩(魏征五世孙)曰:“卿家有何书籍?”魏謩答:“家书悉数全无,惟有文贞公笏板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采用对比的手法,交代了友人先祖德业辉煌和他现在官职低微。B颔联借用“魏征笏”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延续先人的德业,施展才华。C尾联以景结情,诗人想象朋友问自己长沙

23、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全诗章法布局秩序井然,用语温厚和平,或直抒胸臆,或用典抒情,情感真挚。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君子好学的表现是多样的,在论语学而中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指出了君子好学的表现的两句是“_,_”。(2)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中与之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4、完成第1819题。桂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后世咏桂的诗词甚多。可见,A。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香气绝佳。北周庾信山中:“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只要有桂花开放,香气便四处飘溢。B,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都广受欢迎。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将桂花收集起来加盐或糖腌渍封存,煮在酒酿圆子里,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清代的花镜中说桂花的食用:“花以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以糖舂作饼,点茶香美。”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杀菌驱虫、净化空气

25、等功效。明代的文震亨以享受生活的缘故闻名,他在长物志中讲述了在桂花丛中建一亭,一边欣赏桂香,一边以花为食,浪漫、闲适的情境令人神往。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2题。船儿悄悄地穿出连环着的三个壮阔的涵洞,青溪夏夜的韶华已如巨幅的画豁然而抖落。哦!凄厉而繁的弦索,颤岔而涩的歌喉,杂着吓哈的笑语声,劈拍的竹牌响,更能把诸楼船上的华灯彩绘,显出火样的

26、鲜明,火样的温煦了。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既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锅,谁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看!初上的灯儿们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得微明了。纸薄的心旌,我的,尽无休息地跟着它们飘荡,以至于怦怦而内热。这还好说什么的!如此说,诱惑是诚然有的,且于我已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记。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滔滔、恻恻、怦怦”,说说它们和“滔、恻、怦”相比,语意上各自上有什么不同。(3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

27、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22语言文字运用和中画波浪线部分,都使用了“都”字,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都广受欢迎。(2)看!初上的灯儿们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得微明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两千多年前的先贤经典,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合

28、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青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传承人,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甚至关系到世界问题解决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请你从上面的经典语句中选择两到三句,深入分析其内涵,明辨其关系,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当今社会背景下“青年成长”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3分)C分析:A材料一原文:“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B材料一原文第一段只是阐述两者对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指

29、出各自的积极或消极。D材料二原文“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2(3分)C分析:强加因果。3(3分)B分析:只有B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儒家的思想言论。4(4分)(1)首先指出“人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地位和作用;(2)然后以儒道两家为例阐述它们虽因理论和理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都体现了社会和谐、人生美好的“人本”思想;(3)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础上实现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具有包容性。评分建议: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5(6分)儒道两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

30、补;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发展;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评分建议: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6(3分)B省略号表明长嘴巴在迟疑,但并不能表明他是在撒谎。7(3分)C以“长嘴巴”来称呼休养员,是借代,而非借喻。8(4分)“他那长嘴巴很快地煽动着”,“煽动”一词用词精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嘴巴因怀疑“我”是汉奸而着急上火的样子,同时也写出了“我”对长嘴巴不明就里的无奈。“暗中寻找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找到一只手就握住它”而不是“握住我的一只手”,形象地写出了长嘴巴急于握住“我”的手来表达心中愧疚的情态。“不但嘴巴长,

31、而且似乎很多嘴”,“很多嘴”看似荒谬,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长嘴巴健谈的形象特征。(任选2条,每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9(6分)文章通过叙述战场后方的平凡小事,塑造了抗战时期非典型环境中抗日战士勇敢、直率、忠诚、年轻可爱的典型形象。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采用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描写,使得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生动。文章精心设计人物,展示了抗日战士在后方战场的更多的侧面,更有力地表达了对抗日战士时时不忘保家卫国的优秀品质的歌颂。(每条2分,共6分)10(3分)BDF11(3分)D12(3分)C13(8分)(1)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军队士兵,将要率领他们去攻打

32、齐国。(2)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14(3分)(1)采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分别用心腹之患和疥癣对人的威胁类比越国和齐、鲁对吴国的威胁。(2)指出越国对吴国的威胁之大,齐鲁的对吴国的威胁无关紧要。【解析】10过去我的先王圣明,通达上天的意旨,就像农夫并排耕作一样,与你一起割除我国四方的蒿草,打败了楚国并在那里立下了威名,这是你出的力。如今你老了,却又不肯自安于闲适的生活,出外使我的部众遭受苦难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般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黎老”原指老人,本文指贤能的老臣。此题要引导学生关

33、注词语在语境里的含义。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竟然与孩童谋划国家大事”表述错误,原文“而孩童焉比谋”的意思是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此语境里的“孩童”是指年轻人,而不是孩童。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成”,和解、媾和、求和;“师徒”,军队士兵;“将以伐齐”是省略句,将以之伐齐,其中“以”是率领或带领的意思。(每个点翻译对得1分,句意1分)(2)“就”译为“接近”、“靠近”,“有道”指有德行得人或德才兼备的人,“正”译为“改正”“匡正”。(每个点翻译对得1分,句意1分)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伍子胥分析时说越国对于吴国的危

34、害时:原文“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意思是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采用类比的修辞,用心腹之患对人的威胁类比越国对吴国的威胁,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越国对吴国的威胁之大。他在分析齐鲁对于吴国的危害时:原文“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意思是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采用类比的修辞,用疥癣对人的威胁类比齐鲁对吴国的威胁,生动形象的说明,齐鲁的对吴国的威胁无关紧要。【参考译文】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军队士兵,将要率领他们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进谏说:“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您没有接受。天命也会有反复,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废弃了错

35、误的法令,减轻民众的税赋,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自我约束也很注重节俭,而让民众富裕起来。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足以用来壮大军队。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于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他让士兵勤于操练,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服越国,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现在您使民众为修姑苏台而疲惫不堪。上天又用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都城边邑连年饥荒。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那时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吴王不听劝谏。于是在他执

36、政的第十二年,起兵攻打齐国。齐国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交锋,齐军战败,吴国暂时取得成功。吴王夫差伐齐获胜归来后,便责问伍子胥说:“过去我的先王圣明,通达上天的意旨,就像农夫并排耕作一样,与你一起割除我国四方的蒿草,打败了楚国并在那里立下了威名,这是你出的力。如今你老了,却又不肯自安于闲适的生活,出外使我的部众遭受苦难,扰乱法度,来加害于吴国。现在上天降福吴国,使齐国归顺了。我岂敢自夸,这是因为先王的军队,得到神灵佑助的缘故。我冒昧告诉你这个消息。”伍子胥解下佩剑回答说:“过去我们先王一直有辅佐的贤臣,用来帮助决断疑难,权衡得失,所以没有陷入大难。如今你抛弃老臣,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说:我的命令

37、不得违背。这样的不违背,正是导致败亡的阶梯啊。那上天所要抛弃的,必定在眼前先给它小小的欢喜,而把大的忧患留在后面。您如果伐齐不顺利,反而会内心有所觉悟,这样吴国还可以世代延续。我们先王凡是取得成就,必定有成功的条件;凡是遭到失败,也自有失败的原因。凭借有才能的人辅佐可以保住成业,而且及时挽回危局。现在你没有取得成功的条件,而上天赐给你的福禄却屡屡降临,说明吴国的国运已经很短了。我不忍心称病退避一边,看到你被越国人所生擒,我只有请求先死!”于是就自杀了。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睛悬挂在国都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入侵,吴国的灭亡。”吴王恼怒地说:“我不让他有看到什么的机会。”便派人拿伍子胥的尸体,装

38、到皮口袋中,投入长江。15(3分)C(“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错,应为“深化了诗人离别的不舍”。)16(6分)对友人的安慰。友人虽出身名门而今只能位处莲幕,希望他能够自我宽解。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劝说友人不要着急离开,要在武昌的自然美景中与自己共叙深厚的情谊。对友人的期许。借用“魏征笏”的典故,希望友人能像魏暮一样延续先人的品德与功业,施展才华。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诗歌解析】首联“君家柏府旧鹓班,莲幕官卑且自宽”意思是你的祖上曾做过御史,如今你虽是幕府的小官,但是要学会自我宽解。诗人是说友人出身名门,但现在处于莲幕,这是对比的手法;同时劝解朋友要自我宽慰,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得志而气馁。

39、希望他能够正确对待,在职位之上能够实现抱负。颔联“贞观传来犹有笏,西都相望好弹冠”意思是魏謩家里只有贞观时期留下的笏板,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冠于西都。运用“魏征笏”的典故,希望友人能像魏謩一样延续先人的品德与功业,能够施展才华,得以位列高官。颈联“白蘋洲畔休移棹,黄鹤楼中尽合欢”意思是来到白蘋洲的时候不要急着离开,停下欣赏一下这里的风景,然后一起到黄鹤楼中饮酒叙旧。诗人劝说友人到武昌的“白蘋洲”“休移棹”停一停观赏美景,到“黄鹤楼”聚一聚叙叙情谊。尾联以景结情,诗人想象朋友问自己长沙的美景。深化了诗人离别的不舍,情思深远。17(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4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评分标准:对一句的1分,每句出现1个错别字不得分。满分6分。18(4分)桂花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和喜爱其用于食品可使口味更佳19去掉“等功效”或在“杀菌驱虫”前加上“有”或“并有”去掉“的缘故”在“以花为食”后加上“的愿望”20(3分)三个重叠词语“滔滔”“恻恻”“怦怦”与“滔”“恻”“怦”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滔滔”形容“水大”的样子,比“滔”更显猛烈,能突出“我”和友人交谈之多;“恻”是“恳切”的意思,比“恻”程度更深,更能表现出“我”和友人推心置腹的情景;“怦怦”形容心跳的声音,比“怦”更能表现出作者心动的样子。(3分)21(4分)处,两个逗号将“挤着”“挨着”“抹着”三

41、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突出了河上船儿之多,情景之热闹。处,两个逗号将主语“心旌”和定语“我的”以及谓语“飘荡”分隔开来,突出强调了作者此时心底的温柔和沉醉。22(3分)“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都广受欢迎。”的意思是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每一种都是广受欢迎的。“都”表示总括。“看!初上的灯儿们一意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得微明了”的意思是连河水都被灯儿们照映得微明了,“都”表示“甚至”。四、23材料要求从所给六句经典名句中选取两到三句,所选取的句子之间要有有机的而非无机的即生硬刻板堆叠关系,同时这种关系的论述要服务于当今社会国内国外双重背景下“青

42、年成长”的主题。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选用名句回答,在当今社会国内国外双重背景下,青年人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成长为这样的人的问题。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讲述的是“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四种品质可以全部涉及,也可以选取其中几个展开论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讲的事“如何成长”的问题,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讲的是“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的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43、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讲的既可以是“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弘大”“刚毅”之人,也可以说是“如何成长”的问题即要勇于担当“仁”的责任,并全力以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讲的则是“如何成长”的问题: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踏实做起。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讲的显然是“成长为怎样的人”的问题,即“不失其所者”也就是根基深厚的人,和“死而不亡者”也就是精神品质照耀千古的人。选取一定的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之后,在具体的阐述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今社会国内国外双重背景去论述,只有这样才算审题得当,才有可能正确立意。参考立意:1就道思齐,可为君子()2文质彬彬,思为千古()3从细微处做起,勇担天下大任()(如有其他组合立意,合情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二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