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29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16人A. 贵族生活腐化B. 血缘色彩浓厚C. 音乐发展迅速D. 社会等级森严2. 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A. 君主专制B. 取信于民C. 重视农业D. 奖励军功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

2、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 都阐释了各自“和谐”思想D. 都主张“礼”、“法”并用4. 曹操描述当时的状况:“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A.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B. 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C. 西晋中期的八王之乱D. 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5.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

3、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A. 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 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C.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6. 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朝代歌说: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第一个省略号处正确的排序是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 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A B. C. D. 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隋唐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 政权分立与民

4、族交融C. 鼎盛与危机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8.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导致此现象的选官制度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9.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 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 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D. 前者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10. 宋朝文臣武将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 A. 实行崇武抑文政策B.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C.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

5、.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11.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2. 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迁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体现了榷场的设置( )A. 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B.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 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 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13.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A. 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 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 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

6、 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14. “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B.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C. 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D. 全面否定了程朱理学15. 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 C. D. 1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

7、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 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二、非选择题17.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诸侯国国君之姓地理位置晋姬今山西卫姬今河南北部鲁姬今山东南部齐姜(国君:周功臣吕尚,死后谥号为太公,俗称姜太公)今山东北部宋子(国君: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微子启)今河南南部燕姬今北京一带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之国五十三荀子材料三 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

8、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材料五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归纳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和特点。(2)材料三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在地方治

9、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4)据材料五,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18.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

10、除了。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官员大大小小的行为),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据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2)由魏至西晋,“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11、(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

12、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13、括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状况时期思想状况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教并立隋唐三教合流宋元以后理学兴盛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

14、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16人A. 贵族生活腐化B. 血缘色彩浓厚C. 音乐发展迅速D. 社会等级森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表格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A该项不能明显体现,故排除A;血缘色彩浓厚,只是表现,故排除B;材料不能证明音乐发展迅速,排除C。2. 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A. 君主专制B. 取信于民C. 重视农业D. 奖励军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体现的是商鞅对农业

15、的重视,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 都主张“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详解】题中所列举的诸子各家的观点主张,是他们对待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实用性观点。这些观点包含的侧重点和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他们追求和谐、期待治世的愿望。故选C;A是儒家观点,不能体现共同点,排除;B是道家观点,排除;D是荀子观

16、点,排除。4. 曹操描述当时的状况:“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A.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B. 三国时期的政权鼎立C. 西晋中期的八王之乱D. 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显著的特征是军阀割据混战,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曹操的生活年代不符,排除。故选A。5.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

17、这反映出当时A. 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 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C.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进行改革,主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这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佛教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趋势,即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所述云冈石窟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自农着厚重、身躯魁梧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体现了佛教与中国社会逐渐结合的趋势,雕刻艺术不是题干所表达的主旨内容,排除A项

18、;这时期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是题干所述佛像变化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所反映的问题,排除B项;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6. 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朝代歌说: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第一个省略号处正确的排序是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 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第一个省略号在东汉之后,即东汉末

19、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 。接着是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再者是南北朝时期,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故B项的顺序符合题意;排除ACD。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隋唐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鼎盛与危机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6世纪至10世纪,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焕发出社会发展的活力。隋唐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联系更为密切。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对外交往上,也

20、体现出了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中外交往频繁,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以及周边国家派遣遣唐使等。所以隋唐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A项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B项是魏晋时期,排除B项;C项是明清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8.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导致此现象的选官制度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能升入政治上层的人都是白衣秀才,不是贵族门第之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依据才学选官,让更多的平民子

21、弟进入官场,所以导致此现象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按军功授爵,排除A项;察举制主要是考察品行,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主要依据门第族望,排除C项。故选D项。9.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 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 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D. 前者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租庸调制的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D项正确;租庸调制不只是以粮纳税,还有纳帛或布,两税法也不只是以钱纳税,也有

22、实物,排除A项;赋税征收时间不是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排除B项;租庸调制与两税法都不是完全以土地或人为标准,不过二者侧重各有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10. 宋朝文臣武将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 A. 实行崇武抑文政策B.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C.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积阵图行军布阵,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度限

23、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D项正确;A项说法与宋朝统治不符,排除;BC项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11.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是宋朝,D项正确;秦朝时三公九卿制,排除A项;汉朝是中外朝制,排除B项;唐朝是三省六部制,排除C项。故选D项。12. 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迁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体现了榷场的设置( )A. 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B.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

24、 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 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迁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可以得出汉族的文化对辽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见榷场的设置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B项正确;榷场不可能主要服务于辽国文化需求,也不会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原文化的优越,排除D项。故选B项。13.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A. 达到了加强中央

25、集权的目的B. 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 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 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困弱,面对金军侵扰无力还击。因此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故D正确;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错误;材料和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无关,故B错误;C项错在“根本”,说法过于绝对。14. “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受到读书人普

26、遍赞誉B.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C. 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D. 全面否定了程朱理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中“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可知,强调是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释放,C项正确;A项普遍赞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新兴地主阶级,排除B项;材料中李贽强调人性的多样性是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挑战,并未全面否定了程朱理学,排除D项。故选C项。15. 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官府实行闭关锁国

27、政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主要表现有: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正确,故选A;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现象,排除,故排除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联系所学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解答。1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

28、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答案】B【解析】【详解】“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代废除丞相违背了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吏治败坏,故C错误;材料和思想批判无关,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7.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效果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诸侯国国君之姓地理位置晋姬今山西卫姬今河南北部鲁姬今山东南部齐姜(国君:周功臣吕

29、尚,死后谥号为太公,俗称姜太公)今山东北部宋子(国君: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微子启)今河南南部燕姬今北京一带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之国五十三荀子材料三 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材料五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

30、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归纳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和特点。(2)材料三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在地方治理上采取了哪一措施?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措施的治理效果。(4)据材料五,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答案】(1)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贵族、姻亲、殷商旧贵族等。特点:从分封对象上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贵族、姻亲、殷商旧贵族等;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内部关系看,

31、等级秩序严格。 (2)亡于郡县制度(或孤立而亡);亡于暴政。 (3)措施:郡国并行制;效果:导致后来王国问题,王国发展成为与中央抗衡的西方割据势力,汉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 (4)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解析】【小问1详解】对象:根据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贵族、姻亲、殷商旧贵族等。特点:根据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可从分封对象、地理分布、内部关系等方面分析特点。【小问2详解】根据材

32、料二“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可归纳出亡于郡县制度(或孤立而亡);根据材料二“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可归纳出秦亡于暴政。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和依据所学可知,汉初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度,封国和郡县制并存;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导致后来王国问题,王国发展成为与中央抗衡的西方割据势力,汉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小问4详解】创新:根据材料四“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和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元朝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根据

33、材料四“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可知,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8.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

34、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官员大大小小的行为),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据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2)由魏至西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35、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1)察举制。标准:品行(或孝廉)。 (2)标准:魏晋时期选举注重家世、门第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日益暴露;(阶级关系变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学识才能;选

36、官素质不断提高;选官权力由地方转向中央。【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一“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以归纳出答案是察举制;标准:根据材料一“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的信息归纳回答品行(或孝廉)。【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注重家世、门第。根据材料二“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豪强地主操纵选拔官僚)日益暴露;根据材料二“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得出(阶级关系变化

37、)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根据材料二“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得出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得出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根据材料三“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得出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回答。【小问4详解】材料一是察举制,材料二九品中正制

38、、科举制,材料三是科举制的作用,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学识才能;选官素质不断提高;选官权力由地方转向中央。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

39、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40、,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影响。【答案】(1)北方由畜牧业变为农业,或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2)措施:去胡服着汉装,三十岁以下官员不得说鲜卑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改汉姓,同汉族通婚,宣布与汉族同祖同源;影响: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提高了汉族文化圈的影响(3)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解析】【详解】(1)图1牧马图,图2耕牛图,由图1到图2的变化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前

41、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变化为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2)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北魏的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廉调制。第二问,汉化措施的影响。由材料“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可知促进低势能文化向高势能文化的转变,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可知促进民族交融。(3)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政治方面来讲,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文化方面来讲,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42、。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状况时期思想状况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教并立隋唐三教合流宋元以后理学兴盛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答案】规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思想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形成三教并立局面。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崇法家学

43、说,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即位后,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更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总之,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纵观整个材料来看,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变化发展,因此结合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所学知识,可总结出规律是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关于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的规律可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魏晋时期的三教并立局面的出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关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的规律可从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理学的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