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25119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密训高频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极高频知识点1.“政策分析 ”由美国林德布洛姆于 1956 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2.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线性结构: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矩阵结构:(1)上层决策具有经常性和主导性;(2)其他上层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策。线性一参谋结构:(1)某一上层是下层决策者直接的、必须服从的上级;(2)其他上层的决 策对仅起“参谋指令 ”的作用。职能结构:(1)上层每人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策;(2)下层必须根据不同的专项问题接受 不同的上层的决策。3.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常用方法:无结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

2、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非参与观察法。也称为局 外观察,它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活动。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深入到所 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 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4.三论内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提供的基本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5.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 制机构的出现。6.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其他分类方法:(1)确定型政策:1977 年我国决定废止免试入

3、学而 改行大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分配性政策: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3)免费公共学校 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分配性政策(4)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 客观对象为标准,把政策划分为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7.直接主体:A 代议机关;代表机关,主要形式是立法;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其他直 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 执政党或主导政治体制的军人执政机构)。间接主体:A 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如地方政府、政党;B 跨国政策行为者,如跨国公司、欧 洲联盟;C 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卫生组织。8.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1)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2)交换

4、资源的需要;(3)结盟 的需要;(4)追逐权力的需要;(5)协调的需要。9.公共决策权的配置:首长制:也称“一长制、“独任制 ”,即最高决策权为某人所独掌, 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的组织体制。委员会制:称“合议制 ”、“会议制 ”,即最高决策权配置给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委员会, 政策方案的最终择定由委员会集体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集权制:即决策事务与决策权均集中于上级决策机关,下级机关只能依上级机关的意志和决 策指令行事。分权制:各级决策机关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上级机关无权干预下级 机关的决策活动。10.私人问题: 问题发生后,只影响某个人或少数人,它不属于政府机关要

5、管辖和解决的范 围,而是应当由当事者私人自行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某个群体或很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呈 现出集体性或社会性。公共问题:是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 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水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的同 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境。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 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11.问题

6、认定的方法与步骤:(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2)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 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 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 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4)层次分析法: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 种分析方法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5)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 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

7、分析过程和方 法,包含如下阶段: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意见排序。(6)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 技术。它比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12.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两大类:(1) 系统议程。(2)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 议程的分类:A 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旧项目与新项目;B 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 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分为:界定或认定议程 ;规划议程 ;磋商议程 ;循环议程。 国外 也有学者将公共政策议程按政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分为实质性议程和象

8、征性议程两大类。 实质性公共政策问题如移民、种族关系、环境、暴力犯罪、死刑、吸毒等。象征性议程: 焚烧国旗等问题以及一些庆典、授奖仪式。13.公共政策对象特点:(1)政策规定性(2)受动性(3)主观差异性。14.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程序和原则:(1)调整形式:政策的增删;政策的修正;政策的更新。(2)调整程序:重新界定问题;提出调整方案;选择调整方案;执行调整决定。 (3)调整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首要原则);渐进调适原则;追踪反馈原则;15.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终结的一种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政策替代: 新政策取代旧政策;政策分解: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政

9、策合 并:政策虽然被终止,但功能没有被取消,以一项新政策的面貌出现;政策缩减:采用渐进 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高频知识点1.公共政策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政策:任何一项单个的公共政策都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政策群和政策链:A.政策群的含义: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 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B政 策链的含义: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 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3)政策一般: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

10、抽象出所有的政策 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2.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1)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3.(1)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 关系划分元政策:或者叫做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它是关于 政策的政策。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 或方面其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就是基本政策,又被称作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 纲 领性政策、根本政策。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

11、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 方案和行为准则,被称作部门政策,也被称作具体政策或方面政策。(2)战略、策略、战术: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 4.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属于战略。5.邓小平指出,如果领导活动“ 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战略也被称作 “宏观决策 ”。6.政治政策:民权政策、外交政策、 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公共安全政策、人力资源政 策、阶级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经济政策:产权与经营权政策、农业政策、工业政策、企业政策、交通政策、能源政策、基 础建设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预算政策、福利政策、贸易政策、房地产政策、住宅政 策、

12、 区域发展政策等。社会政策:劳动政策、 医疗卫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救助(社会救济)政策、弱势群 体优惠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宗教政策、移民政策等。教育、科技、文化政策:教育政策包括国民义务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 继续教肓政策、社会教育政策等;科技政策包括科技管理政策、高新技术开发政策、知识 产权保护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文化政策包括大众传播(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政策、 网络管理政策、文学艺术政策、体育政策。7.社会政策核心价值: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协调和社会稳定。8.(1)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四种:管制功能、 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2)管制功能

13、通常采取两种办法来设定: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擅 自行为,这是政策的积极性管制功能。譬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 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9.政策网络主要可以分为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以及混合型政策网络三大类。利益型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 意见型政策网络一般由对某一政策没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士构成。混合型政策网络则由对某一政策既有相关利益又有相近观点的机构及人士构成。10.公共决策体制类型和代表国家:(1)超级总统制:俄罗斯;(

14、2)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法国;(3)总统制:美国;(4)议会制:英国;(5)委员会制:瑞士;(6)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国。11.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和结构不良类型;要素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决策者一位或数位一位或数位许多备选方案有限有限无限效用(价值)一致一致冲突结果确定性或风险不确定未知概率可计算不可计算不可计算12.常见的几种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1)政府部门:是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2)政治人物:是指通过法定的途径占据国家或各种政党或政治组织高层权力地位的政治 领导人物。(3)政党组织: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其核心的目标

15、就是争取执政以解 决公共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4)利益集团:往往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其核心 目标在于千方百计地影响 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利益集团采取游说、宣传、捐款等方式,争 取政府将他们提出的公共问题列入议事日程。(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政策网络主要可以分为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以及混合型政策 网络三大类。利益型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 表人士构成,它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固化的利益集团。意见型政策 网络:一般由对某一政策

16、没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士构成(西方社会中的 议题网络就属此类)。混合型政策网络: 由对某一政策既有相关利益又有相近观点的机构及 人士构成。13.芭芭拉尼尔森将议程的确立过程分为四个具体阶段:(1)议题确认:某一问题受到注意,并被察觉到需要政府的行动。(2)议题采纳:政府决定对公共问题是否做出反应。(3)议题重要程度排序:一旦公共问题被采纳,就需要对议程做出相应调整。(4)议题持续:议题提升到决定阶段。14.政策目标的分类:(1)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 目标;(2)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区或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

17、性政策目标, 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3)根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分为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 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4)根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 策目标。(5)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分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6)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15.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16.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模型提出人物别称过程模型

18、美国学者史密斯史密斯模型互适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互动理论模型循环模型美国雷恩和拉宾诺维茨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博弈模型美国公共政策学者巴达克- -系统模型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 -综合模型美国学者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梅兹曼尼安一萨巴蒂尔模型17.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和作用:(1)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2)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3)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18.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执行者因素(核心影响因素) 资源因素:(必须具备 的基础性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制度资源。工具因素:

19、行政工具、法律工具、经济工具、思想政治工具、技术工具等。环境因素。19.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形式举例象征性政策执行阳奉阴违(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 ”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替代式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观望式政策执行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规避式政策执行该完成的工作不能保质量完成,该承担的责任则相互推诿20.公共政策评估内容:(1)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2)政策需求评估;(3)政策效益评估;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4)政策过程评估;(5)政策影响评估;(6)政策价值评估。是指通过某种

20、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21.公共政策评估过程:(1)评估筹划:筹划是评估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解决 的问题有:明确评估目的;选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条件;(2)评估实施(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3)评估总结。中频知识点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通常以经验观察为始点。2.集体访谈的常见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头脑风暴法,德尔菲函询法等。3.据我国台湾学者吴琼恩教授的研究,个人决策在面临封闭的、可计划的、可计算的情境时, 最佳决策路径则是理性的路径;在面临开放的、不可计划的、判断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 是直观的路径。4.决策科学与

21、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5.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作者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 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诞生。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由拉斯韦尔等人倡导的行为主义就 是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须和政府合作研究的学问。6.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始,对行为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的代表人物为德洛尔(第二代掌门 人)。7.政府存在的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政策。8.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9.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为:立法决策、 国家元首决策、行政决策、 司法决策、执政 党政策。10.(1)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的职权:人大有四大

22、职权,即立法权、决定权、任免 权和监督权。(2)美国联邦行政机构的决策有以下几种:对国会立法和总统决策的解释; 制定规章条例;行政裁决。 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有: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裁决; 司法命令。11.依纵向形式特征上:以决策者即公共权力机关的层级或纵向结构为标准,公共政策类型可划分为:中央政策(国 家政策)、地方政策与基层政策(乡镇政权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针对本辖区的具体情况所做的决策)。12.调控功能指的是政府运用新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 控制的过程所起的作用。13.风险型政策指的是有一个确定的政策目标而面临多个可能的政策结果的政策,如邓小平 关于在中国建立股

23、票市场的决策,在初始阶段就属于风险型政策。14.调节性政策指的是对个人或团体之间冲突的调节,如国家关于黄河流域有关省份在某段 时间内如何使用河水的规定。15.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政策工具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论题。16.毛泽东曾提出“过河 ”与“桥和船 ”的关系问题,政策工具就是与政策目标的实现联结 起来的“桥 ”或“船 ”。17.政策执行系统是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结果的系统;政策制定系 统居于整个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由拥有法定决策权的高层组织或个人组成,组织和领导整 个决策过程。政策执行系统和政策制定系统是由政策的直接主体构成的,间接主体系统是由 政

24、策的间接主体构成的。18.公共政策学者狄龙把政策工具划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19.政策支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1)信息传播系统:“神经 ”系统(包括情报部门、统计部门、档案部门,系统数据库、图 书资料部门以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部门。)(2)政策咨询系统:“ 思想库、“智囊 或“外脑 ”(3)政策监控系统:特殊子系统(4)政策评估系统:基础子系统20.从政策的社会效果来看,利益与代价的对应关系存在的基本类型:利益范围宽、代价范 围宽:社会保障、警察消防、国防政策、教育政策;利益范围广、代价范围窄:环保政策、 反垄断政策;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对残疾人的政策;利益范围窄、

25、代价范围窄:最低 工资保护政策、强制医疗保险政策。21.作为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者,大众传播影响到民众政治、经 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马克思早在 19 世纪 50 年代就将其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 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22.社会团体是通过利益聚合、利益表达、政策传递、政策监督四大环节对公共政策发生影 响。23.谋求和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归宿,是公共政策获 得合法性的基础。但是,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得以实现。24.注重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的模型:机构制度模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

26、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美国 政治学家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的特性,即合法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25.集团模型:(1)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杜鲁门(政府过程)。(2)集团模型认为现代政 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3)集团模型假定:现代政 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制定各利 益集团竞争的规则,平衡各利益集闭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 和力量对比的结果。精英模型:(1)强调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政策的理论模型。(2)提出者 美国学者戴伊和齐格勒。(3)托马斯.戴伊的自上而下的政

27、策制定釆取的分析视角是精 英模型。26.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 27.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涉及不同的决策者,其效用无法达成一致, 目标之间相互冲突。28.问题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29.科珀等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外在创始模型: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 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动员模式: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内在 创始模式: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 中的过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

28、较为流行。30.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种源流(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的 基础上。31.政策问题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政策目标。32.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般包括:公平、效率、 自由和安全。33.听证制:(决策民主化)(1)听证制的核心要求是听取有关专家、管理主体、利益 代表和公众(多方面)的意见;(2)听证制的优点实现各方利益主体、官员、专家与百 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发扬民主,维护公平;(3)采取听证制目的为了实现 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类政策分析组织的作用。34.从学习的内容以及程度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政策学习:工具学习:指学习的内

29、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政策水平和质量与 政策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政策过程以及工具等有关。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如果以既定的 角度来看待政策问题,那么解决办法也常常是传统办法,而如果以一种新观念看待问题,将 会产生全新的解决办法社会学习: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社会学 习能够使决策者反思政策制定所依据的根本价值、原则和过程,从而导致决策理论上的重大 变迁35.政策移植及其类型:概念:政策移植就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 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类型:复

30、制: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效法:借鉴他国公共政策背后的思想观念;混合: 针对同样的政策问题混合各有关国家的公共政策;启发:其他国家的政策可能引发本国的政 策变化。36.政策系统是三大子系统即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构成的巨系统,并与其客体系 统和环境有着频繁的互动和能贵交换。37.政策探究是指围绕某一政策议题或对政策方案某些论证进行辩护的做法。政策对话是政 策方案的拟制者或其他的提供者就方案的政策主张及其立论理由和立论依据、驳斥理由和立 论依据等方面,与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政策审议是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 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31、通过相关的评 价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 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38.政策抉择的各个环节的内容:第一个环节:政策论证、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第二个环 节:政策审议;第三个环节:政策釆纳。39.权威模式:利用政策论证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如专家、教授、院士、诺贝尔奖 获得者等)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而作为论证信息的可信度的基础。40.政策探究是指围绕某一政策议题或对政策方案某些论证进行辩护的做法。41.政策审议: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 以完成可供最 终釆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42.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

32、估: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技术 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经济可能性主要关心政策实施的成本大 小、产出的收益多少。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 策的成效。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 性。43.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包括的内容:政策内容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决策程序的合法化: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首 长负责制)a 法制部门的审查;b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c 行政

33、首长的签署发布。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英国的三读程序是决策程序中的审议议案。政策的法制化:a.含义:即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b. 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立法过程,它遵循的就是立法程序。c.政策立法的主体,一为立法机关,二为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那些行政机关。注: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通常都要经过国家元首的签署和发布。44.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确定并公布之后,开始进入执行阶段。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 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45.下级行政人员既是构成政策执行人员主要力量,又是影响政策执行效率的基础性因素。 46.清代政治家唐甄

34、在权实 中说,“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则不治。” 意思是说,天下如果要得到治理,必须靠执行命令来完成,要令则行,行必果,而如果有令 不行,或有“行 ”无果,则国家得不到治理。47.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 政机关、 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48.结果评估是政策执行后对政策所取得结果的评估,包括政策产出评估和政策影响评估。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即政策方案处在规划阶段时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过程评估是对政策运行过程所进行的评估。政策效益评估就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49.

35、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事实标准:含义:能够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来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 来的存在状况。技术标准:含义:是以技术手段、技术规范和技术工具为手段来服务整个政策评估活动, 是评估活动建立在科学、客观与可信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包括:A 多样化;B 系统化;C 数量化。价值标准:含义:反映评估主体在评估活动中的倾向性准则和原则,建立在一个国家特定 的历史与现实、伦理与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50.内部政策监控的运行路线分为以下两种形式:自上而下监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 策监控); 自下而上监控。51.量化评估建立在测量方法、统计分析与实验设计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

36、所以这种方法强 调政策评估者对于测量方法、统计分析与实验设计等量化方法的娴熟运用。52.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 过程;政策本身的稳定;政策本身的稳定因素有:政策目标的长期性;政策的有效性;政 策的合法性;修改的复杂性;持续政策的失败;政策终结的失败。政策环境的稳定。53.公共政策维持:就是指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 以保 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54.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周期型;提出者: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Z 字形;提出 者:埃德文阿曼达和西达斯考切波。学习型;提出者: 萨巴提尔。55.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政策目标

37、调整;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措施调整(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政策关系调整;政策主客体调整。56.终结对象:对象内容功能终止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最难)组织组织的缩减或撤销政策承担政策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功能由新的政策来担负计划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终结57.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原则: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系统性原则: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和客体、内因和外因、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面考 虑;协调性原则:根据政策大系统总任务、总目标的要求,使各子系统相互协同配合;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一个政策系统复杂性的量度;分合原则:在对政策系统做到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科学的分解和整合;预

38、测性原则:探求和推测政策分析工作所关心的领域在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58.七种类型的政策建议分析:反复无常式建议:变化频率过高、幅度过大,会给政策接受 者带来疲倦;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没有认真分析问题本身的实质和特点,忽略了客观的 事实;墨守成规式政策建议:总遵照惯例、按照老样子来开展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肤浅的建议;姗姗来迟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姗撕来迟,有可能丧失机遇,带来成本的增加和浪费等;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由于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分析者匆忙提出建议,犯下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错误;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政治上的建议与实质性的政策建议缺乏适当的关联和整合。59.政策分析师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1)道德品质要求;(2)行为规范要求;(3)价值判 断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成人/电大/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