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028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珠海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

2、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

3、“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行。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

4、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的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对“孝”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游叙弗伦中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

5、,“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

6、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摘编自余纪元著,金小燕、韩燕丽译“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须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以说,孔子

7、“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虽然说自己“述而不作”,但他在传述古代文化遗产时,也“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对传统的制度和观念进行解释时是从自己的道德观念来推导。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取代。

8、C儒家经典著作中庸记载,“夫孝者善述人之事者也”,这里的“孝”表达了“孝”的德行。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家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2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认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在解释时会给它们以新的解释。B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解释是: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限于父母,还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上。D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

9、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上帝为每个人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B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其精神命脉。C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的敬意。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对于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

10、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珠海望远冯英子到珠海的第二天,珠海度假村的副董事长吴兆声先生在中餐部的楼上请我们吃晚饭。餐厅靠海那边,是一式的大玻璃窗,从窗中望出去,海上风光非常美丽,澳门历历在望,九洲港外的横州岛和细岗岛,也隐约可见。我忽然想到,这个楼才是地地道道的望海楼。从这个楼上望出去,极目千里,尽是南海风光。珠海市在珠江的出海口,与新会的座门为邻。厓门的山叫作厓山,1279年,宋元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那一年,宋将张世杰与元军主帅张弘范在此会战,不幸战败。宰相陆秀夫恐被俘受辱,负着小皇帝跳入海中,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11、这是赵宋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想不到如此平静、如此美好的海域,当年曾经是决定两个朝代胜败的场所。在珠海几天,我几乎一直在思考着这段历史。从珠海的香洲区到拱北区,有一段路是沿海而筑,人少,路静,海浪拍击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声音。我几次徘徊在这条迷人的路上,有时站在海边的礁石上,一阵风浪,衣履尽湿,浑身感到凉意。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一点儿沉沙的折戟,追思一下前朝的战争,为什么江山如此美丽,人民如此勤劳,有着200多年统治经验的赵宋,却敌不住新兴的政权?为什么甘为对方奔走的,有许多赵宋王朝的将军?这恐怕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谈起了。他惩于五代军人的拥兵自重,用此计消

12、除割据,集兵力于自己手中。赵宋以后,藩镇割据之局不再存在,大将奉命出征,回师部队上缴,兵不识将,将难拥兵,节度使之类不过是个空名罢了。从集权这点来看,自然不是坏事,可惜他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只管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忽略了外部的敌人。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缺少了缓冲和中间地带,金兵一出,可以直捣东京,赵宋君臣,望风披靡,地称臣,以儿皇帝自保。元军来犯,他们也是打一仗、败一仗,逃到海边,终至灭亡。说得透彻一点儿,历史自有它发展的规律,非个人的主观意志可左右,座山的败亡,正是赵匡胤自己撒下的种子。当然,也有人看到了这个危机,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他任兵部尚书后,就主张“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

13、其中数日齐备,有进而无退,日夜以图之”。可惜被认为是“迁阔”。一个人病入膏肓,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良、平不能用,扁鹊、华佗也只能束手,赵宋之亡,不在于厓山之战,而在于自缚其手足。张弘范覆亡赵宋之后,在座山立过一块碑,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来歌颂自己的功劳。这种如此高调的行为引起遗民以及后世的谩骂,人们纷纷对他进行谴责。有传闻说,后世有人在“镇国”前加了一个“宋”字,变成“宋镇国大将军灭宋于此”。所谓的“宋”将张弘范灭宋,其实是后人的一个美好愿望,但实际上张弘范没有当过一天宋臣。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弘范孝忠元朝,无可非议。腐朽没落的王朝必然被新兴王朝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解

14、放以后,原来刻有张弘范题字的石碑被航道部门炸毁,直到1964年秋,当地政府请田汉先生题写了“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以纪念这悲壮的历史。珠海的风景实在很美,有海,有山,有湾,有滩,有四季常青之树、八节盛开之花,每一个宾馆、每一家酒店都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这么多小花园又组成了珠海的大花园,花团锦簇,光辉灿烂,而且古代建筑的巍峨同现代的富丽调和在一起,九洲城是天安门的缩影,珠海宾馆却是江南园林的再造。总的说来,它比深圳典雅,比厦门开阔,作为一个经济特区,也确实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望着珠海新会间的海域,一直想着厓山之战的情景,但历史决不会重复,看来我倒是忧天的杞人

15、了。(有删改)文本二:小品文是很小的。人家或以为它太小了,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所说倘真是道,也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那便有普及的价值了。世间不少长篇大论,因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这便没有普及的价值。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懂。有此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要小品文能载道,又要它能

16、普及,便须文章作得很好。就形式说,当为短小。短小之法,我也可以举一些,曰,不要导论,不要结论;反之,只要一个本论。近来常见三五百字之小品文,其开端便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小品文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节选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两段先叙述作者在珠海餐厅眺望大海,照应文章的题目,接着由珠海市引出厓门,又由厓门引出厓山,层次井然。B文章第三段接连两问,表达了作者对赵宋王朝灭亡的深深遗憾之情,这不仅引发了读

17、者的思考,也为后文的议论做了铺垫。C文中句子“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把道理说得形象因而容易理解;朝廷掌握军队,很有力量,边防军数量却极少。D文章写珠海的山、水、花、树,赞赏其新貌,强调了其作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在文中暗示作者在想到元与宋的战争时,渴盼从水中捞一件当年的兵器以抒怀古之幽情。B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他誓死不降的决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C文本一“良、平不能用”意为宋朝统治者用不了西汉初年的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只能从本朝发现和任用人才

18、。D周谷城在指出小品文就是文章时,特意把“文”字加了引号,是在强调小品文相比其他类文章更要有华美的文采。8文艺批评家全鸥说珠海望远是“触景生情,以古鉴今”,你对此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9根据文本二,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角度对文本一进行赏析?请简要解说。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

19、自然而不敢为。(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文本二: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及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

20、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修

21、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

22、要来源。B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是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藏室”是藏书之所。C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有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D玄孙,指曾孙的儿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12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指出了圣人遵从“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如圣人以不欲为欲,以不学为学,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B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C老子认为成大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

23、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传,实属难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14文本二中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请从文中找出他们是谁?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遣悲怀三首(其三)元稹唐代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注:该组诗是诗人悼念亡妻韦氏所作,这是第三首。邓攸:西晋人。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

24、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妻死,作悼亡诗三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B颔联引用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C颈联继续抒怀,诗人情难自已,无意于人间,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D尾联向亡妻表白心迹,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16诗歌题为“遣悲怀”,你认为诗人的悲怀排遣了没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

25、要求的句子是“_,_ ”。(2)春江花月夜中借大雁和鲤鱼两个意象含蓄地表现思妇欲传递思念而不得的两句是“_,_ ”。(3)李白在将进酒中直抒才华必得重用的一句是“_ ”,展现曹植宴饮纵酒取乐的一句是“_,_”。(4)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幽梦还乡,梦到亡妻在小轩窗梳妆的情景,此刻他的反应是“_,_ ”。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也就是平均一天近3亿件。快递不送上门的现象普遍存在,而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的。届时,监管机制如何去应对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未风先雨)。从媒体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快递不送上门

26、并非快递员“不敬业”这么简单。()况且消费者家里无人几乎就是常态,快递柜的存在亦有其合理性。现在的问题是,快递不送货上门,会不会成为常态?我们现有的对“快递不送上门”的批判,都是建立在送货上门“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快递量和相应成本的变化,这个“情理之中(理所当然)”的基础,还会一直稳固吗?以现有的快递体量和消费者对送货时长的预估,快递必须送上门,就必然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可能体现为快递单价上涨、送货时间延长,甚至是监管力量的极大投入。因此,对“快递不送上门”的现象,不宜停留在情绪化的批判层面,而应该直面背后的现实和规律。对于快递企业,应该充分地提供情况告知与多重选择,消费

27、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妨预先做好心理建设,当选项增多、价格浮动,自己的接受区间到底在哪个层次。18文中画横线的成语,应该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ABCD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放快递柜,扣的都是快递员自己的钱,而“不放快递柜根本送不完”。B因为“不放快递柜根本送不完”,而放快递柜,扣的都是快递员自己的钱。C因为放快递柜,扣的都是快递员自己的钱,而“不放快递柜根本送不完”。D但是“不放快递柜根本送不完”,而放快递柜,扣的都是快递员自己的钱。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快递企业来

28、说,应该充分地提供情况告知与多重选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B对于快递企业,应该提供充分的情况告知与多重选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C对于快递企业,应该充分地提供情况告知与多重选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D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应该提供充分的情况告知与多重选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七、语言表达21排列下列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22下面是某村服务中心“人才凝聚政策措施”的示意表,其中两处空白,请根

29、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每空不超过15字。人才凝聚政策措施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便于企业发展人文环境优越,村民素质高,可满足企业需求加强交流,培养人才请进来:邀请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多措并举,留住人才了解人才生活、发展需求、解决后顾之忧表彰人才成绩、鼓励成长、提高人才归属感鼓励人才落户、跟踪服务、使之享受便利生活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久坐以后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常会出现弯腰弓背坐或蜷缩在沙发上的情况,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久坐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经常听说有人打麻将时

30、突然死亡,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有重要关系。久坐还会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问题。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避免久坐,建议坐3040分钟就要站立活动一会儿。可以伸伸懒腰或者轻微旋转腰部,最好能出去转上一圈。另外,要选择合适的座具,尤其不要坐过低的座椅;必要时可在腰部增加腰垫,保持腰部的正直。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给上面的三段文字各加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八、材料作文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雄是平凡的,但当意外来临时,他却能默默出手,护你周全;英雄是朴素的,但当灾难来临时,他却能逆行出征,为你排除艰险。近日,因为持续高温干旱,重庆多地先后突发山林火灾。在山火扑救行动中,

31、除了武警、消防、民兵等,还活跃着许多志愿者。有一支“重庆娃儿们”组成的摩托车救援队,尤其让人敬佩。在大型车辆无法抵达的地方,这些年轻、勇敢的逆行者,骑着摩托车将物资用背篓一点点的送往救灾一线,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致敬:“川渝人是有些英雄气在身上的!”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社会现实,以“英雄气”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D3B4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5“述而

32、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但教学中偏重继承,会使学生减少或部分失去探索未知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有局限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材料二第一段只是对“述”的古今含义作了客观摘录,并未说在现代汉语中,“述”的“这一含义被所取代”。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因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强加因果,原文中的相关语句“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

33、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句中没有体现出这种因果关系。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该项说的是“真理”和“安宁”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二“孝”的论据。文本相关的信息是“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可见并没有谈到“安宁”,那么“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这种选择自然是与文本无关的,所以不能作为论据起支撑作用。B能作为材料二孝道观的论据,文中确实提到了传承文化,但并非主要观点,文中相关信息仅有这么一处“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34、”传承文化是“孝”的内涵之一。C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意,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有关“孝”的观点。D不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论据,材料二中虽然提到了与父子有关的内容,“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可见这里父子的内容仅是以比方、喻体的形式出现,本体“孝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是论点重点,可见D孝顺父母宗亲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没有直接的关系,自然不能作为论据。6C7B8触景生情:作者在珠海远望,望到海景,就想到赵宋在厓山覆灭,不由得生出了许多情感,有感而发,遂成此文。以古鉴今:作者议论赵宋灭亡之因,对

35、于今天的治国用人有借鉴意义。9文本一是载道之文。它论述了治国之策,指出了宋亡的深层原因,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文本一有普及价值。它明白晓畅,说理透彻,能做教育之良好工具。文本一极为精粹。它短小,且内部结构严谨,是一篇佳作。【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边防军数量却极少”错误,“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的真正意思是中央掌控着军权,兵不识将,将难拥兵,军队战斗力不强。它的意思不是边防军数量少。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渴盼从水中捞一件当年的兵器以抒怀古之幽情”错误,文中“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

36、一点儿沉沙的折戟”,是引出议论的手段,并非真的想得到一件当年的兵器。C“用不了西汉初年的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只能从本朝发现和任用人才”对句意的解释错误,“良、平不能用”在文中是批评统治者不重用文天祥这样的人才。D“强调小品文相比其他类文章更要有华美的文采”错误,加引号的“文”不是文采的意思,从上文可以看出它指的是文章内部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上要起承转合等。10A11D12C13(1)人们做事,往往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像对待开始一样慎重地对待结果,那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2)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愚钝。14一是略早于

37、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道德”指道德学问,共同作“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学”应是下一句的主语。据此排除BC;“周之衰”作动词“见”的宾语,“衰”不应断在后句,据此排除D。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错误。原文是“老子之子名宗

38、,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宫玄孙假”意思是李宫的玄孙是李假,所以,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曾祖父。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错误。结合“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分析,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凡事在初始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而因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从事”,行事,做事;“几”,接近,将要;“慎”,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2)“良贾”,善于经商的人;“若虚”,好像什么东

39、西也没有;“君子盛德”,省略句,“君子(具)盛德”;“盛德”,高尚的品德。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可知,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从“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可知,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从“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可知,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参考译文:(一)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

40、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二)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及其骨头

41、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坐上车子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的)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

42、。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用意,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

43、,)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的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15C16没有。诗歌起笔由悲妻子而自悲,想到人寿有限而悲,并未排遣悲情;再以邓攸、潘岳自喻,透露出对无法预知天命的绝望,表达了深沉的悲哀;接着诗人虽寄希望于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这个愿

44、望“更难期”,诗人陷入更大的绝望中。诗歌尾篇,诗人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妻子的“平生未展眉”,更显哀痛欲绝。【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鉴赏诗歌的能力。C.“无意于人间”错误,颈联的意思是“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自己并没有“无意于人间”,只是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死后同葬。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翻译: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

45、的组诗作品。这首诗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叹人生的短暂,一死便成永别,抒发没有穷尽的长恨,突出悲怀,深化主题。诗人的悲怀没有排遣。这首诗首句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

46、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作者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生我材必有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饱、度、潜、文、宴、恣、谑。18D19B20D【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语境强调纠纷数量多,使用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