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文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0024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文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文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文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文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文化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为1952年天津京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利用演出间歇读书或学写生字,这一现象在各界群众中普遍存在。据此可知()A三大改造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B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惠及社会C新中国建设激发群众自觉意识D“双百”方针促进文艺事业进步2“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也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在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有标志性意义。”对这一学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建B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C催生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D促进了近代公务员制度形成3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

2、,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4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

3、理论基础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5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2021年,国务院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为主要任务,大力培养重点领域专业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改革()A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更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劳动者C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D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6(2023郴州二模)1956年,教育部确定外语教学中俄语与英语的比例是1:1,随后又规定俄语古1/3,2/3为英语和其他语言。1964年颁布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纠正了外语教育语种

4、严重偏向的问题,指出要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B冷战对峙的缓和C中苏关系的恶化D教育体制的完善7(2023江西模拟)广东某地村志记载:“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村内以片区开办识字扫盲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在扫盲班增加教育宣传内容,通过讲民间故事,收集传唱农村歌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政治觉悟。”由此可知,扫盲运动()A大幅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B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C增强了群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D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2023新余二模)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

5、“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一论断()A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间没有根本矛盾B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指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区别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做了前期准备9(2023涟水县校级模拟)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的重要论断()A说明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阶段B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D反映了经

6、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10(2023岳阳三模)如图分别是2008年和2022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提出的口号,这反映出当代中国()A心怀世界的大国担当B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C和平共处的外交实践D融入世界的积极姿态11(2023天津模拟)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软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12(2023思明区校级模拟)毛泽

7、东在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他意在强调新中国()A进行土地改革迫在眉睫B建立计划经济需提上日程C建立人民公社符合国情D实行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13(2022秋朝阳区校级期末)从1979年9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C形成了完善的环

8、境保护法律体系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14(2022秋游仙区校级期末)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要真正搞按劳分配,鼓励向上这对社会主义的极大益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C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明确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15(2023平顶山开学)1984年,邓小平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

9、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由此可见,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已成熟B明确了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C用唯物史观思考社会现实问题D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晰16(2023春赤峰期末)建国以后,我国新闻事业的管理和运作基本照搬苏联模式。1956年7月,人民日报正式改版。头版头条的改版社论讲述了这次改革的三个方面:一、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二、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三、改进文风,活泼空气。这一改革()A是对“双百”方针精神的回应B表明中苏关系在不断恶化C表明外交政策左右了文化发展D推动党内民主集中制发展17(2023安化县学业考试)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10、人物突出贡献王进喜(19231970)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雷锋(19401962)甘当革命螺丝钉,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邓稼先(19241986)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两弹元勋”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18(2023春洛阳期末)20世纪50年代,鉴于工人和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情况,党中央和政府推行教育面向工人和农民的政策,诸如减免学费、补助困难学生、适当放宽工农子女入学和校内学习的年龄限制、在劳动人民居住的地区增设复式班等。这些举措()A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B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实现了普及教育的目标D有利于文化传

11、承和人才培养二材料题(共2小题)19(2023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研发人员从年均325万人提高到60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从3.9万家增长至40万家。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区块链、5G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12、,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摘编自张春玲、梁佳惠科技部:2022年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根据材料,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特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20(2023凉山州一模)材料: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谈到:“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

13、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鲜明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提出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做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改革开放的严峻形势,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胆略,坚定地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基本路线,有力地回击了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他说

1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据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79年相比,邓小平在1992年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论述催生了什么新的经济理论,并说明其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建设的贡献。参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为1952年天津京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利用演出间歇读书或学写生字,这一现象在各界群众中

15、普遍存在。据此可知()A三大改造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B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惠及社会C新中国建设激发群众自觉意识D“双百”方针促进文艺事业进步【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三大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故A项错误;B.当时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还不健全,故B项错误;C.根据材料“1952年天津京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利用演出间歇读书或学写生字,这一现象在各界群众中普遍存在”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有强烈的建国热情,但是缺乏必要的文化技能,政府展开扫盲运动,也使人民群众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在建设新中国的号

16、召下,各界群众都在积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故C项正确;D.“双百”方针正式提出于1956年,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也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在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有标志性意义。”对这一学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建B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C催生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D促进了近代公务员制度形成【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

17、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依据材料表述可以判断材料中的学制是指癸卯学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确立了学堂选官制度,B项正确;结合题干表述可以判断,材料中的学制是指学制癸卯学制,它颁布与1904年,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设立,时间逻辑关系错误,排除A项;影响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是我国的科举制,材料与C项不相关,排除C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3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

18、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考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科技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科技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影响来分析。【解答】冬奥会筹办的过程可以体现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冰雪运动的推

19、广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但冬奥会的举办、科技的发展、经济理念的更新从根源上来讲,都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科技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4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考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科

20、学技术发展的成就,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D项正确;“向科学进军”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有利于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

21、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2021年,国务院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为主要任务,大力培养重点领域专业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改革()A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更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劳动者C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D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题关键信息是“十四五”时期、“要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为主要任务,大力培养重点领域专业人才”。【解答】A.职业教育改革并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的标志,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职业教育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

22、是强调其更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排除;C.根据材料“十四五”时期,“要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为主要任务,大力培养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分析可知,职业教育改革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C正确;D.“精神力量”与材料职业教育不相符,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6(2023郴州二模)1956年,教育部确定外语教学中俄语与英语的比例是1:1,随后又规定俄语古1/3,2/3为英语和其他语言。1964年颁布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纠正了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指出要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

23、外语。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B冷战对峙的缓和C中苏关系的恶化D教育体制的完善【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材料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俄语在中国外语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这主要因为中苏关系恶化,C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改善,排除A;冷战缓和并不会导致俄语在中国外语中的比例缩小,排除B;D和材料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7(2023江西模拟)广东某

24、地村志记载:“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村内以片区开办识字扫盲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在扫盲班增加教育宣传内容,通过讲民间故事,收集传唱农村歌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政治觉悟。”由此可知,扫盲运动()A大幅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B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C增强了群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D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事业,需要结合我国教育事业的特征来解答。【解答】根据材料“结合农村各项工作治觉悟”并结合所学可知,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也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为新中国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25、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群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扫盲教育可以减少文盲人数,但不能大幅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排除A项;工业化建设此时尚未开展,1953年至1957年国家开展了一五计划,排除B项;材料主旨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扫盲运动,未涉及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事业,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2023新余二模)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一论断()A说明社会主义和

26、市场经济间没有根本矛盾B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指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区别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做了前期准备【考点】邓小平理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的论断解放了思想,1985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仍然是计划占主导,但市场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中与计划经济结合,说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没有根本性矛盾,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排除B项;市场还是计划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排除C项;D是198

27、4年开始,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9(2023涟水县校级模拟)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的重要论断()A说明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阶段B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考点】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新时代我国社会的

28、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高质量发展,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正确;A为2021年,排除;C错在“完善”,排除;材料和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2023岳阳三模)如图分别是2008年和2022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提出的口号,这反映出当代中国()A心怀世界的大国担当B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C和平共处的外交实践D融入世界的积极姿态【考点】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答案】A【分析

29、】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从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口号可以看出,中国从人类的共同发展,世界的共同进步出发,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和梦想的努力,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从人类整体命运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排除B项;材料是中国2008年和2022年奥运会的口号,没有涉及外交实践,排除C项;D项说法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主要体现中国站在世界整体角度考虑问题,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30、的能力。11(2023天津模拟)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软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考点】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解答】根据题干材料”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双11不仅是

31、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软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以看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故B项符合题意;AD三项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的主旨;C项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12(2023思明区校级模拟)毛泽东在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他意在强调新中国()A进行土地改革迫在眉睫B建立计划经济需提上日程C建立人民公社符合国情D实行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考点】毛泽东思想【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

32、思想,需要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特征和我国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特点来解答。【解答】根据材料“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认为土地改革后,个体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由此可知,他意在强调为保证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实行农业集体化势在必行,D项正确;当时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未涉及计划经济问题,排除B项;人民公社建立于农业集体化之后,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33、3(2022秋朝阳区校级期末)从1979年9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考点】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要求学生结合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解答】在改革开放当中,我国逐渐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只有科学发展,才

34、会引导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D项正确;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我国环境法的发展对外国先进环境法律、法规的借鉴,排除A项;材料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念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从以上法律、法规的制定来看,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是初步地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框架,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4(2022秋游仙区校级期末)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要真正搞按劳分配,鼓励向上

35、这对社会主义的极大益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C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明确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考点】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的历史功绩【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要求学生结合邓小平理论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9月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时,中国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不管大中小企业,搞得好的要奖励,不能搞平均主义,要鼓励先进”“要真正搞按劳分配,鼓励向上这对社会主义的极大益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张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A项正确;中共十四

36、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项;1992年南方谈话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企业,不能得出“明确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5(2023平顶山开学)1984年,邓小平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由此可见,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已成熟B明确了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C用唯物史观思考社会现实问题D阐释了“

3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晰【考点】邓小平理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解放生产力”“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可知,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视角来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C项正确;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全面概括,排除A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1992年方才明确,排除B项;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6(2023春赤峰期末)建国以后,我国新闻事业的管理和运作基

38、本照搬苏联模式。1956年7月,人民日报正式改版。头版头条的改版社论讲述了这次改革的三个方面:一、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二、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三、改进文风,活泼空气。这一改革()A是对“双百”方针精神的回应B表明中苏关系在不断恶化C表明外交政策左右了文化发展D推动党内民主集中制发展【考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点,从“双百”方针出发,理解“双百”方针的精神,并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解答】根据材料“1956年.这次改革的三个方面:一、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二、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三、改进文风,活泼空气”及所学知识可得知

39、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是对“百家争鸣”精神的阐释和回应,A项正确;改变过去“完全照搬苏联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中苏关系恶化,排除B项;改版含有摆脱苏联影响的意味,但未体现外交政策左右了文化发展,排除C项;社会的成员享有言论自由是民主的表现,体现不了集中,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我呢化石也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双百”方针的主要内容、精神及其影响。侧重于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能力。17(2023安化县学业考试)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人物突出贡献王进喜(19231970)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雷锋(19401962)甘当革命螺丝钉,默默无闻为人

40、民做好事邓稼先(19241986)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两弹元勋”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铁人”、“甘当革命螺丝钉,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两弹元勋”,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及其时代特征分析。【解答】依据表格中的“铁人”、“甘当革命螺丝钉,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两弹元勋”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的三位人物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模范英雄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故A项正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

41、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故B项错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改革开放之后时代精神,故C项错误;表格中的人物与经济建设和科技有关,无法体现民主,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精神,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8(2023春洛阳期末)20世纪50年代,鉴于工人和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情况,党中央和政府推行教育面向工人和农民的政策,诸如减免学费、补助困难学生、适当放宽工农子女入学和校内学习的年龄限制、在劳动人民居住的地区增设复式班等。这些举措()A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B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实现了普及教育的目标D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考点】中国

42、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鉴于工人和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情况,党中央和政府推行教育面向工人和农民的政策,诸如减免学费、补助困难学生、适当放宽工农子女入学和校内学习的年龄限制、在劳动人民居住的地区增设复式班等”可知,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和政府推行教育面向工人和农民的政策,这扩大了受教育群体,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故选D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A项;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排除B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故选:D。

43、【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19(2023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研发人员从年均325万人提高到60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从3.9万家增长至40万家。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区块链、5G等重点产业的关键

44、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摘编自张春玲、梁佳惠科技部:2022年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根据材料,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特色。(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考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答案】(1)特色:科

45、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创新指数、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创新企业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与尖端科技研发并举。(2)意义;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物质文明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服务人民利益为宗旨,实现共同富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自然和谐共生;成果惠及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一问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表现来解答;第二问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来解答。【解答】(1)特色:从材料“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研发人员从年均325万人提高到60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从3.9万家增长至40万家”“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区块链、5G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主要是: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创新指数、科研经费、科研人才、创新企业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与尖端科技研发并举。(2)意义;从材料“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