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97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7分)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举行,大江南北,书香浓浓;天气渐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多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启动,送戏下乡、优秀剧目展演等,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佳宴。金光华董事长说放眼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抹亮色。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气象万千

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到觉醒年代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从“非遗热”“考古热”“博物馆热”等蔚然成风,到群众歌咏、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兴起的文化风尚,见证着我国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的“图书馆情缘”,背后正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给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

3、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新征程上,大力推

4、进文化建设,让文化的灯火照亮每一个人,让文化的力量启迪每一颗心,一定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有删改)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谈起,引出论题。贴近生活,自然亲切。B. 第段引用习总书记话,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C. 第段画线句中的“任何时候”一词,指代的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D. 第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号召人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2. 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5、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二)现代文阅读(7分)4.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

6、,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学科学科知识“学科+劳动”实践活动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化学酸和碱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生物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语文应用文写作撰写种植日志总结种植经验【材料三】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

7、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限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节选自“学习强国”2023年5月)【材料四】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

8、达71.1%。(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对上述四则材料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体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道理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劳动和生活。D. 国家尊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普通劳动者也能干出非凡业绩,获得表彰。(2)根据材料二,请你推断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3)某班开展以“学习紧张,劳动还有必要吗”为主题的辩论赛,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作为正方代表,结合材料进

9、行反驳。(不少于两个理由)反方:我方观点是在学习紧张时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二是劳动不是必考科目,临近考试时可暂时不参加劳动。正方:_(三)现代文阅读(13分)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毕淑敏原以为到了北极,以北极冠名的北极熊应该不少,虽不能像早年间的荒山野兔遍地跑来跑去,但每天见上几头应该不成问题。真到了北极圈内,我才发现那里生存环境的恶劣,真不是我等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能轻易想象的。除了北极圈附近的岛屿上有些许苔藓类植物苦苦挣扎,其余皆无边冰海。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城。说它们常驻,是指一年到头,无论极昼还是极夜,无论觅食还是繁衍,都

10、不离这苦寒之地。不像一些候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拣着北极仅有的好时光在这里休想与繁殖,一旦天气转劣,立刻起飞,成群结队向南逃逸,寻找更舒服的地方。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活法,但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让人更生喟叹。这是我第一次亲见北极熊。它并不算很大,身体灵活,毛色雪白,估计肚子里的油水有限,不曾被环斑海豹的脂肪染黄。它在冰面上迅疾奔跑,如同银箔打造而成的精灵,四只大掌犹如白色蒲扇在冰雪中有序地扑打,姿态优雅。虽说它的听觉并不发达,但游客们吸取教训,完全噤声,加之破冰船不散发任何味道,它不曾受到惊吓,仍保持着怡然自得的心境。奔跑中遇到海冰错落处,面对海水的阻隔,它想也不想,并不放慢脚步,也没有丝毫踌

11、躇。它凭借跑动惯性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白光,稳稳降至另一块浮冰上。在它的前方,冰上多裂缝,它便一个箭步接一个箭步地飞腾而起,好像跨越无形的栏杆,步幅可达5米。多数时刻,它判断准确,安然着陆,紧接着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跑。有时运气不佳,不知是判断有误还是体力不支,它未能抵达另一个冰面,而是坠落冰隙,被蔚蓝色的海水淹没。北极熊镇定自若,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马上昂起头,不慌不忙地开始自在划水北冰洋的水多刺骨啊!坠落的那一刻,北极熊瞬间被冰水浸透,会不会冷得打一个寒战?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叹息北极熊生存之艰难,更感动于它舒展的泳姿。清澈的海洋如蓝色水晶,北极熊浮动时,优雅如盛开的白莲花。我知道如

12、此形容一只重达几百千克的凶猛动物有些不妥,但当目睹这雪白的动物在幽蓝的海水中轻盈地舞动四肢,如特大水母般随波荡漾之时,你只能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喟叹。(节选自破冰北极点有删改)【链接材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5.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第段画线的语句。6. 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北极熊,第段为什么还要写候鸟?7. 标点符号不仅表明向读,

13、还能产生丰富的表达效果,请你说说第段画线句中的问号有什么表达效果。8. “题好一半文”,联系全文,谈谈“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这一标题好在哪里。9. 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拟人,请任找一句写在下面,并赏析该句这样写的妙处。10. 恶劣环境中,如白莲花一般的北极熊,让毕淑敏喟叹;紫藤萝前,生机盎然的花瀑,让宗璞驻足。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一谈你对生命的感悟。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一)文言文段阅读(11分)【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14、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泰、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鸾:凤凰一类的鸟。11.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百叫无绝 沿溯阻绝 绝处逢生 绝无仅有B. 久之不散 何陋之有 钟鼓

15、乐之 荣幸之至C. 千转不穷 欲穷其林 山穷水尽 穷且益坚D. 不可悉见 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悉听尊便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13. 用“/”给下列文字断句。(画两处)所 见 八 九 峰 惟 神 女 峰 最 为 纤 丽 奇 峭 宜 为 仙 真 所 托1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说说甲乙两段选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二)古代诗歌鉴赏(4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释】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

16、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堂上:一作“梁上”。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15.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抱”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一湾清流绕村而过的优美风光,极富表现力。B. 颔联写燕子自在飞翔,白鸥相伴相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C. 中间四句紧紧贴住“幽”字,一路叙下,描绘出“景幽、事幽、人幽”的情景。D. 这首诗描写了一家人暂居江村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幸福满足的心情。16.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三)名篇

17、名句默写(6分)17.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博学而笃志,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2)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3)岂不罹凝寒?_ 。(刘桢赠从弟(其二)(4)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5)人生路上,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我们都要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的博大胸襟。三、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湖南人才济济、风光旖旎、美食汇集。屈原的离骚( )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也( ) 了湖南文学的粲然篇章;贾谊悲赋,周敦颐爱莲,谭嗣同喋血,陈天华蹈海,生命写历史,热血著文章。美丽湘潭,韶峰高俊,湘江奔滕,毛泽东故居

18、、彭德怀故居,游客络绎不绝;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莲城美景让人目不暇接。窑湾景区,( )了多个特色店铺,在这里,人们感受老湘潭的悠长古的,品味新时代的人间烟火。18. 有人对画线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济”应读为“j”B. “暇”应读为“xi”C. “俊”应写为“峻”D. “滕”应写为“腾”19. 文段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开设 开启 掀开B. 掀开 开启 开设C. 开启 掀开 开设D. 开启 开设 掀开20.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在端午节,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民间流传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B. 爱莲说是宋代周敦颐

19、的作品,“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C. 毛泽东沁园春雪“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国风和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D. 谭嗣同发出“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感慨,表现了他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二)(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a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b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在长期观察中,好虾的认识才遥渐深入了。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提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C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

20、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d(节选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21. 下面的句子是从文段中抽出来的,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A. a处B. b处C. c处D. d处22.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文段中画线句是病句,应该改为“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B. 从短语的结构形式来看,“长期观察”“胸有成竹”“客观事物”结构不完全相同。C. “意境”“感情”“白纸”“程度”,这四个加点的词语在文段中的词性相同。D. “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是一个表转

21、折关系的复句。(三)综合性学习。(6分)2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5月22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万步炎,湖南华容人,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按、博士生导师。因为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地投身海洋勘探,立誓“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哪怕最危急的时刻也未曾放弃。他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海牛号”在海底下钻231米,刷新世界纪录。实现了拒绝仿制老路、开拓自主新路的跨越。(1)【制定方案】红星中学拟开展以“致敬时代楷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善活动方案。邀请楷

22、模聆听讲座_发表感言(2)【邀请楷模】你将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当面邀请万教授于7月1日上午9:00在校报告厅做讲座,请写出你邀请万教授时要说的话。(3)【发表感言】参加完系列活动,你被万教授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心潮澎湃,请编辑一段文字发朋友圈来表达你的感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030个字)四、名著阅读24. 阅读名著中的语段,回答问题。【甲】他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利挣脱手,举剑来迎。他随又抡棒便打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乙】“当然啰”尼摩船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

23、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1)填写表格语段人物出处作者与该人物相关的情节甲孙悟空西游记_A三调芭蕉扇 B._乙尼摩船长_儒勒凡尔纳A为救采珠人勇斗鲨鱼B.送黄金给陆地上需要帮助的人(2)上述语段中的两个人物形象身上,共同的美好品质是什么?两个文段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表现这一品质?五、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25. 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在奶奶生日会上的发言稿为题,写一篇文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24、”,明天就是奶奶的70岁生日了,亲友们将来家里为奶奶庆祝。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时刻,爸爸妈妈想请你代表家人致辞,以表达对来宾的欢迎和感谢、对奶奶的美好祝福。你还可以在致辞中回顾奶奶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对家庭的辛勤付出,借此机会表达感恩之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26. 作文题:请以带上_去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题目,再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7分)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举行,大江南北,书香浓浓;天气渐暖,

25、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多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启动,送戏下乡、优秀剧目展演等,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佳宴。金光华董事长说放眼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抹亮色。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气象万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到觉醒年代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从“非遗热”“考古热

26、”“博物馆热”等蔚然成风,到群众歌咏、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兴起的文化风尚,见证着我国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的“图书馆情缘”,背后正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给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新征程是充满光

27、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新征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文化的灯火照亮每一个人,让文化的力量启迪每一颗心,一定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有删

28、改)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谈起,引出论题。贴近生活,自然亲切。B. 第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C. 第段画线句中的“任何时候”一词,指代的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D. 第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号召人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2. 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答案】1. C 2. 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这一观点。 3. 本段首先提出观点“文化是

29、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然后通过列举四川大凉山木耳小学的孩子们的心愿以及心愿达成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强调这一举动的意义: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根据第段“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可知,“任何时候”强调的是在现阶段的新征程上,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指代的并非“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第段画线句“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列举

30、了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令网友泪目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本段结尾的观点“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使论证内容更具说服力,使人信服。【3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第段“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首句就提出观点;“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列举四川大凉山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心愿书单”,几天后得到图书,孩子们欢欣雀跃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法;“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

31、的世界增添助力”,最后强调这一举动的意义: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二)现代文阅读(7分)4.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2022年3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当年9月秋季学期,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课表里。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四个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_、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

32、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材料二】为加强劳动教育,某校拟增设“种植”特色劳动课程。结合该课程,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学科学科知识“学科+劳动”实践活动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化学酸和碱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生物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授粉、剪枝、间苗、除草语文应用文写作撰写种植日志总结种植经验【材料三】2023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

33、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限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劳动,锤炼意志品质,增长学识才干,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从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节选自“学习强国”2023年5月)【材料四】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过16次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万余人次。在202

34、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已高达71.1%。(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对上述四则材料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独立设置,体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和道理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劳动和生活。D. 国家尊重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普通劳动者也能干出非凡业绩,获得表彰。(2)根据材料二,请你推断材料一横线处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3)某班开展以“学习紧张,劳动还有必要吗”为主题的辩论赛,

35、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作为正方代表,结合材料进行反驳。(不少于两个理由)反方:我方观点是在学习紧张时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其理由有二:一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劳动;二是劳动不是必考科目,临近考试时可暂时不参加劳动。正方:_【答案】(1)B (2)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3)示例:我方认为在学习紧张时更有必要参加劳动。理由有两个:一是劳动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劳逸结合,学习效率会更高;二是劳动有助于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等,从而促进我们在当代社会学会生存。所以,劳动虽然不是必考科目,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劳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解析】

36、【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结合材料一段中“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的内容可知,选项“家长只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观念”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材料二表格中的信息反映了各学科的学科知识与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之间的关系,说明学科知识是学生真正“走进田间”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种植实践活动又能促进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各学科知识。据此可概括为:在学

37、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或将学科专业学习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反方观点“初中生在校进行劳动教育没有必要”可明确正方辩手的观点应该是“初中生在校进行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结合材料中劳动教育有益等方面来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示例:我方认为初中生在校进行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等等,从而促进学生在当代社会学会生存。如果片面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对学生劳动技能的教育,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失去劳动的热情和生存的本能。(三)现代文阅读(13分)北极熊如盛开的白

38、莲花毕淑敏原以为到了北极,以北极冠名的北极熊应该不少,虽不能像早年间的荒山野兔遍地跑来跑去,但每天见上几头应该不成问题。真到了北极圈内,我才发现那里生存环境的恶劣,真不是我等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能轻易想象的。除了北极圈附近的岛屿上有些许苔藓类植物苦苦挣扎,其余皆无边冰海。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城。说它们常驻,是指一年到头,无论极昼还是极夜,无论觅食还是繁衍,都不离这苦寒之地。不像一些候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拣着北极仅有的好时光在这里休想与繁殖,一旦天气转劣,立刻起飞,成群结队向南逃逸,寻找更舒服的地方。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活法,但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让人更生喟叹。这是我第一

39、次亲见北极熊。它并不算很大,身体灵活,毛色雪白,估计肚子里的油水有限,不曾被环斑海豹的脂肪染黄。它在冰面上迅疾奔跑,如同银箔打造而成的精灵,四只大掌犹如白色蒲扇在冰雪中有序地扑打,姿态优雅。虽说它的听觉并不发达,但游客们吸取教训,完全噤声,加之破冰船不散发任何味道,它不曾受到惊吓,仍保持着怡然自得的心境。奔跑中遇到海冰错落处,面对海水的阻隔,它想也不想,并不放慢脚步,也没有丝毫踌躇。它凭借跑动惯性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白光,稳稳降至另一块浮冰上。在它的前方,冰上多裂缝,它便一个箭步接一个箭步地飞腾而起,好像跨越无形的栏杆,步幅可达5米。多数时刻,它判断准确,安然着陆,紧接着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

40、跑。有时运气不佳,不知是判断有误还是体力不支,它未能抵达另一个冰面,而是坠落冰隙,被蔚蓝色的海水淹没。北极熊镇定自若,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马上昂起头,不慌不忙地开始自在划水北冰洋的水多刺骨啊!坠落的那一刻,北极熊瞬间被冰水浸透,会不会冷得打一个寒战?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叹息北极熊生存之艰难,更感动于它舒展的泳姿。清澈的海洋如蓝色水晶,北极熊浮动时,优雅如盛开的白莲花。我知道如此形容一只重达几百千克的凶猛动物有些不妥,但当目睹这雪白的动物在幽蓝的海水中轻盈地舞动四肢,如特大水母般随波荡漾之时,你只能发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喟叹。(节选自破冰北极点有删改)【链接材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

41、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5.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第段画线的语句。6. 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北极熊,第段为什么还要写候鸟?7. 标点符号不仅表明向读,还能产生丰富的表达效果,请你说说第段画线句中的问号有什么表达效果。8. “题好一半文”,联系全文,谈谈“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这一标题好在哪里。9. 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拟人,请任找一句写在下面,并赏析该句这样写的妙

42、处。10. 恶劣环境中,如白莲花一般的北极熊,让毕淑敏喟叹;紫藤萝前,生机盎然的花瀑,让宗璞驻足。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一谈你对生命的感悟。【答案】5. 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北极熊在冰面上跳跃时的动作的流畅,表达对北极熊的赞美之情。 6. 示例: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域与候鸟遇到天气转劣立刻向南逃逸进行对比,突出了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表达作者对北极熊的赞美之情。 7. 示例:问号表疑问,写出作者看到北极能落入海水时的担心,表达了作者感动、震撼、同情、心疼等复杂的感情。 8. 示例:标题把北极熊比作“盛开的白莲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43、写出北极熊的圣洁美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标题新颖别致,富有诗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 示例一:语句:北极熊镇定自若,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马上昂起头,不慌不忙地开始自在划水。赏析: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北极熊人的性格,表现出北极熊落水后的沉着镇定,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示例二:语句: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富有紫藤萝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紫藤萝花的顽皮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0. 示例: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域,表现出的孤独与矢志不渝令人钦佩;紫藤萝经历苦难后重新绽放美丽,体现出的坚韧顽强

44、令人赞叹。尽管生命会遭受磨难,经历痛苦,但我们要心怀希望,勇敢无畏,努力让生命展现美好,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根据第段画线的语句“它凭借跑动惯性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白光,稳稳降至另一块浮冰上”可知,这是是对北极熊动作的描写,连用“纵身一跃”“划出”“降至”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北极熊在冰面上跳跃时的动作的流畅,表达作者对北极熊的赞美之情。【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的手法及作用。根据第段“北极熊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城。说它们常驻,是指一年到头,无论极昼还是极夜,无论觅食还是繁衍,都不离这苦寒之地”、“不像一些候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45、,拣着北极仅有的好时光在这里休想与繁殖,一旦天气转劣,立刻起飞,成群结队向南逃逸,寻找更舒服的地方”可知,运用对比手法,常年驻守北纬80度到85度之间的广阔冰域的北极熊与遇到天气转劣立刻向南逃逸的候鸟,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根据第段“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活法,但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让人更生喟叹”可知,突出“北极熊的孤独与矢志不渝”,表达作者对北极熊的赞美之情。【7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根据第段画线句“坠落的那一刻,北极熊瞬间被冰水浸透,会不会冷得打一个寒战?”可知,这是个疑问句,问号表疑问,写出作者对北极熊入水的无比担心;根据第段“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叹息北极熊生存之艰难,更感动于它舒展的泳姿”可知,这个疑问,表明作者看到北极熊落入海水时被感动、震撼;同时,第段画线句“会不会冷得打一个寒战?”这个猜想,表达作者对北极熊生存之艰难的同情、心疼。【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根据标题“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可知,把在蓝色海洋上浮动的北极熊比作“盛开的白莲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根据第段“清澈的海洋如蓝色水晶,北极熊浮动时,优雅如盛开的白莲花”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北极熊在海面游动时姿态的优美舒展,如白莲花一样圣洁美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标题“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