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16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B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且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2.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

2、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3.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作为经典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主流群体中被广泛重申;另一方面,佛罗伦萨为攫取地区主导权不断扩充人口,当地的人文主义者也挑战经典,转而歌颂城邦人口的增长。这反映出( )A.有限人口论不利社会进步B.地理环境对于观念的重塑C.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D.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差异4.下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其意在( )论述出处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得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迄路德之党盛,而教皇始蹶,人始睹耶教

3、之真矣。故耶教之亡,教皇亡之也;其复之也,路德之力也谭嗣同谭嗣同全集日耳曼人路惕(路德)与友菲立麦兰极力宣斥教皇倚势作威译拉丁经文为日耳曼语,以开民愚蔽,百折不回,身死无悔,而教皇之权始渐衰宋恕宋恕集A.营造维新变法的氛围B.接纳欧洲新教的观点C.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D.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5.下图为2019年春节档最受观众欢迎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海报,广大网友称这部电影是中国硬核科幻的里程碑,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差点就破木星引力捕获而毁灭,与该情节相关的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6.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著名思想家

4、,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7.卢梭认为:“适合于立法的,是这样一种人民:他们虽然已经由某种起源、利益或约定联系在一起,但他们还不曾受过法律的真正束缚;他们没有根深蒂固的习惯或迷信思想;他们既不怕遭到外敌的突然入侵,也不参与邻国的纠纷,而且可以单独抵抗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和一个联合起来,击退另一个他们既不富也不穷,可以自己满足自己。”卢梭旨在强调( )A.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B.对人类不平等的彻底批判C

5、.私有制的发展催生贫富分化D.通过立法否定财产私有制8.“君子不器”意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工具。孔子的观点与下面哪一主张相吻合( )A.自由仅仅是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孟德斯鸠B.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C.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D.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康德9.1702年,英国参加对法国作战,引起土地贵族满腹牢骚。1711年,下院通过停战法案,但被在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战争。这表明( )A.议会议员选举遭到王

6、权干涉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遭到破坏10.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英属北美的13个殖民地大体有如下三类(如表所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殖民地特点罗德岛和康涅狄格公司殖民地及宪章殖民地,享有完全自治权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属于英国传统贵族家族的私人殖民地,由他们指定总督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皇家殖民地,虽由英王派遣总督治理,但日常事务由当地选举议会处理A.英国民主化推动了殖民扩张B.美国独立符合资产阶级要求C.英属北美享有充分的自治权D.美国具有一定的代议制传统11.托克维尔在旧

7、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大革命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拿破仑为此做出的贡献是( )颁布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颁布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A.B.C.D.12.美国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达成了许多妥协,“五分之三妥协”是其中之一。“五分之三妥协”( )缓和了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影响到众议院议席的分配A.B.C.D.13.1791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立法权归立法议

8、会,行政权归国王,并特别就国王的行政权作出规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并且只有依据法律才得要求服从。”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践行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实现了长时间的政治稳定C.首创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D.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激烈14.美国总统林肯在当选前的19世纪50年代说过“我很高兴看到一个劳动制度盛行于新英格兰,在这个制度下,劳动者当他愿意的时候就可以罢工,在这里他不被强迫在一切环境下工作,而且也不被束缚住和被强制去劳动”。材料反映的实质是林肯( )A.支持工人运动争取合法的权益B.通过暴力方式废除黑人奴隶制度C.打击南方奴隶主确立北方优势D.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9、促进社会发展15.下面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政体情况。表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项目法国德国项目法国德国军队统帅总统国家元首任期任期制终生制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国家首脑皇帝A.首相、选举、总统B.皇帝、选举、总理C.首相、选举、总理D.皇帝、选举、总统16.下表所示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1872年学制把“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1884年町村会法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1898年民法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A.文明开化成效显著B.地

10、方自治不断推进C.社会平等亟待增进D.法制体系不够完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8分)材料一:“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地处黄海北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50多公里的海域。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舰扬威、超勇、致远、经远沉没于此海域。经水下考古实物资料证明“丹东一号”即为致远舰。以下是整理自考古报告中的内容。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装甲较厚,明显与“丹东一号”不符,另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只安装于致远舰及其姊妹舰靖远舰,其余舰均未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他甲午沉舰的重要标

11、识物。武器配备:致远舰的主要武器在“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中均有发现超勇舰与致远舰武器配备区分明显。此外,加特林机枪铭牌上标注有“1886”,这正是致远舰的建造时间,铭牌上的产地也能与当时的公司名称对应。现日本三笠公园有一门同样型号的机关炮,为海战后日军从致远舰桅盘上拆卸。餐具:共发现3个带有清晰“致远舰”标识的瓷盘及碎片。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圆形微标。综合以上,并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判定“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初始阶段一系列的发现和跨文化交往有关。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

12、,从而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谱系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这摧毁了整个基督教教义的基石。敏锐的思想家首先觉悟,并起来呼吁民众质疑和抛弃旧的世界文明图景。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还受到与中国的跨文化交往的影响,启蒙运动期间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与欧洲文明迥异的中国文明在这股“热”中被理想化了,常被用来借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并据此提倡“开明专制君主”模式。他同时也盛赞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的史书充满理性,没有迷信和虚构,这些都被用于揭示法国宗教文化的非理性,以及鼓吹法国需要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1

1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丹东一号”沉船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并论述“丹东一号”沉船的研究价值。(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启蒙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 在1800年的美国大选中,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落选,为了今后联邦党的政治发展和影响,趁着共和党人杰斐逊未就任和新国会未开始正式运作,联邦党人提名数位联邦党人来就任法官一职。而由于时间仓促和交通不便,在新总统上任之后,仍有马伯里等人的法官的委任状未能发出。继任的国务卿麦迪逊在总统的默许下拒发这些任命状,于是马伯

14、里等人在1802年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最高法院依据有关的法律条文要求麦迪逊将扣留的委任状发出。麦迪逊写了一份书面辩护送交最高法院,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只是一个涉及党派权力斗争的政治问题,与法律无关,与最高法院无涉。在这样的背景下,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在他的判决书中体现出充分的政治智慧。马歇尔将整个案件的争议分解为了逻辑上层层递进的三个核心问题并分别予以解释,如表。案件的争议马歇尔对争议的法律解释马伯里是否具有得到他所要求委任状的权利?马伯里完全有担任联邦法官的权利。因为委任状已经由总统签暑,并且由国务卿加盖了合众国国印,即马伯里已经被任命了,而且此项任命不可撤销。所以,拒绝发给他委任状,就是

15、侵犯了他的合法权利。如果他有权利,并且这项权利受到侵.犯,国家的法律是.否应为他提供救济?每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他都有权要求法律的保护。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提供这种保护。马伯里的合法权利被侵害无疑是可以获得法律救济的。如果法律确实应该为他提供救济,是否应由本法院下达强制执行令?马伯里之所以将此案向最高法院起诉是依据国会1789年9月通过的1789年司法条例,在这个条例中,又规定了最高法院的初审权包括对联邦官员发出强制令。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实际,上是扩大了宪法所规定的最高法院的管辖权限。如果最高法院按照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来判决,也就等于承认了国会可以任意扩大宪法所规定的权限。这就从

16、根本上违背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1789年司法条例对最高法院初审管辖权的规定是无效的,必须被撤销。美国最高法院借此次的裁决,不仅巧妙地避开了与行政部门的正面交锋,而且以对宪法的解释权和对法律的审查权确立了司法部门在三权分立体系中的位置,真正地成为了与立法、行政部门相互制衡和发展的机构。摘编自师喆另一种视角下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概括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判决中体现的政治理念。(8分)(2)有学者谈及“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认为,“如果说华盛顿创建了美国,那么马歇尔就确立了美国的制度。”结合材料谈谈该观点的合理性。(8分)(3)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你能看到美国政党政治存什么弊端

17、?并作出合理解释。(8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这些势力的壮大都体现了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2.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虽然称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并未和教会断绝关系,这说明当时的学者依然有宗教信仰,并未明确的反对教会权威,说明当时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故选B项;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宗教有虔诚的信仰,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人文主义,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觉醒,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

18、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重申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者转而挑战经典、歌颂人口增长,体现了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C项正确;A项说法要置于特定国家、国情中进行全面思考,排除A项;地理环境影响观念重塑,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存不同地区之间的历史文化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中国近代维新派人物都对马丁路德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推崇其改革精神,从而为维新变法营造氛围,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干主旨,错误;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不选;推崇马丁路德的改革精神,并不是以新教为变法的理论依据,D项排除。5.答案:B解析

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为: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根据材料“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差点就破木星引力捕获而毁灭”可知,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强调了木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佐证此现象的科学理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以,B为正确答案。当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定律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普朗克的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故C、D均不符合。故选:B。6.答案:B解析:ACD.三项只是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应排除;B.不管是中国三大思想家还是西方

20、启蒙思想家都批判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故选:B。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最后强调“他们既不富也不穷,可以自己满足自己”可知,立法目的是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程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私有制的发展,故排除C项。卢梭不否定财产私有制,故排除D项。8.答案:D解析:A项探讨自由的内涵,故A排除;B项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故B排除;C项强调自由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故C排除;康德的“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强调人的目的性,与孔子的观点相吻合,故D正确。故选:D。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女王通过增加贵族人数,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得英

21、国退出了战争,这表明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项正确。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因此,王权没有干涉议会议员选举,排除A项;议会中的下院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B项;女王通过增加贵族人数,从而改变上院党派力量对比,并没有破坏君主立宪制的相关规定,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中的部分地区,在独立战争之前就有组织议会管理民政事务的经验,D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英国民主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美国是否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排除B项;除罗德岛和康涅狄格外,其他殖民地并不能享受充分的自治权,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22、知识可知,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等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拿破仑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国家的封建势力,项正确;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8月法国大革命时期,1875年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均不是拿破仑统治时期,项错误。综上,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联邦制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错误,排除ABD项;五分之三妥协案是美国联邦宪法制定过程中北部资产阶级代表和南部奴隶主代表在奴隶问题上达成的妥协方案,缓和了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大小州之间的矛盾及参众两院席位划分等,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选:C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侧重考

23、查法国大革命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关键语句为“国王只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这体现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即重视公共意志,而法律就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宪法的规定,并没有体现其是否长期得到实施,实际上此后法国大革命继续,政治动荡,故B项错误;法国宪法确实规定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制,但不久就被废除,而且首创君主立宪制的是英国,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君主制在法国得以维持,得不出两派斗争激烈的信息,法国大革命结束以后,特别是拿破仑帝国瓦解以后,两派斗争才十分激烈,故D项错误。14.答案:D15.答案:D解析:19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

24、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德国国家元首皇帝是国家军队统帅,为皇帝。指的是总统。1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可知,议员的选举有财产和性别的限制,出嫁的女性被法律定义为“无能力者”,说明男女地位不平等,社会平等亟待增进,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明开化的成效,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自治,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17.答案:(1)事件:黄海海战;洋务运动。价值:有利于了解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中国海军建设;有利于还原甲

25、午海战真相;有利干研究战争与民族复兴。(2)观点:多元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说明:启蒙运动自产生之时,便与世界各地文明联系密切,多元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初始阶段一系列的发现和跨文化交往有关。新航路的开辟为启蒙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视野,极大扩展了知识分子对人类世界的认知。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则给予启蒙运动更多的营养成分。中国文明在欧洲的流行,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政治文明的推崇,一定程度上使得启蒙运动具备了多元文明的色彩。“东学西渐”使得不同人类文明相得益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综上所述,近代早期的多元文明的交流在客观

26、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答案:(1)理念: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注重保护个人权利。(2)合理性:马歇尔的判决使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和对法律的审查权,使美国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3)弊端:党派之间存在权力之争。解释: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各自的利益,借总统换届之际,在政府机构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扩充本党势力,已成为常态。解析:(1)理念:根据材料“即马伯里已经被任命了,而且此项任命不可撤销。所以,拒绝发给他委任

27、状,就是侵犯了他的合法权利”“每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他都有权要求法律的保护。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提供这种保护。马伯里的合法权利被侵害无疑是可以获得法律救济的”“如果最高法院按照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来判决,也就等于承认了国会可以任意扩大宪法所规定的权限。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1789年司法条例对最高法院初审管辖权的规定是无效的,必须被撤销”可知,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根据材料“马伯里完全有担任联邦法官的权利。因为委任状已经由总统签暑,并且由国务卿加盖了合众国国印,即马伯里已经被任命了,而且此项任命不可撤销”“如果最高法院按照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来判决,也就

28、等于承认了国会可以任意扩大宪法所规定的权限。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1789年司法条例对最高法院初审管辖权的规定是无效的,必须被撤销”可知,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根据材料“如果最高法院按照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来判决,也就等于承认了国会可以任意扩大宪法所规定的权限。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知,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根据材料“每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他都有权要求法律的保护”可知,注重保护个人权利。(2)合理性:根据材料“如果最高法院按照1789年司法条例的规定来判决,也就等于承认了国会可以任意扩大宪法所规定的权限

29、。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1789年司法条例对最高法院初审管辖权的规定是无效的,必须被撤销”可知,马歇尔的判决使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和对法律的审查权,使美国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3)弊端:根据材料“在1800年的美国大选中,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落选,为了今后联邦党的政治发展和影响,趁着共和党人杰斐逊未就任和新国会未开始正式运作,联邦党人提名数位联邦党人来就任法官一职。而由于时间仓促和交通不便,在新总统上任之后,仍有马伯里等人的法官的委任状未能发出。继任的国务卿麦迪逊在总统的默许下拒发这些任命状”“麦迪逊写了一份书面辩护送交最高法院,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只是一个涉及党派权力斗争的政治问题,与法律无关,与最高法院无涉”可知,党派之间存在权力之争。解释:根据材料“在1800年的美国大选中,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落选,为了今后联邦党的政治发展和影响,趁着共和党人杰斐逊未就任和新国会未开始正式运作,联邦党人提名数位联邦党人来就任法官一职”可知,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各自的利益,借总统换届之际,在政府机构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扩充本党势力,已成为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