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4636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94 大小:9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4页
亲,该文档总共2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著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 现代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禁足可可是某小学的五年级女生。2020年春节刚过,爸爸妈妈作为医院的骨干就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去武汉支援抗疫了,把她和她的小狗“木木”送到了爷爷家。 过了两天,爸爸妈妈跟她和爷爷视频时,说武汉目前有很多人家缺口罩,如果家里有多的话,可以捐一些。家里并没有存多少口罩,可可想了想,拿出自己带来的口罩说:“爷爷,我也捐一些吧。我粉尘过敏,同学们给我送过口罩,我不能只接受别人赠送却不关心别人。我可以两星期不出门,这样就能省下不少口罩了。”爷爷把可可抱在怀里说:“可可真

2、是好孩子,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为抗疫作贡献了。” 从那天中午起,可可就开始了自我“禁足”。 白天,爷爷去社区做志愿者,可可一个人在家,写写作业,逗逗“木木”,看看书晚上,可可跟爷爷一起看看电视,听爷爷讲讲外面的事三天很快过去了自己取得的“成绩”多少有点儿骄傲了。 但是,当第五天上午,可可面对的考验升级了。 这一天,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像春天般暖和。她站在窗前,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气。突然,一个念头涌上来:“天气真好啊!下楼转转吧,就一会儿。”爷爷养的八哥“老八”在自说自话:“好球!好球!”“玩玩去玩玩去”“老八”的话让她难以抑制想出门的念头。“木木”听到“老八”的话兴奋起来,闹着要出门

3、。可可想出去的愿望决了堤的河水,再难控制。“好吧,那就陪你出去走走。” “木木”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就在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是班主任打来的。老师关切地询问了她的情况,还表扬了她。原来,可可把她捐口罩和自我“禁足”的事告了好朋友冉冉,冉冉又将这事告诉了老师。接完电话,可可缓缓地在椅子上坐下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她想,仅仅为了在小区走一圈就用掉一个口罩,是不是太不值得了? 午饭时,爷爷说:“可可,你已经五天没出门了吧?你不用对自己这么严格,也有小朋友在楼下玩,你如果非常想出去,用一个口罩也不算浪费。”“不全是浪费不浪费的事儿,我要把禁足当成

4、对自己意志力的锻炼。”可可说。 那天中午,爸爸妈妈终于又有时间跟他们视频了,说大家捐给武汉的口罩开始向市民发放了。听到这消息,可可和爷爷都特别高兴。 可可的心又平静了下来。她的生活里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她为“木木”洗了一次澡以前,这都是在宠物店里完成的。她还成了“老八”的语言老师,教“老八”学会了新诗句,使它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第十天,可可的我意志力坚持到了极限。打开电视,她看到许多跟口罩有关的消息,好像全世界都急需口罩。这些消息让她有些恐慌什么时候能买到口罩啊?家里并没有多少口罩可用她感到自己就快挺不住了。 中午,爷爷比平时提前一小时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说:“可可,好消息!上午区领导来

5、视察防疫工作,说咱们国家已经能够充足地向医院供给医用口罩了。估计民间缺口罩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听了爷爷的话,可可不再那么担忧,意志力似乎也增强了。 下午,冉冉打电话来,说她外婆在外省被确认了,进了抢救室。冉冉哭得很伤心,可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但冉冉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会安慰也得安慰啊!从这天开始,可可坚持每天与冉冉通一次电话,想办法找开心的话题,跟她聊聊天,给她讲故事可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量使自己的好朋友不被突然而来的担忧“压扁”了,以至于她竟忘了“禁足”这样的事。日子呢,似乎也没有计数的必要了。 一天早上,爷爷笑着对可可说:“好孙女,你完成自己的目标了,

6、真是了不起!从今天开始,你可以下楼玩一会儿了,相信过不了多久,买口罩困难的日子就过去了。” (节选自可可、木木和老人有删减)(1) 在“禁足”过程中,可可曾有过两次动摇,是哪些事影响了她,让她坚持下来并最终完成了目标?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2) 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木木”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四个“已经”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可可愣了片刻,突然哭了起来。(“禁足”目际完成了,可可为什么要哭?)(3) 作者在小说中设计“木木”和“老八”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 读完这篇小说,你也

7、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成长、爱、参与、教育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文本一】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

8、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鲁还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

9、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北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落实责任担当应该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青年只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才能在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

10、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作者:张建林。有删改)【文本二】青春最美是担当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中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激励着一位又一位中国青年自觉地将国家前途和时代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奋进的光辉的形象。 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奋斗业的第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都有“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飘扬;在“天宫”“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在

11、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都有青年在担重任、挑大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无数平凡岗位上都有青春的笑睑在洋溢,青春的光彩在绽放。 春之所以美丽,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亮丽的底色,更是因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给它增添了约烂的色彩。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作者:李锋。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令人信服。B.文本一第段引用诗句来突出理想的作用,强调青年应早日树立崇高理想。C.文本一第段用彭士禄的事例证明要有真本领,就应勤奋学习,知行合一

12、。D.文本一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要用举例论证明论点。(2)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段的论证思路。(3) 两个文本都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娘的传家宝,是一个做鞋用的木夹。木夹用红色枣木做成,经年累月被磨得光滑照人。说它是娘的传家宝,是因为娘用这木夹做了很多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事。 母亲当年常讲,用木夹做军鞋支援前线的事。那是 1944年春季的一天,敌人在冀鲁边区进行拉网式大“扫荡”。在我们村北碱河滩的那场阻击战里,八路军一个连将从河北省盐山县小马家据点出来“扫荡”的几十名鬼子大部消灭。 当时,身为

13、民兵的父亲,负责抬担架护送伤员和牺牲的战士。他们经过我家时,母亲看到战士们穿的鞋子大多都破了,有的用绳子一道道地捆着,还有人露着脚趾。更令人心酸的是,一位烈士竞只穿着一只鞋!母亲很痛心,回到家对我姥姥说:“八路军战士为咱拼命流血,咱得让他们穿上鞋!” 说干就干,母亲将家里最好的一床被子拆了,用粗布被里做鞋底,用青色的被面做鞋面,又找来破衣服撕成碎块,打成布夹子做鞋衬。 为把军鞋做好,姥爷找了一块枣木,请木匠做了一个纳鞋底用的木夹。这木夹,在冀鲁边区的乐陵和盐山交界一带,是寻常老百姓家做鞋常用的工具。它由两块宽 20多厘米、长约二尺多的木板组成,中间部位用铁轴固定。纳鞋底时,两腿将木夹下部夹紧,

14、木夹上部紧夹着鞋底,比起用手拿着鞋底一针一针去纳,既省力又快捷。 在昏暗的油灯下,全家齐动手。母亲纳鞋底,缝鞋帮。姥姥识几个简单的字,也会画些花草。她把柳树枝烧成炭做笔,在鞋底画上花草,写上“抗日光荣”“杀敌立功”,再将用煮杏树根水染成的红线,沿着画好的痕迹绣上去。姥爷在门口观察动静,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给屋里传递信号,母亲和姥姥就迅速把鞋藏入炕洞中。半个月后,军鞋做了两包袱。 当 36双绣着“抗日光荣”“杀敌立功”字样的布鞋送到部队时,战士们向母亲敬礼,纷纷表示:“穿上拥军鞋,一定要多杀敌人!”那时,驻冀鲁边区的部队领导龙书金、陈德曾夸奖母亲,说她送的鞋能保障一个排。从此,母亲成了我们当地

15、小有名气的支前模范。母亲说:“多亏这木夹,用它做鞋又省力又方便。”意思是,功劳有这木夹的一半。 新中国成立后,这木夹又派上了新用场。 那时,家里打油称盐的日常开销,孩子满月的份子钱,过年添置新衣和表达喜庆的鞭炮钱,差不多都是娘用这木夹做鞋卖掉挣来的。 。 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从小喜欢读一些儿童读物、小人书,所需钱大都来源于娘用这木夹做的鞋。我长大后,入了团,非常喜欢读中国青年杂志。那时,订全年的杂志需要几元钱,可家中很难拿出来。 她又连续几个夜晚做鞋到天亮。那天,到集上卖了鞋后,母亲一到家就交给我一份全年的杂志订阅单,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再看看母亲手上的老茧和血泡,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从一份份杂志

16、上,我认识了董加耕、侯隽、邢燕子,特别是认识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可贵品质,这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1964年12月,我应征入伍。临行前,母亲又将木夹找了出来,接连两个夜晚忙到鸡叫,做出一双结实的千层底布鞋和15双鞋垫,每双鞋垫上都有“当兵光荣”或“保卫祖国”的大红绣字。 我从老家带到军营的物品,都与这做鞋的木夹有关。一是母亲用木夹做鞋赚钱订的中国青年合辑本,二是一双结实的千层底布鞋和15双鞋垫。 对于专刊雷锋事迹的中国青年合辑本,我经常反复阅读,将雷锋的事迹和日记,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母亲不识字,还常托人给我写信,激励我“好好干,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我休息时穿着母

17、亲做的千层底布鞋,心里格外温暖。那鞋垫,班里战友每人一双,每当训练或执行任务碰到艰险时,战友们都会相互打气:“别忘了家乡老人当兵光荣、保卫祖国的嘱托。”之后,大家立马虎气生生、信心百倍。 母亲爱那木夹,因为它承载着艰苦岁月中的风风雨雨;我们爱那木夹,因为它将一位普通妇女的母爱,传递给了她的儿女。 这木夹,理所当然地成了娘的传家宝,我们子女更是这传家宝的受益者。 去年,小外孙入伍时,我又将木夹的故事讲给他听,期望他也当一个不负新时代的好兵! (作者:刘绍堂。有删改)(1) 请按时间顺序认真梳理文中与“红色木夹”相关的情节,将下面空缺的事件补充完整。 (2)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品

18、读下列语句,感受母亲形象及作者的情感。 白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夜晚就在油灯下用木夹纳鞋底、上鞋帮。 母亲最了解我的心,亲切地安慰我:“有用,咱就订!”(3) 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很多与“红色木夹”相关的事件,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4) 文中的“传家宝”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袁越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

19、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

20、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

21、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 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

22、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 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链接材料: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重要?研究发现,糟糕的睡眠质量会导致混乱的认知表现,这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整体状态下滑以及降低警觉。长期失眠更会使人焦虑、消沉。另外,睡眠质量不好,并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可以减少影响。一项发表于 5月Stroke的研究显示,失眠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23、,而34岁以下的年轻人因睡眠障碍而中风的风险最高。 (节选自中华养生报)(1) 随着科学家们对动物睡觉现象的深入探究,人们依次得出了三个结论: _ 、 _ 、 _ (2) 下列对于选文和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选文开头提出的疑问,不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很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的进一步介绍做好准备。 B第段中加点的“可能”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一些科学家的一种推测,并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C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 D为了突出不良睡眠习惯的严重后果,链接材料列举

24、了两项研究成果,分别从睡眠与人们的情绪表现、疾病风险两个方面增强了说服力。(3) 很多同学有熬夜上网玩游戏、追偶像剧、手机聊天等不良习惯。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拟一则用于群发的手机短信,温馨规劝同学按时休息。不少于80字。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文本一】 帮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在数字时代,老年人是不容忽视的网络用户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0年6月,中国已有9.4亿网民,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占10.3%。这意味着,我国约有9600万“银发网民”,规模不容小觑。因此,了解“银发网民”的上网特点、兴趣偏好、网络需求,以及在网络空间遇到的各类问题难题,很有必要

25、。 根据相关研究,当前“银发网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其一,有些老年人想上网,却跟不上时代节奏,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软件;其二,有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上网布设陷阱,一些老年人网络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强,容易轻信谣言、陷入骗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提醒我们,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引导老年人健康上网、安全用网,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科技发展是对人类的馈赠,老年人也应该成为受益群体。整体上看,数字时代的数字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应该更加注重解决老年人的使用难题,不能让他们由于不懂二维码、不懂 APP而失去了通过手机看病挂号、打车出行的机会。比如,在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

26、、商场等公共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就是弥补“数字鸿沟”的有益之举。 “数字鸿沟”要填平,清理那些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陷阱”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社科院的一项报告显示,约 23%的受访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让老年人“会上网”,而且也要免于被骗,离不开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数字环境。比如,应用平台可以打造老年人专用模块,开启过滤、提醒等功能,将一些诈骗信息和病毒软件拦截在外;又如,一些手机厂家推出亲情守护模式,家人可以远程删除垃圾短信、终止诱骗支付等。为老年人净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应该从老年人实际出发设计友好使用程序,来自家庭

27、成员的耐心劝导、情感陪伴也十分重要,服务更温馨,设计更合理,让权威、健康、有趣的内容真正传播到老年人身边,才能营造好善待老年人的数字生态。 我们不仅要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而且要构建守护“银发网民”的健康安全空间。迈入数字时代新征程,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才能让老年人更好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生活。 (作者:喻思南。有删改)【文本二】 父亲年初陪母亲进城看病,进医院大门扫码不会,就诊卡自助充值不会,连在医院食堂买好的饭也因手机支付不会又放下父亲要强一辈子,每每提起这段,懊恼说还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没想到活得这么窝囊。 三五天一升级,一年半载一选代,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让

28、人有点目不暇接,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则无所适从。老年人坐公交不会扫健康码被拒载、冒雨到社保局用现金交医保不收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现象频频引发关注。 智能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近日,国家发出了一份关爱老年人的“大礼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国新办 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该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内容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从这一连串的“国家级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政策暖意和人文关怀。 实施方案提出:老年人有老习惯,不能断供传统服务方式,首先要使他们在原本的“舒适区”就能过得好;另一方面,需更多提

29、供智能化适老技术与服务,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想用,也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1) 下列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 A文本一中提到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 B文本一中的“数字鸿沟”“数字陷阱”运用比喻,将复杂的现象表述得简单形象,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C文本二提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具体举措,没有提出关于帮助老年人越过“数字陷阱”的举措。 D我们要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是要尊重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权益,让老年人也成为科技发展的收益群体。 E要使老年人在原本的“舒适区”就能过得好,我们就需要在公共场所为老年人提供

30、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2) 如果将文本二的段放在文本一中你会放在哪一段?请简述理由。(3)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段的论证思路。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各题。 攻坚克难见精神“最美奋斗者” -中国天眼的奠基人南仁东,22年扎根深山铸造大国重器,带领团队经历近百次失败,终获成功,建造出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的天文科研水平领先世界20年。由此可见,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攻坚克难的精神。 那么,如何做到攻坚克难呢? 首先,攻坚克难要敢字当头。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攻坚克难的常胜法宝。在这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

31、验:作多困难起初看起来很大,但是你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豁出去干一场,最后任务都完成了。回头一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天梦就寄托着中国人敢想敢干、矢志赶超的壮志。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升空时,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刚刚竣工;阿波罗登月之际,我们的第一颗卫星还在艰苦制造当中如果要寻找一条证明自身实力的跑道,大空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新加坡民报报道称:“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全世界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2020年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正是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冲动,中国航天人才创造了迅速崛起

32、的奇迹。在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九天之上,中国卫星为我们生机勃勃的美丽星球闪耀,为全人类造福。 其次,攻坚克难要干字当先。天下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易者难。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很多时候,所谓的坚和难,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为我们所夸大。很多事情,不能因其艰难我们就不去做,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去做才变得更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力戒拖延症,马上就办,说干就干,并且在干中逐步完善提高。很多人总想等条件完全具备了或者在更好的条件下再开始,总想以更完美的姿态迈出第一步,其结果是永远没有迈出第一步,使得梦想最后只成了梦和想。 最后,攻坚克难,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既然是攻坚克难

33、,就必然需要时间,需要毅力,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持续的付出;既然是攻坚克难,就要做好攻克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反复的心理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暂时的失利、局部的失败。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当你遇到困境、逆境乃至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境时怎么办?回答只有两个字:坚持,一直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日出云开。 毛主席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 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所谓“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在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向前冲。人生的价值和乐趣不正体现在这攻坚克难的征途中吗?(原文有改动)(1)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 选文

34、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4) 下面事例可以放在选文第段还是第段中?请阐明理由。 时代铁人王启民,栉风沐雨 36年,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身油田开发科研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他曾带领试验组先打了3口探井,结果全告失败。接着打下19口探井,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挫折,王启民没有怨无尤人,经过52次封窜、堵水,终于使19口井都达到了正常产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7.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科技创新打造冬奥赛场“流动风景线” 10月27日傍晚,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冬奥赛场的“流动风景线”北京冬奥会

35、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在首钢三高炉正式发布。 据了解,冬奥制服装备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及志愿者穿着使用,包含服装、鞋品、配件三类。该套制服装备从 600多套外观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前后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 由于冬季运动的特殊气候条件需求,制服既要抵御严寒、防风保暖,又要透气透湿、轻便舒适,但防风和透气、保暖和轻便在客观上互相矛盾。“为此,冬奥制服装备研发设计团队在材料使用上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和穿搭组合来达到一种平衡,最大程度满足所有场景下的需求。”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说。 闫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制服填充絮料选择拥有国内专利技术的多层结构新型保暖絮

36、片,并根据冬奥的使用环境进行针对性改良,满足寒冷环境的保暖需求。同时,制服装备中,保暖靴使用的防水膜 100%防水、防风雪,透气,可回收;鞋底使用湿冰止滑材料,湿冰防滑颗粒辅以冰爪底纹设计,具有优秀的冰面防滑性能和抓地能力。 此外,功能外套采用的层压复合面料结合高性能膜材料,轻盈、服帖、有弹性,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透气性和抗结露功能。 制服面对的是约 3万名穿着者的共同需求,每个人的身材体型、穿衣习惯都有所不同,版型、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包容度来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要保证穿着的舒适性,还要保持在廓形上的美感。 “因此,在版型设计上,团队基于冬季运动专业装备穿搭和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功能性面料和立体剪

37、裁方法,兼顾动静状态下室内外多场景作业需求,实现全方位防护和辅助支持。”闻成说。 值得一提的是,冬奥制服装备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会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冬奥核心图形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融合了京张赛区山形、长城形态,以及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 (选自科技日报2021.10.28,有删改)【文本二】 5G“冰立方”展现北京冬奥新智慧为实现防疫与高效运行的双重目标,首先,“冰立方”实现了在闭环区域内的 5G机器人送餐服务,避免了人员之间的接触,为防疫减轻了压力。其次,5G为媒体服务提供了便利,混合采访区通过云转播的方式实现了远程采访,既保证了新闻媒体

38、与闭环内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互动,也为防疫提供了保障。另外,可手持的“沃智护”智慧防疫一体机可以实现仅凭身份证查验身份、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等情况,并即时打印凭证,方便注册人员在24小时内反复进出场馆。 为实现简约办赛,在团队沟通上,中国联通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构建了统一的指挥体系,利用对讲终端便能够实现集群内的指挥调度,避免了多地多网的复杂性。 在物资管理上,北京联通产业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陈刚向记者展示了电子标签技术,这项技术能够为物资标签分类节约 60%的时间,大大提高效率,目前已经为“冰立方”内的各类物资提供了128个标签。同时,中国联通推出的电子锁具有定位功能,能够实现远程

39、控制受理和信息销毁,进一步提高物资管理的安全性。 (选自科普时报2021.10.26,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 A.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人员的制服装备由服装、鞋品、配件三类组成,蕴藏着丰富的科技含量。 B.文本一第段加点字,说明冬奥制服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场景下的需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因为个体的身材体型、穿衣习惯都有所不同,且面对的是数万穿着者,因此制服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D.5G技术在场馆运营管理、云转播、物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疫情之下科技、简约的办赛智慧。 E.文本一主要说明科技创新在冬奥制服装备方面的应用;文本二主要说明5

40、G技术在“冰立方”的应用。(2) 文本一是怎样介绍冬奥制服装备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3) 本届冬奥会的主题是“科技冬奥”,请你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介绍本届冬奥会的“科技亮点”。8.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和青年学子谈读书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提倡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

41、经典。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 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 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小说中最杰出的一位人物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

42、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楚书中每句话的意思,这有时也不容易。读通,就是要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赞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

43、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精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 同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原创性,就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原创性、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作者:叶朗,有删改)【文本二】随心的阅读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

44、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 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

45、,“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什么

46、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作者:刘恩波,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 A文本一第段运用举例论证,举拉赫美托夫读书的事例,论证了本段“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的分论点。 B文本一中作者引用熊十力先生讲的话,意在反对读书“一目十行”。 C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D文本二第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E文本二中作者认为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

47、和人文精神的来路。(2) 下列链接材料,作为文本一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曾说,他小时候读战争与和平,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以强烈的嫌恶感”。(3)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谈了阅读,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则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9.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走老山界谭谈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 !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从从、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