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560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黄石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奥尔巴赫的巨著摹仿论谈到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在文体上的差异。他说荷马的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故事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这跟两者所描写的人物的身份有关:荷马写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旧约的对象则不分阶级。这不正是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吗?红楼梦像荷马史诗,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像旧约故事,删繁就简,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

2、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是因为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大观园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乃耽于文字的声色,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举两个例子说明。水浒传写端王赵佶赴驸马王诜的府上宴饮,红楼梦写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中饮宴,都涉及皇亲国戚,都是宴饮时上洗手间,也都有赠人礼物的事,正好可以对参。红楼梦里,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随了出来。宝玉见蒋玉菡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问他戏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在哪,可惜无缘得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连称幸会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琪官接了,

3、笑道:“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了下来,递与琪官。红楼梦里的礼物,从来就没有简简单单送出去和收进来的,比如这两条汗巾。宝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来是袭人送给自己的。而琪官送给宝玉的大红汗巾,本来自己系小衣儿的,解下来送给宝玉,当晚就被宝玉偷偷系在袭人腰里了。宝玉无意间成了中介,做了媒,这两条

4、汗巾也无形中化作信物,为琪官最后娶了袭人埋下了伏线。这是后话,作者还前有导引,侧有映射。刚刚在酒席上,琪官念的一句诗,偏巧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薛蟠便嚷着袭人是宝贝。到了水浒传里,一切都简单了,那是囫囵的吃喝、直接的馈赠:端王起身净手,偶来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便见。”这一对玉狮镇纸,一个玉龙笔架,王驸马隔日就差亲随高俅送去,恰

5、遇见端王在踢球,高俅一不小心露了一脚,从此发迹。由此可见在施耐庵笔下,这两样东西只是作为道具,起了黏合情节的功能,不像曹雪芹笔下,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穿织起人物的命运。所以,曹雪芹会把汗巾的来历和特点一一交代,是北静王送的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施耐庵则一笔带过,“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要问怎样的玲珑,哪一个匠人?不提。施耐庵是线型的叙事,一切都悬空在目前,只一束光打在上面。曹雪芹的叙事却是网状的,拿奥尔巴赫的话说,是像荷马一样光照均匀,所以处处都能显影。如此看来,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

6、说。奥尔巴赫认为,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这两种文体,事实上无分高下,它们只是不同风格的基本类型而已。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水浒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不是从作者看来,而是从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作者不会僭越到人物前头去发话。顾随也极赞施耐庵的文笔之妙:“若红楼算能品,则水浒可曰神品。”但是,若换了另一个角度,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因为如马鸣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粗中之细,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因此,同为对人类现实的再现与复叙,红楼梦的世界更接近于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所认知的那一个:人物牵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说话和行动都得注意他人

7、的感受,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总之,大观园里都是规训了的社会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凭自然驱使。(摘编自江弱水的繁与简)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红楼梦采用网状叙事结构,注重作品整体的观照,每一物事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 水浒传追求一气呵成的效果,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是行动中的诗。C. 作品的写法是工笔细描、刻画无遗,还是大笔勾勒、删繁就简,取决于作者的创作风格。D. 用荷马史诗和旧约,来说明红楼梦和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是对比论证。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荷马史诗的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

8、,连接紧密。红楼梦也有相似特点。B. 同样是宴饮赠物,红楼梦里的礼物不会简单地收送,水浒传则会一笔带过,表述简略。C. 水浒传采用线型叙事结构,注重朝一个目标进发,作者不会僭越到人物前头去发话。D. 文中引用顾随的话,称赞水浒是“神品”,可见作者认为水浒传的文笔更胜一筹。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3分)A.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钗借通灵宝玉射覆,宝玉引“敲断玉钗红烛冷”一诗,诗意颓丧,实是两人婚姻不谐之谶。B. 红楼梦第五回对太虚幻境环境和用具的细腻描写和铺陈,对后文的情节有暗示作用,比如“万艳同杯”“千红一窟”。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自然天气的“雪”与草料场的“火”

9、,既是自然环境的呈现,又暗示林冲生活环境的冷酷和凶险。D. 水浒传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展现其上梁山前的业绩,然后引出另一组人物,而上一组人物退居次要地位。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了马鸣的观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5. 请简要分析文章论证的严密性。(4分)(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小题。苦恼契诃夫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姚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

10、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姚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掉下来姚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

11、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撬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

12、说,“快点跑!”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形。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

13、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姚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瀼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新声四起。姚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

14、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是啊。想喝水!”“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

15、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看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文本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6、)A.主人公姚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怆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B.马车夫姚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这和鲁迅祝福的祥林嫂讲述她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C.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体为素材,以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作主角,反映的却是重大社会问题,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D.苦恼就是在讲诉一个悲伤的故事。悲伤的谈话意味着,不但所谓的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不能沟通,即使同为下层社会,沟通同样是不可能的。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17、分)A.小说开篇用白描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和刻画人物,雪花纷飞渲染沉重凄凉的氛围,一动不动的车夫,虽然不发一言,却足以使读者窥探到他内心的焦躁。B.小说的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话连续出现“伛”字,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姚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语言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C.小说在写姚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姚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姚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姚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姚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8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

18、哀,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9. 小说的结尾,作者给姚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什么样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一)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19、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20、,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二)太宗答魏征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

21、治也。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注),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注:韦、弦:韦,柔软的皮;弦,弓弦。当年西门豹曾身佩软皮,董安于佩戴强弓。在这里韦、弦代指有益的规劝。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B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C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

22、/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D.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11.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的“神器”指的是帝位。B“居域中之大”中的“域中”指天地间。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C“凡百元首”中的“元首”指的是帝王。D“竭诚则吴越为一体”中的“胡越”指春秋时两个彼此敌对的诸侯国,这里代指唐朝的敌对国。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

23、谏。B谏太宗十思疏先譬喻论证“积德义”之重要;后数“竭诚”之善,明“傲物”之恶,彰“载舟覆舟”之力,强调“积德义”之必要;再分条列出“十思”之内容。C谏太宗十思疏以“居安思危”为总绳,以劝谏太宗“十思”为目的;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俪工整,华美流畅。D从太宗答魏征可见唐太宗从谏如流,这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美政,也证明了魏征奏疏的成功。1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8分)(1)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4分)(2)及孙绥,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4分)14.唐太宗在回答魏征的诏书中认为晋朝的

24、何曾“不忠”“罪大”,唐太宗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来多”即“多来”归晚”即“晚归”,因诗歌的平仄与对仗需要而倒装。C.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

25、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不同。 16.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魏微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 , ”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 , ”两句既表现了一些宫人渴望见秦皇一面而不能的悲惨,更是夸张地写出阿房宫宫人之多。(3)桂枝香金陵怀古“ , ”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三

26、、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每年三月,草长莺飞桃花开,四面八方的上海人云集而来,到书院看桃花。灿烂的桃花,含笑怒放,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树,形成一个()的世界,一张张笑脸沉浸其中。家家户户的小花园、小果园里,白玉兰、粉玉兰谢了樱花开,_,杜鹃谢了月季、玫瑰、扶桑热热闹闹地次第开放。小河边、道路旁、瓜田地角、庭院前后,目力所及之处,都是()的花朵,处处惹人眼。各种花儿开得太茂盛了,以至人们分辨不清,空气里()着的好闻的味道,_。海风吹来,暖洋洋的,有一股独特的清新气息。海鸥的鸣叫声透着喜气;跳跳鱼在浅海滩欢呼雀跃,迎接着书院的春天

27、;蛏子张开嘴巴,在春水中吐着泡泡;蟛蜞也出来感受春日的阳光,在海滩上爬来爬去。海滩边,一片绿色的芦苇一天一个样儿地使劲儿拔节,日渐茂盛起来,很多人前来采摘鲜嫩的叶子回家包粽子。18 请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3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筷子,古称“箸”,被看作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箸,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

28、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明清时,民间将箸“呼为筷子”,筷子这个名称沿用到现在。今天,筷子是中国人的日常餐具之一,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它。()筷子通常方首圆足,既方便使用,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它多次出现在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元代周驰咏箸诗云:“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诗人托物言志,抒发了即使遭受谗毁也不舍弃正直品质的情怀。筷子在民俗、礼仪活动中的应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长辈会以红绳系一双红筷送给新人,寓意是成双成对,生活快乐。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筷子不仅仅是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B.筷子不仅仅是寻常

29、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C.筷子虽为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D.筷子虽为寻常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互联网时代,“无滤镜不自拍”成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大家会在修图上花费很多的时间,以便让照片在发布到网络之前变得完美无瑕,比如用修图软件使脸颊变得更瘦、更匀称,使鼻子变得更高、更挺,使肤色变得更白嫩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57%的人承认会编辑自己的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以提升个人形象。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

30、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3分)B(A“每一物事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误,文中是“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C“取决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误,文中是“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D“对比论证”有误,应为类比论证。)2.(3分)D(“可见作者认为有误,文中引用顾随的话,表明的是顾随对水浒传文笔的赞叹,进而引出作者对红楼梦境界的赞美。)3.(3分)C(C项是用自然环境描写暗示社会环境,不符合本文“繁与简”的观点。)4.(4分)内容:以“粗中之细,菩萨境界”来阐明水浒传的写作特点,以“细中之细,是佛境界”。来阐明红楼梦的

31、写作特点。以菩萨和佛的比较来突出“细中之细”更难能可贵,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上文“曹雪芹的境界似乎又更高了”的观点。(2分)效果:引用他人观点,丰富文章内容,使文中论证客观、真实,更具有说服力。(2分)(从结构上答“照应上文”,也可酌情给1分。)5.(4分)论证结构:采用对照(对比)式结构,红楼梦的繁和水浒传的简形成对比;荷马史诗、旧约与红楼梦水浒传形成相关比较。文章论证既全面严谨,又重点突出。论证方法:文中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使论证更加严密,更有说服力。论据与观点高度统一:选取红楼梦与水浒传中宴饮片段,证明繁与简的观点,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论证语言

32、: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使用修饰限定性词语,使论证客观准确。如“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等。6. B(B 项,马车夫姚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祥林嫂是在她多次重复讲述时才碰壁的,而姚納却是在他第一次讲述时就碰了壁,碰了许多壁。而且祥林嫂是有人倾听的,只是人们倾听后只是想要嘲讽她,咀嚼她的痛苦。所以并不完全一致。)7.A(A项,应该是白描的手法。白描是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特点有三:不写背景,不求细致,不尚华丽。细描则又称工笔,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做细致入微的刻画,文字

33、绚丽,善用多种修辞手法。)8.冷静的笔调。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运用现实客观的写作方法,去展现马车夫有苦无处诉的遭遇,笔调客观冷静,引人深思。表现主题深刻。作者通过表现马车夫姚纳不断想向人倾诉丧子之痛,却屡屡受挫,来表现底层人民的无声悲哀和社会环境的冷酷无情。9与之前的遭遇进行对比。他尝试对军人、三个乘客、大车店的青年人进行倾诉,却没有人感意听他倾诉,只有陪伴他的老马似乎可以让他倾吐苦恼,凸显了人的麻木冷漠,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深化主题,平平淡淡却意味深长。写出主人公的多重苦恼,生活艰辛之苦恼,孩子去世之苦恼,以及无人倾听开解之苦恼。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通计这场只有倾听却没有回复的倾

34、诉,让人读来更感心酸伤感。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为”的宾语是“人臣”,所以在“臣”后断开,排除BD。“进思尽忠”和“退思补过”结构一致,“将顺其美”和“匡救其恶”结构一致,应分别断开,排除C。故选A。11D【解析】D项,“胡越”,这里指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手法技巧的能力。C.“通篇骈俪工整,华美流畅”错误,应该是骈散结合,并非全是“骈俪工整”。故选C。13(1)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对国君来说便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

35、说什么,天下人就会被教化了。(2)到了何曾的孙子何绥为官时,果然被滥施酷刑的司马越所杀。以前的史书称赞何曾有先见之明。解析:(1)“争驰”,争先恐后效力;“尽”,尽情享受;“豫游之乐”,出游的快乐;“垂拱”,垂衣拱手;“化”,教化。(2)“及”,等到;“为所”,被动句;“戮”,杀;“美”,称赞;“以为”,认为。14【答案】作为人臣,看到国家的弊病,应该当面直言皇帝的过失,以有利于朝局;而不应该上朝不说,退朝乱说:这样的臣子不能为国家清除隐患,是严重失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

36、持,焉用彼相”可知,太宗认为“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发觉君主有缺点)应该当面直说和劝诫,讨论治国的正道来辅佐时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发表议论,上朝时却不直言劝谏,还认为自己很明智,这不是很荒谬吗!站立不稳时不来相扶,要这种人做什么”,由此可知,太宗认为作为臣子,看到国家的问题应该当面和皇帝说,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认为何曾是失职。【参考译文】(一)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37、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

38、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

39、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

40、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二)阅读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觉到你的态度非常诚恳。你的意见言无不尽,恳切备至。我常常读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忧国情深,竭诚忠告并晓以大义,又怎能把这些治国良策写出来,弥补我的不足之处呢。我听说晋武帝平定东吴之后,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不再关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后对他的儿子何劭说:“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谈论治理国家的宏图大略,只谈论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这不是贻害子孙的事情吗?只是你还可以

41、免除杀身之祸”,而何曾指着他的那些孙子说:“你们将会死于非命。”到了何曾的孙子何绥为官时,果然被滥施酷刑的司马越所杀。以前的史书称赞何曾有先见之明。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说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为一名朝廷的官员,上朝时当为国家建言献策以尽忠义的本分,退朝时应当修身以弥补过失。国君有好的政令时要顺势助成,国君有缺失时要纠正补救,这样才能共同治理好国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发觉君主有缺点)应该当面直说和劝诫,讨论治国的正道来辅佐时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发表议论,上朝时却不直言劝谏,还认为自己很明智,这不是很荒谬吗!站立不稳时不来相扶,要这种人做什么?你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看到了

42、自己的过失。我将把你的奏章放在桌子上,把它当成柔皮和弓弦,经常提醒自己。期望在年底时收到好的效果,把国家治理的更好,不让“康哉良哉”这样的歌曲只在尧舜的时代才流行。也让我们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更明显地出现在当今。未能早日回复你的好诤谏,只希望你能够犯颜直谏而无须隐瞒。我将会虚怀若谷、心平气和、恭敬地等待你的善言。15.C “以静衬动”错误,应为以动衬静,写出山中生活的宁静闲适。16.答案示例一:同意。匡山优美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让诗人无比留恋(2分),表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1分)诗人想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2分),体现出诗人入世的志向(1分)。因此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

43、。答案示例二:不同意。虽然匡山风景优美,生活闲适(1分),但作者已无心留恋,决心离开匡山施展抱负(2分)。在隐逸和入世之间做出了选择。写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是为了衬托(2分)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入世的决心(1分)。因此这首诗没有表现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答出同意不同意不给分,不答扣1分)17(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3)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18【答案】迷离姹紫嫣红弥漫【解析】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语境说的是一大片一片桃树上的桃花灿烂开放,模糊一片,让人难以分辨清楚,故用“迷离”。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此处符合各种花儿开放处处惹人眼的语境。弥漫:

44、(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语境说的是空气中充满好闻的味道,故选用“弥漫”。19【答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欢呼雀跃”“迎接”赋予跳跳鱼以人的情态。【解析】先指出手法,再说明效果。20【答案】樱花谢了杜鹃开 究竟是哪种花儿的芳香(意思对即可)【解析】处,“白玉兰、粉玉兰谢了樱花开杜鹃谢了月季次第开放”使用了顶针的手法,故此处应填“樱花谢了杜鹃开”之类的语句。处,根据前文“各种花儿开得太茂盛了,以至人们分辨不清味道”可知,花儿太多且开得太茂盛,让人分不清空气中好闻的味道来自哪种花儿,故此处应填“究竟是哪种花儿的芳香”之类的语句。21【答案】D【解析】分析选项内容可知,“

45、寻常之物”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是转折关系,“虽却”表转折。故选D。22【答案】(示例1)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示例2)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解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共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出现的箸”和“当时出现”“陶制使用”并列失当,可将“出现的箸”改为“箸的出现”或“箸出现在”;二是语序不当,“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应改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注意题干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每处3分)23【写作指导】当人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媒介也在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

46、。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论断,高度概括了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年前英剧黑镜里出现的手机不离手,随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细节,互相点赞积累网络信用值等情节,如今已变成现实。但是当人们沉浸在那些经过滤镜包装的自拍之中时,他们会很难分辨现实和网络。研究指出,社交媒体上的美颜自拍让人们脱离现实,创造出一种我们时刻都应该完美无缺的不当预期,频繁使用美颜滤镜会对人们的自尊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由以上分析,这道题目的参考立意如下:最佳立意角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时也要兼顾修心;凡事有度不可偏废;互联网时代,修形修心都不可偏废。参考立意:正确认识社交媒体对人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不要盲目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完美感觉中而迷失了自我。真实的自我,更需照顾与尊重。请正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端正自己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