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4425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答案解释)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原卷版)班级:_姓名:_1.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诣(y zh)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在“”处补充原文,并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联系课文完成填空。(1)( )为( )设果。(2)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君”和“夫子”

2、都是对人的尊称。(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5杨氏之子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之子很熟?用“”画出来。6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_。2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解

3、释加横线的字。(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多选题)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还保留着对长辈的尊重。6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3.小古文阅读。钟氏之子钟毓(y)、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4、”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l)栗,汗不敢出。”【注释】敕见:下命令召见。战战惶惶:畏惧的样子。与后面的“战战栗栗”意思相近。1根据上下文,猜测下面句中加点字“令”的意思。(填序号)令:使、让;酒令;古代官名:县令;时节:时令:美好: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可令二子来:_2文中共出现了( )个人。(填序号)A两B三C四D五3同样面对魏文帝,钟毓和钟会的回答分别是怎样的?用“”画出相关语句。4你觉得钟氏二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5读了这则文言文,你觉得钟氏二子是怎样的孩子? 4.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5、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请按原文填空。2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3请联系上下文猜测。(1)“甚聪惠”中“甚”的意思是 。(2)“孔指以示儿”孔君平“指着”的东西是 。4假如来者是“黄君平”,儿会应声答曰: 。 5.小古文阅读。虫之趣(节选)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注释:余:我。张目:张大眼晴。秋毫:指鸟类到了秋

6、天,重新生出来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藐小之物:微小的东西。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成:像。私拟:我(把蚊子)比作。私,私自。拟,比。项为之强(jing):脖颈为此而变得僵硬了。项,脖子。为,为此。强,同“僵”,“僵硬”的意思。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徐,慢慢地。作青云白鹤观:当作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1结合译文,解释下面的词语。(1)明察秋毫: (2)怡然称快: 2作者回忆了自己在夏天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 3作者把“夏蚊”的叫声想象成 ;把蚊子们想象成 。当蚊子们在烟雾中飞着叫着时,又把它们想象成 的景观。4作者在夏日受蚊子困扰,可是他却“怡然称快”,他是怎样做的? 5你认为

7、作者的这种快乐源于什么呢? 6作者的童年多么快乐!我们积累的“童年往事”诗同样充满情趣,比如:“牧童归去横牛背, 。”“ ,彩丝穿取当银钲。”“童孙未解供耕织, 。” 6.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习题。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1请将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填在标题处横线上。2并用“_”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句中“其”指代什么。(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蝉高

8、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诣: 乃: 2用“/”标示两处停顿。孔指以示儿曰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为设果,果有杨梅。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5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9、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它主要讲: 。2“此是君家果”的意思是_;“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_。孩子这样回答的妙处在于: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甚聪惠。( ) (2)孔君平诣其父( )(3)孔指以示儿曰( )(4)乃呼儿出( ) 9.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涉:渡。遽:立刻。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求:找。若:像。惑:迷惑,糊涂。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自”的意思是

10、 ,“坠”的意思是 ,“而”的意思是 。2写出画“ ”句子的意思。 3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在错误的说法后面打“”。文中加点的两个“之”意思一样。( )“不亦惑乎”的意思是:不是很糊涂吗?( )4楚人能找到自己的剑吗?为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多选)A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B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C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10.文言文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惠)。孔君平(诣 指)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_。”1在

11、上面的“_”上把这篇短文补充完整。2文中括号里的汉字哪个合适,在原文中用标出来。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乃: 示: 4文中最能体现杨氏之子语言巧妙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抄写下来。 11.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口:“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字词。甚( )诣( )乃( )未闻(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12、,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二、诗词曲鉴赏12.阅读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_”三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心情。作者之所以有这种心情是因为“_”(填诗中原句)。听到这个消息,诗人立刻做出“_”的打算(填诗中原句)。他想像着他的行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_的心

13、情溢于言表。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妻子”指的是杜甫的夫人和他的孩子,“青春”指的是“春天”。B“涕泪满衣裳”里,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C“漫卷”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书的随意,不爱惜。D“放歌”“纵酒”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3细品古诗,诗人一家会是怎样一幅欣喜若狂的情景?请展开想象,具体描绘一下。 4隔着千年时空,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我们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杜甫的爱国之情。像这样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们可以从诗句“

14、_,_”中,感受到诗人失望却并未绝望的感慨;读王昌龄的从军行,我们可以从诗句“_,_” 中,感受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 13.古诗赏析。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写作背景: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爽凉,此时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1

15、解释词语。游子:_归:_2联系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说说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14.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稚子弄冰中,与舟过安仁中的“小童”意思相近的词是_。稚子弄冰的过程是取冰、穿冰、_。两首诗都让我们看到了 的儿童。2“无雨都张伞”的原因是“ ”。(填诗中原句)3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16、使风”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炽热的童心让孩子们忘记严寒,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C“怪生”和“忽作”两词,暗藏着杨万里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与责怪。4用自己的话说说“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05 小古文阅读义(答案与解释版)班级:_姓名:_1.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诣(y zh)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在“”处补充原文,并给

17、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联系课文完成填空。(1)( )为( )设果。(2)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君”和“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5杨氏之子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之子很熟?用“”画出来。6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案】1聪惠ywiyng 2A 3杨氏子 孔君平 杨梅 4 5父不在,乃呼儿出 6孔君平在姓氏

18、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转,可见孩子的回答之巧妙。【解析】1本题考查原文填空和字音。根据课文原文可知,第一个空应填“聪惠”;“造诣”的“诣”读音是“y”;“为设果”的“为”读音是“wi”,给的意思,另一个读音是“wi”,表示原因;“应声答”的“应”读音是“yng”,马上的意思。另一个读音是“yng”有该、当的意思。2本题考查语句的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故可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1)结合文中“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可知,是

19、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2)“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可知,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4本题考查了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及文学常识。(1)“君”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子”是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因此,这两个词语都是对人的尊称。故题干说法正确。(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句话中“家禽”的意思是您家的鸟;而在现代汉语中,“家禽”指人类驯养的禽类,如鸡、鸭等,与古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故题干说法错误。(3)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题干说法正确。5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

20、容,从“父不在,乃呼儿出”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所以才会“呼儿出”,并与孩子交谈,开玩笑。6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孔君平看到孩子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便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转,可见孩子的回答之巧妙。【点睛】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

21、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_。2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解释加横线的字。(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2、 )(多选题)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还保留着对长辈的尊重。6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 【答案】1世说新语言语 2(1) (2) 3 “惠”同“慧” 给看 4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5ABD 6孔君平听后,心中一惊,想:这孩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真聪明!我还没佩服过九岁的孩子呢。于是,孔君平开怀大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厉害,厉害,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解析】1考查文章的背景知识。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23、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停顿。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根据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根据意思:梁国杨氏的儿子,九岁,非常的聪明。可断句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根据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可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此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梁国

24、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杨氏的儿子,九岁,非常的聪明。显然:“惠”同“慧”是“聪明”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显然“示”的意思是:给看。4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译”,就是逐字逐句翻译,一种是“意译”则是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符合原文,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是意译,该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6

2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题目可知,我们描写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纵观全篇内容,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纪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

26、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因此孔君平心服口服,一定对孩子赞赏有加,如:孔君平听后,心中一惊,想:这孩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真聪明!我还没佩服过九岁的孩子呢。于是,孔君平开怀大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厉害,厉害,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点睛】参考译文:

27、在梁国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小古文阅读。钟氏之子钟毓(y)、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l)栗,汗不敢出。”【注释】敕见:下命令召见。战战惶惶:畏惧的样子。与后面的“战战栗栗”意思相近。1根据上下文,猜测下面句中加点字“令”的意思。(填序号)令:使、让;酒令;古代官名:县令;时节:时令:美好: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可令二子来:_2文中共出现了( )个人。(填序号)A两B三C四D五3同样面对魏文帝,钟毓和钟会的回答分别是怎样的?用“”画出相关语句。4你觉得钟氏二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五年级下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