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335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言综合运用(共18分)读书,要善于发现。我们都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呼唤英雄是人类永恒的 。说起英雄,我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战士,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好汉;其实,通过阅读名人传,使我认识到了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造精神家园的人,同样也是令人敬仰的英雄。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bin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

2、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xn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 ,不能再容忍那些 的书了。1. 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冲锋fn 敬仰yng 辨识 心智B. 冲锋fn 敬仰yn 辩识 生智C. 冲锋fn 敬仰yng 辨识 生智D. 冲锋fn 敬仰yn 辩识 心智2. 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情结 高度 粗制滥造B. 情节 维度 差强人意C. 情节 维度 粗制滥造D. 情结 高度 差强人意

3、3. 将“读书,还要善于辨别。”放入上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 B. C. D. 4. 下列是从上面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都喜欢英雄,崇拜英雄B. 通过阅读名人传,使我认识到了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C. 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D. 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综合性学习(6分)5.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级将围绕“孝亲敬老”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感孝情】请写出“孝”字的第五画。(2)【扬孝心】请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践孝行】小宇的奶奶过

4、七十大寿,家里要宴请亲朋,小宇的爸爸说的答谢词中有两处用语不当,请你帮他找出来并改正。答谢词大家好!今天是令堂的七十寿辰,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我代表全家真诚地感谢各位的惠顾。谢谢大家!走进名著(4分)6.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任务。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

5、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1)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_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_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严贡生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多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B. 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C. 严监生临死前竖起两根手指头,是因为他还有话要跟两个儿子交代。D.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见胡屠户的趋炎附势。二、

6、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名句积累7. 填空题(1)蒹葭苍苍,_。(蒹葭)(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表达坚信理想终将实现的诗句是:_,_。(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关键词:人生,丹心,汗青。诗句:_?_。(文天祥过零丁洋)(二)古诗词阅读(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8. 对上述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了农

7、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B.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C. 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D. 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9. 请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古文阅读(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与百姓同其劳( )11.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 悉以咨之B. 水陆草木之花C. 又数刀毙之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B.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C. 食

9、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D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13. 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行拂乱其所为(2)女忘会稽之耻邪?14. 【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_。【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_。15. 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甲】【乙】两文给你怎样的启示。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518小题,共10分)材料一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

10、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每四季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感冒了为何没胃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

11、东西。此时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少食多餐;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因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第三,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

12、。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材料二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咳嗽是呼吸道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致。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

13、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6. 请阅读材料一,概括出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17. 找出材料一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8. 请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19. 你的同学李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识给李华一些建议。(至少提出二点)(二)文学类作品阅读(1922题,共14分)暖暖的雨这

14、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冷冷的雨,行道树早已落尽黄叶,向着天空肆无忌惮地伸展虬枝,远处的高楼在雨幕中有些模糊,只现出不甚清晰的轮廓。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看来,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有的坐在栏杆上,有的站着。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快朵颐。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

15、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不断工作的手上。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我冷漠地看着这一切。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

16、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了一声:“爸爸!”我愣了一下神。只见小男孩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道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此时,小男孩拉开厚厚的上衣的拉链,拿出一小杯热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

17、极了。于是,坐在栏杆上的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深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恰恰地,我和这泱泱等车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得去分别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的最珍贵和美丽的东西。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卑微”的人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

18、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再一次笑了。雨还在下,但是此时,我却觉得这雨,不再冷冷的,变成了暖暖的20. 阅读文章,请依据原文,从“我”的角度,补全表格。事件心情(1)_烦闷我看到来收拾垃圾的清洁工遭乘客鄙夷(2)_我看到父子俩吃饭交谈享父子亲情(3)_我明白真情动人与父子挥手告别温暖21.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天阴沉沉的,还下着冷冷的雨”,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出我被要求周末加班后烦闷的心情。B. 第段“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

19、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清洁工才影影绰绰地到来,表现了这位清洁工消极怠工,为后文人们对他的鄙夷做铺垫。C. 文中“我”两次笑了,第一次是因为看见父子俩的行为表情、听到他们的谈话,觉得他们有趣而笑。第二次是因为他们使“我”明白了真情动人的人生真谛,“我”会心而笑。D. 本文通过讲述一对平凡的父子互相关爱、互相照顾的故事,呼吁我们珍视真挚感情,因为唯有纯真的感情,才会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纯净无瑕。2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23. 文章标题“暖暖的雨”有何深刻含义?四、写作与表达(50分)下面两道题 请任选一题写作。24. 我身边的温暖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

20、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2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您学会坚持;痛苦时,含泪前进,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起向前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言综合运用(共18分)读书,要善于发现。我们都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呼唤英雄是人类永恒的 。说起

21、英雄,我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战士,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好汉;其实,通过阅读名人传,使我认识到了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造精神家园的人,同样也是令人敬仰的英雄。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bin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xn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

22、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 ,不能再容忍那些 的书了。1. 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冲锋fn 敬仰yng 辨识 心智B. 冲锋fn 敬仰yn 辩识 生智C. 冲锋fn 敬仰yng 辨识 生智D. 冲锋fn 敬仰yn 辩识 心智2. 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情结 高度 粗制滥造B. 情节 维度 差强人意C. 情节 维度 粗制滥造D. 情结 高度 差强人意3. 将“读书,还要善于辨别。”放入上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 B. C. D. 4. 下列是从上面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

23、项是( )A. 我们都喜欢英雄,崇拜英雄。B. 通过阅读名人传,使我认识到了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C. 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D. 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答案】1. A 2. A 3. C 4. B【解析】【1题详解】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冲锋:chng fng,向敌人快速逼进,用轻武器猛烈进击。敬仰:jng yng,敬重仰慕的意思,一般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物非常敬佩,因而尊重他。辨识:bin sh辨认识别。心智:xn zh,头脑聪明;才智,智慧;脑力,神志;指一系列认知能力组成的总体。故选A。【2题详解】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在心底的感情。情节

24、: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第一空,根据“呼唤英雄是人类永恒的”的语境,此处是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应使用“情结”;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作为物理空间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较简单,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维度:一种“属性、范围、系数、承受能力”意思的包涵。第二空,根据“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的语境,此处是指一种较高的程度,应使用“高度”;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差强人意:尚能使人满意。第三空,根据“不能再容忍那些的书了”语境,此处指制作粗劣的意思,应使用“粗制滥造”;故选A。【3题详解】考查句子衔接。结合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

25、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的内容可知,本句是对“读书,还要善于辨别”的进一步说明,应放在句前,总领全段;故选C。【4题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故选B。综合性学习(6分)5.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级将围绕“孝亲敬老”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感孝情】请写出“孝”字的第五画。(2)【扬孝心】请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践孝行】小宇的奶奶过七十大寿,家里要宴请亲朋,小宇的爸爸说的答谢词中有两处用语不当,请你帮他找出来

26、并改正。答谢词大家好!今天是令堂的七十寿辰,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我代表全家真诚地感谢各位的惠顾。谢谢大家!【答案】(1)(横撇或者横钩) (2)示例:孝是和谐的基石;慈为父母心,孝是儿女情 (3)“令堂”改为“家母”“惠顾”改为“光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顺。“孝”的笔顺:横,竖,横,撇,横撇/横钩,竖钩,横。第五画为:横撇或者横钩。【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围绕“孝亲敬老”主题来写;其次,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第三,可以巧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内容健康积极。例如: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时代风尚。【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令堂”是

27、敬辞,称对方的母亲,这里指自己是母亲,应该用“家母”;“惠顾”是商家欢迎顾客到来的礼貌用语,这里应该用称宾客到来的敬辞“光临”。走进名著(4分)6.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任务。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

28、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1)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_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_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严贡生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多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B. 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C. 严监生临死前竖起两根手指头,是因为他还有话要跟两个儿子交代。D.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见胡屠户的趋炎附势。【答案】(1) . 吴敬梓 . 科举制度(功名利禄) (2)C【解析】

29、【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中呈现了周进、范进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对功名富贵的“发疯”的追求,展示了这些“读书人”的丑陋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严监生临死前竖起两个手指头,是因为点了两根灯草,他觉得浪费,等到灭了一根灯草后,他才闭眼咽气;故选C

30、。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名句积累7. 填空题(1)蒹葭苍苍,_。(蒹葭)(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表达坚信理想终将实现的诗句是:_,_。(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关键词:人生,丹心,汗青。诗句:_?_。(文天祥过零丁洋)【答案】 . 白露为霜 . 学而不思则罔 . 落英缤纷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

31、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注意“罔、缤纷、厦、济”等字词的书写。(二)古诗词阅读(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8. 对上述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了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B.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C. 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D. 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

32、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9. 请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8. D 9. 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D.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从今以后如果容许我在月光下闲游,我会拄着拐杖无时无刻地前来敲门。主人殷勤,客人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淳朴民风的赞美。所以“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的理解有误;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人的感情。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首联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

33、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颔联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包含着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的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感受和启发;颈联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尾联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三)古文阅读(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34、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与百姓同其劳( )11.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 悉以咨之B. 水陆草木

35、之花C. 又数刀毙之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B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C.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D. 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13. 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行拂乱其所为(2)女忘会稽之耻邪?14. 【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_。【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_。15. 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甲】【乙】两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10. . 指在国内 . 劳作、劳动 11. B 12. A 13. (1)使他做事不顺。(2)你难道已

36、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14. . 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卧薪尝胆 15. 合乎情理即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中没有懂法度并执法的大臣和足为辅弼国君的贤士。入:在国内。与百姓同其劳: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劳:劳动,劳作。【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之:结构助词,的。 A.代词,指前面诸葛亮所举荐的人; B.结构助词,的; C.代词,狼; D.动词,到,去; 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

37、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分别从吃、穿、对待人才的态度三个方面来写越王,所以分别断开。故断句: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注意:(1)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乱:扰乱。(2)女:通“汝”,你。忘:忘记。之:的。耻:耻辱。邪:语气词

38、,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甲文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知,六位贤士都是出身贫苦、处境艰难,经过自己的奋斗,最终都有所成就。结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知,作者认为这些艰难困苦磨练了这些人,有助于他们成才、有成就,由此可知这里说明的道理是: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甲文第一段运用举例论证,举出六位贤士的事例论述了忧患可以磨练人、有助于人成长的观点;甲文第二段先是从个人、正面的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39、然后从国家、反面的角度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结尾总结出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结合具体内容可知,人物是越王勾践,事件是越王勾践悬挂苦胆,时时品尝,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会稽山的耻辱,通过与百姓同甘共苦、礼贤下士等举动,最终灭吴,这是“卧薪尝胆”的故事。成语是:卧薪尝胆。意思: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15题详解】本题考查启示。一般而言,启示都是围绕故事中的人物的行动展开的,其行动或者是让我们学习,或者是让我们警惕,还要关注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甲文的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甲文的启示围绕

40、这句话展开;乙文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启示围绕“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等展开。示例:甲文启示我,艰难困苦有助于成长,面对生活中、学习中那些困难、挫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而是要与之相处,在克服困难过程中磨砺自己。乙文启示我,失败不要紧,重要的是失败后能不能知耻而后勇,能不能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用勇气和努力面对失败,那么失败也有其价值。【点睛】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提拔上来,百里奚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当重任,一定会使他的心志忍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41、使他的身体肌肤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能如意,借此使他们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强,增加他们所欠缺的本领。人经常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谨慎。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思虑堵塞,才能奋发、有作为。脸上表现出抑郁神色,发出忧叹的声音,然后才明白过来。在国中没有懂法度并执法的大臣和足为辅弼国君的贤士,在国外又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就能知道忧思祸患使人成长、使人振作和勤奋,因而得生;安逸享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乙】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他回了越国,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

42、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518小题,共10分)材料一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

43、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每四季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感冒了为何没胃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东

44、西。此时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少食多餐;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因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第三,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

45、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材料二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咳嗽是呼吸道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致。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6. 请阅读材料一,概括出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17. 找出材料一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8. 请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19. 你的同学李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