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414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课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P1213)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科学探究目标1.会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会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

2、的运动时间。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不同颜色和轻重)、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2大桥情景图片。)观察图片,我们能发现图中有汽车、自行车、跑步的人和行人,你们能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吗?(预设:汽车最快,自行车其次,然后是跑步的人,最慢的是行人。)2.提问:大家见过生活中哪些比较运动快慢的场景?(预设: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百米赛跑是如何比较快慢的?(预设:运动员都跑100米,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3.揭题:今天,我们也用相同的方法,来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距离内

3、运动的快慢)【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调动学生关于运动快慢的前认知,然后抛出核心问题如何比较快慢,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比较动物运动的快慢1.过渡: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是如何通过时间比较快慢的?(预设:用时短的运动员跑得快。)2.活动: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赛跑,参加比赛的动物们所用的时间如图(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l2“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图表。)请大家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得慢。探索二:比较等长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

4、两条一样长的轨道和两个不同的小球。)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呢?(预设:将小球从轨道的一端同时释放,先到达轨道另一端的小球运动得快。)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得慢。探索三:比较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1.提问:刚才,我们通过两条一样长的轨道比较出了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如果只有一条轨道呢?我们该怎样比较?(预设:可以像赛跑一样,测出小球从轨道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我们用什么测时间呢?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秒表。)这是用来

5、测量时间的秒表,按下“开始/停止”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一次,秒表停止计时。电子屏幕上左边两位较大的数字表示分钟,右边较小的两位数字表示秒。完成一次测量之后,按下清零键,即可重新测量。3.布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分组合作,完成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快慢的比较。4.小结: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快。【设计意图】先设置贴近3年级学生认知习惯的活动比较动物百米赛跑的快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原有的体育学习活动中迁移评判方法。再通过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使学生初步感知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最后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既使学

6、生学会了使用秒表,也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测量: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等的有关数值。距离: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的长度。拓展与小结1.提问:刚刚我们在活动中,是如何处理数据的?(预设:将小球的运动时间按大小排列,选择排位居中的数据。)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叫取中位数。除此之外,还有取众数和取平均数。2.拓展:简单介绍取众数和取平均数的方法。3.小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指向的是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先告知学生不同动物运动完相同距离所需的具体

7、时间,比较快慢;然后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秒表计时。课前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和调试:提供足够长的轨道,调整两球的轻重差异情况或表面粗糙情况至适宜程度,以便学生能观测到两球运动有快有慢,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合作、默契配合、正确使用秒表和记录数据。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动物王国进行100米赛跑,各动物需要的时间如下,其中运动最快的是( )。A斑马B.大象C.猎豹2.在学校的100

8、米短跑比赛中,状状用时23秒,成成用时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状跑得快 B成成跑得快 C他们一样快3.菲菲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时,发现两次测得的数据有很大差别(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小球运动的起点不一样B.用了同一条轨道C.小球的运动方式不一样参考答案三、1.C 2.B 3.A第7课 我们的“过山车”(教材P1718)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我们的“过山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

9、的任务。2.能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并且根据设计图拼搭过山车模型。难点:制作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泡沫保温管)、小球、细绳、软尺、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过山车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

10、(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种过山车的图片。)大家认识这些游乐设施吗?(预设:它们是过山车。)2.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过山车由哪几部分组成?(预设:轨道、支架和车。)它的轨道有什么特点?(预设:有些地方是直线,有些地方是曲线;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过山车的运动有哪些特点呢?(预设:有时在爬升,有时在滑落;有时做直线运动,有时做曲线运动;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4.揭题:过山车看起来可真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板书:我们的“过山车”)【设计意图】由于3年级的学生

11、缺乏乘坐过山车的经历,因此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设计“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做铺垫。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1.过渡:我们知道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现在,我们先来尝试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2.演示:出示搭建“过山车”轨道模型的材料,简单介绍并演示不同材料的作用及拼接方法。3.活动:将相关材料分发给小组,指导学生建造一条直线轨道和一条曲线轨道。确认各小组均完成建造以后,收回材料。(教学提示:此环节用时不能太长,使学生对材料及其拼接方式有直观感受即可。)【设计意图】通过搭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让学生熟悉材料的特性,为后续的设计环节服务。探

12、索二: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1.过渡:熟悉了我们将使用的建造材料,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设计。让我们看看设计要求。(教学提示:出示“过山车”的设计要求。)2.布置任务:要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请大家在组内进行研讨。3.过渡:现在各小组组内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接下来,大家去动手实践吧!【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再引导学生组内讨论设计方案,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有效的设计活动中来。小实践1.设计:出示“过山车”设计图绘制要求和轨道设计图范例,指导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先独自完成设计,再组内交流,确定其中一份作为小组拼搭“过山车”的设计图,并对其进行优化。2.制作:分发制作材料,提示学生根据设计图从低

13、到高拼搭。如果拼搭和设计有一定的出入,指导学生适当调整设计。完成制作的小组,分发小球进行测试并指导调整。3.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指导学生先完成对“过山车”的组内自评,再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教学提示:提示学生,测量轨道长度时可以用软尺直接测量;如果曲线轨道较多,不方便直接用软尺测量,也可以先用细绳量出轨道长度,再用软尺测量这段细绳的长度。)4.布置任务:大家已经完成了“过山车”的轨道制作,请将“过山车”轨道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将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还至材料箱。(教学提示:若第7、8两课不安排连上,则要求学生给自己小组的“过山车”轨道贴上标签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轨道不被损坏,可供下

14、节课使用。)【设计意图】此环节将设计、制作和评价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时间优化,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过山车”轨道的拼搭和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先通过观察过山车图片和视频聚焦过山车的运动,然后熟悉现有材料并明确设计要求,最后设计、制作和评价自己小组的“过山车”。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应用了本单元前几课所学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在斜面上的运动等相关知识,还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建造“过山车”,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完成了指定的任务,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了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同时,学生的交流和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并体会到“做”和“思”的成功和乐趣。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下列工具不能测量轨道长度的是( )。2.我们在设计“过山车”模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的坡度不能发生变化 B.既要有直线轨道也要有曲线轨道C.“过山车”可以发生脱轨现象,因为这样更加刺激3.设计“过山车”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底座的牢固程度 过山车是否美观过山车是否安全 使用的材料是否合理A. B C参考答案三、1.C 2.B 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三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