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414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8课 测试“过山车”(教材P1920)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测试“过山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2.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2.形成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

2、表、软尺、方向盘、细绳、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大家的“过山车”都已经做好了,都符合设计要求吗?(预设:符合;一开始不符合,我们根据其他小组给出的评价和建议进行改进后就符合了。)2.揭题:如果我们将小球当作小车,它会在过山车上怎样运动呢?让我们继续观察研究吧!(板书:测试“过山车”)【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引入,点明了本课主要任务是观察、描述、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描述小球的位置1.过渡:在前面的测试中,大家的“过山车”都能使小球顺利地通过,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如何描述呢?2.活动:给各组分发细绳、方向盘和软尺,指导学生

3、测量并描述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探索二: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1.过渡:“过山车”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如果我们让小球从高处滚落,小球的运动形式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观察。2.活动:引导学生组内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现象。探索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1.过渡:小球从“过山车”起点滚落下来时,除了运动路线在不断变化,还有什么在变化?(预设:运动的快慢在变化。)那么,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一样吗?谁的更快呢?我们比比看!2.提问:我们要如何比较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小球的快慢呢?(预设:让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让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我们需要什么器材帮助测量?

4、(预设:秒表、软尺和细绳。)3.活动:指导不同小组间进行小球运动快慢的比赛活动。【设计意图】先回顾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再针对具体情况讨论如何进行比较,在“复习应用”中巩固所学。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提问:(教学提示:将小球运动快慢差异最大的两个“过山车”摆放在一起。)相同的小球在这两个“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有这么大差异,请大家对比观察,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过山车”的坡度;“过山车”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分布;)2.追问:如果我们想要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预设: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使斜面的坡度变大;适当减少“过山车”的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

5、道。)3.拓展:指导学生合作改进各自小组的“过山车”,然后用小球进行检测。【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表对“过山车”的改进想法,培养学生有依据地做推断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将想法付诸实践,重新搭建“过山车”轨道并进行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是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为主线开展的探索活动,即引导学生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观察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利用秒表和软尺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作品优化和改进。在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合理分工、默契合作。如果学生在重复测量中获得了多个

6、数据,也建议采用取中位数的方法来比较小球运动的速度。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在观察“过山车”运动的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时,要以_为中心,可以用_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2.让小球从高处滚落,小球的运动形式有_和_。二、判断题。1.“过山车”完成制作后,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进行观察和测试。( )2.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距离时,用软尺测量处于终点位置的小球与起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3.测试了“过山车”之后,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把“过山车”的终点设计得更高。 ( )4.测试“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时间。 ( )参考答案一、1.起点 方向盘 2.直线

7、运动 曲线运动二、1. 2. 3. 4.第2课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材P2526)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知道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3.知道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4.知道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5.知道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

8、的功能。科学态度目标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人类行为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生长。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征,认识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难点: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了解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熟鸡蛋、小鸡孵化过程的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蚁蚕的图片。)请大家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呢?(预设:蚕卵。)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提问:

9、你们还知道哪些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预设:鸡、鸭、鱼、青蛙、乌龟)3.揭题: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设计意图】以学生对蚕和蚕卵的认识为基础,直接呈现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这一事实,由此引发学生对更多动物卵的关注,并将研究的话题聚焦到不同动物的卵的相同和不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不同动物的卵1.过渡:在观察其他动物的卵之前,请大家先帮各种动物卵找到妈妈。动物和它们的卵2.布置任务:真厉害,大家都找对了!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蚕卵,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从形状、大小、颜色和软硬等方面来观察这些动物的卵的相同和不同

10、。完成观察后组内讨论,并将达成一致的结果记录下来。3.提问:观察完这些动物的卵,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不同动物的卵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软硬各有不同。)4.讲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动物的卵也多种多样,各种动物的卵存在一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卵,我们可以给卵分类。5.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一个标准给卵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6.小结:蛇、鸡、鱼、蛙、龟、蚂蚁等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它们的卵的形状、大小、颜色、软硬各不相同。蛇、鸡、龟的卵外有硬壳,鱼、蛙、蚂蚁的卵外没有硬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究卵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他们认识更多动物的卵,并学习用

11、分类的方法研究生物世界,感悟动物卵的多种多样,领悟动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1.过渡:鸡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卵,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2.布置任务: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印象,将鸡蛋里面的样子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演示:鸡蛋的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出示一颗熟鸡蛋,纵向切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4.讲解:鸡蛋最外层的坚固结构叫卵壳,卵壳内部空的地方叫气室,白色部分叫卵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蛋白”,中间呈黄色的球形体叫卵黄。5.过渡:煮熟的鸡蛋内部结构是这样的,那么生鸡蛋里面也有这些结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6.活动:给各小组分发生鸡蛋、培养皿和放大镜,指

12、导学生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并完成活动帮助卡。7.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观察到的新发现,在学生活动手册上重新绘制鸡蛋的内部结构,并在小组内讨论,推测鸡蛋各部分结构的作用。8.小结:(教学提示:播放小鸡孵化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鸡蛋中的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它上面的小白点叫胚盘,小鸡就是由胚盘发育而成的。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也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卵壳具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层的保护结构。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外面的空气能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气室里,供小鸡破壳前呼吸。同时,气室能防止卵内液体体积增大时胀破卵壳。【设计意图】通过对生鸡蛋和熟鸡蛋结

13、构的对比观察,让学生发现鸡卵的主要结构有卵壳、卵白、卵黄、气室和胚盘,并引导学生推测各部分的作用,再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测并用论据论述的能力。拓展与小结1.提问:我们今天重点观察了鸡蛋等其他动物的卵,你们的蚕卵这几天发生变化了吗?(预设:没有;有变化,有的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如果孵化出蚁蚕了,就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可以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作为参照,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既提出了任务要求,又提供了观察记录的好方法。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科学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方法,也能长期坚持记录下去,使学生逐渐养成坚持观察、有效记录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基于学生对蚕卵的认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通过观察鸡卵(鸡蛋)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推测鸡卵各部分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卵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理解卵中孕育着新生命,卵内有可供新生命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结构,使学生逐步学会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_繁殖后代的。2.鸡卵包括_、卵白、_、气室等结构。3.蚕的生命是从_开始的,鸡的生命是从_开始的。参考答案一、1.产卵 2.卵壳 卵黄 3.蚕卵 鸡蛋(或鸡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三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