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083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关于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张。经过长期交流交锋,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人与宇宙的互动与和谐。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把对亲人的爱推及邻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万物万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往来”。周易中的“道”,综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万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来,“生生”是“天地”内在的创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

2、既是一个不断创生的系统,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这就从自然规律的角度阐释了天人合一如何可能的问题。此后,宋代理学家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倡导要爱人类,也要爱自然万物。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的仁心仁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要把爱给予他人和万物,使爱具有遍布于人与万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一体之仁说,把人所具有的仁爱之心由爱人”扩展到“爱物”,从而把人与天地万物有机结合起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从万物相互联系出发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观点,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3、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草木、鸟兽、山水、沙石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别的统一。例如,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他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

4、合、先分后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这一理念与西方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截然不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人是主体,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为客体,是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影响,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

5、明联系起来,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摘编自郭齐勇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有删改)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尚书尧典中讲:“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所说的尧之“德”,是要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再协调百姓,也就是协调各个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和睦;社会和睦之后再协调各邦国的利益,让各邦国都能够和谐合作。其中的“协和万邦”,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国家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蕴含“和气”、氤氲“和风”,彰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谐圆融。“和”的基础,在于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共同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与各国人民对美好世界的追求相契合。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思潮强调人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

7、利,强调尊重人的本能欲望,这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但也带来个人主义的膨胀。今天,个别西方国家奉行自我优先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人本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谋求一己之利。人类文明百花园绚烂多彩,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因此,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摘编自叶小文弘扬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人与宇宙的

8、关系,中国古代不同思想家主张不同,但经过长期交流交锋,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共识。B.周易中的“道”,是一个天道、地道、人道的综合体,也是一个各类物种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C.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柳宗元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他们都支持“天人相分”的观点。D.早在中庸中就有关于“和”的论述:“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可见“和”文化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讲“仁民委物”,张载讲“民胞物与”,王阳明讲“一体之仁”,都内在地包含者推己及人、山人及物的思维逻辑。B.中国古人讲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观点并不矛盾,天人之间,有分有合、

9、先分后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人产生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D.材料二从“和”的核心精神、“和”的基础、“和”的途径以及“和”的佳境等几个层面阐释了中华“和”文化的丰富内涵。3.下列名句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的一项是(3分)A.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朱熹四书或问)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D.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请在以下两则链接材

10、料中任选一则,运用原文材料中的观点简要阐析。(4分)【链接1】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摘选自2022年11月6日习近平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链接2】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摘选自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11、9题。云中记(节选)阿来阿巴看了一眼老柏树。老柏树在地震来之前,在云中村被毁灭之前就已经死去了。手表咔嚓一声,似乎就再没有了响动。那个写在书上的时间,那个在广播里电视上被重复了很多次的时间,下午2时28分04秒,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蹿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蹿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那一刻,地震发生!大地因为自身的黑暗力量而感到恐惧的快意,浑身颤抖,隆隆咆哮。应该就是此时,云中村人听到了大地轰轰作响。世界停顿了一下。岛没有惊叫,渠水没有翻腾,风停在麦田和果园中间,人仿佛陷入了梦魇。世界,和推动世界的时间都在

12、那一瞬间停了下来。地震到来时,人们感受到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幸存者总要频繁地回忆起那个瞬间。聚在一起时,他们当笑话一样说。独自回味时,心中却充满恐惧与哀伤。共同的回忆中,有一刻,那越来越大的,像是有无效辆拖拉机齐齐开进的轰隆声突然静止了。世界静止。接着,大地猛然下沉,一下,又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地球上最深的沉渊。而另一些人感到的不是下沉,而是上升。大地上蹿一下,又猛地上蹿一下,好像要把自己变成比阿吾塔毗还高的雪山。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没!火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火地上,而不是天空中,所以

13、人们无处可逃。大地喊:让开!让开!可是人哪里让得开。让到路边,路基塌陷!让到山前,所有坚硬的东西都像水向下流淌,把一切淹没!大地喊:躲起来!躲起来!人无处躲藏!躲在房子里,房子倾倒。躲在大树下,大树倾倒。躲进岩洞里,岩洞扇塌!那天,那一刻,阿巴正带着两匹马,走在山道上。此时,阿巴却产生了一个幻觉,地震发生时,他不是在山道上,而是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正在研磨祭神的香料。大地开始抖动。他捧着香料的手变成了一个沙漏。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一个沙漏,一瞬间,他的手掌里就空空如也。这样快的流逝,使得时间也失去了意义。只剩下空间本身猛烈地颠簸摇晃。他看见那些香料的粉末变成了一股烟尘。院子里的石板地裂开,合

14、拢,裂开,合拢,喷吐出来的也是大股的烟尘。院墙像是变软了,像一匹帆布一样晃荡。背后的整座房子抽风一样扭曲了身子,挣扎几下之后,像用光了力气一样,瘫坐下来。先是屋顶塌向中央。然后,四周的墙壁也向塌陷下去的屋顶扑了过去。阿巴想站起身来。但他站不起来。房子倒塌了,把他淹没在哈人的尘土里。这些尘土,把一座老房子所有的气味都释放出来。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烟火,年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病人的痛苦,新婚的欢偷,怀念,梦想,石头,粘连石头的泥巴,木头,连接木头的木头,原来都深藏在一座老房子的某个地方,现在都变成了尘土,混合在一起,把坐在那里的阿巴淹没了。当阿

15、巴终于站起身来时,他浑身上下都是尘土。四周平静下来,他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只剩一个豁口的院门。村子正渐渐从浓重的尘土中显现出来,几个人鬼影一般,无声地站在尘土中,或者像他一样失了魂魄般在尘土中行走。每一个人身上,脸上都扑满了尘土。寂静无声。突然,尘烟中传来一声惊悸的尖叫。然后,声音就起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响成了一片。当尘土散开,哭叫声笼罩了整个村庄。真实的情形是,地震过去,大地停止摇晃,他从灌水丛中爬起身来,一身尘土,一身忍冬花瓣。跌跌撞撞,哭喊着向着蒙难的村子奔跑。阿巴往村后山上望了一眼。现在,阿巴仿佛看见自己惊惶的身影,连滚带爬,从山上下来。“大地不用手,把所有尘土扬起,大地不用手,把所有的

16、石头砸下。大地没有嘴,用众生的嘴巴哭喊,大地没有眼睛,不想看见,不想看见!”阿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脑子里轰响着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他睁开眼,云中村就是五年前地震刚过,人们刚刚清醒过来时看到的样子,房倒屋塌。只不过,地没有摇晃,尘土没有弥漫,没有惊惧而绝望的哭喊。两匹那时不在这里的马正在荒芜了的云中村田野里啃食青草。【注】云中记是阿来于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动笔,就给“512”地震中的死难者、消失的城镇与村庄的著作。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作者落笔在一棵已经死去了的老柏树上,看似与本文描写的地震无关,但实际上预示着地震来临后云中村的悲惨命运。B.小说引用了

17、云中村古老史诗中的唱段,仿佛在诉说着尘埃下痛苦的历史宿命,大地虽然满怀悲悯,但也逃不出大自然的巨大力量。C.小说结尾,阿巴从回忆中睁开眼,地震五年后,云中村塌房依旧,尘埃落定,马匹在荒野里啃食青草,平静克制的笔调里有刻骨的悲凉。D.小说现状与回忆相交织,既能展示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情状,又能利用时间拉开距离、沉淀记忆,使这篇灾难小说的情感更浓烈外放。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既有破碎喷射的岩石,也有停顿寂静的鸟和渠水,表现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烘托出当时的恐怖氛围。B.小说中大地的形象呈现出双重性,它时而恐怖和失控,肆意破坏着一切;时而正义

18、和自责,同情遇难的人们,虽然合理,但仍显矛盾。C.地震发生时,作者写大地的恐惧快意,失控哭泣,写老房子里的泥巴石头、猫头鹰的梦境,让大自然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使小说独特脱俗。D.文章既有描写生动细致的长段,又有感情充沛的排比段,还有深具“留白”技巧的四字短段,笔法灵活,使小说有摇曳多姿之美。8.叙述视角,是指小说创作者在创作中所选取的叙述角度和观察点。请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欣赏作者描写地震的高超技巧。(6分)9.作者阿来说:“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响着莫扎特安魂曲的吟唱。”故而云中记也深沉空灵,包含悲情的抒情。请结合选文内容,对此特色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

19、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常山赵云,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备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胃,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

20、治,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十九年夏五月,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飞呵颜曰:“大军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容止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备围城数十日,使从事中郎涿郡简雍入说刘璋。时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

21、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备迁璋于公安,尽归其财物,佩振威将军印绶。(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有删改)【注】城,这里指成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B.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C.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D.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

22、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古代行政区域名称,秦朝实行郡县制,郡比县等级高。B.汉室,汉朝。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C.孤,中国古代王侯自称为孤,也指幼年丧母,这里指前者。D.戎,泛称中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这里即此意;还称兵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见到常山人赵云,认为他才能出众就真诚接纳他。赵云跟随刘备来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得到重用。B.刘备拜访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诸葛亮出谋划策,建议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与孙权结盟,对

23、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C.刘备和诸葛亮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刘备用鱼水的关系打比方,希望他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不再抱怨。D.刘备围困成都几十天,派涿郡人简雍进城劝降刘璋。当时,官吏和百姓都愿意死战到底,但刘璋因为害怕失败被抓,于是打开城门,投降了刘备。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2)备迁璋于公安,尽归其财物,佩振威将军印绶。14.张飞为什么没有砍巴郡太守严颜的头而释放了他?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岁暮白居易穷阴

24、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注)爇(ru):焚烧。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但本诗语言悲壮慷慨,一反白诗一贯的风格。B.首句当中的“催”字生动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当下的感受。C.颈联写明膏被焚烧是因为自己多事,默雁先被烹杀是因为没有鸣叫之才,暗含诗人的忧愤。D.“不如且进手中

25、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便是心之所向。蜀相中“_,_”写出了春光虽好,诗人却无心赏玩,深刻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敬仰之情。(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3)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赶大集办年货”

26、是颇具仪式感的重要传统。一元复始,“黄河大集”春节季正在山东各地地展开。到大集上逛一逛,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再加上摩肩接踵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共同汇聚成了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气,也为人们带来了最熟悉的年味儿。另外,时代在变,赶大集的形式也在。乘着互联网和数字化的东风,山东适时推出“好客山东贺年会”云端购物节、山东省非遗年货购物节等“黄河大集”春节季系列活动,推介“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新年货。近日,山东“黄河大集”四季整体实施方案的出台,对打造“黄河大集”品牌进行长远规划,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文化与旅游、好品、传播相融合。冬季“年货大集”、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丰收大

27、集”。的“黄河大集”活动令人期待。也让“山东好品”的社会认同度、关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冷冻一般指将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区保存,而速冻则是指快速地把食品温度降低到远低于水的冰点(通常在18以下)。速冻和冷冻都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吗?事实证明会影响,但是冷冻相较于速冻,。如果速冻,食物中的水分则会进入一个“过冷”的状态。此时食物中形成的冰晶很小,因此食物细胞中的各种物质不会从细胞中流出。所以

28、,速冻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食物的营养及口感。但是对于冷冻来说,因为食物温度降温慢,即使能降到冰点以下,食物中的水也会形成大块冰晶,从而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再者,因为家庭制作条件所限,会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而且,因为家用冰箱还装有其他食物,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相较而言,速冻食品在原料、加工、运输等步骤都必须符合卫生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并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冷冻食品如果经过反复解冻、冷冻、,危害人体健康。比如研究人员曾经将同一块鲜肉反复解冻、冷冻了4次,并在每次解冻后进行采样,分别检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结果发现,经过解冻、冷冻的鲜肉菌落总数竟然达到了最初的15倍。20.请

2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下列句子中的“交叉”和文中加点处的“交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以说,梁山港正是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黄金交叉点。B.他穿着一身工装,正面坐着,双臂交叉,看上去神态疲倦。C.此次降雨是南下的冷气流与北上的暖气流交叉碰撞的结果。D.核酸、抗原检测交叉进行,可以发挥两种手段各自的优势。22.请结合文本向大家科普家用冰箱保存食品的常识,要求表达简洁清晰,不超过3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

30、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期中联考参考答案1.A(“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共识”错误,原文表述是“天人合一逐渐成为主流观点”。)2.C(“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指导下,中国古人产生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错,原文的表述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

31、体悟之上”。)3.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节选自习近平用典)A项意为“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C项意为“天下的根本在于诸侯国,各诸侯国的根本在于家庭,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D项意为志向不确定,则什么

32、事情也干不成功。”4.引用论证,如第1段中引用孟子、庄子、张载等思想家的原话为论据,论证论点。举例论证,如第2段中以荀子、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观点为例,论证论点。对比论证,如第3段中将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作对比,论证论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5.示例一:我选链接一。链接中习主席在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指出“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倡导“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这与材料一中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倡导对自

33、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示例二:我选链接二。链接中习主席在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为题致辞,承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全球合作,应对困难与挑战,共创美好未来。这与材料二中中国“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历来认为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链接内容概括和材料分析各2分)6、D(“这篇灾难小说的情感更浓烈外放”错误,这篇小说的情感是深沉而又克制的。)7.B(“仍显矛盾”错误,作者认为这是大地无法控制的活动。)8.通过上帝视角,描绘了岩层断裂,岩石喷发,万物崩塌的场景。通过幸存者们的共同回忆,描绘了

34、地震时大地突然下沉或上窜的情景。通过阿巴的幻觉,描绘了地震时房屋坍塌、村庄毁灭的情景。作者利用叙述视角的不同转换,既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描绘了地震时的状态,又使小说丰富多姿,富于变化。(前三点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第点2分)9.作者在描述大地震动失控时,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比喻等多种手法,使语言空灵有表现力,同时,体现了对大地及大地上的无处可逃的人们深沉的悲悯。写老房子里蕴藏的动物的梦境,人的悲欢梦想等等,都使小说空灵有诗意,但一切都变成尘土,又充满了灾难的沉痛。阿巴脑子里轰响的古老史诗的唱段,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同时又对地震中的大地众生展现了深重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

35、之成理亦可)10、A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胸怀大志,沉默寡言,无论高兴还是恼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年轻的时候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是好朋友,(他任平原相后)任用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分别统领军队。“喜怒”此处形容刘备的感情,意思是“高兴和恼怒”,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作“形”的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不可断开,排除BD。“别部司马”为官职名称,专有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1、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孤,也指幼年丧母”说法错误,应为“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故选C。12、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刘璋因为害怕失败被抓”说法错误。

36、“但刘璋因为害怕失败被抓”不合文意,根据原文“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可见刘璋是为了百姓着想。故选D。13、(1)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的人才为他效力,可以与他结成联盟,相互援助,而不能想着吞并他。(“附”,归附;“贤能”,贤能的人才;“图”,图谋,谋取。)(2)刘备把刘璋迁徙到公安(居住),全部归还了他的财物,让他佩带振威将军的印绶。(“迁”,迁徙;“归”,归还;“佩”,使佩带。)14、张飞命令左右的人把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呵斥张飞,面不改色。张飞佩服严颜的胆识,就释放了他。(根据原文“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

37、。颜容止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可知,张飞大怒,命令左右的人把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面不改色,说:“砍头就砍头,为什么发怒?”张飞佩服严颜的胆识,释放了他,把他作为自己的宾客。故张飞释放巴郡太守严颜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张飞命令左右的人把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呵斥张飞,面不改色。二是张飞佩服严颜的胆识,就释放了他。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15.A(A.“但本诗语言悲壮慷慨”错误。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并无悲壮慷慨之感。)16.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命运无常

38、的愁苦、无奈: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标题岁暮和首联“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直接写时光催得“壮齿韶颜”不再,作者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颔联“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写自己年老旧病复发,夜里辗转难眠新愁来袭;颈联“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以明膏被焚烧是因为自己多事,默雁先被烹杀是因为没有鸣叫之才,用典,反语,写自己有才不得施展的愤懑;尾联“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写祸福无法理解和把握,还不如暂且喝酒,体现了面对祸福无常的命运,自己无力改变而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每点2分,答对三点6分)17、.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

39、其犹未悔.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18、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共3分,每空1分。如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亦可得分)19.示例:近日出台的山东“黄河大集”四季整体实施方案,对打造“黄河大集”品牌进行长远规划,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文化与旅游、好品、传播相融合的模式。(4分。原文存在搭配不当和成份残缺两种错误,每改对一处得2分)20、对口感的影响更加明显 不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 则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共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21、C(C项与文中的“交叉”均指不同事物之间融汇在一起相互影响。A、B项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交会;D项

40、指事物或事情间隔穿插交替)22、速冷优于冷冻,能保持好的口感;不要反复冷冻、解冻,避免造成污染。(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23、评分标准参见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审题:这是一道引语使材料作文题,围绕“英雄”审题立意。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借助古诗词来阐释“英雄”的概念,借助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诠释“英雄”的内涵,立足大我,胸有家国,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这为考生论证今天英雄的内涵和标准指出了方向;第二部分是联系当下,思考当今时代到底有没有英雄。材料涉及当今“英雄”的有无、“英雄”与“偶像”的比较、古今英雄的异同。古典诗词中的“英雄”聪明杰出,无私奉献,英勇无畏,

41、那么当今时代的英雄呢?考生需要厘清在当今时代洪流中“英雄”的概念。写作上,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什么人算英雄?英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为弱者发声,艰苦奋斗攻克科技难题,精益求精铸造大国重器,坚守平凡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冲锋在前杀敌报国马革裹尸,坚守正道宁死不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扶贫济困声援弱者这些都是英雄。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比如:榜样的力量;模范的引领;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国发展的需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会出现迷茫,一些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可能凸显,一些青少年对审美

42、、对精神气质的追求可能偏离正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弘扬英雄精神。对个人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对一个社会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激浊扬清、净化风尚的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战胜险阻、实现梦想的动力。第三,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评价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致敬英雄,为英雄正名;追随英雄,让英雄情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尊重英雄,铭记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有流泪。文体上,适合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先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接着指出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

43、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最后发出呼吁,回应开头。立意:1.勿为偶像遮望眼,认清英雄才是真。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3.英雄是时代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财富。4.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5.民族大业的复兴靠的是各行各业的英雄。6.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7.善待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有未来。8.尊重英雄才能成为英雄。参考译文:涿郡人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他胸怀大志,沉

44、默寡言,无论高兴还是恼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年轻的时候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是好朋友,(他任平原相后)任用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分别统领军队。常山人赵云,刘备见到他,认为他才能出众,真诚接纳他,赵云于是就随刘备到平原,为刘备统领骑兵。刘备拜访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他。刘备让随从避开,说:“汉朝衰败,奸臣当权,我自不量力,想在天下伸张正义,但智谋不足,屡遭失败,到了今天这一地步。但是我壮志未灭,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士兵,又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诸侯,这实在是不可以与他争斗呀。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的人才为他效力,可以与他结成联盟

45、,相互援助,而不能想着吞并他。将军您是汉朝王室的后裔,信誉闻名天下,如果能占据荆州和益州,扼守要塞,安抚境内的戎族、越族等少数民族,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那么霸王之业就可以建成,汉王室就可以复兴。”刘备说:“很好。”于是刘备和诸葛亮情谊日益亲密。关羽、张飞不高兴,刘备对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不再抱怨。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季五月,诸葛亮留下关羽镇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军逆长江而上,攻克巴东。到江州,打败巴郡太守严颜,活捉了他。张飞呵斥严颜说:“我们的大军到了,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严颜说:“你们无缘无故,侵

46、略、夺取我江州。江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命令左右的人把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面不改色,说:“砍头就砍头,为什么发怒?”张飞佩服严颜的胆识,释放了他,把他作为自己的宾客。诸葛亮派赵云从外水平定江阳、犍为,张飞平定巴西、德阳。刘备围困成都几十天,派从事中郎涿郡人简雍进城劝降刘璋。当时,成都城内还有精兵三万人,粮草、布帛能够支持一年,官吏和百姓都愿意死战到底。刘璋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什么恩德。百姓苦战了三年,暴尸荒野,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能安心!”于是打开城门,与简雍乘坐同一辆车投降刘备。刘璋的群臣都伤心落泪。刘备把刘璋迁徙到公安(居住),全部归还了他的财物,让他佩带振威将军的印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