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55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2)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4)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5)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6)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7)表明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木兰诗)(8)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木兰诗)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B. 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

2、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以上。C. 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在 甲 (A.继往开来 B.承上启下)中推进。我们要勇于突破“舒适区”,增强忧患意识,置身世界经济竞争的汪洋大海中,披荆斩棘 (A.c B.j);我们要敢于挺进“无人区”,以创新的精神,争抢第一、争当唯一,从来都无先例可 xn (A.遁 B.循),但更要勇于 乙 (A.探索 B.探访)新领域: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

3、确的读音,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 乙_(3)文中丙处由以下句子组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以刀刃向内的决绝、壮士断腕的勇气 将改革之剑直指旧体制的防护、指向自我的革新 我们要勇于涉入“深水区” 再开创出一个激情燃烧、追梦逐梦的火红年代 A. B. C。 D.二、阅读(70分)(一)(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点明诗人的家在遥远的长安。B. 第二

4、句运用夸张的修辞,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流纵横!C. 第三句是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苦于仕途落魄、处境艰难,难以书写家书报平安。D.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语言平实,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5.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纪昌学射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

5、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注:不瞬:不眨眼。机:织布机。牵挺:织布机的踏板。眦:z,眼眶。牦:指牦牛尾巴的毛。牖:yu,窗户。浸:渐渐。燕角之弧,朔蓬之竿: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高蹈拊膺:f yng,跳高拍胸。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于:尝射于家圃_(卖油翁)学射于飞卫_(2)以:以我酌油知之_(卖油翁)乃以燕角之弧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B.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C.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D.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

6、微如著/而后告我。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年之后,如车轮焉。(2)贯虱之心,而悬不绝。9. 你从飞卫和纪昌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家的味道王慧俊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准备写点东西。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西山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因有着多年种植中药材的历史,颇有名气。我最初是农村户口,中学毕业后跟随父母在那些平整、开阔、肥沃的药材基地里劳动多年,直到现在还能准确地说出“八十亩”“东大地”“小河套”等地名。在“八十亩”地里劳动的人们大部分都不熟悉了,李树利和王东江是我从小的玩伴。他俩见我来了,忙放下手里的工具迎过来和我搭话。“你

7、俩今年又种什么药材了?”我走上前和他们握手问道。“我比去年多种了二亩北沙参,少种了一亩黄芪。”李树利笑笑说。“你呢,东江?”“我这里有一亩半二年生的桔梗马上就要挖完了,去年打点籽卖,今年只种了三亩地的北少参。”东江指点着自己的地告诉我。“这些年种植中药材,你俩都成百万富翁了吧?”我笑看着他俩问。“我不如树利,人家才名副其实,不仅盖上了四间新房,还在山上盖了几十间猪舍,养了一百多头猪,一家五口人过得有滋有味的。”李树利觉得王东江过高宣传了自己,摊开手指计算着和我说:“王东江两个儿子两处新房,自己还盖了一处楼房,算一算他的年收入,是全营子的大户了。”记得40年前,我在“八十亩”这块地里留下过无数的

8、脚印和汗水。承包土地的第一年,我和妻子高兴地种植了一亩二分地的桔梗,但由于不会侍弄,才收入2000多元,比别人家少了1000多元。关于土地种植,我确实是个门外汉。但之所以对种植桔梗感兴趣,是因为它开花特别好看,花瓣呈紫色五角星状,俗名“包袱花”“苦根花”,朝鲜人叫它“道拉基”,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桔梗谣唱的就是这种植物。朝鲜族人家家把桔梗制成泡菜吃。让我难忘的是,种地时,父亲悄悄留下一把桔梗籽,把我家房前房后和树根下都撒上了。初夏一到,绿莹莹的桔梗便笑脸一样绽放着,把我们的小院装点得特别好看。李树利笑我是个拿书本的料。他说,种药必须要讲科学,从春种到秋收每一项活计都要精益求精。比如种植北沙参吧,需

9、要在年前农历的大雪节气里把种子选好,然后清水浮选干净,用布袋包好冷冻起来,直到第二年清明节才拿出来播种。播种前必须把土壤翻松整细,将农家肥均匀地撒入地里再翻松,土壤的温度在零下二三摄氏度适宜播种,种子的深浅一定要适应白天太阳的光照。播种完后,地面要压实,既防止种子透风不宜发芽,又要防止虫害。这些年通过种植药材,农民确实富裕了。我们整个营子彻底脱贫,再没有一家贫困户。现在全村盖新房,买新车,修新路,出国游不再是新鲜事。牛营子镇有着300多年的种药传统,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建有“药王庙”。相传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望药花赏心悦目,闻药香沁腑醉人,遂赐地名“药王村”。从此家家种药,户户得益

10、,历久不衰。这里过去的确有过“药王庙”的称谓。记得我十多岁时去姥姥家还见过古色古香的“药王庙”呢。庙院不大,松柏挺立,庙前的石台上塑着一位身穿黄袍、手拿药签的老者,冉冉的胡须下,有一只仙鹤展翅欲飞。有人告诉我说老者是药王孙思邈,是驾仙鹤顺锡伯河一路而来的。锡伯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清清的河水,四季流淌。在它的灌溉下,全镇两岸的土地由薄变厚,由黄变黑。也可能是药王到来的缘故吧,人们种植中药材后,很多药材成了餐臬上的食品,不仅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常年无灾无病,就连牛羊猪马吃了中药材的花叶和茎秆也膘肥体壮,肉质鲜美。说话间,李树利气喘吁吁地跑来,他把几个装满物品的塑料袋递给我说,这就是当地的纯中药产品

11、。看着眼前具有特殊功效价值的土特产品,我决定暂时不走了,同乡亲们好好唠一唠,写一写家乡的故事。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我的行踪为线索,主要叙述作者回到故乡的见闻感受。B. 文章叙写“药王庙”的故事,交代了故乡种药历史久远、药材价值大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神秘感。C. 本文叙述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如第段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D. 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详细描写眼前的故乡和以前的故乡,寄寓着作者的理想。11. 指出第段运用的记叙顺序,并简析其作用。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初夏一到,绿莹莹的桔梗便笑脸一样绽放着,把我们的小院装

12、点得特别好看。(赏析句子)(2)说话间,李树利气喘吁吁地跑来,他把几个装满物品的塑料袋递给我说,这就是当地的纯中药产品。(赏析加点词语)13. 李树利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析。14. 请简要分析题目“老家的味道”的深层含义。(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爱惜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粮食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粮食从农田到餐桌,需要

13、经过种植、管理、收获、运输、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需要农民、购销人员、生产加工人员、食品烹饪人员等众多劳动者参与,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唐诗人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爱惜食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小小餐桌,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而且关系社风民风和国民消费价值观。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绝不是个人小事。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自恃有钱,餐桌上豪气地点点点,以为花自己的钱无关他人,殊不知他点餐过量吃不完的食物,是在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14、因为节约粮食,就可以少种粮,少种粮就会少消耗化肥、种子、节约水资源,少占用土地,少占用资源,所以珍惜粮食就是保护资源,也就是保护了环境。中国需要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上的“十六连丰收”,但人口多、土地贫瘠的现状并没有完全改变,而且粮食消费增速快于粮食生产增速,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加强“克俭于家”、厉行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要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不仅个人要养成习惯,

15、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都要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合力把好节约关。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惜每一片蔬菜、节约每一滴油料,就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敬仰、对大自然的敬畏。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节俭消费的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就一定能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04日 有删改)1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决

16、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B. 第段引用李绅的诗句是为了阐述粮食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C. 第段“7%”“20%”的数据有力证明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D.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围绕爱惜粮食制止浪费展开论证。16. 全文从哪三个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制止餐饮浪费?请简要概括。17. 文章第段就如何制止餐饮浪费提出哪三个方面的要求?请简要概括。(五)(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5G是一个小儿科的事情,未来最大的变革应该是人工智能。”任正非称,人工智能给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提出了新的命题,会影响和塑造国家的核心变量,一个

17、国家会因为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曾经历过工业革命时代,那时对每一个就业者的要求是只要接受中等程度教育就可以适应社会结构。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可能要提高人类的教育水平。谈话中,任正非提出,要把人工智能变成整个国际社会和社会结构发展的一种动力,而技术的发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基础能力它包括教育、人才,还有行业成熟性的算法、算力与基础设施的提供。“我认为这个时代到来后,将使人类变得更加繁荣”。(摘自与任正非的咖啡对话)材料二:随着深度学习算法日趋成熟以及数据资源的加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不断提升,机器视觉和自然语音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将迎来发展新机遇,预计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33

18、5.6亿元。材料三:著名科学家霍金就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坚定支持者,他甚至公开发表议论说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人们的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第一个冲击便是就业机会的减少。在金融行业,机器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判断哪只股票值得投资,华尔街的分析员和交易员面临着失业危机;在医疗行业,机器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并长时间地进行手术而不知疲倦,医生面临着失业危机;在服务业,机器可以根据导航和路况自动驾驶,大量的司机面临着失业危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有更厉害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创作歌曲,写文章,做翻译等,可能会带来新的危机,李开复曾预测,未来10年有50%的工

19、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可能造成一个更严重的后果麻痹人类的心智。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任正非认为科技史上未来最大变革应该是人工智能,而5G对科技发展作用不大。B. 人工智能会影响和塑造国家的核心变量,会使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C. 人工智能时代对每一个就业者的教育程度的要求可能要比工业革命时代高得多。D.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极大的威胁。19.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具体的发展状况。20.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六)名著阅读。(6分)21. 填空题。小说骆驼祥子除了把

20、祥子写活了,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如善良可悲、最后上吊自杀的_;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的_;自暴自弃、嗜酒如命、打死妻子的_。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节选自骆驼祥子)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睡了两昼夜?三、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魏巍笔下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样子,老王为杨绛送香油和鸡蛋

21、的样子,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样子,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样子对于“样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你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2)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4)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5)草树知春不

22、久归,_。(韩愈晚春)(6)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7)表明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木兰诗)(8)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木兰诗)【答案】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百般红紫斗芳菲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默写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默写时,注意“琴、啸、深、惟、漫、策、朔、柝”等字的正确书写。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B

23、. 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以上。C. 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意识”;B.语义重复,去掉“超过”或“以上”;D.双重否定,应删除“不再”;故选C。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在 甲 (A.继往开来 B.承上启下)中推进。我们要勇于突破“舒适区”,增强忧患意识,置身世界经济竞争的汪洋大海中,披荆斩棘 (A.c B.j);我

24、们要敢于挺进“无人区”,以创新的精神,争抢第一、争当唯一,从来都无先例可 xn (A.遁 B.循),但更要勇于 乙 (A.探索 B.探访)新领域: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 乙_(3)文中丙处由以下句子组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以刀刃向内的决绝、壮士断腕的勇气 将改革之剑直指旧体制的防护、指向自我的革新 我们要勇于涉入“深水区” 再开创出一个激情燃烧、追梦逐梦的火红年代 A. B. C。 D.【答案】 . B . B . 甲A . 乙A . B【解析】

25、【详解】(1)披荆斩棘(p jng zhn j):意思是指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故选B。可循(k xn):就是可以遵循。故选B。(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根据词语含义和语境辨析即可。甲处:继往开来,意思是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承上启下,意思是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根据“一切伟大成就、一切伟大事业”分析,“继往开来”合适。故选A。乙处: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访,意思是打听,侦察。结合“新领域”分析,“探索”合适。故选A。(3)本题考查对语句排序。首先应明确态度,即第句“我们要勇于涉入深水区”;第句“以刀刃向内的决绝、壮士断腕的勇气”与第句承接

26、紧密;根据“以刀刃向内的决绝”指的是与旧体制决绝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勇气”指的是创新的勇气可知,后面两句的顺序应是。正确的顺序应是:。故选B。二、阅读(70分)(一)(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点明诗人的家在遥远的长安。B. 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流纵横!C. 第三句是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苦于仕途落魄、处境艰难,难以书写家书报平安。D.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语言平实,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5. 诗歌表达了诗人

27、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案】4. C 5. 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苦于仕途落魄、处境艰难,难以书写家书报平安”有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

28、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由“马上相逢”和“报平安”可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路漫漫”和“泪不干”是诗人思乡情绪的具象化表现。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了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更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流露了诗人欲报国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复杂情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

29、示。(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纪昌学射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注:不瞬:不眨眼。机:织布机。牵挺:织布机的踏板。眦:z,眼眶。牦:指牦牛尾巴的毛。牖:yu,窗户。浸:渐渐。燕角之弧,朔蓬之竿: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高蹈拊膺:

30、f yng,跳高拍胸。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于:尝射于家圃_(卖油翁)学射于飞卫_(2)以:以我酌油知之_(卖油翁)乃以燕角之弧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B.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C.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D.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年之后,如车轮焉。(2)贯虱之心,而悬不绝。9. 你从飞卫和纪昌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案】6. . 在 . 向 . 凭、靠 . 用 7. D 8. (1)

31、几年之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感觉像车轮一般大了。(2)箭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9. (1)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就要从基本功开始入手,扎扎实实地训练。(2)学好一门技术,老师的教导很重要,但更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刻苦努力。(意思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1)句意为: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于:在。句意为:又向飞卫学习射箭。于:向。(2)句意为: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句意为: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弓。以:用。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为: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故断

32、句为: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三年:几年;如:像一样。(2)贯:贯穿;而:但是;悬:挂;绝:断。【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等可知: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就要从基本功开始入手,扎扎实实地训练。;根据“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可知,飞卫是一个教导有方,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可见,学好一门技术,老师的教导很重要;根据“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3、。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可知:飞卫是一个听从指导,勤奋好学的学生。可见,要想学好一门技术,需要自身的刻苦学习,努力勤奋。【点睛】参考译文: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 “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瞬)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

34、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抬高脚踏步,跺着脚,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家的味道王慧俊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准备写点东西。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西山村是生我养我的

35、家乡,因有着多年种植中药材的历史,颇有名气。我最初是农村户口,中学毕业后跟随父母在那些平整、开阔、肥沃的药材基地里劳动多年,直到现在还能准确地说出“八十亩”“东大地”“小河套”等地名。在“八十亩”地里劳动的人们大部分都不熟悉了,李树利和王东江是我从小的玩伴。他俩见我来了,忙放下手里的工具迎过来和我搭话。“你俩今年又种什么药材了?”我走上前和他们握手问道。“我比去年多种了二亩北沙参,少种了一亩黄芪。”李树利笑笑说。“你呢,东江?”“我这里有一亩半二年生的桔梗马上就要挖完了,去年打点籽卖,今年只种了三亩地的北少参。”东江指点着自己的地告诉我。“这些年种植中药材,你俩都成百万富翁了吧?”我笑看着他俩

36、问。“我不如树利,人家才名副其实,不仅盖上了四间新房,还在山上盖了几十间猪舍,养了一百多头猪,一家五口人过得有滋有味的。”李树利觉得王东江过高宣传了自己,摊开手指计算着和我说:“王东江两个儿子两处新房,自己还盖了一处楼房,算一算他的年收入,是全营子的大户了。”记得40年前,我在“八十亩”这块地里留下过无数的脚印和汗水。承包土地的第一年,我和妻子高兴地种植了一亩二分地的桔梗,但由于不会侍弄,才收入2000多元,比别人家少了1000多元。关于土地种植,我确实是个门外汉。但之所以对种植桔梗感兴趣,是因为它开花特别好看,花瓣呈紫色五角星状,俗名“包袱花”“苦根花”,朝鲜人叫它“道拉基”,有一首非常好听

37、的桔梗谣唱的就是这种植物。朝鲜族人家家把桔梗制成泡菜吃。让我难忘的是,种地时,父亲悄悄留下一把桔梗籽,把我家房前房后和树根下都撒上了。初夏一到,绿莹莹的桔梗便笑脸一样绽放着,把我们的小院装点得特别好看。李树利笑我是个拿书本的料。他说,种药必须要讲科学,从春种到秋收每一项活计都要精益求精。比如种植北沙参吧,需要在年前农历的大雪节气里把种子选好,然后清水浮选干净,用布袋包好冷冻起来,直到第二年清明节才拿出来播种。播种前必须把土壤翻松整细,将农家肥均匀地撒入地里再翻松,土壤的温度在零下二三摄氏度适宜播种,种子的深浅一定要适应白天太阳的光照。播种完后,地面要压实,既防止种子透风不宜发芽,又要防止虫害。

38、这些年通过种植药材,农民确实富裕了。我们整个营子彻底脱贫,再没有一家贫困户。现在全村盖新房,买新车,修新路,出国游不再是新鲜事。牛营子镇有着300多年的种药传统,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建有“药王庙”。相传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望药花赏心悦目,闻药香沁腑醉人,遂赐地名“药王村”。从此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这里过去的确有过“药王庙”的称谓。记得我十多岁时去姥姥家还见过古色古香的“药王庙”呢。庙院不大,松柏挺立,庙前的石台上塑着一位身穿黄袍、手拿药签的老者,冉冉的胡须下,有一只仙鹤展翅欲飞。有人告诉我说老者是药王孙思邈,是驾仙鹤顺锡伯河一路而来的。锡伯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清清的河水

39、,四季流淌。在它的灌溉下,全镇两岸的土地由薄变厚,由黄变黑。也可能是药王到来的缘故吧,人们种植中药材后,很多药材成了餐臬上的食品,不仅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常年无灾无病,就连牛羊猪马吃了中药材的花叶和茎秆也膘肥体壮,肉质鲜美。说话间,李树利气喘吁吁地跑来,他把几个装满物品的塑料袋递给我说,这就是当地的纯中药产品。看着眼前具有特殊功效价值的土特产品,我决定暂时不走了,同乡亲们好好唠一唠,写一写家乡的故事。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我的行踪为线索,主要叙述作者回到故乡的见闻感受。B. 文章叙写“药王庙”的故事,交代了故乡种药历史久远、药材价值大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

40、神秘感。C. 本文叙述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如第段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D. 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详细描写眼前的故乡和以前的故乡,寄寓着作者的理想。11. 指出第段运用的记叙顺序,并简析其作用。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初夏一到,绿莹莹的桔梗便笑脸一样绽放着,把我们的小院装点得特别好看。(赏析句子)(2)说话间,李树利气喘吁吁地跑来,他把几个装满物品的塑料袋递给我说,这就是当地的纯中药产品。(赏析加点词语)13. 李树利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析。14. 请简要分析题目“老家的味道”的深层含义。【答案】10. D 11. 运用插叙,交代了“我”过去种植

41、桔梗的情况,与下文现在种植药材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了家乡人民的勤劳能干。(意思答对即可) 12. (1)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桔梗开得旺盛灿烂,表达我们内心的喜悦之情。(2)通过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李树利送“我”物品时的情景,表现他内心的急切和对我的热情。 13. 勤劳能干:种药材,还在山上盖了几十间猪舍,养了一百多头猪。谦虚实在:王东江夸他时,他觉得过高宣传了自己。细致认真:向“我”详细介绍种植北沙参的过程。热情大方:气喘吁吁地跑来送“我”几袋纯中药产品。(答出两点即可) 14. 家乡人民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家乡人民富裕、幸福、美满的生活。(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0题详解】本

4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 通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描写了家乡的巨大变化、现状和悠久的种药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者并没有将眼前的家乡与以前的家乡进行对比,故本项表述错误。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叙述方式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在掌握常见叙述方式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分析段落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叙述方式的作用。阅读文章可知,第段写的是过去“我”和妻子承包土地种植一亩二分地的桔梗,但因为不会侍弄,最后导致种植桔梗的收入比别人家少了1000多元的故事。这是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交代了“我”过去种植桔梗的具体情况,引出下文“种药

43、必须要讲科学”的说法,与下文写的村民现在种植药材的情况进行对比,体现了家乡种植药材的传统,突出了家乡人民的勤劳。【12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根据句中的“桔梗便像笑脸一样绽放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开花的桔梗比作笑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桔梗花开得如笑脸般灿烂的情形,“笑脸”既是用来形容花开的样子,也象征着“我们”的笑脸,表达了“我们”的喜悦之情。(2)“气喘吁吁”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用来形容大声喘气的样子。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李树利急匆匆地给“我”送来纯中药产品,通过他的急切,突出了他对当地纯中药产品的自豪和对“我”的热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段中的

44、“不仅盖上了四间新房,还在山上盖了几十间猪舍,养了一百多头猪,一家五口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可以看出,李树利勤劳能干;根据第段中的“李树利觉得王东江过高宣传了自己”可以看出,李树利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厉害,表现了他的谦虚实在;根据第段中的李树利给“我”讲述种药知识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细致认真;根据第段中的李树利气喘吁吁地跑来,送给“我”当地的纯中药产品可以看出,他待人热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理解。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标题表层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主旨来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本文叙述的是作者回到家乡的见闻和感受。家乡的味道是通过作者家乡的人和事来表现的。家乡的人以李树利、王东江等为代表,

45、通过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和奋斗现状,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纯朴、善良、热情。结合第段“牛营子镇有着300多年的种药传统,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就建有“药王庙”。相传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分析,通过写关于家乡的传说,反映了家乡人民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久远,家乡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旧的种植方式,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爱惜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粮食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粮食从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