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502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在于为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2、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注意:“总结”不可表述成“总和”,不是对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1.区别二者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具体科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等;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等;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等;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具体科

3、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的指导不是具体的方法指导。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或者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

4、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优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倾向。不足: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把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5、优点: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足: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举例: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风吹幡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等。B.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成世界的主宰本原,认为现实的物

6、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如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等。举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星座迷信、风水迷信等。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两大阵营”在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从派别上讲,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A.直接理论

7、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C.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之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

9、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10、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脑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应。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根源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

11、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2.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改变,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二、正确发

12、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

1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

14、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联系是普遍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注意:联系的普遍性不可表述成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正确表述是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注意: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均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搭配;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但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根据自己

15、的需要建立联系。3.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互相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树

16、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注意: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大于部分之和。2.系统优化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

17、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具备三个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A.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

18、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B.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善于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注意:没有最终质变,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一轮的量变到质变的变化。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19、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方法论要求: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

20、的实质与核心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相互依赖,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互转化,如: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祸福相依。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

21、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如:鱼死网破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

22、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

23、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键词:如先试点,再推广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

24、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两点论与重点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

25、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的关键词:考查主要矛盾的,如重点、关键、核心、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等;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如主流、性质、大局、方向等。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

26、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关键词: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入乡随俗、特色、特点、当地实际等。综合探究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27、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认识与实践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关系。2.实践及其特点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作为一种直接

28、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注意: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或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

29、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0、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31、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注意: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或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不可表述成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就

32、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33、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

34、俗、习惯。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生产活动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

35、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关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

36、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

37、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8、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

39、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

40、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

41、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做出的选择也不同。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

42、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怎样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或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

44、值选择也就不同,即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评价。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

45、正当选择。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

46、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47、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项重要内容。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3.经济与文化、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二 、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