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与文化 期末复习课件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中政治必修)高中政治必修4 4 知识体系构建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备考策略 以“科学技术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议题,探究哲学的产生、哲学是什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本义 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影响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2、2.哲学的含义(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 世界观 区别 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形成不同 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特点不同 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 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的认识;两者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误区提醒误区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
3、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的含义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联系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提醒提醒 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相互决定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相互决定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4、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的含义(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
5、关系 注意 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有无同一性 能够正确认识世界 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 提醒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系问题。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
6、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两者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3)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7、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 观点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代表 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
8、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合理性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共同性 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
9、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 及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
10、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考点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
11、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备考策略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议题,探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增强对这一思想路线的政治认同;结合党和政府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方针政策,阐释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
12、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特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有生有灭,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人类社会在本
13、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4.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与运动(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
14、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理解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强调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离不开物质 误区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 2.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
15、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考点三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制约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
16、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考点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要求(怎么做):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
17、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考点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四个要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两个结合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
18、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两个反对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备考策略 以“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议题,探究实事求是的观点。可创设辨析性情境,剖析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学习运用“两点论”“重点论”等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成功经验。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联系的特点:普
19、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特征 世界观 方法论 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多样性、条件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 含义不同:整体
20、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互相区别:(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二者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
21、原理:强调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强调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方法论:对应整体: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对应部分: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系统优化(1)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
22、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基本特征: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备的功能 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是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结构有序合理,就会促进系统的发展,结构无序或不合理则阻碍系统的发展 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着的。(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
23、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比较 量变 质变 区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结果 事物还
24、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另一事物 联系 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要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25、统一 比较 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原因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要求 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区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
26、观 比较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考点三 唯物辩证
27、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比较 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属性 体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28、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比较 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 法论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29、核心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的作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比较 普遍性 特殊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同类事物的共性 每一事物的个性 方法论 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
30、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 外延 内涵 主要矛盾指的是“矛盾体”,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地位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原因在于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原因在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考点三 唯物辩
31、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 方法论 主要矛盾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主次矛盾研究的是做事要有主次,如果是有多项工作要做,但有主次,就用主次矛盾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主次方面研究的是看问题判断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果探究一项工作是否值得做,或者研究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是什么,则用主次方面原理 侧重 做事抓重点 看清性质与方向 标志词 “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突破口”“中心环节”等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九个指头”“优势”等 考
32、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联系 二者的共同实质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都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主要矛盾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比较 两点论 重点论 含义 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认
33、识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对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重要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要求 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34、;把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区分同一事物内部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备考策略 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议题,探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获得和深化认识、追求真理。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认识 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地位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手段 通过感觉器官 借助抽象思维 对象 现象 本质 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概念、判断和推理 特点 直接性和
35、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实践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的类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实践 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比较 理解 侧重点 点睛之词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
36、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计划”“方案”“规划”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合作”等横向因素社会性;“历史条件”等纵向因素历史性 联系 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 误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
37、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将认识的来源(实践)与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混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
38、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39、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特点 解读 误区 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 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真理是一成不变的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
40、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比较 含义 原因 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41、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没有被推翻,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而向前发展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备考策略 以“人们为什么有不同的价值观、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为议题,探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依据和意义。可结合新闻报道中关于事实和观点陈述的内容,探究不同人群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看法,分析其价值取向的差异及成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历史观
42、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决定决定 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 曲折曲折 基本矛盾基本矛盾 创造者创造者 人民人民 人民主体人民主体 考点一 社会历史的本质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考点一 社会历史的本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
43、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考点一 社会历史的本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性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过程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时间 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性质 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醒提醒 不同性质的社会意
44、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才能实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生产方式 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
45、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内在要素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基本矛盾
4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普遍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提醒提醒 (1)(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材料信息,属于法律修分析材料信息,属于法律修改、政治体制改革之类的一般可以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改、政治体制改革之类的一般
47、可以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等,一般可以用生产力与生回答。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等,一般可以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回答。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回答。(2)(2)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指人们在一定政治上层建筑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各类组织;观念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社会经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各类组织;观念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
48、的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实现: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情况 比较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矛盾性质 对抗性 非对抗性 解决方式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 根本目的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解放和
49、发展生产力 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注意: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1)精神动力: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生产动力:生产活动。(3)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4)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5)主体动力:人民群众。考点二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小结: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 考点三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50、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原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