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56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一全册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级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知识清单必修一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什么是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贵族等,成为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削弱。2 什么是皇帝制度的特点? 秦统一后,秦王嬴政为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创立皇帝制度。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于一身。3 什么

2、是秦朝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务。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4 郡县制的内容时什么? 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是什么?秦始皇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它的形成,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6.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

3、政:地方赋税小部分为地方开支,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7. 元代的行省制度的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8.君主专制的演进(皇权与相权是如何斗争的?)、汉代的内外朝制度(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结果: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三省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加强了君权。、宋朝对相权的分割(两府三司)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政权、元朝的中书省中书省最高行政;枢密院最高军政;宣政院统宗

4、教、辖西藏9.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汉:察举制,举孝廉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唐: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10.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皇权至上,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1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作用及影响

5、?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清朝设置军机处,适应西北用兵需要。后发展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一方面,君主专制加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落后于西方国

6、家。二、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强侵华的史实有哪些?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941895年日本发动,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等八国发动,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

7、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1839年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义和团反帝运动等: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由民间组织的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打起了“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在中外反对力量的联合剿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后失败。

8、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1)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中日双方在上海附近进行的大会战。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3)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史实:百团大战:1940年

9、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胜利。3.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形成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三省,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尖锐。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4.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它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捍卫了民族尊

10、严,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起义占领武昌,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主要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或弹劾临

11、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是?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12、。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遭军阀政府镇压,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性质: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它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2中共“一大”:(1)时间、地点:19217上海 (2)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3)会议内容: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4)意义:

13、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当时中国的革命前途焕然一新。1、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国民革命中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年,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3)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1)直接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概况: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很快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

14、长江流域;(3)结果:蒋介石、汪精卫先后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蒋)“四一二”政变 (汪)“七一五”政变“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的史实(1)概况: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根据地。(2)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3红军的长征(1)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根本),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直接);

15、1935年遵义会议意义: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伟大意义(1)时间、标志: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使世界人中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16、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的历史的转折点。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背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思想准备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具体准备 a确定国名、国歌、国旗 b制定共同纲领代行宪法 c选举中央政府:毛泽东为主席、朱德等为副主席(2)时间:l0月1日,开国大典。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政府的施政纲领)(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人民代表大会制

17、度的建立与完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1957年至196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扭转以往在民主与法制,包括在人大制度方面的错误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经过: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奠定基础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意义: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

18、展到一个新阶段。(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确立因素: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2)确立过程: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1965年,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3)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行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1954年宪法规定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它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20、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第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1)政策(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国民党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意义:这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意义: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打扫干净屋

21、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新中国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3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5.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意义:a中美

22、之间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美关系的缓和,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2)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决定两国建交1973年,中日两国互派大使。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局面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1)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

23、非正式会议。(2)发展与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2、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3、希腊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 (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

24、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是什么?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由于平民反贵族的斗争,产生了十二铜表法。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公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它是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从共和国到帝国

25、的扩张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它主要调解财产关系,它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罗马法的作用是什么?(对罗马)维系统治: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对欧美)影响后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的核心:保护私有财产。罗马法的实质(目的):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权利法案制定和责

26、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1“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2.权利法案的制定 (1)目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颁布系列法案限制王权。(2)概况: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案规定,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3)影响: 议会权力日益高于王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3责任制内阁(1)形成:18世纪前期,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这就形成了责任制内阁。(2)内涵:责任

27、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首脑是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掌握行政与立法大权。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同进退;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国王统而不治。(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具有立法权 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三)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8、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1787年宪法:(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主要内容:确立美国联邦体制: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享有一定自治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联邦政府的权力),各州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机构实现“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宪法的局限性: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度,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突出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立法权:属

29、于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可用2/3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国家元首称谓国王总 统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选举元首任期终身任期4年,最多连任2届国家元首地位虚位,没有实权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首相总统首脑产生方式议会选举选民选举政府产生方式议会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政府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行使权力对议会不负政策

30、上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案。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四)法国和德国宪法内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内容:A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B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员任期4年,参议

31、员间接选出,任期9年。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2德意志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1)德意志的统一:原因条件: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方式:王朝战争。时间:1871年。(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内容:A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控制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只保留着一些自治权。B

3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等权力;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有绝对权力;议会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院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是上院;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是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帝国议会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实质: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项目)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法 国 共 和 制国家元首称谓皇 帝总 统元首产生方式世 袭参众两院联席会

33、议选举产生元首任期终 身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国家元首地位皇帝享有大权,可任免宰相,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宰 相总 统首脑产生方式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国家权力重心皇帝议 会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一)共产党宣言;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无产阶级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起来。(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

34、史实。1. 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成立巴黎公社。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2. 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其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和教训。(三)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建立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35、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关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2、经济: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所以并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3、军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二)“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冷战下两大阵营因意识形态

36、、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德国国家、民族分裂。 冷战下两种势力集团的争夺导致朝鲜、越南、阿富汗等局部地区发生“热战” ,造成地区动荡。 冷战中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美苏实力均衡,相互制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为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重发展经济,进行改革,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为了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和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第三世界崛起。(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过程:1950年舒曼计划煤钢共同体;后来建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37、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欧盟建立。影响: 经济: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 政治: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和影响原因:(1)经济上:把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制定了合乎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2)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3)外交上:依赖美国保护和扶植影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诞生,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的主权。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

38、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四)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五)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原因:20世纪以来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导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性质的变化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的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总结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并存。(2)影响: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3、在多极化背景下,中国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策略?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