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真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50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真题训练(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真题训练(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真题训练(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真题训练(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章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答案】C。【解析】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C、接球时,球受到球拍的弹力,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

2、和球对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A正确;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行驶中的公交车

3、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3.(南通)行驶的汽车内,某时刻座位上的乘客突然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说明汽车正在( )。A. 直行急刹车B. 直行急加速C. 向左急转弯D. 向右急转弯【答案】A。【解析】A直行急刹车,乘客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汽车行驶方向前倾,故A项符合题意;B直行急加速,乘客下半身随汽车加速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倾,故B项不符合题意;CD向左急转弯或向右急转弯时,由于惯性上半身会向右倾或

4、左倾,故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鄂州)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功到自然成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水滴冲击石头时,石头对水滴没有作用力;水滴加速下落过程,重力对水滴做了功;水滴加速下落过程,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水滴石穿,水由于重力而下降作用在石头上,石头的形状逐渐改变,故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滴冲击石头时,石头对水滴也有相互作用的力,故错误;水滴加速下落过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滴下降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力对水滴做了功,故正确;水滴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做加速下落运动,

5、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影响,故错误。故选A。5.(鄂州)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如图所示是上坡险车道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小石子可以増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B. 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C. 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D. 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答案】C。【解析】A小石子增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増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动能的大小和速度有关,物体质量不变时其速

6、度减小,动能会随之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废旧轮胎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镇江)如图所示,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尺将Q快速水平击打出去。则()。A. 击打前,Q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B. Q在P下方滑动时,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C. 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 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A击打前,Q在竖直方向受到水平桌面向上的支持力,向下的重力及P对其向下的压力,共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Q

7、在P的下方滑动时,P、Q有相对滑动,故P受到Q的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在静止前摩擦力保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慢,其运动状态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淮安)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前进方向摆动,据此现象可以判断公交车可能正在()。A直行急加速B直行急刹车C向左急转弯D向右急转弯【答案】。【解析】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内,挂在横杆下的拉手随车一起运动,当公交突然减速时,由于拉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会向公交车

8、前进方向摆动,故B正确。故选:B。.(孝感)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所受的重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B. 汽车行驶时,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静止的;C. 汽车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汽车高速行驶时,车窗外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答案】C。【解析】A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所受的重力,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汽车行驶时,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树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故树相对于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C汽车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

9、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正确;D汽车高速行驶时,车窗外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D错误。故选C。.(宜昌)如图用4N的水平推力把重2N的物理书压在竖直黒板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书对黑板的压力与黑板对书的支持力彼此平衡;B. 黑板对书的摩擦力为4N;C. 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D. 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A书对黑板的压力与黑板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C书处于静止状态,则书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书所受的竖直向下重力G和黑板对书的竖直向上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2N,故BC错误;D书处于平衡状态,除了受到竖直方向的平

10、衡力之外,还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黑板对书的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湘潭)如图,舰载飞机从国产航母“山东舰”上起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静止在甲板上时,不受力的作用;B飞机起飞时,惯性消失;C飞机在甲板上加速时,受力平衡;D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飞机获得升力【答案】。【解析】A、飞机静止在甲板上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飞机起飞时,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飞机在甲板上加速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D、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上

11、方压强小于下方,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故选:D。.(南京)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C. 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答案】B。【解析】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蹬地时,脚对地面有压力的作用,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车的运动状态发

12、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1(无锡)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校正“0”点;B在木块上加放钩码。可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C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实验中难以做到匀速拉动木块,这会导致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解析】A、因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水平方向

13、上读数,故实验前要把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调零,故A正确;B、在木块上加放钩码,来增大压力,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C、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故D错误。故选:D。(扬州)无人驾驶汽车上应用了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轮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B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减速是为了减小惯性;C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析】

14、A、车轮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而不是减小压力,故A错误;B、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减速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B错误;C、轮胎表面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也相同,所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沈阳)打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篮球抛出后,由于受到惯性力继续向前运动;B. 篮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人对篮球做了功;C. 篮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D. 篮球由运动到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15、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A篮球抛出后,由于篮球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A错误;B篮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人对篮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对篮球不做功,故B错误;C篮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速度越来越快,由P=Fv=Gv可知,该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故C错误;D篮球由运动到静止,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营口)2020年3月8日,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中,国乒以总成绩4冠1亚完美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赛前马龙召集所有参赛队员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献给武汉抗疫前线,如图所示为马龙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击

16、球时,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B. 拍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C. 球拍将球击出后,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运动;D. 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A击球时,乒乓球受拍子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说明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故A项正确;B拍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B项错误;C惯性是物体的本身属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乒乓球受到惯性的作用,球拍将球击出后,乒乓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故C项错误;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所以乒乓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A。1.(潍坊)2020年2月15日,短道

17、速滑世界杯混合接力赛中国队摘得金牌,比赛中运动员过弯道的情景如图所示,过弯道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A. 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静止;B. 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C. 运动员的惯性不变;D. 蹬冰面同时冰面给运动员作用力【答案】CD。【解析】A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改变了,是运动的,故A错误;B过弯道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方向、速度都在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B错误;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只跟质量有关;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C正确;D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蹬冰面的同时,冰面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力使运动员前进,故D正确。故选CD。1(临沂)周末,小明骑自行

18、车去书法广场感受书法的笔精墨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B紧急刹车时,小明由于惯性会向前倾;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解析】A、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B、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B正确;C、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是因为车子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D、站在水平广场上的小明,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所以受

19、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C。(眉山)如图所示,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F2与F1的差等于物体的重力;C由于物体静止不动,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D因为物体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大于物体下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所以F1F2。【答案】。【解析】物体悬浮在水中,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压力F1、竖直向上的压力F2;此时物体受力平衡,则:GF2F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浮力为:F2F1,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则F2与F1

20、的差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根据FpS可知,F2F1,所以F1与F2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眉山)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拉力F的功率为8W;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BCD【答案】。【解析】弹簧秤的示数为20N,即绳子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0N,因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大小相同,所以绳子对物体M的拉力也为20

21、N;物体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拉20N,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故正确,错误;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由图知,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轴上,与右侧两段绳子的拉力平衡,则拉力F的大小为:F2F示220N40N;由图知,n2,且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故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拉力端v0.2m/s0.1m/s;拉力F的功率为:PFv拉力端40N0.1m/s4W,故错误;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22、正确;综上可知,只有正确。故选:A。.(广安)下列有关机械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 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C. 体育课上王虎比张明跑得快,则王虎通过的路程比张明多;D. 端午节划龙舟比赛时,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答案】B。【解析】A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A错误;B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C王虎比张明跑得快,没有指明时间,不能比较路程大小,故C错误;D端午节划龙舟比赛时,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相对

23、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广安)空中运动的足球会落向地面,然后在草坪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对于这一些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如果足球在运动吋,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足球会静止;B. 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足球在草坪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D. 足球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大于惯性【答案】B。【解析】A如果足球在运动时,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C足球在草坪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24、惯性,不能说成受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D足球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作用,惯性不是力,并不是摩擦力大于惯性,故D错误。故选B。.(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C. 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D 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在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

25、故B正确;C摆动过程中,绳子发生弹性形变,故C错误;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由于重力作用,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丹东)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故不

26、是平衡力,故A错误;B因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在水平方向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故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两个方向相同,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作用于不同物体,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赤峰)足球已纳入赤峰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练习足球的过程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B. 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是使

27、物体运动的原因;C.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的运动就会停止;D. 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具有惯性继续运动,故A正确;B用脚带球使球运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假如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一直运动下去。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力的互相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5.(通辽)以下校园体育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引体向上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

28、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B. 50m测试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惯性作用;C. 排球比赛将排球向上垫起后,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D. 掷实心球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竖直下落【答案】A。【解析】A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并且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A项正确;B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故B项错误;C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故C项错误;D掷实心球时,球在最高点具有水平速度,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保持原

29、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项错误。故选A。.(通辽)中国自主研发无人潜水器“海龙”成功完成下潜任务,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合计10min,全过程“深度-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 在01min,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大;B. 在13min,受到水的浮力不变;C. 在46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在68min,受非平衡力的作用【答案】ABD。【解析】A由“深度-时间”图象知,01min内深度变深,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A正确;B由题意知13min,潜水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所受的浮力也不变,故B正确;C由“速

30、度-时间”图象知,46min潜水器的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由“速度-时间”图像知,68min,潜水器的速度逐渐增大,做加速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不是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ABD.(青岛)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B. 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就不能是受力物体;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D. 物体只有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力总保持静止状态【答案】AC。【解析】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相互挤压,那么这两个物体之间就并没有力的作用,比如竖直放置的两个物体,他们刚好接触,此时就没有力的作用,A正

31、确;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B错误; C1、对一木块施加一个较小的力,木块可能依然保持静止,若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木块就可能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对一个木块向左施力,木块可能会向左运动,向右施力,木块可能会向右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把木块立起来,向下方施力,木块会向前运动,向上方施力,木块会向前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正确;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物体受不受力都可能运动,不受力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错误。故选AC。.(达州)体育运动中

32、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惯性的作用,小强的三级跳远比立定跳远跳得更远;B. 蹦床运动员蹦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她处于平衡状态;C. 篮球健将起跳抢篮板球未离开地面的那一瞬间,他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给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乒乓球比赛中弧旋球产生的原因【答案】D。【解析】A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小强的三级跳远比立定跳远跳得更远,是因为三级跳时小强具有的动能大于,立定跳远时的动能,才跳得更远,故A错误;B蹦床运动员从蹦床上蹦起之后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向下,蹦床运动员蹦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处于

33、平衡状态,故B错误;C篮球健将起跳抢篮板球未离开地面的那一瞬间,他要挑起会用力蹬地面,此时,他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给他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乒乓球比赛中弧旋球产生的原因就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泸州)泸州“国窖1573”闻名世界。我市国窖广场的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了“中国第一窖”的石头纪念标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该石头静止在地面上,所以没有惯性;B. 石头对地面的压力和石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石头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小于石头对地面的压力【答案】C。【解析】A惯性是物体的

34、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石头静止在地面上,也有惯性,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石头对地面的压力和石头所受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石头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与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杭州)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答案

35、】D。【解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2)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运动状态无关。1(河北)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D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答案】。【解析】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

36、化,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利用惯性提高速度;故B错误;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时,锤柄停止运动,松动的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故D正确;故选:CD。二、填空题32.(襄阳)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N。【答

37、案】(1)12;(2)0。【解析】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即f=F1=12N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仍为12N,即f=12N,AB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拉力F2=f=12N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平衡力,木块A在水平方向不受拉力,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A所受的摩擦力为0N。33.(南通)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載火箭首飞成功,火箭使用液

38、态氢作为燃料,氢能 _(选填“是”或“不是”)清洁能源。火箭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此过程中火箭受到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搭载的试验飞船的动能将_【答案】(1)是;(2)相互;(3)非平衡力;(4)增大。【解析】氢的燃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清洁能源。火箭向下喷射燃气,同时燃气对火箭向上的推力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加速升空过程,运动状态变化受非平衡力作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速度越来越大,飞船的动能将增大。34(齐齐哈尔)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各处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对木箱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

39、运动,则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答案】15;左。【解析】对木箱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15N;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故答案为:15;左。35.(广元)如图所示,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支持力和_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F时,物体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 N;当拉力F为18N时,物体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 N。【答案】(

40、1)重力;(2)15;(3)15。【解析】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则有f=F=15N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增大为18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36.(宜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第一次在木板上铺上棉布,第二次去掉棉布实验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了更远的距离才停下来 (1)两次实验中小车受到阻力较

41、小的是第_次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_(选填“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两次一样多”),小车的动能转化为_能如果完全没有阻力时,小车的动能将不变,所以小车将做_运动【答案】(1)二;(2)慢;(3)两次一样多;(4)内;(5)匀速直线。【解析】(1)摩擦力的大小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决定,去掉棉布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变小,因此第二次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通过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2)小车在下降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全部

42、转化为动能,在水平面上时又将全部的动能转化为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所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两次一样多。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将全部的动能转化为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摩擦产生的内能。通过实验进一步推论可知,如果完全没有阻力时,小车的动能将不变,所以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实验探究题37(无锡)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1)需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我们可以通过

43、小车所受阻力减小时其运动路程变化的趋势,推理出阻力减小到零时,运动的小车将 。【答案】(1)速度;(2)越远;匀速直线运动。【解析】(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车通过的距离不同,由实验知:接触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速度;(2)越远;匀速直线运动。38.(青岛)探究与斜面相关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4、”实验中,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重复上述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减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_。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速度的减小量_。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_。他进一步推测: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斜面上安装斜槽,水平面上的A处放置一个小木块。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表明它对小木块做的功较_。由

45、此可知: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答案】(1)增大;(2)相同;(3)慢;(4)以不变的速度永恒运动下去;(5)大;(6)速度。【解析】(1)水平木板比棉布光滑一些,对小车的阻力就小一些,将棉布拿掉,小车受到的阻力减小,则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增大。两次实验中,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最后停止,速度为0,所以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速度的减小量相同。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远,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不变,它运动的时间越长,则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阻力足够小时,物体运动的就越远;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保持速度不变,永恒的运动下去。(2)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撞击小木块,给小木块施加一个力,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根据W=fs可知运动较远的做功多,表明它对小木块做的功较大;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四、简答题39.(朝阳)为了保障出行安全,交通部门做了很多规定,如:高速公路上对机动车进行限速;车上驾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特别是自今年的6月1日起,又开展了“一盔一带”专项整治行动。请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行驶中的车辆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3)安全带为什么要做得比较宽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