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2023学年八年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深圳专用)语 文(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10分)根据诗文内容用原句填空。(1)兴尽晚回舟,_。( )如梦令)(2)中原乱,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3)轻舟短棹西湖好,_,芳草长堤,_。(欧阳修采桑子_)(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和“_”。(5)书,可以催人奋进;书,可以传递情感。请写出含有“书”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2(4分)看拼音写汉字(1)帕西建立了促进国际zhng ci 的各国会议联盟。(2)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xio s 自
2、如。(3)随后制造了cn ju rn hun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4)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 jng ji l ,青丝变白发。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B同学看到我无动于衷,只是示意我在旁边椅子上坐下。C红军夜以继日长途跋涉,不畏艰难、互相支持帮助,终于完成长征,到达了陕北。D庐山风景秀丽,妙不可言,真是栩栩如生啊。4(3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B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使我领略到了母
3、亲对子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删去“通过”或“使”)C2021年2月17日,在日本东京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召开联合记者会。(把“召开”改为“举行”)D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5(10分)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相应题目。今年是美国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纪实著作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2022年9月1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红星何以照耀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外籍嘉宾讲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现国际社会对党的二十大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沧海桑田,埃德加斯诺当年在陕甘宁苏
4、区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一批新时代的“埃德加斯诺”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用4年时间实地考察新疆,写下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一书;格鲁吉亚的桃漫作为“网红博主”,通过拍摄短视频,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记录中国的经历;哥伦比亚籍时政评论员高飞通过分享疫情下,他和哥伦比亚家人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动态清零”总方针、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和认同真实的中国故事、动听的中国声音在世界传播。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埃德加斯诺”向
5、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一个国富民强,团结友爱、担当作为、与世界共赢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选自中国徐州网彭城e评栏目2022年09月17日,有删改)(1)任务一:请为以上新闻材料拟写一则15字以内的新闻标题。(2分) (2)任务二: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小瑛打算运用下列6个词语构思一则对联以致敬记者们的兢兢业业,请结合对联相关常识,协助她完成此任务。(2分)妙笔一片著华章丹心千钧关国事上联:_ 下联:_(3)任务三:请在下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人物形象与人物描述匹配。(2分)人物在书中描述人物形象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腼腆、个人魅力和领袖的
6、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是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被国民政府报刊称之为“劣迹昭著”;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背过政治纪律。总期待他人进行批评,留意倾听意见。 A朱德天性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喜欢跟普通战士打成一片。B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C贺龙是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性格急躁,但是却很谦虚,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D彭德怀为人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勇敢,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同时又不失活泼、天真。(4)任务四:概括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4分) 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7、分)【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
8、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世说新语褒赏篇)注释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髲(b):假发。锉(cu):碾碎。荐:草垫子。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念无与为乐者(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旦去( ) 汝但出外留客(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向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对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B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C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
9、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D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9乙文中范逵“深愧其厚意”,联系前后文,陶侃母子的“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_;_。10 你认为乙文中范逵回洛阳后,会从哪几方面“相为美谈”?(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冠”之礼法知多少曹保顺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10、札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
11、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
12、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圃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
13、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11 选文第段从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贵族男子方能戴冠、重要场合必须戴冠、(1)_ (2)_ _五方面依次介绍了古人要遵循的“冠”之礼法。(要求:依据选文内容填空,每空不超15字)(3分)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B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C选文中第段“冠,一
14、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13请结合选文与下列三则材料,概括“加冠”的作用。(4分)【材料一】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材料二】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材料三】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5分)落在童年
15、的雨李零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_热浪和_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
16、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
17、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
18、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14选择贴切的词语并把序号填写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4分)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_热浪和_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词语:A强大B强烈C强势D强劲15根据段内容完成下表。(3分)天气事件乌云密布借热浪、疾风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场所风越刮越猛父亲奔跑着去收稻谷,“我”_风夹湿气父亲手忙脚乱,收拢完大部分稻谷_母亲跌倒,稻谷洒落,一家人冒雨艰难行进那
19、场雨后_16本文描写了几场雨?分别是哪几场?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4分) 17本文结尾写“我”和儿子冒雨前行,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18(5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诗人海理说:“冬天从这里夺取的,春天会交还给你。”的确,春天除了季节上的意义外,还象征着温暖、喜悦、活力、希望好像我们成长路上所有优美的形容词,和春天二字搭配起来,都不违和。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以“这就是春天的模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不得套作。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2023学年八年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深圳专用
20、) 语 文(答案与解释)一、积累运用(30分)1(10分)根据诗文内容用原句填空。(1)兴尽晚回舟,_。( )如梦令)(2)中原乱,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3)轻舟短棹西湖好,_,芳草长堤,_。(欧阳修采桑子_)(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和“_”。(5)书,可以催人奋进;书,可以传递情感。请写出含有“书”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1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 簪缨散 绿水逶迤 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西湖好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详解】本题中应注意“藕、簪、缨、逶、迤、笙、棹”这几个字的写法。(5)考查古诗词
21、的识记理解。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积累,选取有关“书”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示例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二: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2(4分)看拼音写汉字(1)帕西建立了促进国际zhng ci的各国会议联盟。(2)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xio s自如。(3)随后制造了cn ju rn hu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4)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 jng ji l,青丝变白发。2(1)仲裁(2)潇洒(3)惨绝人寰(4)殚精竭虑【详解】注意,不要把“仲裁”写成“仲栽”,“潇洒”不要写成“箫洒”,“惨绝人寰”不要写成“惨绝人环”,“殚精竭虑”不要写成“禅精竭虑”。3(3分)下列
22、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B同学看到我无动于衷,只是示意我在旁边椅子上坐下。C红军夜以继日长途跋涉,不畏艰难、互相支持帮助,终于完成长征,到达了陕北。D庐山风景秀丽,妙不可言,真是栩栩如生啊。3C【详解】本替考查成语运用。A.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此处用来修饰“创造力”,使用不当;B.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此处和后面“示意我在旁边椅子上坐下”矛盾,使用不当;C.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此处形容红军长征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使用正确;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23、像活的一样。此处用来修饰风景,使用不当。4(3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B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使我领略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删去“通过”或“使”)C2021年2月17日,在日本东京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召开联合记者会。(把“召开”改为“举行”)D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4C【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C.语序不当,应将“在日本东京”调到“召开”前面;故选C。5(10分)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相应题目。今
24、年是美国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纪实著作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2022年9月1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红星何以照耀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外籍嘉宾讲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现国际社会对党的二十大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沧海桑田,埃德加斯诺当年在陕甘宁苏区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一批新时代的“埃德加斯诺”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用4年时间实地考察新疆,写下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一书;格鲁吉亚的桃漫作为“网
25、红博主”,通过拍摄短视频,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记录中国的经历;哥伦比亚籍时政评论员高飞通过分享疫情下,他和哥伦比亚家人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动态清零”总方针、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和认同真实的中国故事、动听的中国声音在世界传播。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埃德加斯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一个国富民强,团结友爱、担当作为、与世界共赢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选自中国徐州网彭城e评栏目2022年09月17日,有删改)(1)任务一:请为以上新闻材料拟写一则15字以内的新闻标题。(2分)(2)任务二:11月8日是
26、中国记者节,小瑛打算运用下列6个词语构思一则对联以致敬记者们的兢兢业业,请结合对联相关常识,协助她完成此任务。(2分)妙笔一片著华章丹心千钧关国事上联:_ 下联:_(3)任务三:请在下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人物形象与人物描述匹配。(2分)人物在书中描述人物形象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腼腆、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是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_被国民政府报刊称之为“劣迹昭著”;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背过政治纪律。总期待他人进行批评,留意倾听意见。_A朱德天性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喜欢跟普通战士打成一片。B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
27、讲究实际经验,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C贺龙是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性格急躁,但是却很谦虚,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D彭德怀为人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勇敢,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同时又不失活泼、天真。(4)任务四:概括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4分)5(1)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答案不唯一,意近即可)(2) 一片丹心关国事 千钧妙笔著华章(3) B C(4)高度纪实性,深刻洞察力;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善设悬念,擅长场景刻画;语言朴素生动,风趣幽默。【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结合新闻最后一段的总结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一个国富民强,团结友爱、担当作为、
28、与世界共赢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可概括为: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的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据此分析,“一片”与“千钧”相对,都是数量词;“ 丹心”与“妙笔”相对,都是名词。“著华章”与“关国事”相对,都是动宾短语,且“关国事”最后一个字为仄声,是上联,所以上下联为:一片丹心关国事,千钧妙笔著华章。(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由“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腼腆、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和“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可知,此人是周恩来;斯诺在原著中写
29、周恩来“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故填B。由“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背过政治纪律。总期待他人进行批评,留意倾听意见”可知,此人是贺龙。原著内容“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故填C。(4)本题考查名著艺术特色分析。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
30、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以事实为自己最高信仰的西方新闻记者,书中的内容来自作者亲身赴实地采访所得,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实可信,不同于一般的带有主观偏见的作品;本书人物个性鲜明,书中记录和描述的中国共产党杰出领袖既有才能卓越、影响深远、功勋显赫的一面,更有平易近人、普通朴实的一面,让读者觉得亲切可信,耐人寻味;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
31、客观的评价。作者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还处于革命低潮时的大胆预言,在几十年后变成了事实,直到今天党所领导的事业越来越成功,激发了世界各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生动朴素而风趣幽默,充满着睿智的洞察力,确实值得一读。斯诺写红军,写共产党的领袖,写延安红色政权,他的观察点、态度和语言,跟人们所习惯的有些不一样。他的纪实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力图还原真相,避讳“宣传”,没有刻意的“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斯诺是记者,又是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
32、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等许多革命将领的采访,总有一种了解之同情,有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情怀,是非凡的,但又是有人间味、有人格魅力的。在诸如饮食、住宿、开会、舞会、恋爱,甚至房屋摆设、身体语言等细节中,能感受到“红区”那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个性的张扬。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细微观察和细致描述,把原来可能写的枯燥乏味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甲】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33、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世说新语褒赏篇)注释陶公:即
34、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髲(b):假发。锉(cu):碾碎。荐:草垫子。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明旦去( 离开 ) 汝但出外留客( 只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向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8对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B同郡人范逵因朴素而出名,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C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D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举止孝顺清廉,有一次到陶侃
35、家住宿做客。9乙文中范逵“深愧其厚意”,联系前后文,陶侃母子的“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_;_。10你认为乙文中范逵回洛阳后,会从哪几方面“相为美谈”?(4分)6 考虑,想到 罢了 离开 只7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8C9 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10赞叹陶侃的才华感叹陶侃重情重义陶母二人待客细心周到陶母理解支持儿子(任选三点)【解析】6(1)句意为: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为:只是缺少
36、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耳,罢了;(3)句意为:第二天早晨离开了。去,离开;( 4)句意为: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但,只。7重点词:空明,透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8重点词:素,素来、一向;举,被推举。句意为: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住宿做客。 故选C。9从文中“家酷贫”可以看出陶侃家庭条件非常贫困,但是陶侃的母亲依旧用家中仅剩不多的物品精心款待客人。结合文中“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意思是“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意思是“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都可以看出陶侃母子的“厚意”。10本题考
37、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逵既叹其才辨,又深愧其厚意”,意思是“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倩款待深恋愧疚”,可知范逵既赞叹陶侃的才华,又感叹陶侃重情义;结合“湛头发委地,下为二漫,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意思是“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可以看出陶母二人待客细心周到,同时陶母把头发剪掉换得米的做法也体现了对儿子的理解和支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冠”之礼法知多少曹保顺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
38、”“怒发冲冠”“桂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札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