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2讲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23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2讲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2讲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2讲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2讲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2讲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点归纳必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由原子构成)(1)定义: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性质:“两小运间,同同不同”体积、质量都很小;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如花香四溢、酒精挥发等;分子间有间隔,如天然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烧杯A中的溶液 。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2.原子(1)

2、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2)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总结:原子内部不是实心体,很多是“空”的;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8个电子(第一层达到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每层最多排电子数2n2,n为

3、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4)关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的分子。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不易得失相对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核电荷数=核外电

4、子数,为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4)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主要看最外层电子数是否为8(只有1个电子层时为2),等于8的结构稳定,不等于8的结构不稳定,如: 、稳定, 、 、 不稳定 ;判断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如 、 ;判断得失电子的能力a 最外层电子数(氦除外)4,易得电子,如 。(5).书写: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书写多少个原子时,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书写多少个分子时,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离子是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

5、书写多少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有: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氢气、氮气等)、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不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碳酸钙等);(2)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等)、金属单质(镁条、铁丝、铜片等)和固态非金属(硫磺、碳等)。(3)物质由离子构成有:可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碳酸钠等)和酸(硫酸、盐酸、硝酸等)。5.易错点(1)分子、原子的体积一般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隙。(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氢原子中不含中子。(4)原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

6、定是原子。(5)带电的粒子除了离子外,还有电子和质子。(6)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原子的质量或体积不一定比分子小,如氢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汞原子小。(8)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考点突破】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CCO2DH2O2【答案】A【解析】A、O2是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则含有氧分子,故A正确;B、Mn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B错误;C、C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D、H2O2不含有氧气,则不含有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A2.有关原子结构

7、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C质子和中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D一般说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说法正确;B、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比原子小得多,故说法正确;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故说法错误;D、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氢原子(只有质子而没有中子)除外,故说法正确。故选C。3.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A处产生白

8、烟,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固体,故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正确;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B正确;C、A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C不正确;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C。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金刚石C二氧化碳D氯化钠【答案】C【解析】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

9、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5.一种氮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5B8C7D1【答案】C【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氮原子原子核内含有7个质子,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选C。6.人们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A、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A错误;B、分子在不断运动,茶叶中含有的香气分子通过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叶的香味,故B正确;C、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的

10、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C错误;D、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B。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B铁C氧气D氯化钠【答案】D【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8.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分子变大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A【解析】A、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11、水烧开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而不是水分子变大,故解释不正确;B、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故解释正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解释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不同种元素B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答案】D【解析】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错误

12、;B、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错误;C、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D、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8电子结构,故在化合价中常显+1价,正确。故选D。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B、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汞原子间

13、隔变大,此选项错误;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正确;D、金刚石、石墨、C60三种物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11.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m=13,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_;(2)若m=17,n=8,则该粒子是_(填序号)。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3)若该粒子处于稳定状态,且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m=_。【答案】Al 15 【解析】(1)若m=13,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所以n=3,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为铝,铝的元素符号

14、为Al。(2)若m=17,n=8,核外电子数为18,大于质子数,则该粒子是阴离子;故填:。(3)若该粒子处于稳定状态,则n=8,且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m+2=2+8+8,m=16,则该粒子为硫离子,化学符号为;(4)若该粒子是原子,则m=2+8+n,且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n=5,则m=2+8+5=15。必考点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1)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若是原子: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若为离子: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名称中含“钅”为金属元素,不含“钅”字旁的为非金属元素,汞除外。相对原子质

15、量无单位,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实际质量越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左侧;最外层电子数为8(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层数为2),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侧。(4)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位元素分别是O、Si、Al、Fe。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5)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同周期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一般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同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一般电子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2. 易错点(1)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日常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牛奶”等中的“碘”“钙”指的是元素。【考点突破】1.地壳中含

16、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答案】B【解析】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B。2.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分子B原于C单质D元素【答案】D【解析】“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元素,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3.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阿伏加德罗B拉瓦锡C门捷列夫D道尔顿【答案】C【解析】A、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所以错误;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

17、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所以错误;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所以正确;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所以错误。故选:C。4.如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能表示氧元素的是( )A1B2C3D4【答案】A【解析】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从图中看,1区域代表的元素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一位,故图中1区域代表的元素是氧。故选:A。5.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

18、物理变化。化学反应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以新的方式形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反应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 。故选C6.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CO2BH2OCP2O5DFe3O4【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水中含有氢、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五氧化二磷中含有磷、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四氧化三铁中含有铁、氧元素,其中铁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7.氕、氘、氚的原子构成如下表所示,它们都

19、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氕101氘111氚121A质子数均为1B核外电子数均为1C中子数不相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答案】A【解析】A氕、氘、氚三种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属于氢元素,故选项A正确;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虽然氕、氘、氚三种原子的电子数都是1,但电子数与元素种类无关,故选项B不正确;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中子数与元素种类无关,故选项C不正确;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种类无关,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8.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元素B铈(Ce)属于非金属元素C碳元索和硫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20、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答案】D【解析】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5位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故选项A不正确;B、元素的名称是铈,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B不正确;C、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碳元索和硫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项C不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相关,故选项D正确。故选D。9.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B图1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

21、aFC图2中共有3种元素D图2中微粒a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C【解析】A、根据图1可知,“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故正确;B、图1中11号元素为钠元素,显+1价;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F,故正确;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2中只有两种元素,故错误;D、定微粒化学性质的是微粒最外层电子数,所以微粒a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故选C。10.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A2:00对应的元素不是稀有气体

22、元素B10:00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C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D硼元素的质子数是5【答案】D【解析】A、2:00对应的元素为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错误;B、10:00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形成化合物,故错误;C、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离子符号为F-,故错误;D、硼元素(B)的质子数是5,故正确。故选:D。11.图1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图2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图1中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2)图2中所示的微粒具有相对

23、稳定结构的是_(填序号);(3)图2中D与E两种微粒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试推测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4)图3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_(写一点即可);(5)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含有A对应的元素。请选出一种符合该要求的物质,写出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Sr2+ BDE Na2O 离子 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或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或其他合理即可) 或或或其他合理即可 【解析】(1)图1中表示的微粒质子数=38,核外电子数=2+8+18+8=36,故表示的是锶离子,符号是Sr2+;(2)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达到2个)的微粒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图2中所示的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BDE;(3)图2中D表示O2-,E微粒表示Na+,故D与E两种微粒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因此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4)图3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或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或其他合理即可);(5)A对应的元素是氢元素,它组成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或或或其他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