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9单元 溶液(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23695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9单元 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9单元 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9单元 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第9单元 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知识点回顾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1、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物质溶解的实质:被溶解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扩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各部分的浓度、密度、颜色、性质均相同。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如温度)不改变,溶剂和溶质不会分离。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组成。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含有Cu2+) 为蓝色,FeSO4溶液(含有Fe2+) 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

2、黄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3、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用水、汽油、酒精等液体。(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4、溶液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能加快反应的速率。(2)医疗上的多种注射液也是溶液。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如营养液无土栽培)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1、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2)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3

3、)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2、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溶液成分有水存在无水存在固体和液体气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溶质其他物质固体气体量少的液体溶剂水液体液体量多的液体(2)溶液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

4、溶液),若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3)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氧化钙放入水中,CaO+H2O=Ca(OH)2,溶质不是氧化钙,而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锌放入稀硫酸中,Zn+H2SO4=ZnSO4+H2,原溶液溶质是硫酸,溶剂是水,反应后溶剂仍为水,溶质分情况。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锌过量(锌不溶于水)稀硫酸过量溶质硫酸锌硫酸锌硫酸锌和硫酸三、悬浊液、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乳浊液:互不相溶的液体,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悬浊液:指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也叫悬浮液;3、乳浊液与悬浊液区别:(1)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

5、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2)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稳定、不均一的,静置一会儿后,都会分为上下两层(固体小颗粒会逐渐下沉,而小液滴会逐渐上浮);但是对于溶液来说,却正好相反,只要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就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而是均一、稳定的。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分散质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不溶性的小液滴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4、乳化现象:油与水互不相溶,不能形成溶液,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滴, 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

6、等;农业上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小结:去污原理不同: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酒精、汽油去油污是溶解。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如牛奶,油水混合物)知识点2:溶解度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是指物质在溶解时,所发生的吸热和放热的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溶液的温度变化的现象;具体来说,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1)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2)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2、不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这就导致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

7、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同时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其具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共有如下三种:(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2)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3)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注意:生石灰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不是溶解,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放热:CaO+H2O=Ca(OH)2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

8、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3、溶剂量和温度会影响溶解的溶质的量,故限定一定量的溶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才能比较是否饱和。4、饱和是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不影响溶剂溶解别的溶质,故饱和溶液要指明针对哪种溶质是饱和的。5、当溶剂量、温度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该溶质溶解的量达到最大值。6、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底部有无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若有且不继续溶解,则是饱和溶液。若无,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或恰好饱和的溶液(注:恰好饱和和不饱和的溶液看起来都是澄清透明的,外观无法区别,实验法区

9、别)(2)实验法:取样,在该温度下,向溶液里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充分混合,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是恰好饱和溶液,若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是否饱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三、溶解性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性1、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并且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

10、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定性表示法,另一种是定量表示法:(1)定性表示法就是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表示;(2)定量表示法就是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它们的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里,

11、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难溶解在水里,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2)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强(是对气体来说的);例如,除了气体和氢氧化钙等特殊的固体溶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反比以外,一般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正比;还有气体的溶解性也与压强成正比。3、碘能溶于汽油,不能溶于水;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不能溶于汽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四、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12、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条件: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 标准:1体积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体积(3) 理解: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在压强为101KPa和0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事实: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射出来)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事实:喝了汽水后会打嗝)2、固体的溶解度S:(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

13、)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理解定义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标准:100g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单位:为克,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3)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36gNaCl。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在20时,完全溶解36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在20时,136g氯化

14、钠溶液中有100g水,36g氯化钠。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36:100:136。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理性质。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 五、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 列表法 从表格中查找硝酸钾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值 (2)曲线法查阅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知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么制得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确定分离混合物中各物质的

15、方法 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

16、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0oC t 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70oC 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6)溶解度变化趋势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7)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硝酸钠溶液:DA: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CA:饱和溶液将多余的固体溶解进溶液变成恰好饱和溶液,加水;CE:硝酸钠溶液从20oC升温到70oC,多余的固体溶解形成饱和溶液(8)确定结晶的优选方法随温度升高

17、溶解度变大的物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等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蒸发结晶。如氯化钠(9)确定除杂方法根据要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确定结晶方法提纯,同时杂质被除去。如:KNO3(NaCl):降温结晶 ;NaCl(KNO3):蒸发结晶六、晶体、结晶和海水晒盐1、晶体是指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结晶现象。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

18、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1)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2)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

19、;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知识点3:溶液的浓度一、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1、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就是指

20、为了某种需要,向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是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其稀释的所要求的浓度的方法,要想顺利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进行准确地计算;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等式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2)然后,要进行准确地称量(或量筒量取所加水的体积即可,注意读数时一定要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3)最后,将所量取的水慢慢地倒入盛浓溶液的烧杯中(不能洒落到烧杯外面),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

21、可在量筒内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2、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m(稀释后溶液)=m(稀释前溶液)+m(水)加稀溶液:m(混合后溶质)=m(浓溶液溶质)+m(稀溶液溶质) m(溶液总质量)=m(浓溶液)+m(稀溶液)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溶质质量分数意义:10%的NaCl溶液表示每100份质量的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0份。即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90g水。3、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

22、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没溶解的不计算在内。*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注意:从一瓶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取出溶液及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与原来溶液

23、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一定温度时,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时,对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计算公式:。知识点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

24、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

25、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 典例分析考点1 溶液的形成【典例1】(2022淄博)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硝酸铵B碳酸钾C苛性钠D花生油【答案】D。【解答】解:A、硝酸铵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碳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苛性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典例2】

26、(2022东营区校级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用洗涤剂可以洗去餐盘上的油污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脂分子溶解到了水中B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两种物质中的阴离子不同D寒冷的天气,滴水成冰水分子吸收热量,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答案】B。【解答】解:A、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不属于溶解,故A选项说法错误;B、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是因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27、氧气浓度较高时铁丝才越容易燃烧,故B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阳离子不同,故C选项说法错误;D、寒冷的天气,滴水成冰是水分子放出热量,分子间隔改变,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典例3】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过程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BD。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肥皂液洗衣服(2)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最洁净的燃料是 氢气(写名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答案】(1)ABD;(2)氢气;2H

28、2+O22H2O。【解答】解:(1)洗洁精、肥皂水、沐浴露等物质对油渍具有乳化作用;油污易溶于汽油故选ABD;(2)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最洁净的燃料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是:2H2+O22H2O。故答案为:(1)ABD;(2)氢气;2H2+O22H2O。考点2 溶解度【典例4】(2022鄂尔多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通过降温变为饱和溶液B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冷却结晶法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a增大、c减小Dt2时,将30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

29、75ga的饱和溶液【答案】D。【解答】解:A、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t1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通过降温,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含义是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t

30、2时,将30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25g,可得75ga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典例5】(2022山西模拟)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B按图1进行实验后,试管甲中的溶液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按图1进行实验后,试管乙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24gD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答案】D。【解答】解:A、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硝酸钾的溶

31、解度小于30g,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降温到0时,乙中有晶体析出,所以乙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故A错;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即在该温度下,10g水中能溶解3g多氯化钠,现在只溶解了3g,属于不饱和溶液,故B错;C、在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3g,即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3g硝酸钾,因此0时,试管乙中析出的晶体质量为:3.0g1.33g1.67g,故C错;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32、比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D正确。故选:D。【典例6】(2022锦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填最简整数比)。(2)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丙(填“甲”、“乙”或“丙”)。(3)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4)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至t2(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甲乙丙(用“”、“”或“”表示)。【答案】(1)1:

33、2;(2)丙;(3)降温结晶;(4)甲乙丙。【解答】解:(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2)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转化为饱和溶液,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该物质是丙;(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至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固体全部溶解,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答案为:(1)

34、1:2;(2)丙;(3)降温结晶;(4)甲乙丙。【典例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分别装有50g水的A、B、C烧杯中加入10g、20g、30g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A、B、C三个烧杯中所盛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B(选填序号)。(2)图二中 甲(选填“甲”或“乙”)能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3)KNO3在20时溶解度为 32g。(4)20时,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水;(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甲、乙100g的饱和溶液从a2降温到a1,无晶体析出的是 乙(选填“甲”、“乙”或“甲和乙”),比较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选填“”或

35、“”或“”)。【答案】(1)B;(2)甲;(3)32g;(4)加入水;(5)乙;。【解答】解:(1)B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2)KNO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二中甲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3)20时,50g水最多溶解KNO316g,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即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KNO3,所以KNO3在20时溶解度为32g;(4)20时,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水;(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甲、乙100g的饱和溶液从a2降温到a1,无晶体析出的是乙,因为乙降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甲从a2降温到a1,有晶体析出,溶液

36、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按照,a1的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乙从a2降温到a1,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按照a2时,乙的溶解度进行计算,a1的甲的溶解度大于a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答案为:(1)B;(2)甲;(3)32g;(4)加入水;(5)乙;。考点3 溶液的浓度【典例8】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化的是()AABBCCDD【答案】C。【解答】解:A、过程中加水,溶液始终饱和,如果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错误;B、溶液中加溶质,如果原溶液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如果原溶液饱和,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37、,故错误;C、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质溶解,但是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正确;D、过程中恒温蒸发溶剂,如果原溶液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如果原溶液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错误;故选:C。【典例9】(2022安徽模拟)表为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溶解度/gKNO320.931.645.863.9NaCl35.836.036.336.6A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B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0%C1020,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D20时,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

38、3晶体【答案】A。【解答】解:A、由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6.0%,故选项说法错误。C、1020,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20时,NaCl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KNO3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考点4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典例10】(2022贵港)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NaClB称取NaClC量取水

39、D溶解【答案】C。【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典例11】(2022横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X可能是NH4NO3B锥形瓶中溶液只有为饱和状态C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用Ca(OH)2固体配制饱和Ca(OH)2溶液,需用到

40、漏斗、烧杯、玻璃棒【答案】C。【解答】解:A、硝酸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会出现浑浊现象,所以不能是硝酸铵,选项A错误;B、恢复至室温,与状态相同,也是饱和溶液,选项B错误;C、和溶质质量不变,溶质有析出,质量减少,所以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比高,选项C正确;D、固体配制溶液,不需要漏斗,需要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选项D错误;故选:C。【典例12】(2022周至县一模)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中的现象十分常见。(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NaCl(填化学式);碘酒是固体碘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

41、一段时间后,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2)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g,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乙中溶液 不是(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8%(结果精确到0.1%)。【答案】(1)NaCl;不会;(2)不是;23.8%。【解答】解:(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碘酒是固体碘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由于溶液具有稳定性,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2)由实验的过程可知,乙的溶液再加入5g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还能在溶解,说明乙中溶

42、液不是饱和溶液。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8%。故答案为:(1)NaCl;不会;(2)不是;23.8%。【典例13】(2022朝阳)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12g。(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3)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30g。【答案】(1)12;(2);(3

43、)偏小;继续添加氯化钠;(4)30g。【解答】解:(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故答案为:12;(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故答案为:;(3)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偏小;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答案为:继续添加氯化钠;(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故答案为:30g。 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2022鞍山)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44、面粉B硫酸铁C汽油D蔗糖【答案】D。【解答】解: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硫酸铁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但形成的是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C、汽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2(2022福绵区 模拟)下列常见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玉米汁B酸奶C苹果醋D珍珠奶茶【答案】C。【解答】解:A、玉米汁不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属于悬浊液,故A错;B、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C、

45、苹果醋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故C正确;D、珍珠奶茶属于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珍珠奶茶是悬浊液,故D错。故选:C。3(2022呼伦贝尔)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g硝酸钾溶液【答案】B。【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L,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1:2,则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由于有气体生成,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