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10讲酸碱中和与pH(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422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10讲酸碱中和与pH(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10讲酸碱中和与pH(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10讲酸碱中和与pH(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10讲酸碱中和与pH(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第10讲 酸碱中和与pH考点归纳必考点1 中和反应及其用途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作用生成的过程。2.中和反应的应用(1)通常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碳酸水改良碱性土壤。(2)处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污水中含有碱性物质,可以用稀硫酸等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3)用于医药: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 =2AlCl3+3H2O。 3.酸、碱是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程度的判断由于较多可溶性

2、酸、碱相互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进行的程度,所以需要借助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来判断。一般方法如下:(1)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一般选用酚酞溶液)向碱溶液中滴入酸,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向酸溶液中滴入碱,当滴入最后一滴碱,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2)借助溶液的pH变化:当溶液的pH =7时,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借助溶液的温度变化:由于酸碱中和反应放热,所以溶液温度会升高,当溶液温度达到最高时,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4.中和反应的pH坐标曲线图图1中,A点pH7,可判断出在未反应前溶液呈碱性,B

3、点pH=7,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pH7,可判断出该反应是将酸加入碱中。同理可判断出图2是将碱加入酸中。5.探究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以NaOH和HCl为例,溶液中加入了酚酞溶液)6.易错点(1)中和胃酸用的是弱碱,熟石灰不能用来中和胃酸,小苏打也能用来中和胃酸,但有胃溃疡的患者不能用。(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考点突破】1.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数目、质

4、量都不变D酸性溶液中H+的数目小于OH-的数目【答案】B【解析】A、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选项A不正确;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选项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选项C不正确;D、酸性溶液中H+的数目应该大于OH-的数目,选项D不正确。故选B。2.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杀菌剂用硫酸除铁锈用氢氧化钠溶液

5、处理泄漏的浓硫酸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ABCD【答案】B【详解】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正确;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杀菌剂,是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反应,为碱与盐的反应,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故错误;用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应,为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故错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正确;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

6、应,为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的是酸碱中和的原理,故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为酸碱中和反应;而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B。3.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硫酸钠反应B甲曲线上的M点对应溶液的pH=7C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答案】B【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

7、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由此可知: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此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上的 M 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pH=7,此选项说法正确;C、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此选项说法错误; D、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钡离子数目都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此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B。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8、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钠离子 B“”表示氯离子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表示氢氧根离子,此选项错误;B、“”表示氢离子,此选项错误;C、“”表示氯离子,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此选项正确;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此选项错误。故选C。5.针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B将25m3的石

9、油气可以压缩入0.024m3的钢瓶中一一压缩时分子变小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分子金属钨可作白炽灯灯丝钨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熔点高【答案】B【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正确;B、将25m3的石油气可以压缩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缩时,分子 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选项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选项正确;D、金属钨可作白炽灯灯丝,是因为钨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熔点高,选项正确。故选B。6.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

10、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强D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答案】B【解析】A、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的放热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该选项说法正确;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

11、)2溶液时,温度最高,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电导率最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最终溶液电导率大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7.下图为向NaOH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时微观粒子变化情况,请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与图乙涉及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KOH与H2SO4反应实质与图乙反应实质相同C加入物质后图甲溶液pH不变,图乙溶液pH变小D该变化前后Na+、OH-数量均不会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甲是将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溶液被稀释。图乙是将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

12、钠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A、图甲中的水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图乙中加入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其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化钾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该过程与图乙描述的反应实质相同。B正确;C、图甲中,加入水后,氢氧化钠溶液由于被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减小。图乙中,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减小。C错误;D、通过图示可知,图甲中变化前后Na

13、+、OH-数量均不会发生变化。图乙中变化前后Na+数量不变,但是OH-的数量会逐渐的减小。D错误。故选B。8.将稀盐酸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CA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DB点处溶液中含较多的Na、OH、Cl、H【答案】D【解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开始时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到B点时说明强氧化钠恰好反应完,之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有逐渐降低。A由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图,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将稀盐酸慢慢

14、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B正确。CA点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A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故C正确。DB点处放出的热量最多,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B点处溶液中含较多的Na+、Cl-,故D错误。答案选D。必考点2 常见酸碱指示剂与pH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紫色石蕊溶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溶液:酸无碱红。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的范围在014之间。酸性溶液的pH7(选填“”“=”,下同),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7。

15、(2)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3)应用:测雨水pH,pH5.6的雨水为酸雨(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正常雨水pH小于7)。通过测定人体血液、尿液的pH,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等。3.易错点(1)pH试纸在使用前不可润湿。如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滴上待测液,pH试纸上所滴的待测液就被水稀释,所测结果不准确。(pH酸大碱小)(2)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溶液,防止pH试纸污染待测溶液。(3)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4)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或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

16、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显碱性,如Na2CO3溶液。(5)用pH试纸测定时,读数只取整数,若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用pH计。(6)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正常雨水pH小于7。【考点突破】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B浓硫酸稀释C加热液体D取用液体【答案】B【解析】A、测溶液的pH: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干燥的点滴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A错误,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稀释是浓硫酸沿着烧杯壁边搅拌边加入到水中,B正确,符合题意;C、量筒不可以被加热,C错误,不符合题意;D、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胶头滴管不可以倒着使用,D错

17、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2.晓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从家里带来的白醋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白醋进行检验,你认为晓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白醋的实际pH相比较( )A偏低B偏高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把醋酸溶液用水稀释,醋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对于醋酸溶液来说会使其变稀,酸性减弱,pH变大,故pH偏高。故选B。3.下列用品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农夫山泉pH7B白醋pH2C牙膏pH8D油污净pH13【答案】B【解析】A、农夫山泉pH7,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不符合题意;B、白醋pH2

18、,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牙膏pH8,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符合题意;D、油污净pH13,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柠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D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强【答案】D【解析】A、柠檬汁pH为 2.12.8,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正确;B、番茄汁pH为4.04.4,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正确;C、鸡蛋清pH为 7.68

19、.0,鸡蛋清显碱性,正确;D、番茄汁pH为4.04.4,牛奶pH为 6.36.6,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番茄汁比牛奶的酸性强,错误。故选D。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示中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1和NaOHC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D向c点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答案】A【解析】A、由图示中的pH变化过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渐升高至等于7,最终大于7,证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

20、、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稀盐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图示中的pH变化过程可知,pH由小于7逐渐升高至等于7,最终大于7,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c点氢氧化钠过量,向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 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 NaCl,NaOHB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溶液逐滴滴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D由 a

21、 点到 c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D【解析】A、图中a点,pH7,说明这时稀盐酸未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不符合题意;B、图中c点,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溶液变为红色,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逐滴加入稀盐酸中,不符合题意;D、一开始,烧杯中是稀盐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钠,pH逐渐增大至大于7 ,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7.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

22、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4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中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氢氧化钠溶液D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为放热反应,所以A选项正确;40s时, pH7,说明盐酸有剩余,此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所以B选项正确;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用氢氧化钠固体反应无法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否放热,所以C选项错误;溶液的pH由7,说明是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C。8.某同学用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

23、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2)本反应是的操作是_。(3)取A点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4)曲线上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5)C点溶液呈_性,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名称是_。【答案】 把氢氧化钾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 碱 氢氧化钾、硫酸钾 【详解】(1)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钾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3)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取A点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4)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曲线上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5)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C点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名称是氢氧化钾、硫酸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