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302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提纲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2)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及决定因素(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4)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国家的发展是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

2、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国、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世界各地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是简单的木棒和打制石器,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基本单位是氏族,后来出现了部落和部落联盟。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全体氏族的成

3、年人,共同讨论决定一切大事。4、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二、奴隶社会1、私有制确立的原因、过程、标志、后果?根本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私有。标志:土地变成

4、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后果:私有制的确立,使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形成。2、正确评价私有制的产生?尽管私有制的产生,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生产关系被瓦解,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但不能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私有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私有制的产生,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阶级的含义、产生、本质、形成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产生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本质: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5、、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含义、产生、本质、形成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5、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属于历史范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6、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

6、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7、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文字发明和应用,体力 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了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进入了文明时代。三、封建社会1、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发展进来。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要依附于

7、地主或农奴主;农民的劳动成果绝大部分向地主缴纳地租,只能留下小部分归自己支配。3、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经济剥削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其它方式,放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4、封建制国家的阶级统治: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控制: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5、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四、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A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B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

8、为雇佣工人(雇佣与被雇佣);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剥削与被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秘密是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特点是隐蔽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A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B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C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实现了两个条件。2、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

9、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直接原因:第一,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第二,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

10、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趋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政治认同热点缘由: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存在各种问题的影响,资本主义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引发

11、了人们对资本主义体系必然崩溃,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的大讨论。因此,复习备考中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加深对“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认同。课本语言: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地位。在基本矛盾的引导下,结合试题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后果。点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并指出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时政语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

12、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框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一、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矛盾日益显现,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的原因?(对其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

13、革的正确途径。4、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意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将斗争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5、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是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其中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理论斗争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科学

14、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什么?唯物史观:第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份,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剩余价值学说:第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二,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

15、哪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5、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的原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尽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1、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2、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俄国

16、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17、;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5.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十月革命后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化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

18、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17页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所以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所以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所以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

19、会主义。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的历程-旧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任务反帝反封建时间段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领导权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决定意义)革命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未完成。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处境、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境: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历史任务:争取

20、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为什么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斗争和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A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决定了它们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外因)。B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因)。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其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内因)。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知识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

21、义革命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经历的阶段: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中国革命分为哪两个步骤?为什么?两个步骤的关系?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

22、国情。两个步骤的关系:第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第二,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第三,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是相互衔接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冲突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

23、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有哪些?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及其主要矛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

24、为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为“一化三改”)。3、为什么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

2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意义: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什么样崭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

26、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建

27、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艰辛探索的伟大意义?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在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标志(确立,开

28、启)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改革开启及开放格局形成(起步阶段)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3、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4、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5、1984年,开放了大连

29、、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6、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7、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全方位针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多层次由东到西,沿海沿江沿边层层开放;宽领域由经济领域到科教、文化等领域。)三、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新阶段)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深化标志)。9、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10、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11、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30、。四、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12、2013年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3、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4、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15、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16、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17、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8、20

31、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五、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个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姿态”)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32、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结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六、我国改革的性质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代表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主题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三个体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把中国特色

33、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十六大后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后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动力

3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这就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活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求: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35、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主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36、系,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

37、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

38、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

39、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0、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41、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认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方面,而是除了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

42、更高要求之外,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6、怎样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社会全面进步。7、为什么说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基本国情没有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3、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一以贯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10、新时代怎样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4、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是什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第二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国梦的本质1、中国梦的实质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

45、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3、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

46、更大的贡献。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特点: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怎样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2019) >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