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

上传人:绅士 文档编号:23173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九上语文名著阅读 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水浒传精选题附答案 1、水浒传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5 分) (1)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1、(1)野猪林中,公人(董超、薛霸)要杀害林冲,林冲泪如雨下,哀求放过自己。正在这时,鲁智深从松树背后暴喝一声,抡起禅杖打两个公人,林冲连忙替两个公人求饶。鲁智深的疾恶如仇与林冲的逆来顺受得以充分展示。 (2)宋江在江州初遇李逵,李逵便找借口向宋江借银子,戴宗知道李逵好赌,劝阻宋江,宋江表示由他去赌输了罢

2、,若要用时再送些与他使。李逵得了银子后,想赢钱来请宋江,结果又把银子输光了。李逵的好赌、耍小聪明和宋江的仗义疏财得以充分展示。 2、名著阅读。(9 分)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宋江且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

3、”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宋江起身, 出得阁儿, 分付茶博士道: “那官人要再用茶, 一发我还茶钱。 ” 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 “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来,叫他略待一待慢慢的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1)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之罪”是指_。(2 分) (2)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3 分) _ (3)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人

4、物。(4 分) _ 2、(1)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 (2)用谎言骗取何涛的信任,表明协力办差的决心;以知县未“坐厅”为由,拖延何涛与知县相见;以分拨家务为由脱身去给晁盖报信;安排直司见机行事稳住何涛,拖延时间。 (3)示例:第一种:因吃了官司或逃避官司而被逼上梁山的,如林冲(宋江、武松、晁盖、鲁智深、杨志、柴进、雷横、石秀)等。 第二种:原来就分散在各山头做寨主强人,自愿加入的,如王英等。 第三种:本就在江湖上干偷盗打劫勾当,主动投奔的,如孙二娘等。 第四种:因与梁山泊或其他山头好汉结交而随之上山的,如李逵等。 第五种:被梁山之人用计赚来或硬拉上山的,如秦明等。 第六种:被梁山之

5、人打败后拉入伙的,如扈三娘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7 分)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 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 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 (节选自水浒第二十三回) (1)根据选段回答,大虫的动作行为前后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表现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3 分) _ (2)关于武松你还知道哪些故事(至少列举两个)?

6、(4 分) _ 3、(1)开始咆哮,最后动弹不得,兀自气喘。反衬武松的勇猛。 (2)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等。 4、名著阅读。(7 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 生的面圆身大, 鼻直口方, 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高八尺, 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上文选自长篇小说_,作者是_。(

7、2 分) (2)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谁?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的人?(3 分) _ (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_”。(2 分) 4、(1)水浒传 施耐庵 (2)鲁智深。粗犷豪放、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3)大闹野猪林 5、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分)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认为是明人罗贯中所做。 C水浒传的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概发生于宋仁宗年间。 D水浒传的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8、分是前七十回,主要是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主要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的故事。 (2)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3 分) 景阳冈打虎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醉打蒋门神 _ 5、(1)C(2) 6、仿照下面例句,从水浒传中再写一个示例。要求:写出人名和有关情节;至少运用一个成语;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3 分) 例句: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水浒传中,_。 6、示例 1: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示例 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

9、山的发展。 7、名著阅读。(7 分) (1)下列对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 B水浒传中“火烧草料场”把林冲逼上梁山的是陆虞候。 C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各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吴用。 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施耐庵,明末清初小说家。 (2)水浒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群雄聚义梁山,原因各有不同。请说说林冲、武松两人上梁山的主要原因。(4 分) _ _ 7、(1)D (2)武松:为兄报仇,后又遭人暗算,被逼上梁山。 林冲:因妻受辱,遭

10、人陷害,刺配沧州,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被逼上梁山。 8、 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这些“造反者”的反抗行动,既有个人的反抗,也有集体反抗。请各举一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4 分) 8、示例:个人:武松大闹飞云浦,杀死四个杀手和两个官差,奇迹生还。 集体:智取生生辰纲,在吴用的策划之下,众人于黄泥冈用计劫走杨志奉命押运的生辰纲。 9、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6 分) 众头领席散, 却待上山, 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 宋江连忙问道: “兄弟,你如何烦恼?” 李逵哭道: “这个也去取爷, 那个也去望娘, 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 ”晁

11、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 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 ” 晁盖道: “兄弟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程遥远,如何得知?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

12、气破了铁牛的肚子!”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李逵道:“你且说那三件事?”宋江点两个指头,说出这三件事来。 宋江道: “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 第一件, 径回, 不可吃酒。 第二件, 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逵道:“这三件事,有甚么依不得!哥哥放心,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当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带了一锭大银,三五个小银子,吃了几杯酒,唱个大喏,别了众人,便下山来,过金沙滩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文段中李逵为什么放声大哭?(2 分) _ (2)从以上选文中,你读出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_ _ 9、(1)李逵看到公孙胜回去看娘,想到自己的娘还在村里受苦,伤心难过得大哭。 (2)从他一看到别人看望父母,就放声大哭,可以看出他率真;从他要去接母亲来享福, 可以看出他孝顺; 从宋江说他 “性如烈火” , 不宜和别人一起回去, 可以看出他急躁、鲁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