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3149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2《八颗行星》教案(含3单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课题八颗行星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六学习目标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4.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5.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重点按一定比例对八颗行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应排序。难点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前面我们了解了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天体,知道太阳系有八颗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等。八颗行星中,地球是从太阳系向外

2、的第三颗行星,其他的行星就像地球的兄弟姐妹一样。八颗行星有哪些?行星名称主要特点水星运动速度最快,昼夜温差最大金星夜空最亮的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地球适合生物生存,是人类的家园火星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木星木星不同颜色的条纹是由飓风形成的土星土星的光环是由巨型冰块和岩石组成的天王星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海王星海王星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呢?八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它们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但是由于各自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它们并不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距离太阳的远近有所不同,距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海王星。公转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除金星是自东向西公转外

3、,其他行星均是自西向东公转。具体的排列方式我们需要结合数据来分析。学生交流回答。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各行星的名称,引发学生对天体大小和相对距离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讲授新课探索: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有近有远,说明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其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而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每颗行星的赤道直径都不一样,说明它们的体积不同,大小有差别,水星最小,木星最大。给八颗行星排序。1.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我们可以简化数据,以金星为例,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800万千米,相当于0.58亿千米,如果1厘米相当于1亿千米,则金

4、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0.58厘米,同理,可以得到其他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如下表:按离太阳由近到远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按赤道直径大小排序。按相同的比例缩小后可以得到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个别行星数据保留两位小数)。如下表:按直径由小到大排序: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实验目的:通过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认识到太阳系的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图片相差很大,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实验材料:纸、笔。实验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

5、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三条纸带连接后的折痕加上两端共标记48个数(起始端标记0)。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处理数据:将八颗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按比例缩小(1 : 1亿千米)。假设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小格,即1.51.5=1。那么,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则为0.581.50.4,同理,其他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个别行星数据保留一位小数)如下表:(2)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3)将制作好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纸带粘贴在班级的黑板上。(4)观察我们的纸带模型。对比我们的模型与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有何不同

6、。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集中在第一条纸带上,且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相距较近。而天王星在第二条纸带上(19. 1),海王星也在第二条纸带上(30),这两颗行星与其他行星相距较远。实验分析:假设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小格,水星和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应不足一个小格,分别处于0.4和0.7的位置,它们距离太阳比较近。火星为1.5个小格,与地球距离较近。木星与土星虽然距离太阳较远,但是仍与前几颗行星在同一条纸带上。 从纸带上可以看出,天王星和海王星距离太阳很远。实验结论: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7、天王星、海王星。研讨: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各小组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什么体会和发现?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各小组按照一定的缩小比例计算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采用的比例不同,处理数据的难易就不同,最终计算得到的数据也不同,制作纸带模型的效率也不同。处理数据时,以折痕处相邻数字的间距代表1米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最好先确定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排列在哪个折痕处,从而确定数据缩小的比例,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有行星在纸带上画不下的情况,然后按此比例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可。观察全班制作出来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我们有什么新的认识或问题?通过观察模型,我们发现各行星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8、和土星与地球相距较近,因此人们在地球上可以通过肉眼或望远镜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对于距离地球比较远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人们是通过计算的方式推测出它们的存在的。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我们平时观察图片时的位置差别很大,图片只能体现它们与太阳的远和近,并不是实际的比例关系,如果是以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太阳系的图片,天王星和海王星很难在同一个页面呈现。拓展:观察木星及其卫星因为木星相当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它看起来像小圆盘。另外,你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1.木星的特点。质量大体积大是木星的突出特点。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7.89倍,是太阳系中其他7颗行星加在一起的2倍多。木

9、星比火星离地球远得多,但看起来比火星明亮,一方面是因为体积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环绕的云状大气能反射太阳光。木星释放出的热量比它从太阳接收到的热量要多,这些热量主要来自木星自身的收缩。2.木星的卫星。木星和它的卫星,犹如一个小型的太阳系。这些卫星性质差异极大,有些是岩质,有些是冰,有些则可能提供原始生命所需的环境。最大的木卫三的直径约为5270千米,比水星还要大一些。 到目前为止,木星的卫星多达79颗。学生感受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学生自由分享。学生进一步将数据进行一一比较,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组和排。出示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将排序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给每个小组准备材料。学生将每条纸带对折

10、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学生对照折痕的数量,将处理后的数据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学生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八个不同的方向粘贴在班级黑板上。各小组相同的行星以弧线相连,绘制出八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课后活动。通过阅读、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排列和大小的规律。使学生真正地去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并将全班的模型放在一起观察。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给八颗行星排序、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等活动,知道太阳系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

11、八颗行星的运动和分布状态决定的。八颗行星的体积有大有小、距离太阳的位置有远有近,依据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能给八颗行星按直径大小或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序。板书第三单元 宇宙第1课 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2.认识太阳(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2)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

12、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3)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第2课 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2.给八颗行星排序(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简记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

13、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48份。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4.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00万千米。5.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6.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第3课 日食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2.模拟三球运动3.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4.模拟日食(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2)

14、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5)实验现象: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月球会完全挡住太阳;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月球不能完全挡住太阳。(6)实验结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并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才能挡住太阳光,形成日食。5.金星凌日(1)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2)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3)金星的直径和

15、地球差不多大(比月球大得多),但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不能像月球那样挡住太阳),这是因为金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远得多。第4课 认识星座1.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2.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3.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4.天空中的星星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通过建星座模型来帮助我们认识星座。用投影机的光从不同角

16、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不同。5.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第5课 夏季星空1.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2.利用星座找方向:先找到北斗七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两颗星的连线沿勺口方向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方,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3.根据季节和星图,可以确定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位置。4.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银河。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5.夏季

17、星空中有三颗亮星组成了“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6.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7.在夜晚观星时,将事先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了。8.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星空观。第6课 浩瀚的宇宙1.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2.银河系的结构(1)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2)银河系又像一个漩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

18、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3)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3.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模拟银河系的“恒星”。模型用胶水固定米粒,银河系中天体之间的引力使“恒星”固定在银河系中。4.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5.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6.向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描述我们的地址时,可以描述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中国等。第7课 探索宇宙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 位于贵州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天宫”空间站(1)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2)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3)第三阶段:航天时化。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其中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卫星、“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六年级下册(2021)